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秦可卿身上存在着大量的"謎"
[導言]解析秦可卿,從哪裏入手呢?--筆者認為:應當從文本本身入手,即從帶脂硯齋批語的八十回本《石頭記》入手。閱讀《石頭記》 不能走馬觀花,必須一字一句地精讀,在閱讀時,將正文與脂批結合起來進行思考,便會發現在秦可卿身上存在着大量的矛盾,也就是"謎" ,用脂硯齋的話說便是"誤謬"。作為研究者和讀者,欲認識與研究秦可卿,須首先探查在秦可卿身上存在着哪些"謎"。衹有承認這些"謎 ",揭示這些"謎",纔有可能去解决這些"謎"。衹有解决了這些謎,纔算看懂了《紅樓夢》。
第一節秦可卿身上有"謎"是客觀存在 《紅樓夢》有五個書名,其一為《金陵十二釵》。秦可卿是《紅樓夢》中的正十二釵之一,由此可知她在書中的地位多麽重要。
我們曾經論述過:作者曾將《紅樓夢》寫完過,共有一百一十回。然而現存僅有八十回,但是帶有脂硯齋批語。那麽,後三十回到哪裏去了呢 ?--是作者自己親手砍去的。見《帶脂批的八十回〈石頭記〉即曹著之全璧》,載於《紅樓解夢》第一集。
我們也曾論述過:這樣一部帶脂硯齋批語的八十回本《紅樓夢》(原叫《石頭記》),看起來是不完整的半部書,實際上卻同時包含了兩部完 整的書--一部小說,一部歷史。作者將後三十回主要人物的命運寫入了前八十回中,比如第五回的判詞便起到了這種作用。因而,讀者可以 從判詞中瞭解到十二釵最後的結局。然而,在這十二釵中,唯獨秦可卿是個例外。秦可卿從第五回出場,到第十三回她就去世了,第十四回為 她送葬,這個人物的故事就此結束,當然此後她就不可能再出現了。
如果單單從小說角度看,秦可卿既然到第十四回故事便結束了,讀者就應對這個人物有一個完整的概念,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衹要認真思 考一下,便會發現,在秦可卿身上存在着大量的"誤謬",也就是"謎"。這種"誤謬"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作者有意留給讀者的,因而作為 讀者,就不應回避它,而要正視它、揭示它、研究它。通過發現、揭示、研究、解决這些"誤謬",讀者便可認識到《紅樓夢》堪稱"謎書" ,或者就像我們曾作過的形象比喻--《紅樓夢》就像一部"密電碼"見《帶脂批的八十回〈石頭記〉即曹著之全璧》,載於《紅樓解夢》第 一集。。誰如果能夠解開這些"密碼",誰就能夠成為曹著的"解味人"! 第二節秦可卿身上存在着哪些"謎"? 下面我們來看看秦可卿身上存在着哪些謎。
1
秦業的"營繕郎"是一種什麽樣的職業?如果說相當於清代的"營繕清吏司"。其司職位有兩種:正五品之郎中和從五品之員外郎。這是一 種並不很低的官員。既然如此,為什麽秦業竟窮得不能供兒子秦鐘上學,偏要讓他藉讀於賈傢的傢學呢? 2
按照小說描寫:"秦業……因當年無兒女,便嚮養生堂抱了一個兒子並一個女兒",這個女兒便是秦可卿。秦業待秦可卿如同親生兒女,為 什麽脂批卻說"如此寫出可兒來歷,亦甚苦矣!"秦可卿苦在何處? 3
書中談到秦業時,甲戌本有夾批曰:"妙名,業者,'孽'也。""業"為何是"妙名"?為何"業"諧音"孽",就是妙名? 4
書中寫寶玉睡在秦氏床上,在"猶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蕩蕩,隨了秦氏,至一所在"處,戚序本和甲戌本有側批曰:"此夢文情固佳,然必 用秦氏引夢,又用秦氏出夢,竟不知立意何屬?"小說中寫了秦氏引夢,但寶玉的夢是在墜入"迷津"後被嚇醒的,怎麽能說是"秦氏出夢" ? 5
書中為警幻仙姑寫了一篇賦,脂硯齋對此賦加批曰:"前有寶玉二詞,今復見此一賦,何也?蓋此二人,乃通部大綱。"第五回以後,警幻 並未再出場,怎麽警幻與寶玉二人倒成了《紅樓夢》的"通部大綱"? 6
警幻說寶玉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寶玉怎麽就成了"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7
可卿仙子與可卿是什麽關係?是一個人?是兩個人? 8
