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s>> 人物传记>> 张研 Zhang Y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48年)
Great Qing Dynasty generation British Lord: The original Kangxi
  His childhood love is not for the Fu Huang, was accidentally brought to the throne; his studious, ambitious 14-year-old ex-minister Oboi that account, to regain the sovereignty of the court; he governed, Man Yue country wide, flat fan cutting accurate, Luk ... the sweep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y called the king of Great Aviva - Kangxi, in shaping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 is not a Void of people mad, that is too civilians; not too deep, is too secular.
  Kangxi was the original kind of person? Author Professor Zhang Yan to detailed historical data, new perspectives and full of passion stroke, rushed around the age of Emperor Kangxi ascended the throne, mature and anteroposterior, Jing Qin govern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historical events, depicts the Emperor Kangxi in the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strategist, to turn the tide a hero; sure he founded Acer Albert, but also that he gave China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arefully written to describe a generation of British master of the inner world. Thus, a proud, distinguished, confusion, painful Kangxi leap off the paper.
Translated by Google
目录
  引子 人中龙凤 1
  第一章 雏凤展翅 2
  血与火的碰撞 2
  错位与正位 3
  进取台湾 12
  凤之锐气 15
  第二章 龙腾凤翔 17
  龙的气魄 17
  亲征准噶尔 22
  雪域归心 28
  中西文化的交锋 30
  皇帝科学家 32
  第三章 龙的困惑 34
  毒瘤在扩散 34
  血腥的纷争 38
引子 人中龙凤
  康熙,姓爱新觉罗,名玄烨,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1662年-1722年在位。康熙生活的十七、十八世纪,世界上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时势造英雄,也造就英雄的对手。在一向平庸的各国封建君主中,此时突然涌现出一批伟岸之君,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二世(1661年-1685年在位)、法国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1661年-1715年在位)、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一世(1682年-1725年在位)等,他们无一不显示出时代赋予的伟人性格,无一不创造出前无古人的业绩。
  康熙,是与此同时,在中国上空闪耀的一颗同样夺目的帝王巨星。
  康熙的文韬武略,远胜于与他同时代的任何一位君主。他雄踞九五、横扫六合,平藩伐准、恩威并施,有效地奠定了中华帝国的辽阔疆域,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高度统一。他励精图治、宽民裕国,发展生产、弘扬文化,使中国封建社会步入了发展的巅峰——康乾盛世。
  康熙的所作所为,又仿佛远离于与他同时代的那些著名君主。他和他的帝国,在世界激烈变革的风雷烈火之中,似乎依旧保持冰清玉洁,至多有冷眼向洋看世界,却绝无热风吹雨洒江天。
  外表的繁华,内里的悲凉;绝对的前进,相对的落后。同一时代,时代的差距;同属伟人,伟人的迥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的沧桑变化,人们愈益为之感到困惑。
  然而,这是从史载康熙事迹中产生的思考和困惑。这种思考和困惑太过沉重,乃至于忽略了康熙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你能从这种思考和困惑中认识到,康熙——原来的康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不,康熙在那里往往只是一种象征,一个符号,一个千篇一律记载出巡、册封、祭祀、征战、任免等等的帝王本纪的传主。
  那么,影视中的康熙是什么样的人呢?
  《康熙王朝》里陈道明扮演的康熙,《康熙微服私访记》里张国立扮演的康熙,《鹿鼎记》里温兆伦扮演的康熙,《雍正王朝》里焦晃扮演的康熙……那些康熙太接近编剧和演员的本色。那些编剧和演员或者不知道历史、历史人物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惊天地泣鬼神、震撼人心的戏剧性,而去挖空心思编造所谓的戏剧性;或者不知道,历史、历史人物的重要关节点,不能打文学艺术的旗号进行虚构,就像不能虚构关公战秦琼一样,否则只能制造认识上的混乱。他们以影视形象介绍给我们的康熙,不是太虚狂,便是太平民;不是太高深,便是太世俗……均似缺少内在的、只有康熙才会有的那种气质和魂魄。
  那不是我心目中的康熙,不是原来的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