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天下>>游记选萃>> 人类与考古>> 埃利希·冯·丹尼肯 Erich von Däniken   瑞士 Switzerland   公元   (1935年4月14日)
古文明探秘
  译者:徐兴
  
  《众神的战车》(Chariots of the Gods)将被改编成科幻片
  
  如果你对外星人感兴趣,那一定听说过《众神的战车》(Chariots of the Gods)这本书吧,这本1968出版的畅销书认为外星人曾在远古时期造访过地球,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现在Paradox娱乐公司将把这本书改编成科幻片,搬上大银幕。
  
  《众神的战车》的作者是瑞士人埃利希·冯·丹尼肯(Erich von Daniken),他认为金字塔、玛雅文明、秘鲁纳兹卡平原上的巨型图画等很多文明遗迹其实是外星人留下的,外星人不但很早就来过地球,而且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众神的战车》因其大胆而独特的观点风靡世界,先后被翻译成32种语言,销量高达6800万册。不过该书在得到大量读者支持的同时,也遭受到了学术界的批评,很多学者对埃利希·冯·丹尼肯的理论不以为然。
  
  《众神的战车》一书曾于1974被拍成纪录片。
序言
  写本书需要勇气,读本书也需要勇气。因为本书的理论和证据,不适合罗织堆砌的传统
  考古上构想,学者们会以轻视的眼光对待本书,而将之束诸高阁,终身不翻阅此书。当外行
  人认为寻找过去的脉络,比寻找未来还要神奇玄虚时,就会退缩到他们所熟稔的蜗居中,而
  观望不前。
  但是,有一事是肯定的。即是有些事情与我们过去几千万的历史不相符合。历史上充
  满了乘着太空船的神,访问过我们这个太古时代的地球。无法令人相信的技术上成就,充满
  在过去的历史上。过去有大量的技术知识,我们今天找到一点点。
  有一些事情与我们的考古不太相称;因为我们找到了几千前的电池。因为我们发现穿
  着白金系带太空装的奇怪人物。因为我们发现有15位之高的数目字——是任何计算机都无
  法记载的。而这批早期的人类,怎么有能力来创造呢?
  有些事情与我们宗教不相称。每一种宗教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帮助和解救人类的诺言。
  原始的神也曾经提出这样的诺言。那末他们为何不遵守诺言?他们为什么对原始民族使用非
  常现代化的武器?和他们为什么设计要毁灭这批原始人类呢?
  我们应有这样的观念:数千来成长的观念世界,即将面临崩溃。短短几的杰出研
  究,已经将我们习以为常的智慧大厦摧毁了。深藏在秘密社团图书馆中的知识,又经重新发
  现。我们已经登陆月球,希望到达太阳系及各种星球上的太空旅行,也是为了测量我们过去
  这无边际的深渊的。神和教士,国王和英雄,都从过去这一黑暗的裂缝中蜂涌而出。我们必
  须向他们挑战,揭开他们的神秘,因为我们有使过去公开出来的武器,如果我们真正需要的
  话,就不会任缺口继续存在下去。
  现代的实验室,应该肩负起考古研究工作。考古学家们,使用特别感应的仪器,去访问
  过去那些蹂躏过的地址。寻求真理的教士们,必须去怀疑每一件已经存在的事物。
