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歲那年,我做了平生頭一個牢牢地抓住了日後記憶的夢:一群巨大的怪獸舉着頭上的尖角,在陽光下穿過了一望無際的荒原,呼嘯着朝我衝來。它們暗褐色的皮甲閃着金屬般的光澤,我踩在地上的腳,老遠便感受到了大地傳來的沉悶急驟鼓聲般的震顫。“啊,犀牛!”我在夢裏驚呼道。我轉身想逃。有那麽一瞬間,我以為自己驚醒了,可就在我逃出了這個噩夢之前,它們已經追上了我。儘管清楚地知道這是在夢中,我還是驚恐地挪不動身。就在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它們追上了我,卻未如我想象的那樣踩、碾和用角挑我。它們剎住了笨重、小山似的身軀,吃力地在我的跟前停下。從它們鼻翼裏噴出的沉重的帶着白氣的喘息,震得我的耳膜嗡嗡生疼。那是一種正在消逝的、類似天邊地平綫後悶雷的聲音。雖然響,對人倒好像沒有傷害性。我迷惑地擡起頭,打量着這些闖入了我童年夢境的不速之客。啊,這一看,頓時使我消除了對它們的恐懼之心。它們不過是些迷途勞累的龐然大物,就像從每天晚上睡前,我母親給我講的那些故事裏跑出來的.衹是它們看起來比故事裏神氣漂亮的動物更可憐也更疲倦,一近看,它們身上青銅的光輝便消失了,厚厚的鎧甲成了使用過當處處皸裂的黑陶,深深的裂縫裏嵌滿了泥土、草屑和血痂。它們的角也早已磨禿了,已失去了任何實用及觀賞性,頂在頭上光溜溜傻乎乎地,倒似我那尚未發育起來的小雞雞。我格格地笑了,伸出手去摸它。它毫不避讓。它那雙深陷於頭上泥潭般皺折中的小眼睛離我如此之近,使我能夠仔細地看清楚它的目光。它們是如此的溫和、如此的憐憫。這樣的眼神,看上去比我這十歲孩童的更茫然.我給它們搞鬍塗了。這是一種十分陌生的體驗。我既被它們吸引,從那雙眼睛中,又仿佛不合時宜地窺見了一個與我年齡不相稱的神秘廣大的世界。於是,我“哇”地一聲哭了起來,回到了現實中母親的身邊。
十四年後,我見到了隨孔子流亡歸來的師兄子貢。一見着他,多年來糾葛着我的那些夢境就冰然釋開了。十四年以前,他與我父親,和另一些師兄們,跟着孔子離開了魯國。當時我還是個乳臭未幹的孩子,剛剛開始做下了那些日後留在我記憶中的夢。最初幾年,我夢到的都是一些景物:我們麯阜的城門、城外的沂水、鋪着青石板的街道、城東頭國王宮殿屋脊上青灰色的瓦當和越過宮殿遠遠望及的翠緑的尼丘山。這些,也是作為懵懂無知的孩童的我,白日與小夥伴們嬉戲時所見。但很快地,夢,就超出了我的活動範圍和體驗,變得細微、復雜和隱秘了。我曾反復地夢到過一對煮飯用的鑊和鬲,是用青銅鑄的,與我傢裏竹編陶製的器具大不一樣,一間堆滿了竹簡的屋子,一把面板被手指磨得油亮的桐木琴。這年夏天,國王在太廟裏祭祖。我和幾個孩子混在看熱鬧的人群裏鑽了進去。大殿前方空地搭起的祭壇上,擺好了一排盛着黍米、黃粱、腌菜、肉醬、三牲、昆蟲、清酒的俎豆。兩旁,坐滿了手持樂器的樂工。我好奇地打量着那些形狀奇特的編鐘、編磬、陶塤和笙管。雖然當時我還叫不出這些祭器跟樂器的名字,雖然在麯阜度過了整個完整的童年,我還是頭一次進入太廟,可我驚奇地發現,我所見到的一切,早已在我的夢中出現過了。它們是那樣的吻合。於是,根據做過的夢,我甚至大膽地猜測出大殿裏供着的是一個叫周公的人的牌位。據說,他是我們這個地理偏東的小諸侯國的始祖。數年後,當我的年齡和身位允許我在太廟內自由地遊覽時,這一孩提時的猜測得到了精確地印證。我記得當時我完全被夢境與現實的這種相似或混淆驚呆了,我擠在那些比我高半截的大人堆裏,無心去欣賞後來手持鸞刀的國王出場和四十八人龐大舞蹈團的表演,獨自陷入了不可解釋的睏惑。
