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閑得無聊時,一個人坐在電視前發呆,盯着屏幕上晃動的畫面,有時候心中會生出一點疑惑:老祖宗們閑下來的時候,他們做什麽?他們用什麽來打發時光?或者說他們玩什麽?
我說的老祖宗,指的是生活在工業時代之前的人們。那時候聲光電的東西還沒有出現,他們沒有電影可看,不能到網上聊天發帖子駡人,看不到意甲聯賽的電視直播,不能到KTV包房裏一秀歌喉……
扳扳手指頭數一數,他們沒有的東西真多,但毫無疑問,他們自有他們消遣娛樂的方式,他們有他們的玩意兒,花樣兒比起我們今天毫不遜色。
於是坐下來翻看史書。憑着祖宗們留下的豐富的文字資料,加上我們從古墓裏石窟裏挖出來的文物,在此基礎之上稍加一點想像,應該能大致揣測出前人娛樂消遣的概貌。
但五千年的文明史太漫長,必須選擇一個合適的時代作為樣本。說選擇其實有些多餘,因為有一個朝代早已經自己跳進我的腦子裏。
是的,那就是唐朝。
不必再解釋什麽原因了,這是一個無法避開的朝代,一切都那麽周全,那麽合適,可以為它展開任何一個話題。
如此一來,這本書的名字也有了:"唐朝的休閑文化"、"唐朝人的娛樂"或者"唐朝玩意兒"等等。
我選的是一個端莊而愜意的名字:《玩在唐朝》。
《現代漢語詞典》對"玩意兒"一詞的解釋是:①玩具。②指麯藝、雜技等,如大鼓、相聲、雙簧、魔術。③指東西,事物。
用"玩意兒"一詞來指代唐朝的馬球、蹴鞠、散樂百戲,指代雙陸、樗蒲、圍棋,強調的是它們的隨意性、娛樂性和大衆性。也因此,行文中盡量避免使用像"演出"、"項目"等等正式的字眼兒。
唐代人口衆多,生活富庶,大部分的時間社會安定,存在着一個龐大的有閑階層,各種娛樂方式,也就是各種玩意兒大行其道。
這些玩意兒有的承自先輩,有的由外邦傳來,四處流傳。其間經過糅合改進,或者變成一種新的樣式,或者有了新的玩法和規矩。
復雜一點的玩意兒,像雙陸、長行,像圍棋和彈棋,玩起來需要用一些機巧,用具也相對高貴些,特別是彈棋,一個講究的彈棋盤要用玉石琢磨而成,不是隨便誰都能玩得起的。這也是彈棋逐漸消亡的重要原因。
總體來說,投壺、雙陸、圍棋和彈棋,是當時有閑階層喜歡的玩意兒。
唐朝的皇上們大多與民同樂,在馬球、蹴鞠、鬥雞上都堪稱表率。像潑寒鬍戲、拔河、百戲、角抵等帶有廣場表演性質的玩意兒都擺到寬敞的地方,百姓也可以上前觀看。有時候圍觀的人太多,竟然會弄到場面失控的地步。
不但給百姓看,也給外邦番鬍們看,藉此嚮他們展示大唐天朝的威儀和氣派。
和皇上相比,那些皇親國戚們的閑暇時間更多,打發時間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比如驚險刺激的馬球,比如飲酒。
打馬球首先要有精湛的騎術,要有一匹馴順矯健的好馬,要有應手的球杖,還要有一塊像模像樣的球場。雖然有摔死撞死的危險,權貴軍將們依然樂此不疲,衹因為這玩意兒實在太精彩太有趣。
權貴們喜歡玩的還有鬥雞和蹴鞠。比起昂貴的馬球,這兩樣玩意兒的花費少了許多,尤其是蹴鞠,衹要弄到一隻圓球,隨便找一塊空地就可以過過腳癮。尋常百姓也都能玩得起,所以在長安街頭能看到衣衫襤褸的少女混到一群小子中間玩蹴鞠,赤腳上套着一雙木屐,一個大腳可以把球高高地踢到半空中去。
閑得無聊時,一個人坐在電視前發呆,盯着屏幕上晃動的畫面,有時候心中會生出一點疑惑:老祖宗們閑下來的時候,他們做什麽?他們用什麽來打發時光?或者說他們玩什麽?
