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杂史>> 何法盛 He Facheng   中國 China   南朝宋  
晉中興書
  《晉中興書》,七十八捲,一作八十捲。南朝宋何法盛撰。何法盛,宋孝武帝時為奉朝請,校書東宮。《南史·徐廣傳》認為《晉中興書》的作者不是何法盛,而是郗紹。不過這並不影響該書本身的史料價值。劉知幾稱其為東晉史書中最佳者。今有黃奭輯本五百二十餘則,收入《黃氏逸書考》,頗詳備。另有湯球、王仁俊、陶棟等人輯本,均可互補。《說郛》本有十二節,未註出處,頗簡略。今從《古今說部叢書》本整理。
何法盛晉中興書捲一
  中宗元皇帝中宗元皇帝諱睿。字景文。世祖鹹寧二年生於洛陽。初誕。有神光之異。一室盡明。所藉?如始刈。及長。白毫生日角之左。眼有精曜。嗣為琅邪王。五字依文選晉紀總論註引補。唯侍中譙國嵇紹少而異之。謂其友曰。琅邪王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惠帝幸臨漳。中宗從駕。是時中宗叔父東安王繇為成都王?所害。懼禍及。謀出奔。其夜月明。禁衛甚嚴。不能得去。有頃。天暴風雨晦暝。徼者四散。中宗乘間得脫。至河陽。為津吏所止。從者宗或作宋。典後至。以馬鞭拂之。謂曰。捨長官。禁貴人。而汝被駐邪。因大笑。由是被釋。自中宗乘間以下。依御覽四百九十四引補。
  中原喪亂。中宗初鎮江東。文選述祖德詩註。及遷鎮建業。以顧榮為軍司馬。禮接名豪。設官分職。隱恤士庶。百姓歸心焉。初性好酒。王導深以為誡。乃命左右進觴。躬引覆之。自是不復飲也。愍帝為鬍賊劉粲所沒。中宗素服出次。舉哀三日。於是百僚稱上尊號。帝固讓。百僚又固請。中宗慨然流涕曰。吾本琅邪王。諸賢見逼不已。乃呼私奴命駕。將反國。群臣不敢復逼。乃求依魏晉故事。為晉王。許之。劉琨連名勸進中宗雲雲。依文選劉越石勸進表註引補。愍帝崩於平陽。百僚更上尊號。是日即皇帝位。類聚十三。
  立紹為皇太子。中宗任刑法。以韓子賜太子。書鈔。
  元帝以佐命功。封周烏程公。又封王敦武昌公。御覽二百。
  元帝封孔亭為奉聖侯。不食戶邑。同上二百一。
  太興元年。改丹陽內史為丹陽尹。類聚五十。御覽二百五十二。
  太興元年詔曰。亢旱𠔌貴。百姓嗷嗷。有資者貴糶。貧羸之民益睏。漢世。𠔌貴官賤糶。使價不超越。謂之平準。今雖無此。可出閣米萬斛。使三分減一以平其價。令貧睏者悉得足以至秋也。御覽三十五。
  太興三年。元帝詔曰。朕應天符。創業江左。文選頭陀寺碑文註。
  大旱經久。太興四年四月始雨。有奏、應報賽宗廟山川。中宗詔曰。祈廟雲報賽。非奉尊上辭也。吾意有疑。以為舊山川有祈報故雨。賽非大事。不應告廟。臣子無要君之道。黷祭稱賽。於禮有違。御覽五百二十九。
  元帝大典。鮮卑送璽。書鈔。
  東海王越死。妃裴、痛越棺柩被焚。乃招魂葬越於丹徒。中宗以為非禮。乃下詔曰。夫塚以藏形。廟以安神。今世招魂葬者是埋神也。其禁之。御覽五百五十五。又八百八十六。
  王廙為母立屋過製。中宗流涕涷之。帝所幸鄭夫人。袍無文綉。其恭儉率下如此。御覽四百三十一。
