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动物>> 菡月 Han Yue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細述貓咪情緣:你的世界我最懂
  這是一本由養貓、愛貓、多年來積極投身於流浪小動物救助活動的公益人士撰寫的書。它更像一部心情日記,一張情感素描,記錄了作者與貓咪共同書寫的一段段情緣故事。書中講述了作者與寵物貓咪的生活點滴、歡笑、煩惱與淚水浸潤其中,於細節中流露出作者對這個弱小生命的責任與承諾,書中描寫了作者在參與流浪貓救助過程中,面對這些生命精靈的行動與感悟。
第1節:作者的話
  作者的話
  如果有個人愛上……
  趙婕
  《你的世界我最懂》,讓我重溫了自己至愛的兩段話語。一是在西方被廣泛閱讀僅次於《聖經》的《小王子》裏一段話:
  如果有個人愛上一朵花。好幾百萬顆星星中間,衹有一顆上面長着這朵花,那他衹要望着許許多多星星,就會感到很幸福。他對自己說:“我的花兒就在其中的一顆星星上……”
  另一段是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史懷哲在《敬畏生命》裏的話:
  人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也就越敬畏精神生命。……人連對動物的生命都要敬畏,難道能不敬畏人的生命嗎?
  這兩段話,也是菡月等著的新書《你的世界我最懂》,給我很多聯想和心靈激蕩的地方。
  這本書寫的是“貓事”。不是朋友贈書,我大概很難打開它。
  “貓事”和我的直接關聯很少:童年時候,鄉下傢貓誤食獵人誘捕狐狸的糖衣炸藥,被炸裂了嘴,傢人為之急救處理,被它瘋狂抓傷,留給我恐怖的記憶;戀愛時候被男友在書信裏稱為“貓咪”,也僅僅因為那個時候什麽都不較真,就全盤接受;幾次和女友走進香山雕刻時光店想去喝茶,但看到那衹在店內各處遊走的大貓,竟然望而生畏,臨時撤退了。此外,是看過一篇有意思的文章,說女人做情人如果像狗,死心塌地忠於所愛,雖然給男人某種感動的慰藉,但也是很棘手的包袱;而貓纔是做好情人的料,貓既柔順又獨立,雖然其獨立來自於貓的無情無義,但對於現代男人來說,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不失為有意思的玩伴。
  但菡月寫的“貓事”着實讓我眼界大開:她觀察到孕貓難産的癥狀,帶她去醫院剖腹産下七子,她體察到媽媽貓忍住奶瘡哺乳小貓的隱忍母愛;貓咪的疾病引來跳蚤,殃及他們夫婦,竟然用了30支紅黴素軟膏;為了安葬傷逝的小貓,夫婦倆拂曉出門,菡月先生為小貓掘憤手指挖出血來,事後,又不聲不響為菡月帶來新的貓咪;非典時期人人自危時候,他們對貓咪的保護;為了領養殘疾貓,不得不寄養另外的健康貓給貓友;在多次有關“貓事”的危難創傷中,菡月先生對菡月的習習愛心體現出來的“人事”和“情事”……
  而菡月愛貓,養貓,至於參加救助動物的公益,她和動物的緣分,來自於20年前,一場病變和情變之中,一隻小貓對她的陪伴和慰藉,她出於報恩之心,發育了她今生的大愛之情,想必,也是這樣的靈性為她贏得了幸福的婚姻吧。
  我衹能用養育過孩子的母愛之心,來領會動物愛護者們的情意;正如,菡月在書中不斷昭示她和先生對貓咪的父母之心一樣。他們沒有孩子,但他們是“貓媽媽”和“貓爸爸”。冰心曾說,天下母親的心是相通的;菡月在此說,天下愛者的心是相通的。是的,如果我們愛上一朵花,一隻貓,一個孩子,我們就會去愛更多的森林河流,愛更多的動物,愛身邊人和更多的生命,因此,我們可能就會減少資源的浪費,對環境的潔淨付出舉手之勞,對家庭和世界的舒適多點滴貢獻……因為,我們的“花兒”“貓咪”和“孩子”在這些人際關係中、在這個世界上。
