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医学类>> 張其成 Zhang Jiche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59年)
張其成講讀《黃帝內經》:養生大道
  《黃帝內經》為中醫學奠基之作,中華民族第一部養生寶典,第一部生命百科全書。《黃帝內經》提出了先進的健康理念——“治未病”,告訴人們養生其實很簡單!養生就是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我國至今唯一一位黃帝內經博士後,中醫文化養生專傢張其成教授傾心解讀養生經典,告訴您“怎麽不得病”的秘訣,養護人身三寶精氣神;輕鬆辨明自身體質,尋找最合適的養生方法;防治“七情”內傷;十二時辰經絡養生;春夏秋鼕養生精髓……看完此書,您將學會如何擁有一個健康的人生、一個快樂的人生、一個完美的人生。“一部流傳千古的養生寶典,告訴您“怎樣不得病”的秘訣。”
第1節:走進《黃帝內經》的神妙世界(1)
  第一章走進《黃帝內經》的神妙世界
  讓我們穿越五千年的時光隧道,回到黃帝時代,走進《黃帝內經》的神妙世界。有一位專門研究姓氏的專傢告訴我,百傢姓中80%以上都是黃帝的後代。我們千萬不能忘了這位偉大的祖先啊。
  當然,中國人都知道黃帝的名字,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究竟是一本什麽書?
  《黃帝內經》是不是黃帝寫的?
  《黃帝內經》裏面有什麽秘密?
  《黃帝內經》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什麽關係?
  《黃帝內經》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謎。今天,我們將一層一層慢慢地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來看一看《黃帝內經》在現代生活中的價值,來看一看《黃帝內經》對人類健康長壽有什麽樣的指導意義。
  中國的"三大奇書"之一:《黃帝內經》
  我認為,《黃帝內經》可以用三個"第一"給它作一概括。
  第一,《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人類出現以後,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尋求各種醫治的方法,所以醫療技術的形成的確遠遠早於《黃帝內經》。但中醫學作為一個學術體係的形成,卻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所以《黃帝內經》被公認為中醫學的奠基之作。這部著作第一次係統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為人類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醫學形成以後,就庇佑着我們中華民族,使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使我們中華兒女能夠戰勝疾患、災難,綿延至今。沒有中醫、沒有《黃帝內經》的中華民族,是難以想象的。
  第二,《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養生寶典。《黃帝內經》中講到了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講的是怎樣不得病,怎樣使我們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能夠活到一百歲。這就是《黃帝內經》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
  《黃帝內經》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就是說上等的醫生不是去治療已經得了的病,而要在沒有得病之前,就讓它不得病。你想,幹脆就不得病了,這來得多麽徹底!在當今社會,這種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2節:走進《黃帝內經》的神妙世界(2)
  第三,《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黃帝內經》以生命為中心,裏面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還有哲學、歷史等,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我們國學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生命哲學,《黃帝內經》就是以黃帝的名字命名的、影響最大的國學經典。中國古代有三大以"經"命名的奇書,第一部是《易經》,第二部是《道德經》,第三部就是《黃帝內經》。現在,這三部奇書不僅引起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的關註,而且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極大關註,因為它的價值在當今社會已經越來越凸顯出來。
  中華悠久的文化、傳統的學術,即現在所說的國學有五部經典,是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必須讀的,而且是不可不讀的。作為一個大學圖書館館長,我可以負責任地說,現代很多書沒有必要多讀,但古代的經典一定要讀。我認為衹要讀透五部經典,就可以掌握博大精深的國學精髓了。第一部《易經》,第二部《道德經》,第三部《黃帝內經》,並稱為三大奇書,再加上《論語》和《六祖壇經》,共五部經典,我把它稱為"國學五經"。這五經當中《易經》代表易傢,《道德經》代表道傢,《黃帝內經》代表醫傢,《論語》代表儒傢,《六祖壇經》代表中國的佛傢。各傢的主要思想都集中在這五部經典裏面。
  《黃帝內經》傳奇般的流傳歷程
  唐代有一個著名的高僧鑒真和尚,他在一個秋天的夜晚從揚州出發,歷盡艱險,東渡到日本。他隨身帶去的書籍中有一本書叫《黃帝內經太素》,這本書是唐初楊上善對《黃帝內經》分類編輯而成的。後來這本書在國內一度失傳,直至19世紀,纔在日本的皇傢寺院仁和寺被發現,至今還供奉在那裏。發現時這本書已經殘缺了,很可惜。19世紀中期一個叫郭守敬的中國人,赴日本花重金纔把影印本買回來。
  北宋時期,高麗國(朝鮮)要進獻一本《黃帝內經·靈樞》,那個時候這本書在中國已經失傳,但是高麗國提出一個條件,必須和我們交換一本叫《册府元龜》的書,這也是相當重要的一本書。這件事遭到鼎鼎大名的蘇東坡的堅决反對,他5次上奏本不同意,當時的北宋皇帝宋哲宗沒有采納他的意見。我們都得感謝宋哲宗,否則有可能導致《黃帝內經·靈樞》再也不能傳回中國了。
首頁>> >> 医学类>> 張其成 Zhang Jiche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