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激進主義之樹
1770年,具有反叛精神的詹姆斯·卡內基在密爾暴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後來因煽動暴動罪被控入獄。無論如何,他還是掙了足夠的錢來養傢糊口。卡內基的紡織業客戶來自於社會的各個階層--甚至就連埃爾金夫人瑪莎(第五任埃爾金伯爵的妻子)都從卡內基那裏購買亞麻織品。7
詹姆斯的長子安德魯繼承了父親的紡織手藝,安德魯和父親都是自主經營,並且受産品銷售規則的限製。因此,比起他們從事農業的鄰居來說(這些人一生中到過的最遠地方也衹不過離傢幾公裏而已)卡內基父子更加靈活。年輕的安德魯(即後來富有的安德魯·卡內基的祖父)對法夫地區十分瞭解,從卡爾羅斯的鵝卵石小巷到蘇格蘭在聖安德魯斯的老教會首都,他都了如指掌。也正是在附近的萊姆科恩斯,他遇到了自己的意中人。
萊姆科恩斯以及後來比較新的、以繁榮的煤炭裝運業聞名的布魯斯哈文港,是從釀造業到肥皂製造業等一係列廣泛行業的中心所在,它還是航海業湯姆傢族的居住地。正是在這裏,安德魯·卡內基的祖父邂逅了伊麗莎白。伊麗莎白是富裕的輪船主喬治·湯姆和伊麗莎白·威爾基之女,讓其父親感到失望的是伊麗莎白决定嫁給這個身無分文的紡織工。儘管伊麗莎白的父親曾威脅如果她這樣做就會失去遺産繼承權,但為了愛,伊麗莎白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年輕的安德魯·卡內基。湯姆夫婦並沒有參加女兒的婚禮,伊麗莎白的父親還决定不從其船隊中挑條船作為嫁妝送給女兒--在他們其他的女兒出嫁時通常都是以船作為嫁妝的。歷史學家J·B·麥凱這樣描述伊麗莎白和其父親的和解:伊麗莎白同意如果她以後生了個兒子,那麽就讓兒子和自己的父親同名;如果生女兒,則讓女兒和自己的其中一個姐妹同名。後來,伊麗莎白生下了一個女兒,在洗禮的時候,伊麗莎白一傢聚在了萊姆科恩斯長老教堂,並决定這個女孩跟隨湯姆傢的名字。在安德魯·卡內基看來,這帶有點行賄的意味。當牧師哈登問孩子叫什麽名字時,安德魯回答道:"她和我阿姨的名字一樣,叫安。"湯姆一傢從教堂蜂擁而出,從此以後兩傢再沒有來往。8
長期以來,蘇格蘭都極度尊重教育。在改革席捲中世紀教堂後,蘇格蘭長老運動的首部法規書(1560年)决定要在每個教區建立一所學校。9此外,在教育平均主義的氛圍下,那些曾經拒絶過有天賦的孩子的教育體係為那些聰明的孩子提供了很多機會。儘管如此,很多家庭還是無法為孩子支付正規教育的費用,因此,自我教育在並不富裕的家庭中就流行起來了。直到1872年頒布了《教育法案》(蘇格蘭),國傢纔首次承擔起兒童教育的責任來。然而在帕提姆爾,安德魯·卡內基早已加入自我教育之中。
帕提姆爾有一棟被稱為"學院"的樓,當地的紡織工和農民都紛紛聚集在此學習自我提高的課程。這些課程豐富多彩,從政治、哲學到經濟學、神學無所不包。他們的精神神父是工人階級的英雄羅伯特·伯恩斯,他在艾爾郡塔伯頓學士俱樂部的狂歡為學院提供了模板。很快,安德魯·卡內基成為這所學院自稱的教授,實際上他更多的時間都是和作為自我教育的社會飲酒問題聯繫在一起。10當地的傳統認為,長久消失的牛頭酒館是這個學院的主要校園的所在地。衹要一有錢,他們就會訂閱1817年纔問世的《愛丁堡政治文學報》(1855年,該報改名為《蘇格蘭人日報》),並且聚在一起閱讀新一期的沃爾特·斯科特從1814年就開始發表的《威弗利》小說。一旦人們有了爭論和辯論,那麽他們總會記起卡內基的祖父,在那個時候他是個頗具影響力的人物。11