  昔秦始皇東遊。望氣者雲。五百年後。東南金陵之地有天子氣。於是始皇改為秣陵。塹北山絶其勢。今建康即秣陵西北界。所塹即建康南淮中也。案始皇東遊之歲。至孫權僭號。四百三十七年。考之年數。即不合。校之基宇。又非倫。豈應帝王之符。而見兆於上代乎。有晉金行。奄君四海。金陵之祥。其在斯矣。且秦政東遊至今五百二十六年。所謂五百年後當有王者也。類聚九十八。
  肅宗明皇帝肅宗明皇帝諱紹。字道畿。八字依初學記十引補。中宗長子也。建武元年。中宗為晉王。拜王太子。及踐阼。阼字亦依初學記補。尊號為皇太子。册曰。於戲。朕承天緒。忝繼祖宗之洪基。君臨於萬邦。戰戰兢兢。若涉淵冰。未有攸濟。自古聖王。敷宅四海。莫不建立元子。本枝百世。今稽古授爾於儲宮。以陪貳於朕躬。欽哉。爾其剋念乃祖。日新厥德。何遠非佞。何親非賢。欽翼師傅。以丕崇大化。可不慎歟。爾其敬之。御覽百四十六。
  肅祖之在東宮。敬禮賢士。昵近明德。八字依初學記十引補。與溫嶠、庾亮、並布衣之好。御覽四百七。
  明帝以平錢鳳功。封王導始興公。溫嶠建寧公。庾亮永昌公。郗鑒南平公。卞壺建興公。蘇峻邵陵侯。劉臮泉陵侯。應詹觀寧侯。卞郭疑作敦。益陽侯。趙允湘南侯。御覽二百。
  大寧三年閏七月。帝崩。太子衍即位。尊明帝後庾氏為皇太後。九月癸卯。皇太後臨朝稱製。司徒王導錄尚書事。類聚四十八。御覽二百十。
  顯宗成皇帝顯宗成皇帝諱衍字世根。肅祖長子也。即位後。蘇峻及祖約阻兵作逆。詔庾亮、卞壺、距之。戰於青溪。壼等敗績。壼死之。亮奔江州。共陶侃、溫嶠、率衆下討峻。臨陣斬之。類聚十三。
  成帝以平蘇峻功。封公者三人。侯者八人。又以討郭默功者三人。御覽二百。
  成帝鹹康元年詔曰。有司條典。虔奉郊祀。燔柴既饗。芳氣清穆。其赦天下。令鹹得自新。初學記二十。
  康皇帝康帝諱嶽。字世同。成帝同母弟也。成帝崩。上即位。年二十二。以上亦見世說註四。憂哀不忍言政。一委中書監庾冰。類聚十三。
  孝宗穆皇帝孝宗穆皇帝諱●。字彭子。三字依文選薦譙元彥表註引補。康帝子也。建元二年。康帝疾篤。左光祿大夫領司徒謨、尚書令恢、等上疏曰。臣聞皇羲玄邈。五帝攸往。淳風澆散。三王傳嗣。欲令國有常君。民有定奉。關諸盛衰。不易之道也。伏惟皇子天挺奇表。隆準豐下。岐嶷之姿。彰於始年。大成之風。顯於期月。宜建立儲宮。允副民望。請下太史。擇吉日。告宗廟。備禮奉行。奏可。御覽百四十八。
  康帝崩。乃即位。時年十九。類聚十三。
  穆帝以平蜀功。封桓溫臨賀公。御覽二百。
  穆帝詔曰。實賴英宰淵謀。文選褚淵碑文註。
  穆帝升平二年。皇帝詔曰。佽飛督王饒忽上吾鴆鳥一口。雲以闢惡。此兇物。豈宜妄進。於是頓鞭饒二百。使殿中侍御史孫雲監臨。於四衢道焚燒之。初學記二十四。御覽六百四十九。又九百二十七。
  哀皇帝哀帝興寧元年。詔庭燎樹端門內。類聚八十。御覽八百七十一。
  哀帝以平關洛功。封桓衝豐城公。御覽二百。
  海西公海西公以平袁真功。賜桓溫子偉為西昌公。御覽二百。
