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女性天空>> 王智 Wang Zhi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已婚女人心靈對話:我不愛我誰愛我
  曾經有個女性來訪者在咨詢中對我訴說:“我是一個很講理的人,他為什麽還要對我這樣?”我輕輕地問她:“能不能不把理算那麽清楚呢?”她一下子怔住了。第二次再來時,她告訴我,當她不去講清道理時,丈夫卻比以前對她更疼愛了。婚姻中的男人常常抱怨的一句話是“她不講道理”……
第1節:幸福的婚姻是筆"糊塗賬"(1)
  推薦序
  幸福的婚姻是筆"糊塗賬"
  曾經有個女性來訪者在咨詢中對我訴說:"我是一個很講理的人,他為什麽還要對我這樣?"我輕輕地問她:"能不能不把理算那麽清楚呢?"她一下子怔住了。第二次再來時,她告訴我,當她不去講清道理時,丈夫卻比以前對她更疼愛了。
  婚姻中的男人常常抱怨的一句話是"她不講道理"。其實當男人講出這句話時,往往意味着他的另一半過於講理乃至於到了錙銖必較的地步,以至於物極必反。婚姻中常常有着太多說不清的道理,婚姻的矛盾多因論理而起,孰錯?孰對?一定要分個高低。當勝負分出,算盡道理時,恰恰就是兩人緣分了結、分道揚鑣之際。算理的同時,我們把情感也算清了。"水至清無魚",因為剪不斷,理還亂,把雙方扯在一起,慢慢理,理的同時,編織着互相的愛與痛,直至生命的終結。很少見到一對恩愛的老人,在臨終之際還在算着賬講着理,因為他們知道,無論是痛,是愛,永遠理不清了。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時,當相愛的人們身心纏綿時,我們已經不需要去計較在乎誰得理、誰有錯了。
  很喜歡王智新書的名字《我不愛我誰愛我》。婚姻僅僅依靠纏綿是不夠的,纏綿是一種交織狀態,是"我"和"你"的纏綿,是主體與客體的纏綿,是一個獨立的自我與另一個獨立的自我的纏綿。婚姻狀態中的女人易犯的一個錯誤往往是"我是你的,你也是我的",要的是我你不分、沒有界限的纏綿,這樣的狀態下,纏綿就失去了應有樂趣。男女是一對冤傢,婚姻是一對男女的結合,不是冤傢不聚頭。婚姻纏綿的前提就是兩個互相成熟獨立的男女作為對手、作為伴侶的纏綿。纏綿是有界限的,婚姻中女人之難恰恰就在於在纏綿與獨立之間找到恰到好處的平衡點。
  認識王智是在一個培訓班上,初識的感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進取心和細心。他像一個大男孩,對感情有着極為細膩的領悟和把握,有着和他年齡不相稱的成熟。從他的第一本書到現在,閱讀王智的文字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專業的訓練和真誠的付出,可以看到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他對咨詢者的尊重、理解與接納,更主要的是看到了文字背後他的自我成長。"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王智不僅努力地疏導咨詢者的心結,也很用心地把這些咨詢手札集結成文字,讓更多的人受益。王智的作品雖是多以女性為主題,其實這衹是其工作的一個領域,充沛的精力與勤奮讓他還忙碌於企業培訓、電視訪談等領域,但是都離不開自我成長這個主題。
  期翼着王智給我們帶來更多佳作,也祝他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馬嚮真(註:馬嚮真,心理學博士、東南大學教授)
  2006年12月20日於竜江牧心齋
  自序合適的鞋子配合適的腳
  世間萬物,紛紛擾擾。宇宙的多次元性决定了這世界的豐富與迷離。在世俗的現實裏,令凡夫俗子最憔悴不堪的可能要算婚姻了。許多妙齡男女,在墜入愛河的剎那,多半是在青春的荷爾蒙驅使下,感性地做了選擇--戀上他(她)或愛上他(她)。戀愛的過程是美妙的、浪漫的、愉悅的,可戀到一定時候,按照國人的傳統,得走入婚姻的殿堂了吧!畢竟"同居生活"或"馬拉鬆式的拍拖"充滿了可能的變數,給人以惴惴不安之感。於是,當正式地鄭重地將結婚的日程擺到桌面上時,在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之餘,心頭偶爾升起的還有恐懼和懷疑的聲音:他真的適合我嗎?他會對我好一輩子,不離不棄嗎?因此,有的猶豫不决,遲遲邁不開去結婚登記處的步子;有的婚期早已定好,臨到期,卻要退卻……