1770年,具有反叛精神的詹姆斯·卡內基在密爾暴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後來因煽動暴動罪被控入獄。無論如何,他還是掙了足夠的錢來養傢糊口。卡內基的紡織業客戶來自於社會的各個階層--甚至就連埃爾金夫人瑪莎(第五任埃爾金伯爵的妻子)都從卡內基那裏購買亞麻織品。7
詹姆斯的長子安德魯繼承了父親的紡織手藝,安德魯和父親都是自主經營,並且受産品銷售規則的限製。因此,比起他們從事農業的鄰居來說(這些人一生中到過的最遠地方也衹不過離傢幾公裏而已)卡內基父子更加靈活。年輕的安德魯(即後來富有的安德魯·卡內基的祖父)對法夫地區十分瞭解,從卡爾羅斯的鵝卵石小巷到蘇格蘭在聖安德魯斯的老教會首都,他都了如指掌。也正是在附近的萊姆科恩斯,他遇到了自己的意中人。
萊姆科恩斯以及後來比較新的、以繁榮的煤炭裝運業聞名的布魯斯哈文港,是從釀造業到肥皂製造業等一係列廣泛行業的中心所在,它還是航海業湯姆傢族的居住地。正是在這裏,安德魯·卡內基的祖父邂逅了伊麗莎白。伊麗莎白是富裕的輪船主喬治·湯姆和伊麗莎白·威爾基之女,讓其父親感到失望的是伊麗莎白决定嫁給這個身無分文的紡織工。儘管伊麗莎白的父親曾威脅如果她這樣做就會失去遺産繼承權,但為了愛,伊麗莎白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年輕的安德魯·卡內基。湯姆夫婦並沒有參加女兒的婚禮,伊麗莎白的父親還决定不從其船隊中挑條船作為嫁妝送給女兒--在他們其他的女兒出嫁時通常都是以船作為嫁妝的。歷史學家J·B·麥凱這樣描述伊麗莎白和其父親的和解:伊麗莎白同意如果她以後生了個兒子,那麽就讓兒子和自己的父親同名;如果生女兒,則讓女兒和自己的其中一個姐妹同名。後來,伊麗莎白生下了一個女兒,在洗禮的時候,伊麗莎白一傢聚在了萊姆科恩斯長老教堂,並决定這個女孩跟隨湯姆傢的名字。在安德魯·卡內基看來,這帶有點行賄的意味。當牧師哈登問孩子叫什麽名字時,安德魯回答道:"她和我阿姨的名字一樣,叫安。"湯姆一傢從教堂蜂擁而出,從此以後兩傢再沒有來往。8
長期以來,蘇格蘭都極度尊重教育。在改革席捲中世紀教堂後,蘇格蘭長老運動的首部法規書(1560年)决定要在每個教區建立一所學校。9此外,在教育平均主義的氛圍下,那些曾經拒絶過有天賦的孩子的教育體係為那些聰明的孩子提供了很多機會。儘管如此,很多家庭還是無法為孩子支付正規教育的費用,因此,自我教育在並不富裕的家庭中就流行起來了。直到1872年頒布了《教育法案》(蘇格蘭),國傢纔首次承擔起兒童教育的責任來。然而在帕提姆爾,安德魯·卡內基早已加入自我教育之中。
帕提姆爾有一棟被稱為"學院"的樓,當地的紡織工和農民都紛紛聚集在此學習自我提高的課程。這些課程豐富多彩,從政治、哲學到經濟學、神學無所不包。他們的精神神父是工人階級的英雄羅伯特·伯恩斯,他在艾爾郡塔伯頓學士俱樂部的狂歡為學院提供了模板。很快,安德魯·卡內基成為這所學院自稱的教授,實際上他更多的時間都是和作為自我教育的社會飲酒問題聯繫在一起。10當地的傳統認為,長久消失的牛頭酒館是這個學院的主要校園的所在地。衹要一有錢,他們就會訂閱1817年纔問世的《愛丁堡政治文學報》(1855年,該報改名為《蘇格蘭人日報》),並且聚在一起閱讀新一期的沃爾特·斯科特從1814年就開始發表的《威弗利》小說。一旦人們有了爭論和辯論,那麽他們總會記起卡內基的祖父,在那個時候他是個頗具影響力的人物。11