就這樣,在夢裏,我比其他孩童更早更凌亂地接觸到了身邊的世界。每年秋天的某天,我母親照例要把我拉到門邊,用刀子幫我在柱子上的那些小刻痕上再添上一道,告訴說我又長了一歲,可這種古樸的計算方式對我來說已是毫無意義了。在另一種時間裏,我遠比這生長得快。在夢裏,我見到的事物是如此的豐富,以致於想要一一驗證它們,我不得不在正常的歲月裏等待若幹年。我已經習慣於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小奇跡。有一回,我連續三天夢到了城北的一棵大槐樹下埋着一個陶罐。父親走後,我和母親一直靠同族的親戚接濟,我找了一份白天替貴族放牧的差使,以替母親分擔生活上的睏窘。我和母親住在城南的貧民區,去看夢裏的那棵樹,需要穿過整個麯阜城區。我纔十來歲,便已感到謀生的不易和時間的不夠了。我得幹活,讓那衹罐子呆在那兒吧。但第四天晚上,罐子繼續固執地出現。為了不耽誤放牧,挨上一頓皮鞭,早上我衹好提前一個時辰醒來。我一邊係好身上破麻衣前襟的帶鈎,一邊匆匆地穿入了清晨凜冽能見度極低的霧氣。半個時辰後,我在城墻內側找到了那棵槐樹,我掏出懷裏放牧時防狼的刀子,抓緊時間挖了起來。果然,片刻後,我起出了夢裏的陶罐。它外表墩墩的,是那種最不惹眼的粗陶,重得我幾乎抱不動。我揭開了蓋子,裏頭全是齊國鏟形的平足銅幣。齊國是我們的近鄰。那個諸侯國靠海,有漁????之利,經濟遠比我們發達,鑄造的銅幣不僅精美,而且個頭大,分量足,與我們魯國那種輕巴巴的尖足幣一直保持着一比二的匯率。我拈起一枚,欣賞了一會兒上頭的花紋。由於蓋子封得不夠牢,它已經覆蓋上了一層薄薄的銅緑,還散發着一股泥土的腥味。我把罐子放回坑裏,重新埋好,此後有關它的夢也就停止了對我的騷擾。這批鏟幣如果取出來,可以輕易地兌換為一筆供我們母子倆生活一年的財富,但我沒有這麽做。它不屬於我早晨睜眼醒來看到的那個世界,它永遠都應該作為一筆無形的財富,與我的那些夢,在另一個世界裏存在着。事實上,我從夢裏得到的饋贈已經如此之多。當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在山坳放羊時,我會突然心血來潮,領他們去一塊我們誰也沒見過的岩石後采食圓圓微澀的棠果。等我年齡稍大,能獨自背着父親留下的漁網去沂水旁打魚時,我便會按若幹年前某個夢的指引,徑直走到了某處隱秘陌生的河汊,在天邊的夕陽和粼動的波光中,如一名老漁夫自信地將網朝空中撒去。我網網都不落空。
十四年後,我見到了隨孔子流亡歸來的師兄子貢。一見着他,多年來糾葛着我的那些夢境就冰然釋開了。十四年以前,他與我父親,和另一些師兄們,跟着孔子離開了魯國。當時我還是個乳臭未幹的孩子,剛剛開始做下了那些日後留在我記憶中的夢。最初幾年,我夢到的都是一些景物:我們麯阜的城門、城外的沂水、鋪着青石板的街道、城東頭國王宮殿屋脊上青灰色的瓦當和越過宮殿遠遠望及的翠緑的尼丘山。這些,也是作為懵懂無知的孩童的我,白日與小夥伴們嬉戲時所見。但很快地,夢,就超出了我的活動範圍和體驗,變得細微、復雜和隱秘了。我曾反復地夢到過一對煮飯用的鑊和鬲,是用青銅鑄的,與我傢裏竹編陶製的器具大不一樣,一間堆滿了竹簡的屋子,一把面板被手指磨得油亮的桐木琴。這年夏天,國王在太廟裏祭祖。我和幾個孩子混在看熱鬧的人群裏鑽了進去。大殿前方空地搭起的祭壇上,擺好了一排盛着黍米、黃粱、腌菜、肉醬、三牲、昆蟲、清酒的俎豆。兩旁,坐滿了手持樂器的樂工。