  太宗簡文皇帝太宗簡文帝諱昱。字道成。類聚十三引成作方。中宗少子也。母曰鄭夫人。永昌二年封琅邪王。鹹和元年鄭夫人薨。上時年七歲。哀號守誠。乞得服重。朝議哀之。故徙封會稽王。建元元年詔曰。太常職典天地。兼掌宗廟。其為任也。可謂重矣。是以古今選建。未常不妙簡時望。兼之之一作收。儒雅。遠通天人。洽暢神祇。會稽王叔履尚清虛。志道無倦。優遊諷議。朕所諮仰。其以王領太常。本官如故。自建元以下。依御覽二百二十八及書鈔引補。案書鈔誤引作元帝建武元年。康獻皇后臨朝。建位撫軍大將軍。錄尚書六條事。二年。驃騎將軍何充薨。皇太後詔上內總萬機。海西公即位。七月。以琅邪王封絶。徙上為琅邪王。封王子昌明為會稽王。固讓不受。太和元年十月。詔。會稽王體道衝虛。理識明允。阿 文。有保乂之規。輔弼哀皇。盡翼亮之道。朕承洪緒。仍聞善誘。慎徽五教。儀形具瞻。登賢顯親。國之典也。其自會稽王體道以下。依御覽二百十引補。案類聚引作太和元年詔。以為丞相。錄尚書事。錄事二字。亦同依上引補。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給羽葆、鼓吹、班劍、六十人。固讓不受。海西公廢。皇太後詔曰。會稽王英秀玄虛。神棲事外。文選始作鎮軍參軍經麯阿作註。於是大司馬溫及百官進太極前殿。具乘輿法駕奉迎於朝堂。變服着平巾幘單衣。東嚮拜受璽。流涕即位。改太和六年為鹹安元年。乙卯。廢太宰武陵王為庶人。二年三月乙卯。簡文詔曰。祿不代耕。非經通之製也。文選上蕭太傅固辭奪禮啓註。七月。上不豫。己未、立皇太子。昌明為皇太子。封皇子道子為琅邪王。領會稽國。是日帝崩於東堂。在位二年。時年五十二。御覽九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烈宗孝武皇帝諱昌明。太原誤中。宗第三子也。類聚十三。
  寧康元年七月。桓溫卒。烈宗衝幼。桓溫威震外內。人情噂?。互生同異。謝安與王坦之盡忠匡翼。溫諷朝廷欲為九錫。使驍騎將軍袁宏具草。時溫已疾篤。宏以呈安。安視。輒雲不好。更勾改之。使彌歷旬日。至於溫薨。錫命遂寢。類聚五十三。御覽二百二。
  以桓衝代溫都督諸軍事。烈宗詔曰。桓衝協隆治道。文選齊故陸昭王碑文註。
  孝武詔曰。躬儉以宏下濟之惠。文選車駕幸京口侍遊蒜山作註。
  孝武詔曰。誠存匪懈。治道有寄也。同上宣德皇后令註。
  太元二年。興滅繼絶。復故陳騫後浩之為高平公。裴秀後球為巨鹿公。王沉後樸之為博陵公。荀勖後軌為濟北侯。何曾後闡為朗陵侯。羊祜後法興為巨平侯。類聚五十一。
  太元三年詔曰。????者國之重利。書鈔。
  安皇帝安皇帝。烈宗長子也。册為皇太子曰。岐嶷表於載誕。剋廣同乎大成。是用命爾以登儲貳。初學記十。
  安帝以興復功。封劉裕等二十三人。裕唱謀、封豫章公。萬戶。劉毅南平公。五千戶。何無忌安成公。劉道規華容公。御覽二百。
  安帝義熙元年。禁絹扇及樗蒲。事類賦註扇。御覽七百二。
  恭帝劉裕都督中外諸軍。詔曰。大司馬地隆任重。親賢莫貳。雖府受節度。可身無致敬。文選行狀一註。上下依晉書補。
  元熙二年。禪宋。昔中宗以丁醜之歲。是稱晉王。改築宗廟。使郭璞筮之。雲。載祀二百。及今禪代庚申之歲。凡百有二年。而天祿永終。璞精於術數。理無乖二。抑以百二期促。故倒其詞為二百乎。御覽一百。
法盛晉中興書捲二
  懸象說一作垂象記。