幾十年來,在持不同觀點的人看來,鄧弗姆林要麽非常著名,要麽極其遭人厭惡,它一直是蘇格蘭最激進的地區。這裏從不缺乏願意進行政治辯論或追求政治信條的人,他們追求演講人羅奇代爾·米勒、政治傢約翰·布賴特、自由貿易傢理查德·科布登以及蘇格蘭本土哲學家和歷史學家戴維·休姆的政治哲學等等。他們願意聚在一起訂閱倫敦的報紙,或聽前來訪問的激進主義分子的演講。正是在這個革命思想的溫室中,卡內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活環境。
1804年6月19日,安德魯和伊麗莎白的第六個孩子威廉出生了。同他的父親一樣,威廉成為一名紡織工人,但在1830年,他卻第一個離開帕提姆爾,來到附近的鄧弗姆林,從事錦緞紡織。安德魯和伊麗莎白都十分鼓勵兒子搬去鄧弗姆林,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在1826年,埃爾金地産已經宣佈卡內基傢族無法再支付房租了,因為他們非常貧窮。12在鄧弗姆林,威廉以每年8英鎊的價格租房13,並且按照蘇格蘭以四季度為支付期支付房租,即聖燭節、五塑節、收穫節和萬聖節。他所租的房屋在普賴爾瑞大街和摩迪大街的交會處,安德魯將房屋底層佈置成紡織工作室,自己則住在上面的小閣樓裏。
普賴爾瑞大街上方是梅格特,著名的莫裏森傢族就住在那裏。威廉·卡內基成為莫裏森傢族最受歡迎的客人,因為莫裏森傢族的主要人物湯姆·莫裏森是一個非常狂熱的極端主義者。最後,威廉拜倒在了莫裏森的第四個孩子瑪格麗特的石榴裙下,並於1834年12月和瑪格麗特結婚,一起在威廉的工廠小屋內生活,他們後來生下了著名的安德魯·卡內基。這段歷史中出現了三個對卡內基的生活産生了早期影響的人:他的父親威廉、母親瑪格麗特(到目前為止,母親對他産生的影響最大)以及他的外公湯姆。此外,在他的血管裏仍然流着和他那奇怪的、熱情的、充滿活力的祖父安德魯一樣的"瘋狂"的血。後來,安德魯·卡內基曾說道:"我認為我樂觀的天性、轉危為安的能力以及笑看生活的態度都是遺傳自我那令人愉悅的、善於變化的祖父,我很自豪我能繼承他的名字。"14
要想恰當地評價這種影響,我們就需要仔細看看裏面所涉及的人物。威廉·卡內基是一個勤勞的工人,但與他熱情洋溢的父親安德魯相比卻顯得沉默寡言很多。從家庭傳統上看,他總是在專註地閱讀,並且一個人孤獨地在帕提姆爾附近的街道和荒野上漫步,他的藝術傢特質使他僅從普通的紡織設計專業畢業卻製造出了華麗的綢緞。最初,綢緞紡織是利用絲綢來進行的,鄧弗姆林後來成為著名的綢緞紡織貿易中心。
到15世紀,紡織製造業和加工業,特別是羊毛和亞麻紡織,在鄧弗姆林建立起來。在16世紀以前,紡織業一直都是依靠手工勞作。隨着時代的變遷,紡織業逐漸實現機械化,並且管理日益完善。鄧弗姆林綢緞紡織貿易的發展還和一次有趣的行業間諜活動有關。
18世紀早期,從歐洲大陸來的一群手工工匠在西愛丁堡的德拉姆什其建立了一個小型的綢緞紡織工廠,他們加工綢緞的方法一直都是個秘密。1709年,一個叫做詹姆斯·布萊剋的鄧弗姆林紡織工被派去偵察這個綢緞紡織工廠加工綢緞技術的秘密。詹姆斯决定扮作一個弱智混到工廠裏去調查這個秘密。於是,詹姆斯就一直在這群外來工匠的居住地周圍閑逛,並且用一些好笑的把戲來分散工人們的註意力。慢慢地,人們允許布萊剋進入車間,於是他便偷偷地記下了他們的機器和操作流程。在掌握了大量綢緞紡織知識後,布萊剋回到了鄧弗姆林,並於1718年建立了自己的綢緞紡織廠。1849年,就在卡內基傢族離開鄧弗姆林後的一兩年裏,蒸汽動力的引入使綢緞紡織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15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早在1291年,鄧弗姆林的煤礦就開始挖掘使用了。那時,皮滕剋利夫的所有者威廉·德·奧貝弗裏就已經授權鄧弗姆林的本篤會開採使用煤礦。因此,蒸汽動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革新。