我好奇地打量着那些形狀奇特的編鐘、編磬、陶塤和笙管。雖然當時我還叫不出這些祭器跟樂器的名字,雖然在麯阜度過了整個完整的童年,我還是頭一次進入太廟,可我驚奇地發現,我所見到的一切,早已在我的夢中出現過了。它們是那樣的吻合。於是,根據做過的夢,我甚至大膽地猜測出大殿裏供着的是一個叫周公的人的牌位。據說,他是我們這個地理偏東的小諸侯國的始祖。數年後,當我的年齡和身位允許我在太廟內自由地遊覽時,這一孩提時的猜測得到了精確地印證。我記得當時我完全被夢境與現實的這種相似或混淆驚呆了,我擠在那些比我高半截的大人堆裏,無心去欣賞後來手持鸞刀的國王出場和四十八人龐大舞蹈團的表演,獨自陷入了不可解釋的睏惑。
就這樣,在夢裏,我比其他孩童更早更凌亂地接觸到了身邊的世界。每年秋天的某天,我母親照例要把我拉到門邊,用刀子幫我在柱子上的那些小刻痕上再添上一道,告訴說我又長了一歲,可這種古樸的計算方式對我來說已是毫無意義了。在另一種時間裏,我遠比這生長得快。在夢裏,我見到的事物是如此的豐富,以致於想要一一驗證它們,我不得不在正常的歲月裏等待若幹年。我已經習慣於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小奇跡。有一回,我連續三天夢到了城北的一棵大槐樹下埋着一個陶罐。父親走後,我和母親一直靠同族的親戚接濟,我找了一份白天替貴族放牧的差使,以替母親分擔生活上的睏窘。我和母親住在城南的貧民區,去看夢裏的那棵樹,需要穿過整個麯阜城區。我纔十來歲,便已感到謀生的不易和時間的不夠了。我得幹活,讓那衹罐子呆在那兒吧。但第四天晚上,罐子繼續固執地出現。為了不耽誤放牧,挨上一頓皮鞭,早上我衹好提前一個時辰醒來。我一邊係好身上破麻衣前襟的帶鈎,一邊匆匆地穿入了清晨凜冽能見度極低的霧氣。半個時辰後,我在城墻內側找到了那棵槐樹,我掏出懷裏放牧時防狼的刀子,抓緊時間挖了起來。果然,片刻後,我起出了夢裏的陶罐。它外表墩墩的,是那種最不惹眼的粗陶,重得我幾乎抱不動。我揭開了蓋子,裏頭全是齊國鏟形的平足銅幣。齊國是我們的近鄰。那個諸侯國靠海,有漁????之利,經濟遠比我們發達,鑄造的銅幣不僅精美,而且個頭大,分量足,與我們魯國那種輕巴巴的尖足幣一直保持着一比二的匯率。我拈起一枚,欣賞了一會兒上頭的花紋。由於蓋子封得不夠牢,它已經覆蓋上了一層薄薄的銅緑,還散發着一股泥土的腥味。我把罐子放回坑裏,重新埋好,此後有關它的夢也就停止了對我的騷擾。這批鏟幣如果取出來,可以輕易地兌換為一筆供我們母子倆生活一年的財富,但我沒有這麽做。它不屬於我早晨睜眼醒來看到的那個世界,它永遠都應該作為一筆無形的財富,與我的那些夢,在另一個世界裏存在着。事實上,我從夢裏得到的饋贈已經如此之多。當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在山坳放羊時,我會突然心血來潮,領他們去一塊我們誰也沒見過的岩石後采食圓圓微澀的棠果。等我年齡稍大,能獨自背着父親留下的漁網去沂水旁打魚時,我便會按若幹年前某個夢的指引,徑直走到了某處隱秘陌生的河汊,在天邊的夕陽和粼動的波光中,如一名老漁夫自信地將網朝空中撒去。我網網都不落空。