[導言]解析秦可卿,從哪裏入手呢?--筆者認為:應當從文本本身入手,即從帶脂硯齋批語的八十回本《石頭記》入手。閱讀《石頭記》 不能走馬觀花,必須一字一句地精讀,在閱讀時,將正文與脂批結合起來進行思考,便會發現在秦可卿身上存在着大量的矛盾,也就是"謎" ,用脂硯齋的話說便是"誤謬"。作為研究者和讀者,欲認識與研究秦可卿,須首先探查在秦可卿身上存在着哪些"謎"。衹有承認這些"謎 ",揭示這些"謎",纔有可能去解决這些"謎"。衹有解决了這些謎,纔算看懂了《紅樓夢》。
第一節秦可卿身上有"謎"是客觀存在 《紅樓夢》有五個書名,其一為《金陵十二釵》。秦可卿是《紅樓夢》中的正十二釵之一,由此可知她在書中的地位多麽重要。
我們曾經論述過:作者曾將《紅樓夢》寫完過,共有一百一十回。然而現存僅有八十回,但是帶有脂硯齋批語。那麽,後三十回到哪裏去了呢 ?--是作者自己親手砍去的。見《帶脂批的八十回〈石頭記〉即曹著之全璧》,載於《紅樓解夢》第一集。
我們也曾論述過:這樣一部帶脂硯齋批語的八十回本《紅樓夢》(原叫《石頭記》),看起來是不完整的半部書,實際上卻同時包含了兩部完 整的書--一部小說,一部歷史。作者將後三十回主要人物的命運寫入了前八十回中,比如第五回的判詞便起到了這種作用。因而,讀者可以 從判詞中瞭解到十二釵最後的結局。然而,在這十二釵中,唯獨秦可卿是個例外。秦可卿從第五回出場,到第十三回她就去世了,第十四回為 她送葬,這個人物的故事就此結束,當然此後她就不可能再出現了。
如果單單從小說角度看,秦可卿既然到第十四回故事便結束了,讀者就應對這個人物有一個完整的概念,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衹要認真思 考一下,便會發現,在秦可卿身上存在着大量的"誤謬",也就是"謎"。這種"誤謬"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作者有意留給讀者的,因而作為 讀者,就不應回避它,而要正視它、揭示它、研究它。通過發現、揭示、研究、解决這些"誤謬",讀者便可認識到《紅樓夢》堪稱"謎書" ,或者就像我們曾作過的形象比喻--《紅樓夢》就像一部"密電碼"見《帶脂批的八十回〈石頭記〉即曹著之全璧》,載於《紅樓解夢》第 一集。。誰如果能夠解開這些"密碼",誰就能夠成為曹著的"解味人"! 第二節秦可卿身上存在着哪些"謎"? 下面我們來看看秦可卿身上存在着哪些謎。
1
秦業的"營繕郎"是一種什麽樣的職業?如果說相當於清代的"營繕清吏司"。其司職位有兩種:正五品之郎中和從五品之員外郎。這是一 種並不很低的官員。既然如此,為什麽秦業竟窮得不能供兒子秦鐘上學,偏要讓他藉讀於賈傢的傢學呢? 2
按照小說描寫:"秦業……因當年無兒女,便嚮養生堂抱了一個兒子並一個女兒",這個女兒便是秦可卿。秦業待秦可卿如同親生兒女,為 什麽脂批卻說"如此寫出可兒來歷,亦甚苦矣!"秦可卿苦在何處? 3
書中談到秦業時,甲戌本有夾批曰:"妙名,業者,'孽'也。""業"為何是"妙名"?為何"業"諧音"孽",就是妙名? 4
書中寫寶玉睡在秦氏床上,在"猶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蕩蕩,隨了秦氏,至一所在"處,戚序本和甲戌本有側批曰:"此夢文情固佳,然必 用秦氏引夢,又用秦氏出夢,竟不知立意何屬?"小說中寫了秦氏引夢,但寶玉的夢是在墜入"迷津"後被嚇醒的,怎麽能說是"秦氏出夢" ? 5
書中為警幻仙姑寫了一篇賦,脂硯齋對此賦加批曰:"前有寶玉二詞,今復見此一賦,何也?蓋此二人,乃通部大綱。"第五回以後,警幻 並未再出場,怎麽警幻與寶玉二人倒成了《紅樓夢》的"通部大綱"? 6
警幻說寶玉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寶玉怎麽就成了"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7
可卿仙子與可卿是什麽關係?是一個人?是兩個人? 8
脂硯齋批語曰:"'群芳髓'可對'冷香丸'。""群芳髓"是太虛幻境中的香,而"冷香丸"是寶釵吃的一種藥,這兩種東西如何相對? 9
脂硯齋說:"萬豔同杯"的"杯"隱"悲"字,如此說來"萬豔同杯",豈不成了"萬豔同悲",這是什麽意思? 10
脂硯齋說:"千紅一窟"的"窟"隱"哭"字,如此說來"千紅一窟",豈不成了"千紅一哭",這又是什麽意思? 11