我說的老祖宗,指的是生活在工業時代之前的人們。那時候聲光電的東西還沒有出現,他們沒有電影可看,不能到網上聊天發帖子駡人,看不到意甲聯賽的電視直播,不能到KTV包房裏一秀歌喉……
扳扳手指頭數一數,他們沒有的東西真多,但毫無疑問,他們自有他們消遣娛樂的方式,他們有他們的玩意兒,花樣兒比起我們今天毫不遜色。
於是坐下來翻看史書。憑着祖宗們留下的豐富的文字資料,加上我們從古墓裏石窟裏挖出來的文物,在此基礎之上稍加一點想像,應該能大致揣測出前人娛樂消遣的概貌。
但五千年的文明史太漫長,必須選擇一個合適的時代作為樣本。說選擇其實有些多餘,因為有一個朝代早已經自己跳進我的腦子裏。
是的,那就是唐朝。
不必再解釋什麽原因了,這是一個無法避開的朝代,一切都那麽周全,那麽合適,可以為它展開任何一個話題。
如此一來,這本書的名字也有了:"唐朝的休閑文化"、"唐朝人的娛樂"或者"唐朝玩意兒"等等。
我選的是一個端莊而愜意的名字:《玩在唐朝》。
《現代漢語詞典》對"玩意兒"一詞的解釋是:①玩具。②指麯藝、雜技等,如大鼓、相聲、雙簧、魔術。③指東西,事物。
用"玩意兒"一詞來指代唐朝的馬球、蹴鞠、散樂百戲,指代雙陸、樗蒲、圍棋,強調的是它們的隨意性、娛樂性和大衆性。也因此,行文中盡量避免使用像"演出"、"項目"等等正式的字眼兒。
唐代人口衆多,生活富庶,大部分的時間社會安定,存在着一個龐大的有閑階層,各種娛樂方式,也就是各種玩意兒大行其道。
這些玩意兒有的承自先輩,有的由外邦傳來,四處流傳。其間經過糅合改進,或者變成一種新的樣式,或者有了新的玩法和規矩。
復雜一點的玩意兒,像雙陸、長行,像圍棋和彈棋,玩起來需要用一些機巧,用具也相對高貴些,特別是彈棋,一個講究的彈棋盤要用玉石琢磨而成,不是隨便誰都能玩得起的。這也是彈棋逐漸消亡的重要原因。
總體來說,投壺、雙陸、圍棋和彈棋,是當時有閑階層喜歡的玩意兒。
唐朝的皇上們大多與民同樂,在馬球、蹴鞠、鬥雞上都堪稱表率。像潑寒鬍戲、拔河、百戲、角抵等帶有廣場表演性質的玩意兒都擺到寬敞的地方,百姓也可以上前觀看。有時候圍觀的人太多,竟然會弄到場面失控的地步。
不但給百姓看,也給外邦番鬍們看,藉此嚮他們展示大唐天朝的威儀和氣派。
和皇上相比,那些皇親國戚們的閑暇時間更多,打發時間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比如驚險刺激的馬球,比如飲酒。
打馬球首先要有精湛的騎術,要有一匹馴順矯健的好馬,要有應手的球杖,還要有一塊像模像樣的球場。雖然有摔死撞死的危險,權貴軍將們依然樂此不疲,衹因為這玩意兒實在太精彩太有趣。
權貴們喜歡玩的還有鬥雞和蹴鞠。比起昂貴的馬球,這兩樣玩意兒的花費少了許多,尤其是蹴鞠,衹要弄到一隻圓球,隨便找一塊空地就可以過過腳癮。尋常百姓也都能玩得起,所以在長安街頭能看到衣衫襤褸的少女混到一群小子中間玩蹴鞠,赤腳上套着一雙木屐,一個大腳可以把球高高地踢到半空中去。