大約在我做頭一個夢後的第三年起,我的夢裏陸續地出現了人。開始,那些面孔都似曾相識,都可以在街上或別的什麽地方尋到。一個每天午後守着擔子蹲在巷口的補碗人,傢裏的陶器摔壞了,將碎片捧去,他能敲敲拼拼奇跡般地讓碗復原,讓你端回去重新盛水。那個腰裏挂着城門銅鑰匙的相貌兇惡的長官司門,與鄰國的衝突一起,他便會領着一隊士卒守在城門口,挨個盤查進出的行人。住在街上的一位,小寡婦,她原來是王宮裏的舞女,被國王賞給了一名將軍作妾,但將軍不久便在與齊國的衝突中戰死了。她帶着小女兒搬出將軍府,自立了門戶。遺憾的是那時我還不曉得欣賞她身段的婀娜,等我長到了十八歲,她已經人老珠黃,胖得成了一隻土塤。衹有在某個夢裏,她仍舊保持着當年的美麗,作為一名次要人物輕盈地閃過。在我長達十餘年的夢幻生涯中,這些人一直都沒有衰老。不過,他們後來出現的次數就越來越稀少了,夢裏的人物也變得越來越固定和有規律。有一個滿臉鬍須腰挎寶劍的漢子,他的精力十分充沛。他總是在我夢裏大聲嚷嚷同人吵架。有時,我會看到他踏上了戰車,朝着虛無縹緲的敵陣衝去。另一個愁眉苦臉沉默寡言的年輕人,我每夢到他一次,他的健康狀況顯然就惡化一次。他的臉色那麽蒼白,身體那麽單薄,以致於在夢中,都成了個一吹便能消失的影子。我替他産生了深深的擔憂,衹要半個月不見,便忍不住懷疑他已經在夢中死去了。我還註意過有一種夢非常單調,那裏頭永遠衹有一個人物:我們的國王。我是憑他身上綉着青竜的黑色袞服和頭上用五彩繅繩串着的玉旒這樣斷定的。我在每年的祭禮上偶爾見到過他。平時他乘蒙着虎皮的馬車出宮,車內的簾子總緊緊地閉着。據說他身體虛弱,不願意接觸陽光。這個夢非常固執,比我當年夢到的那衹罐子還要固執。因為我們的新國王都繼位一年多了,病死的老國王在夢裏仍然不肯棄位。可有一天,仿佛得到了什麽消息,他突然被更換了,換成了一位須發皆白,相貌溫和的老者。我認識他。他就是我們這個小國傢的締造者周公。幾年前,我在夢裏的太廟見過他的塑像。此後,他便取代了老國王——即是他的二十二代孫,定期地在我夢裏出現。他對我很和氣也很耐心,喜歡同我談一些大道理。當時對我來說,這些話題顯然太深奧了。我懷疑他弄錯人了。不可否認,與它的前身一樣,這個夢很快使我感到了厭煩。
這些人構成了我黑夜生活的一部分,我對他們一天比一天熟悉。他們與我白天的日子互不幹擾,相安無事,但有一天,一個夢不免讓我吃了一驚。我夢到了我的母親。她看上去比白天要年輕。這些年來,我還是頭一回夢到了與我生活真正相關的人。這像頭一個真正屬於我的夢。我吃驚地註視着變年輕了的母親,她的手裏牽着一個小孩。在孩子隱約露出的鎖骨上,有一塊與我一樣的胎記。第二天,我忍不住把這個夢告訴了母親。
“天哪,你父親托夢來啦!”她叫道。
隨即,她就哭了。那些年裏,我與母親相依為命,我從未惹她生過氣。她也很少跟我提起父親。她頭一回當着我哭泣。我後悔把那個夢說出來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該再給她講一些。對那些夢的涵義,我一直感到睏惑不解。難道多年來,它們一直都是遠在異地的父親對我進行的啓發或暗示嗎?那他對我夢境的這種操縱就顯得太不可理喻了。他為什麽要在讓我夢到了大量的城門、野果、河漢、樂器、國王和陌生人之後,遲遲數年纔觸及了同他關係密切的母親?而早年在我夢裏出現的那個小寡婦,和那衹罐子,又是什麽意思?但母親决堤而出的積怨打斷了我的猶豫,一時間,父親以一種可憎可笑的形象在她口中復活了。她用女性特有的尖刻和激烈一邊哭一邊指責說,我的父親完全是個傻乎乎的瘋子,他放着那麽多有權有勢的貴族——有幾傢,還是我們的親戚——不投靠,十幾年前便懵懵懂懂地投到了那個孔子門下;而父親的老師孔子,則比誰都瘋得更厲害。他號稱知書懂禮,駕車射箭彈琴管傢樣樣都會,可人們說他什麽也不會;他聲稱他不想做官,可一年內卻連升了三級,幹到了我們國傢的三把手;可幹到了三把手,領着我們打了兩場內戰,又辭了職,帶着他的學生,我父親他們跑掉了。