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学者>> 盛噶仁波切 Cheng Garenboqie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77年)
我就是這樣一個活佛 I am a Living Buddha
  本書是盛噶仁波切的自傳,也是他的人生告白。他以最真摯的筆觸,寫下他的成長、生活、事業,甚至愛情,帶引我們進入活佛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藉此幫助我們洗刷塵封已久的心靈,體會生活的真正意義。
第1節:序言
  慈悲為佛道之本(代序)
  當他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他就跟在我身邊,在一個三千公尺的懸崖上的山洞裏閉關修行。從那個時候起,我就發現這個男孩與衆不同,他擁有超越常人的慈悲,而這慈悲正是佛道之根本。果然在數年之後,如我所預料的,他成為盛噶仁波切的轉世。
  苦海無邊,生死輪回無窮無盡,蕓蕓衆生都處在茫茫苦海裏,因此更需要像盛噶仁波切如此慈悲之人為衆生指點迷津。他這些年來在各地行走,我一直支持他以方便法門來普度衆生,我相信他有這份力量讓所有人都能獲得幸福!同時,也希望藉由《我就是這樣一個活佛》這本書,衆生可以從中得到生命的啓發。
  【噶爾寺住持】
  噶仟仁波切
  上成佛道,下化衆生(代序)
  首先,賀喜仁波切,在您慈悲和精進之下所獲得了佛法的成就。
  您偉大的胸懷有上成佛道、下化衆生的精神,將我佛世尊所教化的真理普化世人,讓世人離苦得樂,瞭解生命的真相是由因緣所生。現在的社會發展迅速,促進國際彼此的交流、相互的瞭解,也帶來了今天佛教間的殊勝因緣。雖然佛教傳於南北,但是我們教主同樣是釋迦牟尼佛,也同樣是以清靜、光明、安詳為我們的目標。佛法能給世界帶來吉祥與和平,尤其是人類受到佛法之熏陶,故懂得互相尊重與包容、慚愧與懺悔,而佛法進入人心,可讓身心得到安樂,社會得到安定,世界得到和平。
  再次的祝賀盛噶仁波切,並祝福您法體安康、吉祥如意!
  【泰國副僧王 天吉寺主持】
  頌德雅納瓦羅東
  於
  佛歷二五四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法不孤起,必仗緣生(自序)
  曾經有許多朋友勸過我,希望將我自身的經歷寫成一本書,甚至是拍攝成一部電影,我當時聽了衹是笑了笑,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偶然在某一天夜裏,我站在五六十層的高樓透過玻璃窗往下看,黑幕底下的城市燈光閃爍,紅塵萬丈的花花世界令人眩目,在這一刻,我突然感受到衆生迷茫,就如同這燈霧裏的城市,人人看不清楚方向。因此,我動了寫一本書的念頭,决定把自己這一生的經歷寫下,透過我在俗世中的體會,幫助所有人去瞭解自己的內在,去尋找快樂與幸福……
  在東南亞的那些日子,使我瞭解到佛法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必要性。在世俗的眼中,活佛的世界神秘而遙遠,我若身穿袈裟嚮群衆講經說法,那玄奧的佛理未必能真正深入人們心裏,因此,我决定用世俗的面貌與廣大的群衆接觸,與衆生打成一片,讓佛法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常說:"我的信仰是我的産品,我衹是個推銷員,我要用畢生的努力去推銷我的産品,這樣才能幫助衆生獲得解脫,纔會讓社會更加穩定和平安。"我之所以融入時尚生活,與各行各業的人士廣泛交流,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
  我從小桀驁不馴、自命不凡,一直給人一種與衆不同的印象,直到16歲那年被認證為轉世活佛,從此步入了一趟更加不平凡的生命旅程,之後,又經歷了出國學法、弘法、創辦基金會等事,以及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法不孤起,必仗緣生。"這些都是因緣,都是我人生中的一段歷程。透過這本書,我真實地講述我的經歷,將我自己的人生感悟全然奉獻給廣大群衆,希望這些能帶給大傢點滴的啓示,讓所有人能藉此洗刷塵封已久的心靈,體會生活的真正意義。
第2節:一、佛光照耀康巴
  上篇
  我的人生