有閑的人最怕無聊,而宮城裏的宮女、官伎們偏偏把有閑和無聊都占全了。她們年紀輕輕,整日悶在高墻深院之中,呆看日出日落,一年到頭都沒有機會遇到那個男人。
詩人的詩句中說,宮女們玩蹴鞠、蕩鞦韆、玩步打,似乎過得很逍遙,至於心中是否快樂,衹有她們自己知道了。
和宮女們一樣有閑的還有那些貴婦人。相比之下,她們可要自在得多。閑來下一下雙陸或長行,玩一玩彩選;想要熱鬧的,還可以聚集親朋喝酒,順便在席邊藏鈎、射覆、行酒令,十分快活。
和貴婦人一樣喜歡藏鈎射覆的還有那些詩人們,也許他們正是那些貴婦人的座上佳賓。"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鈎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李商隱的這首詩大概就是在這種情境下生出的慨嘆。
唐朝的詩人走到哪裏,詩興一發,就要把詩留在哪裏,驛站、亭館、客店、佛寺、道觀,走到哪裏寫到哪裏,隨便找到一塊粉墻,大筆一揮把詩題寫上去,就算是發表了。
寺主店主們不願讓詩人們一遍一遍塗抹墻壁,卻惹不起他們,衹能預備下一些詩板,看他們要寫詩便趕快送上一塊詩板。
據說,這些詩板也是葉子戲的起源之一種。
僧人道士們也有打發不盡的閑工夫,在敬佛煉丹之外,玩一玩投壺,下幾盤圍棋和彈棋,以此打發漫漫長日。那位很有名的辯纔和尚就因為貪玩而大意,被唐太宗的使者偷走了珍貴的《蘭亭序》。
種田人鼕季農閑,偏偏白日又短,漫長的暗夜裏衹能坐在黑地裏說瞎話;點得起燈油的,就可以湊到一起玩樗蒲。樗蒲的用具簡單,玩起來呼盧喝雉的,十分暢快。不像彈棋那樣尊貴,也不像投壺那樣端正斯文。
喜歡樗蒲的還有市井中的閑漢,他們玩的時候大多要帶一點兒彩頭,贏了就去鬍姬的酒肆裏喝酒調笑,輸了也無妨,站在街邊伸長脖子看一看傀儡戲,看看跑江湖的人吞刀、吐火、緣竿,也就把輸錢的鬱悶和煩惱忘幹淨了。
今天,唐朝人的快樂與唐朝人的煩惱離開我們同樣遙遠,而唐朝的玩意兒我們還可以依稀窺見其面目。
相隔千年,時代變了,玩意兒也變了。新的玩意兒不斷出現,舊的玩意兒慢慢消失,成為古董。
有趣的驢鞠沒有了。
把人凍得瑟瑟發抖的潑寒鬍戲沒有了。
天真爛漫的藏鈎沒有了。
雅正的投壺也沒有了。
但生活的空隙處總有那麽一些有趣的、讓人們沉迷的東西來填充,缺之不可。
於是樗蒲變成了麻將和角子機。
雙陸、長行變成了網絡上的飛行棋。
蹴鞠的高手變成足球場上的名星,在踢各種級別的足球聯賽。
跳緑腰和柘枝舞的舞伎們在忙着四處趕場,去為大牌歌星伴舞。
北裏的樂伎們如今徘徊在星級酒店的大堂上,表演大面和參軍戲的優伶們也已成為傢喻戶曉的影視明星……
而少數幾樣延續至今的玩意兒,像馬球、步打等,與唐朝時的面目已經大不相同,我們早把它們當成運動健身的競技項目,交給專業的運動員去操持,我們自己則坐在遠處做安靜的看客。
有一點疑惑是:今天我們從遊藝當中得到的樂趣,與唐朝人相比哪個更多一些?