  愍帝建興六年十一月光晦。二日丙子日食。十二月。愍帝崩於虜庭。開元占經九。
  元帝渡江。歲、鎮、辰、太白、等四星聚於牛女之閑。御覽七。
  武王伐紂。五星聚房。漢祖入秦。亦聚東井。所謂先天弗違。玉海百九十五引晉中興垂象記。
  大興四年三月癸未。日中有黑子。占經六。
  永昌元年十月辛卯。日中有黑子。是時中宗寵幸劉隗。擅耀威福。有傷君道。王敦因之托晉陽之兵。逼都輦。禍及忠賢。故日有瑕也。同上。
  成帝鹹和二年五月甲申朔。日食。在東井。女主之象。明年皇太後以憂逼崩。占經十引法盛懸象說。
  鹹和五年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是時顯宗已長。幸司徒第。猶出入見王導夫人曹氏。如子弟之禮。以人君而敬人臣之妻。有污君德。占經九。
  鹹和九年十月乙未。日有食之。是時顯宗已冠。當親萬機。而妄敬大臣。君道有污也。占經九。
  鹹康八年正月己未朔。日食。京都大雨。郡國以聞。是謂三朝。謂正旦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王者惡之。六月而顯宗崩。占經九。
  穆宗升平三年十月丙午。日中有黑子如卵。少時二字似有脫誤。而孝宗崩。占經六。
  升平四年八月辛醜朔。日食幾既。有崩為天門。人主惡之。明年孝宗崩也。同上九。
  哀帝興寧元年八月。有星孛於亢入天市。後有相竜朱靈寶之亂。占經九十。
  帝弈太和四年十月乙未。日中有黑子。明年海西公廢。占經六。
  太和三年三月丁巳。日有食之。五年七月己酉。日有食之。皆海西被廢之應也。占經九。
  孝武帝寧康元年十月己酉。日中有黑子如李。二年三月庚寅。日又有黑子如雞卵二枚。是年十一月己巳日。又有黑子大如雞子。是時烈宗已長。而康獻皇后以從嫂臨朝。實傷君道。故日有瑕。占經六。
  太元十三年二月庚子。日有黑子大如李。十四年二月辛卯。日中又有黑子。二十年十一月辛卯。日中又有黑子。是時會稽王以母弟專政。故日有瑕。占經六。
  太元二十年九月。有蓬星如粉絮。東南行歷女虛危、至哭星。其年烈宗崩。占經八十六。御覽八百七十五。
  安帝隆安元年十二月壬辰。日暈。有背璚。是後帝不親萬機。會稽世子元顯專行威罰。占經八。
  隆安四年十一月。星孛於貫索及天市中。誤。天津。其時元顯輔政。刑罰不中。故掃貫索。發徭無度。故掃天市建。脫。失節。故掃天津。天津關通萬川。利關梁也。天市貨脫。財帛。周百姓也。貫索平察刑獄。無枉濫也。而元顯皆反之。天若曰掃除穢惡。令改革也。顯不悅。誤。遂致覆滅。占經九十。
  隆安五年二月甲寅。有流星赤色衆多。西行歷牽牛、虛危、天津、閣道。貫太微紫宮。桓玄篡位之應。占經七十四。
  元興元年十月。有客星色白如粉絮。出太微垣西。至十二月入太微。占曰。兵入天子庭。十二月。桓玄肆逆。宿誤。有極位之脫。也。占經八十三。
  義熙原作興。六年五月丙子。日暈。有背璚。是時盧竜循。逼京師。戰於郊也。占經八。
首頁>> >> 杂史>> 何法盛 He Facheng   中國 China   南朝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