  一切都不曾消失,而一切又都恍如隔世。多年後的今天,當我離開青藏高原,那過去的時光仍然折射出我明淨的回憶:雪山、草原、河流;我的親人、我的師父、我的朋友。尤其是那個與衆不同的男孩,總是時不時地浮現在我的眼前。我看到他那狂放不羈的身影正穿行於高原的群山之間,將16年的活力、信心和罕見的性情全部獻給了那裏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獻給了那些祥和善良的人群。在我頻頻回望那片凝重、莊嚴、神秘的雪域時,那個無畏的男孩便會突然停在那兒與我對視。他那傲氣十足的眼神仿佛在說:沒問題,世界就在我的腳下。儘管我早已遠離故鄉,接受萬人膜拜,四處講法,四處掌聲和鮮花,但我仍回避不了他的眼神。其實我明白,我走得再遠也走不出他的視野;我更明白,不管我將經歷多少次的輝煌或挫折,我的靈魂仍會縈繞在那片養育了我16年的雪域高原。多少年過去了,我一直在不懈地尋覓着家乡的氣息,回味着那個男孩子所經歷的一切。雪域高原所給予我的愛,仍然在滋潤着我的生命。
  第一章
  初涉人間路
  人們都知道,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為高拔的一塊陸地,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它的山野江河、森林湖泊、藍天白雲、雪峰草原,無不具有令人神往的獨特魅力。它隨處透露着的遠古精神,千百年來仍在淨化着那些探尋者的內心世界。這裏的每一座寺廟、每一尊佛塔都標示着佛教的精神,並將佛教的平靜與從容溶解在掀動經幡的風中,引領所有渴望解脫、尋求覺悟的衆生步入那種遠離煩惱的境界。衹要你凝神投入,毫無保留地將靈魂托付給青藏高原,你必將會得到淨化和升華。
  一、佛光照耀康巴
  地球上最後一片能夠襢露真實面貌的高原便是青藏高原。被稱為青藏高原上的一顆明珠、有着"名山所宗、江河之源、氂牛之地、歌舞海洋"美譽的康巴,就是我出生的地方。
  記得小時候,我總盼着過節。一年四季,康巴地區都有豐富多彩的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花會、轉山會、賽馬會……人們穿着最華貴的服裝,從頭到腳都佩有不同色彩、不同形狀的裝飾品,這些裝飾品都是由金銀、瑪瑙、翡翠、鬆耳石和最為珍貴的天珠等精心製作而成的。他們唱着歌、跳着舞,互相比試着。而賽馬場上的康巴漢子,在馬背上俯仰翻騰,飛奔中射箭打槍,時時惹起一片歡呼。在這些節日裏,人們匯集一處,熱熱鬧鬧的,康巴草原便沉浸在吉祥快樂的氣氛中。
  我生長的地方--玉樹,更以它迷人的風情在藏區聲名顯赫。一到盛大的節日,無數的帳篷環繞在賽場周圍的草地上,平日孤寂的草原一下子就沸騰了。玉樹的歌舞充滿了地方特色,並且非常豐富。有伊、卓、熱巴、熱伊、鍋哇……幾十種之多。伊,是一種民間集體歌舞,風格並不統一,整體看來卻很流暢;卓,也是一種集體舞,先慢後快,圓形隊列,猛烈豪放;熱巴,伴着鼓聲起舞,富有精細的藝術技巧;熱伊,是一種結合熱巴和伊兩種特點的舞蹈,動作誇張有趣;鍋哇,是玉樹傳統的武士舞,威嚴古樸,宏大的場面非常壯觀。
  現在回想起來,青藏高原的吸引力,不單單是它的美,它的神奇,最主要的是它彌漫着一種純淨的精神,這種精神在當代社會中已經變得越來越珍稀了。
  打我記事起,姥姥就常常背着我去轉神山,眼前都是那些行走在朝聖路上的同胞,他們不分晝夜地一步步跪拜的身影至今依然在我的心中喚起一種十分莊嚴的感覺,生存在這裏的人們沒有理由不為高原那種接近神靈的高度而驕傲。
  在漫長的歲月中,藏族人民就一直生活在深厚的佛教文化中,佛教文化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傢傢戶戶的佛堂、每個寺廟中朝聖的人群、轉經筒……他們從祖先延續下來的對佛的信仰如同衣食住行那樣自然而然。
  就拿六字真言來說吧,當你走進康巴或者在青藏高原的其他地方,你總能隨處聽到誦念六字真言的聲音,你也總能看到有六字真言的經文。六字真言是藏傳佛教最著名的祈禱語,它的譯音是"嘛呢叭咪"。,佛部心;嘛呢,寶部心;叭咪,蓮花部心;,金剛部心。通俗的意譯是"如意寶,蓮花"(也可譯為"法、報、應三身,如意寶珠,蓮花成就"或"噢!蓮花上之寶珠")。如意寶,代表菩提心;蓮花,代表衆生的純潔愛心。人們把這六字真言作為完滿功德的途徑,每天早上一起來就開始無數遍地念誦。每天不論工作還是休息、在傢還是在外,他們都會用六字真言誠心祈禱,內心的一切煩惱便會漸漸消失。他們一生都在祈禱,為自己祈禱,也為世間的每個人祈禱,甚至為自己的仇人祈禱,為死去的動物能夠投胎成人祈禱。
  世上很多人都因貧窮而煩惱,但這些深懷信仰的人都很達觀,都很快樂。可以說,是虔誠的信仰使他們內心産生了永久的愉悅。他們慈悲寬廣的胸懷也同樣來源於信仰,當他們面對死亡時,他們因為信仰而懂得,那不過是一段旅程中的一次停留。他們確信,他們還會重返人世。他們更確信青藏高原是離天堂最近的寶地。那些能夠自由飛翔的浪漫幻想,為他們的性格鍍上了一層詩意的色調。
首頁>> >> 人文学者>> 盛噶仁波切 Cheng Garenboqie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