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日落紫禁城 1
第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 7
奉軍入關 7
“倒戈將軍”馮玉祥逼宮 17
末代皇帝的末路 22
第二章 由東陵到西陵 27
清東陵的風水 27
江南名妓董小宛入宮之謎 30
董鄂妃真的是董小宛嗎 33
誰謀殺了康熙大帝 39
雍正另建清西陵 46
第三章 歸去來兮 51
乾隆復歸清東陵 51
道光再遷清西陵 57
不知歸葬何處的同治帝 63
慈安、慈禧定東陵 65
慈禧陵為何重建 70
光緒落入絶竜峪 75
第四章 孫殿英的前世今生 81
從流浪少年到機槍連長 81
走上廟道會的神壇 87
投靠“狗肉將軍”張宗昌 91
登上軍長寶座 96
兵敗如山倒 99
第五章 盜陵前的密謀 103
接近清東陵 103
盜寶前的軍匪爭奪戰 113
藏寶圖中的秘密 121
第六章 東陵盜寶 135
尋找地宮入口 135
地宮大門轟然洞開 141
劈開慈禧的棺槨 146
慈禧在棺內“炸屍” 149
炸開乾隆皇帝陵 159
第七章 大案驚天 173
趁火打劫 173
譚師長與逃兵被捕 179
復葬帝後屍骨 185
案情突變 189
第八章 法庭內外大角逐 197
寶珠落入宋美齡之手 197
馮玉祥與孫殿英的幕後交易 203
末代皇帝出逃滿洲 207
蔣介石、宋美齡暗中相助 211
孫殿英的最後歸宿 216
尾 聲 劫後餘生清東陵 219
鳴 謝 223
第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 7
奉軍入關 7
“倒戈將軍”馮玉祥逼宮 17
末代皇帝的末路 22
第二章 由東陵到西陵 27
清東陵的風水 27
江南名妓董小宛入宮之謎 30
董鄂妃真的是董小宛嗎 33
誰謀殺了康熙大帝 39
雍正另建清西陵 46
第三章 歸去來兮 51
乾隆復歸清東陵 51
道光再遷清西陵 57
不知歸葬何處的同治帝 63
慈安、慈禧定東陵 65
慈禧陵為何重建 70
光緒落入絶竜峪 75
第四章 孫殿英的前世今生 81
從流浪少年到機槍連長 81
走上廟道會的神壇 87
投靠“狗肉將軍”張宗昌 91
登上軍長寶座 96
兵敗如山倒 99
第五章 盜陵前的密謀 103
接近清東陵 103
盜寶前的軍匪爭奪戰 113
藏寶圖中的秘密 121
第六章 東陵盜寶 135
尋找地宮入口 135
地宮大門轟然洞開 141
劈開慈禧的棺槨 146
慈禧在棺內“炸屍” 149
炸開乾隆皇帝陵 159
第七章 大案驚天 173
趁火打劫 173
譚師長與逃兵被捕 179
復葬帝後屍骨 185
案情突變 189
第八章 法庭內外大角逐 197
寶珠落入宋美齡之手 197
馮玉祥與孫殿英的幕後交易 203
末代皇帝出逃滿洲 207
蔣介石、宋美齡暗中相助 211
孫殿英的最後歸宿 216
尾 聲 劫後餘生清東陵 219
鳴 謝 223
序章 日落紫禁城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1908年11月),嚴酷的鼕季過早地籠罩了北國曠野,凜冽的北風裹挾着枯枝敗葉,在古都北京大街小巷竄動不息。神聖威嚴、王氣逼人的紫禁城,彌漫着一股陰森、神秘、恐怖的氣氛。
十月二十一日,光緒皇帝晏駕於被囚禁的中南海瀛臺【1】居所,清末紫禁城上空最後一顆希望之星隕落了——這位年輕的皇帝神秘而又極其凄苦地離去,使許多立志改良的有識之士在經過了一陣大悲大痛之後又深深地為之惋惜:假如這位力求變法改革的光緒帝死在他的政敵慈禧老佛爺之後,或許大清帝國的落日還可以另一種方式斜挂西天。
但是,歷史老人沒有這樣安排,他所賦予蕓蕓衆生的是這樣一個富有嘲弄意味的畫面:十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光緒皇帝登腿翹辮子的第二天,紫禁城內的空氣進入了短暫的凝固之後,“嘭”地一聲炸開,本朝驚天動地的大事終於發生了——駕馭大清帝國近半個世紀,權傾朝野的鐵血女人,74歲的慈禧皇太後咽下最後一口氣,死於西苑儀鸞殿。自此,一個行將全面崩潰的帝國殘局,不可更改地落到了醇親王載灃之子,一個年僅3歲的男孩溥儀的肩上。
慈禧死後第十七天的十一月九日,溥儀在紫禁城太和殿被攝國執政的父親載灃抱上竜床,以“承繼同治,兼祧光緒”的名義和大清王朝入關後第十位皇帝的九五之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當司禮大臣讀到新天子的年號定為宣統時,幼小無知的溥儀突然哭喊着要回傢找乳母吮奶。這一意外插麯搞得滿朝慌亂,其父載灃急步嚮前側扶着幼子,以十足的庸纔之言焦急地喊道:“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
這不祥之語一經出口,跪拜的群臣大為驚駭,同時又無不憂心忡忡,長吁短嘆:“天意至此,看來這大清真的是要完了!”