  因为今天大家所谈论的太空旅行问题,对几千前的人类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问题,而
  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过去黑暗时代的神,所遗留下来的无数遗迹,我们今天首次已经能
  够阅读和翻译。即使我们不确知我们的祖先,所接待的地球以外的知性动物是些什么样的,
  他们又是来自那一个行星。但是,我确实相信,遥远的过去,我们的老祖宗,确曾接待过他
  们来访问。我同样相信,这群陌生的访客,曾毁灭了同时存在地球上的一部份人,另外制造
  了一批也许是近古最早的人类来。这是一项革命性的主张。此一主张,粉碎了我们看来好像
  建得非常稳固的心智磐石。对这一主张提供广泛的证明,是我正要从事的目标。
  没有大家的鼓励与合作,此书恐怕不能问世。我应该谢谢内人的谅解,这几来,我很
  少在家中陪伴着她。我得谢谢陪伴我旅行数千里,而不断给予我协助的朋友汉斯.诺纳
  (Hans Neuner)。我应谢谢史德群博士和恩利希(Dr.Stehlin and Louis Emrich)两位先
  生不断地给予我支持。我谢谢美国航空太空总署,在豪斯敦、甘乃迪角及韩斯维尔的工作人
  员,他们让我参观最进步的科学及技术研究中心。我要谢谢封波昂(Wernher Von Braun)、
  维利.赖和史拉特(Willy Ley and Bert slattery)三位先生。我更愿谢谢世界各地的男
  女朋友,他们的实际协助、鼓励和谈话,使本书才能与大家见面。
  译者序
  翻开原着的扉页,作者在序言中的第一句话就说:“写本书需要勇气,读本书也需要勇
  气。”心中有一种被挑的滋味,以为是一本古怪难懂的书,想试试自已的勇气,就一页页地
  读下去,结果我被作者引人入胜的主张吸引了。
  同时也鼓起我想翻译这本书的勇气,翻译本书的确需要勇气。作者的知识非常渊博:从
  天文到地理,从宗教到科学,从太古洪荒到二十世纪的七十代,都是这本书包容的资料,
  翻译起来的确不是一件易事。藉着这许多包罗万象的资料,作者对“人从那里来,以及到那
  里去”这个古老的问题,提出新颖别致,而非人云亦云的看法,关心人类命运的人,不妨读
  一读此书,一起来想一想,我们的老祖宗究竟是从其他星球上来的呢?还是土生土长,从石
  头缝里钻出来的,还是从……?
  原着上有些部份,作者采用一般学者,因其不合传统解释人类历史的构想而被摒弃的资
  料,而作者却认为这些无法解释的事实,却蕴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应该用今天科学上
  的新技术,用“太空时代的眼光”来从新评估。由于作者旁征博引,资料丰富,难免有矛盾
  的地方,译者为求真求信起见,仍照原书一一陈示。
  本书为目前美国的一本畅销书,短短一内即再版十七次,内容引人入胜,由此可见。
  如译笔不畅或译述错误之处,概由译者负责。
  最后,谢谢福明兄、基峻兄时赐指导,荣耀兄、富元兄之协助及赐予卓见,以及圆山天
  文台等协助指导有关名词之正确译法。
  徐兴谨识
  625月26日于台北
一、地球以外的生命
  曾经想像过吗,二十世纪的地球人类,并不是宇宙间唯一的知性动物?由为没有从另一
  个星球来的人体,陈列在博物馆中供我们参观,所以,“地球是唯一有人类星球”的这一说
  法,仍然颠扑不破。但是,当我们仔细研究最新发现的资料后,却发生了一连串的疑问。
  天文学家说,在晴空万里的晚上,仅靠肉眼大约可看到4500颗星星。从一座小型天文