當書中寫道:"二人因攜手出去遊玩,忽至一個所在,但見荊榛滿地,狼虎成群"處,脂硯齋批道:"兇極!試問觀者:此係何處?"- -這是何處呢? 12
張友士醫生說可卿之病是"憂慮傷脾,肝木忒旺"。自小說中何處可看出她的這種憂慮? 13
書中寫秦可卿:"那長一輩的想他素日孝順,平一輩的想他素日和睦親密,下一輩的想他素日慈愛,"秦可卿在賈府中的輩分是最低的, 這裏說"下一輩的"指誰? 14
焦大駡道:"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爬灰的"指誰?"養小叔子的"又指誰? 15
脂硯齋說:"一部《紅樓》,淫邪之處,恰在焦大口中揭明。"焦大對於淫邪之處不就揭明了"爬灰"和"養小叔子"兩件事嗎,如何說 "一部《紅樓》"中的"淫邪之處"都是他"揭明"的? 16
寶玉在聽說秦可卿死了以後,"衹覺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聲,直奔出一口血來"。賈蓉是秦可卿的丈夫,自己的妻子死後 ,無動於衷,寶玉卻吐血,什麽原因? 17
在"直奔出一口血來"處,甲戌本有側批曰:"寶玉早已看定,可繼傢務事者,可卿也。今聞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 ?"寶玉當時衹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誰"繼傢務事"是他考慮的問題嗎?而且還"今聞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即是 說寶玉吐血,理所當然,合乎邏輯嗎? 18
在"賈珍哭的淚人一般"處,甲戌本有側批曰:"可笑,如喪考妣。此作者刺心筆也。"賈珍的哭,如何成了"作者刺心筆"? 19
《紅樓夢》第十三回,靖藏本有回前批曰:"'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史筆"的意思是說這裏所描寫的是真實事件。
什麽真實事件? 20
《紅樓夢》第十三回的回前批"秦可卿淫喪天香樓",本身就頗不合理。前面已說明秦可卿病臥在床,她還如何能與賈珍私通?又怎能是 "淫喪"? 21
在第五回"好事終"麯"箕裘頽墮皆從敬"處,有脂批曰:"深意他人不解。"如果按小說來解釋,"敬"指賈敬,有何不可理解的?脂 批的含義是什麽? 22
第十三回寫道:賈珍"一面吩咐去請欽天監陰陽司……"。"欽天監"是皇宮中主管天文氣象的機構,賈傢衹是一個公的後代,有這種資 格嗎? 23
文中說:"這四十九日,單請一百單八衆禪僧,在大廳上拜大悲懺,超度前亡後化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設一壇於天香樓上,是九十九 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孽醮。然後停靈於會芳園中,靈前另外五十衆高僧、五十衆高道,對壇按七作好事。"按書上的說法,為了超 度亡魂,召來了三撥僧道:一撥在大廳,一撥在天香樓,一撥在停靈處的會芳園。作為一個公的後代,其孫媳的殯儀可能有如此大的規模嗎? 24
秦可卿所用的棺木,"原係義忠親王老千歲要的"。不必說像秦可卿這樣賈傢的孫媳,就是賈蓉的五世祖寧國公,在等級制度十分嚴格的 封建時代,也是不能使用這種棺木的,為什麽秦可卿能用這種棺木? 25
第十四回甲戌本有回後總批曰:"豈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處?"秦可卿在賈府中輩分最小,怎麽成了"安富尊榮坐享人"? 26
書中寫道:"衹這四十九日,寧國府街上一條白漫漫人來人往……。"所謂"白漫漫人來人往"是指穿孝的人非常之多,而且在祭吊的四 十九天裏天天如此。按照中國的傳統,衹有小輩人給老輩人穿孝,而秦可卿在賈府輩分最低,那麽這些穿孝者是何人? 27
第十四回在"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處,庚辰本有眉批曰:"……奇甚,妙甚!""奇"在何處?"妙"在何處? 28
脂硯齋說:"萬豔同杯"的"杯"隱"悲"字,如此說來"萬豔同杯",豈不成了"萬豔同悲",這是什麽意思? 10
脂硯齋說:"千紅一窟"的"窟"隱"哭"字,如此說來"千紅一窟",豈不成了"千紅一哭",這又是什麽意思? 11
