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释家类>> 盛噶仁波切 Cheng Garenboqie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77年)
活佛心經:盛噶仁波切日記
  這部日記是從藏傳佛教噶舉派現世轉世活佛盛噶仁波切十多年的日記中精選出來的,內容有其對人生的理解,對社會生活的感悟,也有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字裏行間充滿了一顆慈悲心。該書不但對每個佛的弟子是求佛的有益幫助,對於更多的人來說,也有人生的裨益。
第1節:寫在前面
  寫在前面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斷的回憶和不斷的進取中度過的,回憶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進取讓我們更明白人生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攙雜在其中的那些不停的反思、反省,在對人生的思考中,讓我們的心更加善良、慈悲,更加寬廣,能微笑着體會人生的酸甜苦辣……
  從我被認證為藏傳佛教止貢噶舉的第九世轉世靈童後,我已經從一個少年逐漸成熟為一個為了佛教的弘揚,為了衆生的自在、解脫而終身嚮佛的弟子。從那個時候起,我無論是在西藏雪域的家乡,還是在東南亞的繁華都市,無論是在求學、研究佛法的過程中,還是在弘法、給世人解脫困苦的時候,我都堅持記下我的經歷、心得和感受。
  對我來說,記日記的過程不但是我對每一天學習和工作的總結,也是我對未來的思考。當閑暇的時候,我也會翻出以前寫的日記,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回味一下當時的心情。而往往在這樣的回憶中,我看到了自己的進步,也認識到自己更應該努力地求佛,並為弘法做出更有價值的事情。
  看着這十幾年積纍起來的幾十本厚厚的日記,我時常想,這不僅僅是我自己這一顆嚮佛之心的心路歷程,更是所有佛門弟子參禪領悟的共同精神"財富"。我更願意將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告訴大傢,我想,這不但對每位佛門弟子嚮佛求佛有所助益,對於衆多世人來說,想必也會有人生的裨益。
   --止貢噶舉盛噶仁波切
第2節:第一願 國無惡道願1
  第一願
  過節方知身是客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我就起來給傢裏打了電話。長久的等待之後,終於聽到了媽媽那熟悉的藏語,還有姥姥慈愛的聲音。爸爸不在傢,即使今天過節,並且是星期六,他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忙碌。媽媽告訴我,傢裏面一切都挺好的,姥姥的身體也還好,除了偶爾有點咳嗽之外,姥姥現在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是90歲高齡的老人。
  聽媽媽絮絮地說着傢裏的情形,我的眼睛有些濕潤了,想起姥姥佝僂的背,還有永遠充滿了慈愛的笑容的臉龐,便不由自主地冒出了一個詞:鶴發童顔。我真的希望姥姥能夠一直這樣,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媽媽還說,其實現在過節不過節也沒有那麽大的區別了,畢竟端午節也不是咱們藏族人本來的節日,衹不過就是找個由頭讓一傢人開開心心、團團圓圓地聚在一起而已。即使是端午節,他們準備的依然是家乡人常吃的古老而傳統的糌粑,還有藏族人喜歡吃的一些點心類的東西。媽媽在電話那邊說,我在電話這邊似乎就又聞到了那些從家乡的上空飄來的香味,一絲絲、一縷縷,綿綿不絶。
  末了,媽媽又詢問我在北京的生活,並囑咐我要好好照顧自己。我想,媽媽在那一刻並沒有把我當成一個轉世活佛來對待,而衹是她的兒子,她心愛的兒子而已。一個獨自在外的兒子,再大依然是她的孩子,在她面前,我永遠是她長不大的孩子。撂下電話,我纔發現自己的眼淚滴在了辦公桌上,有那麽一汪,像一面小鏡子,照着我眼中的鄉愁。
首頁>> >> 释家类>> 盛噶仁波切 Cheng Garenboqie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