鬼知道他們現在在什麽地方?聽說一直呆在我們西邊鄰近的衛國。在我母親的口中,衛國是一個極其可怕的地方,那裏以妖嬈的女子和淫蕩的民歌著稱。後一點不假,當我成年後,通過那本後世被尊為《詩經》的詩集學習詩歌音樂時,裏頭那此衛國青年肆無忌憚的調情讀了確實讓人心跳臉紅。母親咬定,父親一定是讓那些衛國女人迷住了,這些年來纔連夢也不給我們母子托。她根本就不相信父親臨走前對她,也是他老師孔子對他的許諾,說一旦到了其它諸侯國,他們就會有更多更大的官做。她說她不懂得,一個人若為了做官,難道連祖先的牌位都可以不管了嗎?現在回想起來,我母親最後的那句攻擊的確一針見血。因為如她所說,即使到了後來,為了世俗的目的拋下傢裏祖宗的神靈,一直都被我們這個民族視為一種罪過。人們相信,假如享受不到子孫供奉的香火,那些神靈便面臨着淪為孤魂野鬼的危險。
這些人構成了我黑夜生活的一部分,我對他們一天比一天熟悉。他們與我白天的日子互不幹擾,相安無事,但有一天,一個夢不免讓我吃了一驚。我夢到了我的母親。她看上去比白天要年輕。這些年來,我還是頭一回夢到了與我生活真正相關的人。這像頭一個真正屬於我的夢。我吃驚地註視着變年輕了的母親,她的手裏牽着一個小孩。在孩子隱約露出的鎖骨上,有一塊與我一樣的胎記。第二天,我忍不住把這個夢告訴了母親。
“天哪,你父親托夢來啦!”她叫道。
隨即,她就哭了。那些年裏,我與母親相依為命,我從未惹她生過氣。她也很少跟我提起父親。她頭一回當着我哭泣。我後悔把那個夢說出來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該再給她講一些。對那些夢的涵義,我一直感到睏惑不解。難道多年來,它們一直都是遠在異地的父親對我進行的啓發或暗示嗎?那他對我夢境的這種操縱就顯得太不可理喻了。他為什麽要在讓我夢到了大量的城門、野果、河漢、樂器、國王和陌生人之後,遲遲數年纔觸及了同他關係密切的母親?而早年在我夢裏出現的那個小寡婦,和那衹罐子,又是什麽意思?但母親决堤而出的積怨打斷了我的猶豫,一時間,父親以一種可憎可笑的形象在她口中復活了。她用女性特有的尖刻和激烈一邊哭一邊指責說,我的父親完全是個傻乎乎的瘋子,他放着那麽多有權有勢的貴族——有幾傢,還是我們的親戚——不投靠,十幾年前便懵懵懂懂地投到了那個孔子門下;而父親的老師孔子,則比誰都瘋得更厲害。他號稱知書懂禮,駕車射箭彈琴管傢樣樣都會,可人們說他什麽也不會;他聲稱他不想做官,可一年內卻連升了三級,幹到了我們國傢的三把手;可幹到了三把手,領着我們打了兩場內戰,又辭了職,帶着他的學生,我父親他們跑掉了。鬼知道他們現在在什麽地方?聽說一直呆在我們西邊鄰近的衛國。在我母親的口中,衛國是一個極其可怕的地方,那裏以妖嬈的女子和淫蕩的民歌著稱。後一點不假,當我成年後,通過那本後世被尊為《詩經》的詩集學習詩歌音樂時,裏頭那此衛國青年肆無忌憚的調情讀了確實讓人心跳臉紅。母親咬定,父親一定是讓那些衛國女人迷住了,這些年來纔連夢也不給我們母子托。她根本就不相信父親臨走前對她,也是他老師孔子對他的許諾,說一旦到了其它諸侯國,他們就會有更多更大的官做。她說她不懂得,一個人若為了做官,難道連祖先的牌位都可以不管了嗎?現在回想起來,我母親最後的那句攻擊的確一針見血。因為如她所說,即使到了後來,為了世俗的目的拋下傢裏祖宗的神靈,一直都被我們這個民族視為一種罪過。人們相信,假如享受不到子孫供奉的香火,那些神靈便面臨着淪為孤魂野鬼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