  台的望远镜中,可使近两百万颗星星清晰可辨;而从一座现代折射望远镜中,可将数百万里
  外的光亮——银河系中的光点——带到观察者的视野内来。在这广漠无垠的宇宙间,我们所
  属的星系,是一个大得无法比拟的星系中的一小点而已。据说,在150万光方圆的半径内
  的银河丛中,共包括了20条银河系。就是这样一个庞大数字的行星,与经由电子望远镜所
  看到的数千螺旋状星云比起来,仍然是小巫见大巫。于此,我应该强调,今天像这一类的研
  究发现,还只是一个开始呢。
  据天文学家夏普莱(Harlow Shapley )的估计,在望远镜所见的范围内,大约有
  10
  估计。我们如果以这一估计为基点而继续推测,认为在一千颗行星中,有一颗星球具备了生
  命所不可缺少的条件,那末仍然是一个10
  么一个大得惊人的数目中,究竟有多少行星具有适合生命所需要的空气?千中有一吗?即使
  如此,仍然有一个10
  说,在这样一个数字中,只有千分之一的星球已经有生命存在,我们可以想像,有生命存在
  的行星可能有一亿个之多。这个数字是从今日流行使用的望远镜测知的。但是我们可别忘
  了,这些技术是在不断地改进的。”
  如果依照生物化学家米勒博士(Dr.Stanley Miller)的假设,认为就生命所需要的条
  件来说,在这些星球中,也许比地球上发展得更快些。我们如果接受这一大胆的说法,那末
  至少就有十万颗行星,其文明都要比地球上进步。
  已故科学作家,也是封波昂(Wernher Von Braun)的朋友,维廉.赖(Willy Ley),
  一次在纽约告诉我:“单就我们的银河系来估计,就大约有300亿颗行星。我们这一银河
  系,至少包括160亿条太阳系的说法,已为今日天文学家所承认。我们现在尽量将问题中的
  数目字缩小,并设想各太阳系间的距离都很有规律,而只有百分之一的行星绕着它自己的太
  阳轨迹运行,那末仍然有180亿颗行星,有维持生命的能力。我们进一步假设,在这许多可
  维持生命的行星中,只有百分之一的行星实际真能维持生命,我们就应该有180万颗行星有
  生命存在。再进一步假定,每一百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中,有一颗行星住着与人类智慧相等
  的动物,即使就从这最后一个假设来说,我们的银河系中,该有一万八千颗有生物居住的行
  星。”
  据最新计算的结果,我们的银河系中有一千亿颗固定的星球,这要比赖博士小心计算的
  数字,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哩。
  撇开这些不谈,我们推定有一万八千颗行星,具备了与地球上相当的生命所必需的条
  件。当然,我们不妨再打些折扣,推定这一万八千颗行星,只有百分之一的数字,确实有生
  物居住,仍然有一百八十颗行星居住着生物。
  其情况与地球相当的行星之存在是毫无疑问的;即有相同的空气湿度,相同的地心引
  力,相同的植物,甚至是相同的生物。不过,我们要问,要具备与地球上相当的维持生命的
  条件是必要的吗?
  只有具备地球上的条件,生命方能发荣滋长的观念,经研究的结果已遭废弃。认为没有
  水和氧气,生命无法生存的观念是错误的。就是在地球上,有些生命形质是不需要氧气的,
  如厌气菌(anaerobic bacteria)即是一例,一定量的氧气,对它们无疑是有害的。因此,
  在较高的生命形质中,为什么不应该有不需要氧气的呢?
