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乡土风情>> 丁玲 Dingl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04年十月12日1986年三月4日)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寫的是1946年華北農村的土地改革鬥爭。這部小說以桑幹河邊暖水屯為背景,真實生動地反映了土改中農村尖銳復雜的階級鬥爭,展現出各個階級不同的精神狀態,讓讀者看到中國農民在共産黨領導下已經踏上了光明大道。
  
  土地改革是中國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暴風驟雨,社會關係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前所未有的變化。《太陽照在桑幹河上》真實、細緻、具體地表現了在時代的風暴面前各階級、各階層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作者不是簡單地一般化地描寫農民與地主的矛盾,不是從概念和公式出發去反映土改鬥爭,而是循着生活的脈絡,把延續千百年的中國農村封建關係和社會情況真實生動地表現出來。與寫同類題材的作品相比,《太陽照在桑幹河上》顯得格外凝重、沉實,富有歷史厚重盛。
  
  丁玲是描寫人物的高手,在這部長篇裏塑造了以張裕民、程仁為代表的可愛的先進農民的形象;以地主錢文貴、膽小絶望的李俊等為代表的反面人物形象。通過近四十個鮮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使作品比同類題材作品更加深刻地體現了這樣一個重要思想:土地改革這場偉大的群衆運動,不但以極大的威力改變着中國農村社會幾千年的舊秩序,也改變着各階層人們的思想、性格和倫理觀念。
  