當書中寫道:"二人因攜手出去遊玩,忽至一個所在,但見荊榛滿地,狼虎成群"處,脂硯齋批道:"兇極!試問觀者:此係何處?"- -這是何處呢? 12
張友士醫生說可卿之病是"憂慮傷脾,肝木忒旺"。自小說中何處可看出她的這種憂慮? 13
書中寫秦可卿:"那長一輩的想他素日孝順,平一輩的想他素日和睦親密,下一輩的想他素日慈愛,"秦可卿在賈府中的輩分是最低的, 這裏說"下一輩的"指誰? 14
焦大駡道:"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爬灰的"指誰?"養小叔子的"又指誰? 15
脂硯齋說:"一部《紅樓》,淫邪之處,恰在焦大口中揭明。"焦大對於淫邪之處不就揭明了"爬灰"和"養小叔子"兩件事嗎,如何說 "一部《紅樓》"中的"淫邪之處"都是他"揭明"的? 16
寶玉在聽說秦可卿死了以後,"衹覺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聲,直奔出一口血來"。賈蓉是秦可卿的丈夫,自己的妻子死後 ,無動於衷,寶玉卻吐血,什麽原因? 17
在"直奔出一口血來"處,甲戌本有側批曰:"寶玉早已看定,可繼傢務事者,可卿也。今聞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 ?"寶玉當時衹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誰"繼傢務事"是他考慮的問題嗎?而且還"今聞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即是 說寶玉吐血,理所當然,合乎邏輯嗎? 18
在"賈珍哭的淚人一般"處,甲戌本有側批曰:"可笑,如喪考妣。此作者刺心筆也。"賈珍的哭,如何成了"作者刺心筆"? 19
《紅樓夢》第十三回,靖藏本有回前批曰:"'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史筆"的意思是說這裏所描寫的是真實事件。
什麽真實事件? 20
《紅樓夢》第十三回的回前批"秦可卿淫喪天香樓",本身就頗不合理。前面已說明秦可卿病臥在床,她還如何能與賈珍私通?又怎能是 "淫喪"? 21
在第五回"好事終"麯"箕裘頽墮皆從敬"處,有脂批曰:"深意他人不解。"如果按小說來解釋,"敬"指賈敬,有何不可理解的?脂 批的含義是什麽? 22
第十三回寫道:賈珍"一面吩咐去請欽天監陰陽司……"。"欽天監"是皇宮中主管天文氣象的機構,賈傢衹是一個公的後代,有這種資 格嗎? 23
文中說:"這四十九日,單請一百單八衆禪僧,在大廳上拜大悲懺,超度前亡後化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設一壇於天香樓上,是九十九 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孽醮。然後停靈於會芳園中,靈前另外五十衆高僧、五十衆高道,對壇按七作好事。"按書上的說法,為了超 度亡魂,召來了三撥僧道:一撥在大廳,一撥在天香樓,一撥在停靈處的會芳園。作為一個公的後代,其孫媳的殯儀可能有如此大的規模嗎? 24
秦可卿所用的棺木,"原係義忠親王老千歲要的"。不必說像秦可卿這樣賈傢的孫媳,就是賈蓉的五世祖寧國公,在等級制度十分嚴格的 封建時代,也是不能使用這種棺木的,為什麽秦可卿能用這種棺木? 25
第十四回甲戌本有回後總批曰:"豈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處?"秦可卿在賈府中輩分最小,怎麽成了"安富尊榮坐享人"? 26
書中寫道:"衹這四十九日,寧國府街上一條白漫漫人來人往……。"所謂"白漫漫人來人往"是指穿孝的人非常之多,而且在祭吊的四 十九天裏天天如此。按照中國的傳統,衹有小輩人給老輩人穿孝,而秦可卿在賈府輩分最低,那麽這些穿孝者是何人? 27
第十四回在"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處,庚辰本有眉批曰:"……奇甚,妙甚!""奇"在何處?"妙"在何處?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