世界的變化其實並不大,這讓人欣慰,也讓人悲傷。
仔細思量,一千二三百年的時間,漫長卻並不遙遠……
詩人的詩句中說,宮女們玩蹴鞠、蕩鞦韆、玩步打,似乎過得很逍遙,至於心中是否快樂,衹有她們自己知道了。
和宮女們一樣有閑的還有那些貴婦人。相比之下,她們可要自在得多。閑來下一下雙陸或長行,玩一玩彩選;想要熱鬧的,還可以聚集親朋喝酒,順便在席邊藏鈎、射覆、行酒令,十分快活。
和貴婦人一樣喜歡藏鈎射覆的還有那些詩人們,也許他們正是那些貴婦人的座上佳賓。"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鈎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李商隱的這首詩大概就是在這種情境下生出的慨嘆。
唐朝的詩人走到哪裏,詩興一發,就要把詩留在哪裏,驛站、亭館、客店、佛寺、道觀,走到哪裏寫到哪裏,隨便找到一塊粉墻,大筆一揮把詩題寫上去,就算是發表了。
寺主店主們不願讓詩人們一遍一遍塗抹墻壁,卻惹不起他們,衹能預備下一些詩板,看他們要寫詩便趕快送上一塊詩板。
據說,這些詩板也是葉子戲的起源之一種。
僧人道士們也有打發不盡的閑工夫,在敬佛煉丹之外,玩一玩投壺,下幾盤圍棋和彈棋,以此打發漫漫長日。那位很有名的辯纔和尚就因為貪玩而大意,被唐太宗的使者偷走了珍貴的《蘭亭序》。
種田人鼕季農閑,偏偏白日又短,漫長的暗夜裏衹能坐在黑地裏說瞎話;點得起燈油的,就可以湊到一起玩樗蒲。樗蒲的用具簡單,玩起來呼盧喝雉的,十分暢快。不像彈棋那樣尊貴,也不像投壺那樣端正斯文。
喜歡樗蒲的還有市井中的閑漢,他們玩的時候大多要帶一點兒彩頭,贏了就去鬍姬的酒肆裏喝酒調笑,輸了也無妨,站在街邊伸長脖子看一看傀儡戲,看看跑江湖的人吞刀、吐火、緣竿,也就把輸錢的鬱悶和煩惱忘幹淨了。
今天,唐朝人的快樂與唐朝人的煩惱離開我們同樣遙遠,而唐朝的玩意兒我們還可以依稀窺見其面目。
相隔千年,時代變了,玩意兒也變了。新的玩意兒不斷出現,舊的玩意兒慢慢消失,成為古董。
有趣的驢鞠沒有了。
把人凍得瑟瑟發抖的潑寒鬍戲沒有了。
天真爛漫的藏鈎沒有了。
雅正的投壺也沒有了。
但生活的空隙處總有那麽一些有趣的、讓人們沉迷的東西來填充,缺之不可。
於是樗蒲變成了麻將和角子機。
雙陸、長行變成了網絡上的飛行棋。
蹴鞠的高手變成足球場上的名星,在踢各種級別的足球聯賽。
跳緑腰和柘枝舞的舞伎們在忙着四處趕場,去為大牌歌星伴舞。
北裏的樂伎們如今徘徊在星級酒店的大堂上,表演大面和參軍戲的優伶們也已成為傢喻戶曉的影視明星……
而少數幾樣延續至今的玩意兒,像馬球、步打等,與唐朝時的面目已經大不相同,我們早把它們當成運動健身的競技項目,交給專業的運動員去操持,我們自己則坐在遠處做安靜的看客。
有一點疑惑是:今天我們從遊藝當中得到的樂趣,與唐朝人相比哪個更多一些?
世界的變化其實並不大,這讓人欣慰,也讓人悲傷。
仔細思量,一千二三百年的時間,漫長卻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