首页>> 文化生活>>访谈>> 诸子杂家>> 蒋焱兰 Jiang Yanl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谜语趣话
  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和隐喻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如流行于商代的一首牧歌:“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就运用了民间谜语的诡词法,写牧场上的一对男女青年,女的拿筐,男的一刀一刀剪着羊毛。“无实”和“无血”恰到好处,整首牧歌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既饱含情景交融、热情隽永的诗意,又不失诡辩机智、妙趣横生的谜味。
序:谜语——脑比拼一分钟(1)
  谜语最初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后经文人的加工、创新,有了文义谜。我们一般称民间谜为谜语,文义谜为灯谜,也统称为谜语。
  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和隐喻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如流行于商代的一首牧歌:“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就运用了民间谜语的诡词法,写牧场上的一对男女青年,女的拿筐,男的一刀一刀剪着羊毛。“无实”和“无血”恰到好处,整首牧歌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既饱含情景交融、热情隽永的诗意,又不失诡辩机智、妙趣横生的谜味。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庾辞”(亦称“隐语”)。当时由于列国分争,有不少游说者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己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我国第一部国别体记事史《国语》书中《晋语•五》就记载:
  范文莫退朝,武子曰:“何莫也?”对曰:“有(秦)客庾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击之以杖,折委笄。”
  这段话说的是在鲁宣公十七年(前592),晋国范武子的儿子文子(名燮)退朝晚了,当时告老在家的范武子问儿子为什么退朝晚了,文子回答说:“秦国来了使者,在朝中讲了五条庾辞,朝中的大夫们竟无人能答,我一下子猜破了三条。”武子听了大怒道:“朝中大夫不答是因为谦让父老之故。”说罢,怪儿子不知礼,举起手中杖向儿子打去。《国语》作者左丘明未能将这些庾辞内容给我们交代清楚,但说明庾辞已在当时很盛行了。与《国语》齐名的《左传》里更是记载了不少隐语故事。
  这些“庾辞”和“隐语”,就是“灯谜”的雏形。直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收入在他的《鲍参军集》里,才有了“谜”字一称。
序:谜语——脑比拼一分钟(2)
  开始时,谜”流行于人们口头说猜,三国时期才有人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令人猜对。直到南宋时期,文人雅士们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在元宵花灯之夜,把一些精制的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客,所以才有了“灯谜”的称号。灯谜,又被称为灯虎、文虎、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人们还常常把“猜灯谜”比做“射虎”。
  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涌现了许多谜师。辛亥革命后,灯谜还形成了南宗北派两种风格。
  解放后,灯谜活动更是蓬勃发展,谜题谜作日益完善丰富。在世界各地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
  谜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明高雅的文字游戏,也是民间传统文化花园里一枝色彩诱人、异香扑鼻的奇葩。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文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它知识性较强,构筑新颖,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灯谜的语言平实精炼且变化多端,有很浓郁的文学气息,言辞中深藏人生的哲理……它们像一朵朵含蓄深沉而又绚丽多姿的小花,展现在我们面前,如一个微小而又广阔的世界。
  猜谜语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集普及性与群众性于一体的文化娱乐活动,既可启发思维、锻炼智力,也可使我们增长知识、增加学习能力、提高文学修养、享受生活情趣,因而历来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中华上下五千年谜语趣话》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又结合脑力激荡游戏,结合当今素质教育,从大量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谜语故事中精选整理而成的,是一本实用的灯谜指南,集合了灯谜故事、灯谜文化及灯谜历史知识,是为读者朋友们指点猜灯谜迷津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适合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庭用于组织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时使用,也适合广大读者朋友用于提高自己的猜谜水平和开发自己的智力,培养高雅的文化情趣和爱好!
首页>> 文化生活>>访谈>> 诸子杂家>> 蒋焱兰 Jiang Yanl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