攝政王載灃不幸而言中。
就在溥儀登基不到三年的辛亥年(1911年),大清帝國的喪鐘被南方的革命黨人敲響。隨着武昌起義的爆發,全國掀起了暴風驟雨加冰雹般的反滿狂潮。同盟會領袖孫中山抓住時勢,於1912年1月1日,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身份,在南京宣誓就職,成立臨時政府,改年號為民國元年。
新政府的成立,使日薄西山的清王朝在革命黨人的脅迫和本朝北洋大臣袁世凱的誘逼、欺騙下,極不情願但又無可奈何地做出了讓小皇帝溥儀退位的决定。
在清廷公佈皇帝退位詔書的同時,中華民國“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等等條款也一並公佈於衆:
(甲)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
今因大清皇帝宣佈贊成共和政體,中華民國於大清皇帝辭退之後,優待條件如左:
第一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
第二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歲用四百萬兩,俟改鑄新幣後,改為四百萬元,此款由中華民國撥用。
第三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 大清皇帝辭位後,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中華民國酌設衛兵,妥慎保護。
第五款 德宗陵寢未完工程,如製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製。所有實用經費,並由中華民國支出。
第六款 以前宮內所用各項執事人員,可照常留用,惟以後不得再招閹人。
第七款 大清皇帝辭位以後,其原有之私産,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
第八款 原有之禁衛軍,歸中華民國陸軍部編製,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乙)關於清皇族待遇之條件。
(一)清王公世爵,概如其舊;
(二)清皇族對於中華民國國傢之私權及公權,與國民同等;
(三)清皇族私産一體保護;
(四)清皇族免當兵之義務。
(丙)關於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
(一)與漢人平等;
(二)保護其私有財産;
(三)王公世爵,概仍其舊;
(四)王公中有生計過艱者,設法代籌生計;
(五)先籌八旗生計,於未籌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餉,仍舊支放;
(六)從前營業居住等限製,一律蠲除,各州縣聽其自由入籍;
(七)滿、蒙、回、藏原有之宗教,聽其自由信仰。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1908年11月),嚴酷的鼕季過早地籠罩了北國曠野,凜冽的北風裹挾着枯枝敗葉,在古都北京大街小巷竄動不息。神聖威嚴、王氣逼人的紫禁城,彌漫着一股陰森、神秘、恐怖的氣氛。
十月二十一日,光緒皇帝晏駕於被囚禁的中南海瀛臺【1】居所,清末紫禁城上空最後一顆希望之星隕落了——這位年輕的皇帝神秘而又極其凄苦地離去,使許多立志改良的有識之士在經過了一陣大悲大痛之後又深深地為之惋惜:假如這位力求變法改革的光緒帝死在他的政敵慈禧老佛爺之後,或許大清帝國的落日還可以另一種方式斜挂西天。
但是,歷史老人沒有這樣安排,他所賦予蕓蕓衆生的是這樣一個富有嘲弄意味的畫面:十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光緒皇帝登腿翹辮子的第二天,紫禁城內的空氣進入了短暫的凝固之後,“嘭”地一聲炸開,本朝驚天動地的大事終於發生了——駕馭大清帝國近半個世紀,權傾朝野的鐵血女人,74歲的慈禧皇太後咽下最後一口氣,死於西苑儀鸞殿。自此,一個行將全面崩潰的帝國殘局,不可更改地落到了醇親王載灃之子,一個年僅3歲的男孩溥儀的肩上。
慈禧死後第十七天的十一月九日,溥儀在紫禁城太和殿被攝國執政的父親載灃抱上竜床,以“承繼同治,兼祧光緒”的名義和大清王朝入關後第十位皇帝的九五之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當司禮大臣讀到新天子的年號定為宣統時,幼小無知的溥儀突然哭喊着要回傢找乳母吮奶。這一意外插麯搞得滿朝慌亂,其父載灃急步嚮前側扶着幼子,以十足的庸纔之言焦急地喊道:“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
這不祥之語一經出口,跪拜的群臣大為驚駭,同時又無不憂心忡忡,長吁短嘆:“天意至此,看來這大清真的是要完了!”
攝政王載灃不幸而言中。
就在溥儀登基不到三年的辛亥年(1911年),大清帝國的喪鐘被南方的革命黨人敲響。隨着武昌起義的爆發,全國掀起了暴風驟雨加冰雹般的反滿狂潮。同盟會領袖孫中山抓住時勢,於1912年1月1日,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身份,在南京宣誓就職,成立臨時政府,改年號為民國元年。
新政府的成立,使日薄西山的清王朝在革命黨人的脅迫和本朝北洋大臣袁世凱的誘逼、欺騙下,極不情願但又無可奈何地做出了讓小皇帝溥儀退位的决定。
在清廷公佈皇帝退位詔書的同時,中華民國“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等等條款也一並公佈於衆:
(甲)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
今因大清皇帝宣佈贊成共和政體,中華民國於大清皇帝辭退之後,優待條件如左:
第一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
第二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歲用四百萬兩,俟改鑄新幣後,改為四百萬元,此款由中華民國撥用。
第三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 大清皇帝辭位後,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中華民國酌設衛兵,妥慎保護。
第五款 德宗陵寢未完工程,如製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製。所有實用經費,並由中華民國支出。
第六款 以前宮內所用各項執事人員,可照常留用,惟以後不得再招閹人。
第七款 大清皇帝辭位以後,其原有之私産,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
第八款 原有之禁衛軍,歸中華民國陸軍部編製,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乙)關於清皇族待遇之條件。
(一)清王公世爵,概如其舊;
(二)清皇族對於中華民國國傢之私權及公權,與國民同等;
(三)清皇族私産一體保護;
(四)清皇族免當兵之義務。
(丙)關於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
(一)與漢人平等;
(二)保護其私有財産;
(三)王公世爵,概仍其舊;
(四)王公中有生計過艱者,設法代籌生計;
(五)先籌八旗生計,於未籌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餉,仍舊支放;
(六)從前營業居住等限製,一律蠲除,各州縣聽其自由入籍;
(七)滿、蒙、回、藏原有之宗教,聽其自由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