1804年6月19日,安德魯和伊麗莎白的第六個孩子威廉出生了。同他的父親一樣,威廉成為一名紡織工人,但在1830年,他卻第一個離開帕提姆爾,來到附近的鄧弗姆林,從事錦緞紡織。安德魯和伊麗莎白都十分鼓勵兒子搬去鄧弗姆林,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在1826年,埃爾金地産已經宣佈卡內基傢族無法再支付房租了,因為他們非常貧窮。12在鄧弗姆林,威廉以每年8英鎊的價格租房13,並且按照蘇格蘭以四季度為支付期支付房租,即聖燭節、五塑節、收穫節和萬聖節。他所租的房屋在普賴爾瑞大街和摩迪大街的交會處,安德魯將房屋底層佈置成紡織工作室,自己則住在上面的小閣樓裏。
普賴爾瑞大街上方是梅格特,著名的莫裏森傢族就住在那裏。威廉·卡內基成為莫裏森傢族最受歡迎的客人,因為莫裏森傢族的主要人物湯姆·莫裏森是一個非常狂熱的極端主義者。最後,威廉拜倒在了莫裏森的第四個孩子瑪格麗特的石榴裙下,並於1834年12月和瑪格麗特結婚,一起在威廉的工廠小屋內生活,他們後來生下了著名的安德魯·卡內基。這段歷史中出現了三個對卡內基的生活産生了早期影響的人:他的父親威廉、母親瑪格麗特(到目前為止,母親對他産生的影響最大)以及他的外公湯姆。此外,在他的血管裏仍然流着和他那奇怪的、熱情的、充滿活力的祖父安德魯一樣的"瘋狂"的血。後來,安德魯·卡內基曾說道:"我認為我樂觀的天性、轉危為安的能力以及笑看生活的態度都是遺傳自我那令人愉悅的、善於變化的祖父,我很自豪我能繼承他的名字。"14
要想恰當地評價這種影響,我們就需要仔細看看裏面所涉及的人物。威廉·卡內基是一個勤勞的工人,但與他熱情洋溢的父親安德魯相比卻顯得沉默寡言很多。從家庭傳統上看,他總是在專註地閱讀,並且一個人孤獨地在帕提姆爾附近的街道和荒野上漫步,他的藝術傢特質使他僅從普通的紡織設計專業畢業卻製造出了華麗的綢緞。最初,綢緞紡織是利用絲綢來進行的,鄧弗姆林後來成為著名的綢緞紡織貿易中心。
到15世紀,紡織製造業和加工業,特別是羊毛和亞麻紡織,在鄧弗姆林建立起來。在16世紀以前,紡織業一直都是依靠手工勞作。隨着時代的變遷,紡織業逐漸實現機械化,並且管理日益完善。鄧弗姆林綢緞紡織貿易的發展還和一次有趣的行業間諜活動有關。
18世紀早期,從歐洲大陸來的一群手工工匠在西愛丁堡的德拉姆什其建立了一個小型的綢緞紡織工廠,他們加工綢緞的方法一直都是個秘密。1709年,一個叫做詹姆斯·布萊剋的鄧弗姆林紡織工被派去偵察這個綢緞紡織工廠加工綢緞技術的秘密。詹姆斯决定扮作一個弱智混到工廠裏去調查這個秘密。於是,詹姆斯就一直在這群外來工匠的居住地周圍閑逛,並且用一些好笑的把戲來分散工人們的註意力。慢慢地,人們允許布萊剋進入車間,於是他便偷偷地記下了他們的機器和操作流程。在掌握了大量綢緞紡織知識後,布萊剋回到了鄧弗姆林,並於1718年建立了自己的綢緞紡織廠。1849年,就在卡內基傢族離開鄧弗姆林後的一兩年裏,蒸汽動力的引入使綢緞紡織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15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早在1291年,鄧弗姆林的煤礦就開始挖掘使用了。那時,皮滕剋利夫的所有者威廉·德·奧貝弗裏就已經授權鄧弗姆林的本篤會開採使用煤礦。因此,蒸汽動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