  凡此種種,暴露出人們對婚姻的理性認知不足和感性認識過剩。從人性的角度看,婚姻是完善一個人最好的平臺。有人把男人比作太陽,女人比喻為月亮。它們既獨立完整,又互為補充、添彩,令彼此更豐滿。可現實裏的男女卻很難做到完全的獨立和完整。可以不誇張地說,目前的婚姻80%都有"傷",存在各種各樣的隱性和顯性問題。這些問題,不全是在婚後産生的,更多的是婚前的雙方就是"病原攜帶者"。因此,婚前的自我檢查和保健,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2節:幸福的婚姻是筆"糊塗賬"(2)
  個人認為,美滿而健康的婚姻並非從天而降,是需要雙方用心努力地經營。本着此種理念,在婚姻的道場裏修煉成仙--做個快樂幸福的女人或男人,是每個人所享有的"天賦人權"!在此,須註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積極的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說,生命中你所體驗到的一切快樂美好幸福的感覺都與"自我"有關。"自我"是什麽?很多人錯誤地以為談自我即是自私、缺少同理心、自大、不顧他人死活等等,這是對自我的誤解。"真正的自我"指的是個體對自己清晰的明確的"知道",知道"我喜歡什麽?我害怕什麽?我需要什麽?我討厭什麽?我的價值觀是什麽?"瞭解了自我,既能準確地把握自己的需要,不委屈不壓抑;同時,又能設身處地地顧及別人的需要及感覺。擁有自我的人際關係和婚姻關係是坦蕩的、流暢的、健康的、富有生命力的。
  二、放下對"完美婚姻"的期待
  有人,特別是感性發達的女孩,在戀愛當中常常幻想着灰姑娘和王子的愛情故事。那裏充滿誘人的玫瑰芳香,那裏縈繞着絲絲不絶的情愛蜜語。那裏的一切,深深地撞擊着飽富浪漫激情的女人的心扉。於是,一些女孩便對未來的婚姻塗上了夢幻般的色彩,癡想着一個瀟灑健壯的王子時刻不離左右,為她奉上最到位的服務、體貼及呵護。還有些女孩,童年成長的遭遇令她缺少父愛、母愛或安全感,自我感的匱乏令她寄希望於婚姻給她這些滿足,期待一個像父親一樣的男孩照顧她的起居生活。諸如此類的可怕的"美好幻想",將現實平淡的婚姻推嚮一個十分危險的懸崖,也預示着其將有傷痛的體驗及結果。
  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也沒有完美的女人和男人,又怎麽可能有完美的婚姻和愛人呢?所有的完美期待,均源自頭腦潛意識的"投射效應",將生命成長過程中未滿足的"匱乏性需要"轉移到對婚姻和愛人身上。在"投射"的作用下,這份感情經營得很"心苦",很吃力,也很無奈!原因很簡單,被你期待的另一半,是你的老公,而非你的父母親,他無法也沒可能擔當拯救你靈魂的天使。所以,他很纍,你也憔悴!
  最後的結局可能是,由開始的"完美婚姻"發展到"爛蘋果婚姻"(外表光鮮,內裏腐爛),到最後的"豆腐渣婚姻"(裏外鬆垮),直至麯終人散!
  因此,敬告天下有情人,破除對完美婚姻的神話,老老實實地面對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另一半,學習成長,修來今生的福緣吧!
  三、婚姻沒有最好,衹有合適
  對婚姻最好的形容莫過於"鞋子"和"腳"的關係:沒有最好的,衹有最配。這是一個辨證的關係:最合適的,也是最好的。婚姻就像一個桌面,靠四條腿來支撐,根基不穩,桌子愈高,就愈危險。維係婚姻平衡健康的四個支柱是:性格、性、愛、責任感。這四根柱子的穩定程度,製約着婚姻的生命力。
  有的女人對伴侶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就像追趕時尚名人,要有高倉健的冷漠,濮存昕的深沉,F4的青春。凡此對另一半寄予了名人特質的人,在和真實的伴侶互動的過程裏,可能會比較辛苦。假如你對他"一見鐘情",他身上散發的某種氣質深深迷醉了你;而某一天,突然感到莫名的失落,你發現你用心地想要發掘對方身上的好,但經過努力之後終將失望,那種感覺是人間最凄涼的悲愴啊!
  因而,在選擇伴侶的同時,先看看自己的"內存"如何?如你的"內存"是386,配上奔四肯定死機;若是586,配上奔二也是老牛拉破車,慢死你!得匹配纔行。
  合適的,就是幸福的;幸福的,就是快樂的!無須奢求豪華、大氣,要的是彼此對眼、舒服即可。
  有人說,結婚前請睜大你的雙眼,結婚後請你閉上一隻眼睛。這話自有一番道理。培育對婚姻現實感的心理適應力是很關鍵的;同樣,又能學習超越這種平淡無奇,在清湯中"撒"點????或糖,於是改變一下口味,就能品嚐到淡淡的甜和淡淡的鹹。
首頁>> >> 女性天空>> 王智 Wang Zhi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