  在日新月异的新知识影响下,我们应将我们的心智世界带到现实上来。只集中注意于地
  球上的科学调查,直到最近还一味地称赞我们这个世界是唯一理想的行星:它不太冷,也不
  太热,有充足的水份,用之不竭的氧气,和有机化的组织经常使大自然生趣盎然。
  实际上,生命只能在像地球一样的行星上,才能生存发展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据估
  计,地球上有两百万种生物存在。这些生物之中(当然还是一个估计),其中120万种是科
  学上所已知的。这些为科学上已知的生命。依照流行的说法,仍有数千种毕竟仍是不能够生
  存的。所以有关生命的生存条件,尚有待思索和试炼。
  比如,一向认为高单位放射性水可免除细菌侵蚀,而实际上,有些细菌在充满原子反应
  的致命水中,仍然能自我调节适应。生物学家西格尔博士(Dr.Sanford Siegel)做的实验
  令人觉得可怕。他在实验室中,设计了与木星相同的大气层,将细菌和小子培养在这种气层
  中,这种气层不具备我们生命所必要的条件。又阿摩尼亚、甲烷和氢气也不能致这些小东西
  于死地。布列斯陶大学昆虫学家,辛顿博士(Dr.Howard Hinton)和布拉姆博士
  (Dr.Blum)两人的实验,得到同样惊人的结果。他们两人将一些小虫子,乾藏在摄氏一百
  度的气温中达数小时之久;紧接着,又将这些“土拨鼠”浸入液体氦中,如所周知,此液体
  冷如太空一般。经过强光照射后,又将这些小虫送回原来的环境中。而这些小虫依旧生机蓬
  勃,孵育出完全健康的小虫来。此外我们还知道有些细菌生长在火山口,有一些吃岩石维
  生,还有一些能制铁。所以问题就越来越多了。
  实验在许多研究中心继续在做。生命决不仅限于我们这个行星上的证据,不断地在发
  现。数世纪来,整个世界就绕着地球上的生命律则和条件打转。这种信念弯曲和弄乱了我们
  观察事物的方向。这好像将眼罩戴在科学调查者的眼睛上,当他们观察宇宙时,就毫不犹豫
  地接受这些既存的思想体系和准则。划时代的大思想家查尔丁(Teilhard de Chardin)认
  为,只有幻想者才有机会洞察宇宙的奥秘。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即是以另一个行星上的思想者的身份,以他们的生活方式做
  标准。假定他们是住在摄氏-150度至200度的气温中的,他们认为那个温度(以我们的知
  识所知,那会摧毁生命的),是其他行星上的生命所必需的。那与我们用来说明过去黑暗时
  期的逻辑又有什么不同呢?
  讲求理性和客观,恐怕会伤害我们的自尊心。有些时候,一个大胆的假设看来像是个乌
  托邦,但要知道,有多少乌托邦式思想,长久以来,已经变成了每日生活的真实事例啊!当
  然,这里所举的例子,都有些牵强附会。但一旦今天无法想像的事情,有一天障碍消除,这
  许多宇宙间的隐秘就都会变成事实的。未来的世界会发现今天我们所不敢梦想的事实。即使
  那时我们不能看到这一切,至少他们不能武断地认为他们是前无古人的唯一智慧者。
  据估计,宇宙的代在80亿至120亿之间,从显微镜下,我们看到陨石上有机物的
  痕迹;数百万古老的细菌悠然复苏;在宇宙间浮游的胚胞,偶而被行星上的引力所吸引。
  几百万来,新生命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偏布世界的形形色色的化石,经细心的检验,证明
  地壳在四亿前已经形成,而根据科学得知,人类在一百万而已经存在了。而在这股巨大
  的时间洪流中,人类的历史是由无数次艰困的工作,数不尽的冒险和好奇所累积起来的,也
  只不过才七千而已。因此人类七千的历史,与宇宙亿万的生命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呢?
  我们(万物之灵?)费了40万的时间,才达到今天的文明和成就。然而谁能提出证
  据,说明为什么其他行星没有更有利的条件,发展出与我们相等或更高的文明呢?有什么理
  由使我们相信,在其他行星上,没有与我们相等或超过我们的生物存在呢?我们能随便将这
  些假设置诸脑后吗?然而我们毕竟是这样做了。
  为什么我们竟这样任意地将智慧的结晶抛弃呢?数百来,我们总认为地球是扁平的;
  数千来坚信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我们一直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事实已证明,地球只
  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普通星球而已,它距银河系的中心只有三万光
  我们应该承认,对这个混沌广漠的宇宙,我们的了解非常有限。只有到了那时,我们才
  承认自己是宇宙中极其渺小的一点。而我们的未来和机运却正蕴藏在其间,诚如“上帝”所
  承诺的。
  只有当我们对未来有所洞察,我们才无所畏惧地对过去作忠实的探讨。
首页>> 旅游天下>>游记选萃>> 人类与考古>> 埃利希·冯·丹尼肯 Erich von Däniken   瑞士 Switzerland   公元   (1935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