  《你的世界我最懂》讓我對“人情世故”與“好奇心”再次加深印象。這兩樣事情,讓我們去靠近、去“懂”一些東西。朋友的事情,初始即使覺得陌生,力所能及,也先敞開自己,試圖去接納,在接納之中,用好奇心去尊重對方和自己的意願。結果竟然這樣喜出望外。所以,最後,很感謝菡月和菡月先生,帶給我的緣分,關於貓咪、關於愛、關於某些啓迪以及關於我喜歡的經典話語的重溫。
第2節:前言
  前 言
  這是一本寫貓的書,不僅寫我自己養過的和正在養着的貓,還記載了一些得到救助的流浪貓故事。
  本書內容廣泛,從貓咪的出生、離別、出嫁、迎娶、絶育、喬遷、生病、到告別人間等,真實再現了我與動物間的快樂、痛苦、擔憂、恐懼、快樂、哀傷;流浪貓的無助,進入家庭後的喜悅等情感體驗。
  而這又不僅僅是一本寫貓的書,它在字裏行間中真實地記載了一個經歷坎坷、情感脆弱的女子怎樣的一段心路歷程,以及在她半夢半醒之間與貓結下的這段塵緣戀。
  21歲,那正是一個女子花季般的青春年華啊!是蒼天的疏漏?!還是命運的捉弄?!讓歷經考場徵戰的我,踏進了一所她不該來的學校,又遇到了一個她不該遇到的人,開始了她短暫卻又辛酸的求學生涯。
  當天崩地裂般的災難來臨時,我被捲入了一個無情的漩渦,當人類最慘烈的疾患嚮我襲來時,連當初同情我的遭遇,嚮我伸出友誼之手男友也藉故遠走他方,自此杳無音信……
  是一隻柔弱的小生命——小貓咪,在我精神最痛苦的時候,來到我身旁,用他那柔弱的軀體撐起了一片藍天,來安慰我那枯死的孤寂的心。
  是母親的殷切渴望和來自身邊這衹小生命的微溫,感動着我的心,我纔闖過了生死關,從陰陽兩界的邊緣,重返到來時的世界。
  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人若沒經過地覆天翻、友叛親離、身臨絶境的遭遇,他(她)就永無體會到來自同類的忠誠是多麽的脆弱,而來自異類——動物的忠誠會是多麽的真!
  人是講“知恩圖報”的,古人講:救人一命勝似七級浮圖。雖說那弱小的生靈,當初衹是出於本能無時無刻不在陪伴着我,他决不會想到二十年後,他當初的一點義舉,會獲得我的感恩。但曾受恩於已的我又怎能忘記!
  嘆衹嘆,曾着恩慧於已的我,能拿什麽來報達你?我那柔弱的一如己初的貓兒?!
  長路奉獻給遠方,白雲奉獻給草場,我又能拿什麽來奉獻已於墳瑩中的你?我的恩人?!
  我衹有一支笨拙的筆,和一顆感恩的心!
  泰戈爾在《比丘尼》一詩中這樣寫過:
  ……
  她嚮大傢合掌行禮:
  “我衹有一個乞食的鉢盂,
  卑微的女人,
  誰都不如的比丘尼,
  完成世尊的旨意,
  全靠你們慈悲的思賜。
  ……”
  我自愧莫如比丘尼高貴、悲憫的心懷,但在世間的正受磨難的動物面前,我卑微的心是與她一樣的。
  那就讓我們大傢合着這本書所散發出的情韻,執着於如比丘尼的化緣精神,一個接着一個,來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吧!
  敬畏生命!那將永遠是人類靈魂的呼喚和不懈的追求!
  菡月 2006年6月於北京
首頁>> >> 动物>> 菡月 Han Yue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