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體溫升1℃ 疾病無影蹤
為什麽患病人數不斷增加
你很健康嗎?每天都精力旺盛、開心快樂嗎?“十幾歲、二十幾歲時,還蠻有精氣神兒的,到了三四十歲體力衰退,這裏那裏都開始出問題了。”“年紀大了就發福。”“老毛病治不好,自己的身體都應付不了。”“壓力越來越大,患上抑鬱癥,每天憂鬱度日。”“不知是什麽原因,身體總是不舒服,老是上醫院。”“得了疑難病,用了很多辦法也治不好。”以上這些有患病跡象的人、常感到莫名不快的人、離不開藥物的人、生病的人等,請大傢都來讀讀這本書。如果通過打針吃藥,病真的“立竿見影治好了”,倒也是好事。但讓人遺憾的是,“多貴的藥都吃了,卻怎麽也治不好”或“反倒惡化了”,這類事例也不少。現在,日本公民的醫療費每年為
30萬億日元。這超過了國傢財政預算總數的1/3,數額實在驚人。日本的醫生人數在1965年為10.9萬人,到2000年已增至25.5萬人,增長了約1.5倍。據說,每3個人中,就有1個人有生病的自覺癥狀或常去醫院。此外,還有數據表明,接受綜合性健康檢查的人中,有80%以上檢查結果有異常,全部正常的人還不到20%。正因為如此,儘管醫療費用數額龐大,醫生衆多,但出現的疑難雜癥和患者數量仍在不斷增加。為什麽會這樣?“健康熱潮”已深入人心,人們也都在努力打造健康的身心,但患病人數仍在不斷增加,這究竟是為什麽?
為什麽患病人數不斷增加
你很健康嗎?每天都精力旺盛、開心快樂嗎?“十幾歲、二十幾歲時,還蠻有精氣神兒的,到了三四十歲體力衰退,這裏那裏都開始出問題了。”“年紀大了就發福。”“老毛病治不好,自己的身體都應付不了。”“壓力越來越大,患上抑鬱癥,每天憂鬱度日。”“不知是什麽原因,身體總是不舒服,老是上醫院。”“得了疑難病,用了很多辦法也治不好。”以上這些有患病跡象的人、常感到莫名不快的人、離不開藥物的人、生病的人等,請大傢都來讀讀這本書。如果通過打針吃藥,病真的“立竿見影治好了”,倒也是好事。但讓人遺憾的是,“多貴的藥都吃了,卻怎麽也治不好”或“反倒惡化了”,這類事例也不少。現在,日本公民的醫療費每年為
30萬億日元。這超過了國傢財政預算總數的1/3,數額實在驚人。日本的醫生人數在1965年為10.9萬人,到2000年已增至25.5萬人,增長了約1.5倍。據說,每3個人中,就有1個人有生病的自覺癥狀或常去醫院。此外,還有數據表明,接受綜合性健康檢查的人中,有80%以上檢查結果有異常,全部正常的人還不到20%。正因為如此,儘管醫療費用數額龐大,醫生衆多,但出現的疑難雜癥和患者數量仍在不斷增加。為什麽會這樣?“健康熱潮”已深入人心,人們也都在努力打造健康的身心,但患病人數仍在不斷增加,這究竟是為什麽?
“寒涼”引發百病“因為現代人承受着過大的壓力。”“因為受到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污染的惡劣影響。”“因為病毒本身在進化。”我想,諸如此類的外部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體溫下降了。也就是說,“寒涼”引發了很多疾病。寒性體質通常易被認為是女性特有的體質,其實並非如此。如今,無論男女,甚至連孩子身上都可能存在嚴重的寒癥。有關孩子的寒癥,我會在後文詳細敘述,施暴、逃學、自閉等都是因身體寒涼所致。孩子運動不足自不必說,身體所需營養攝取不足、水分攝取過多都會使身體寒涼,造成“陰性”體質,致使“陰濕”性問題多發。當然,成年人的情況也一樣。“手足冰涼。”“腸胃不好。”“有些貧血。”“上午一直沒精神。”能夠感覺到自己有寒癥的人情況還好,如今,因無法自我感知的“隱性寒癥”損害健康而出現各種問題的人,正在急劇增加。我常對來診所接受檢查的患者說:“我們每天必須測量的不是體重,而是體溫。”體溫降低不僅會引發體力衰退、倦怠、肩膀酸痛、腰痛等問題,還會轉化為各種其他形式的疾病,如婦科病、更年期障礙、心髒病、癌癥、腦中風、糖尿病、心肌梗死、高脂血癥、甚至是抑鬱癥,這些疾病都會威脅我們的健康。有位醫生曾發表文章說,“有
80%的人為寒癥患者。”我也感覺到,來我的診所就診的患者中大約九成為寒性體質。你是不是寒性體質呢?如果你有如下癥狀,請在相應的項中打勾。
肩膀酸痛
頭疼
眩暈
耳鳴
80%的人為寒癥患者。”我也感覺到,來我的診所就診的患者中大約九成為寒性體質。你是不是寒性體質呢?如果你有如下癥狀,請在相應的項中打勾。
肩膀酸痛
頭疼
眩暈
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