  《太陽照在桑幹河上》結構宏大,故事綫索紛繁,然而主次分明,繁而不亂,顯示了作者高度的藝術概括能力。作者善於描寫人物內心活動和大場面,特別是“果樹園鬧騰起來了”一節寫得情景交融,有聲有色,歷年都作為範文選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作者:丁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一章
  重印前言
  --------
  人民文學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陽照在桑幹河上》,我是高興的。這本書在市場已經絶跡二十多年,衹剩有極少幾本收藏在黑暗塵封的書庫裏,或秘藏在個別讀者的手中。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有這本書,沒有讀過,較老的讀者也會忘記這本書,因此,它的重新問世,重新在讀者中接受考驗,我以為是一件好事。
  作品是屬於人民的,社會的,它應該在廣大的讀者中經受風雨。《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出版以後的十年中,是比較平穩的十年,我聽到的反響不算多。在老解放區生活過的人,大都經歷過土地改革的風暴,對《桑幹河上》的生活容易産生共鳴,容易接受。新解放區廣大的讀者,對土地改革、農村階級鬥爭又是極為嚮往、急於瞭解的,因此儘管我也聽到過對這本書有這種那種的善意建議、不理解、某些不滿或冷淡,但大都還是順耳的反映。現在經過二十多年的動蕩,社會情況不一樣了,讀者的變化也很大,《桑幹河上》必定還要經受新的、更大的考驗。我歡迎這種考驗,這對一個作傢是有益的,對一代文風也是有益的。所以我對《桑幹河上》的重版是高興的。
  文藝為工農兵是毛主席在一九四二年提出的。經過三十多年的實踐,許多文藝工作者刻苦努力,到工農兵群衆中去,給人民留下了不少優秀作品,塑造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成長了一大批為人民熟悉熱愛的作傢。實踐證明毛主席一九四二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有着極其重大的意義。我們現在還是要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沿着毛主席指示的正確方向,排除錯誤路綫的幹擾,繼續深入生活,熱愛人民,創作無愧於我們這一時代的文藝作品,繁榮社會主義祖國的百花園地。
  《太陽照在桑幹河上》不過是我在毛主席的教導、在黨和人民的指引下,在革命根據地生活的熏陶下,個人努力追求實踐的一小點成果。那時我對農民革命、對農村階級鬥爭、對農村生活、對農民心靈的體會都是很不夠的。這本書衹是我的起點,沒有什麽值得驕傲的。我也從來沒有以此自傲過。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不久,我從延安到了張傢口。本來是要去東北的。因國民黨發動內戰,一時交通中斷,衹得停下來。我在新解放的張傢口,進入闊別多年的城市生活,還將去東北的更大的城市;在我的情感上,忽然對我曾經有些熟悉,卻又並不深深熟悉的老解放區的農村眷戀起來。我很想再返回去同相處過八九年的農村人民再生活在一起,同一些“土包子”的幹部再共同工作。正在這時,一九四六年夏天,黨的關於土改的指示傳達下來了。我是多麽歡喜呵!我立刻請求參加晉察冀中央局組織的土改工作隊,去懷來、涿鹿一帶進行土改。這對我是一個新課題。我走馬看花地住過幾個村子。最後在溫泉屯停留得稍久一點。說實在的,我那時對工作很外行,在內戰逼人的形勢下,要很快的瞭解分析全村階級情況,發動廣大貧雇農,團结起來,嚮地主階級進行鬥爭,以及平分土地、支前參軍等等一係列工作,我都有點束手無策。工作主要是陳明、趙可做的,我跟着參加會議,個別談話,一個多月,工作全部結束時,張傢口也吃緊了。中秋節剛過,我們回到涿鹿縣政府,遇見到這一帶觀察部隊轉移路綫的朱良纔同志。他一見到我便說:“怎麽你們還在這裏!快回張傢口去!”這時我想到溫泉屯的剛剛獲得土地的男女老少,很快就要遭到國民黨反動軍隊的蹂躪,就要遭到翻把地主的報復迫害,我怎樣也挪不開腳,離不開這塊土地,我曾想留下,同這裏的人民一道上山打遊擊;但這也必須回到華北局再說。自然我不可能被准許這樣做,我到晉察冀老根據地去了。在一路嚮南的途中,我走在山間的碎石路上,腦子裏卻全是懷來、涿鹿兩縣特別是溫泉屯土改中活動着的人們。到了阜平的紅土山時,我對一路的同志們說,《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已經構成了,現在需要的衹是一張桌子、一疊紙、一支筆了。這年十一月初,我就全力投入了創作。
  我以農民、農村鬥爭為主體而從事長篇小說的創作這是第一次。我的農村生活基礎不厚,小說中的人物同我的關係也不算深。衹是由於我同他們一起生活過,共同戰鬥過,我愛這群人,愛這段生活,我要把他們真實地留在紙上,留給讀我的書的人。我不願把張裕民寫成一無缺點的英雄,也不願把程仁寫成了不起的農會主席。他們可以逐漸成為了不起的人,他們不可能一眨眼就成為英雄。但他們的確是在土改初期走在最前邊的人,在那個時候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後來我又參加過兩次土改;近二十年來我絶大部分時間也是在農村,接觸過各種各樣的人,其中大多數是農民或農民出身的人;我遇見過比張裕民、程仁更進步的人,更了不得的人;但從豐富的現實生活來看,在鬥爭初期,走在最前邊的常常也不全是崇高、完美無缺的人;但他們可以從這裏前進,成為崇高、完美無缺的人。
  我寫《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就得進入書中人物的內心,為寫他們而走進各種各樣的生活。這些人物卻又紮根在我的心中,成為我心中的常常不能與我分開的人物。因此我的書雖然寫成了,這些人物卻沒有完結,仍要與我一同生活,他們要成長、成熟,他們要同我以後的生活中相遇的人混合,成為另一些人。他們要成為我創作事業中不可少的這裏那裏、新的舊的、各種各樣的朋友。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另一點體會。那年鼕天,我腰痛很厲害。原來一天能走六、七十裏路,這時去區黨委二裏來地走來都有睏難。夜晚沒有熱水袋敷在腰間就不能入睡。白天我把火爐砌得高一些,能把腰貼在爐壁上燙着。我從來沒有以此為苦。因為那時我總是想着毛主席,想着這本書是為他寫的,我不願辜負他對我的希望和鼓·4·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勵。我總想着有一天我要把這本書呈獻給毛主席看的。當他老人傢在世的時候,我不願把這種思想、感情和這些藏在心裏的話說出來。現在是不會有人認為我說這些是想表現自己,擡高自己的時候了,我倒覺得要說出那時我的這種真實的感情。我那時每每腰痛得支持不住,而還伏在桌上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去,像火綫上的戰士,喊着他的名字衝鋒前進那樣,就是為着報答他老人傢,為着書中所寫的那些人而堅持下去的。
  藉這次重印的機會,我要感謝鬍喬木、艾思奇、蕭三等同志。一九四八年的夏天,他們為了使《桑幹河上》得以出版,趕在我出國以前發行,揮汗審閱這本稿子。當我已經啓程,途經大連時,鬍喬木同志還從建平打電報給我,提出修改意見。這本書得到斯大林文藝奬後,鬍喬木同志還特約我去談《桑幹河上》文字上存在的缺點和問題。這些至今我仍是記憶猶新。
  《太陽照在桑幹河上》絶版以來,我心裏還常懷着一種對許多友人的歉意,好像我做了什麽錯事,對他們不起。其中我常常想到的是,坂井德三先生、金學鐵先生等。他們熱心中外文化交流,把《桑幹河上》譯成外文。他們自然也曾為這本書的絶版而感到遺憾吧。現在,好了,好了。我雖沒有什麽新的好消息告慰他們,但這本書復活了,他們可能有的某些不愉快的心情也可以解凍了。我遙祝他們健康。
  這本書得以重見天日,首先我應該完全感謝我們的黨。我以我們正確、英明、偉大的黨而自豪。世界上有過這樣敢於承擔責任,敢於糾正錯誤的黨嗎?現在我們的祖國不管存在多少巨大的睏難,但我們是有希望的,前途是光明的。讓我們團结起來,在黨中央領導下,為着九億人民的幸福,為着人類的美好未來,努力工作,努力創作吧。
  一九七九年五一節於北京
  主要人物表
  老 董 區工會主任
  章 品 縣宣傳部長
  文 采 土改工作組組長
  楊 亮 土改工作組組員
  鬍立功 土改工作組組員
  張裕民 暖水屯支部書記
  趙得祿 暖水屯副村長
  程 仁 農會主任
  張正國 民兵隊長
  張正典 村治安員,地主錢文貴女婿
  李 昌 村民政,支部宣傳
  趙全功 村幹部,支部組織
  任天華 村合作社主任
  錢文虎 村工會主任
  張步高 農會組織
  董桂花 婦聯會主任
  周月英 婦聯會副主任,羊倌老婆
  劉教員 小學校教員
  任國忠 小學校教員
  錢文貴 地主
  李子俊 地主
  侯殿魁 地主
  江世榮 地主
  顧 涌 被劃成富農的富裕中農
  顧 順 顧涌之子,青聯會副主任
  錢文富 貧農,錢文貴之兄
  黑 妮 錢文貴的侄女
  顧長生娘 中農
  侯忠全 侯殿魁佃戶
  侯清槐 忠全之子
  郭柏仁 李子俊佃戶
  郭富貴 江世榮佃戶,柏仁之子,積極分子
  王新田 江世榮佃戶,積極分子
  李寶堂 李子俊的看果園的
  劉 滿 積極分子
  李之祥 董桂花丈夫
  
  1 膠皮大車
  --------
  天氣熱得厲害,從八裏橋走到洋河邊不過十二三裏路,白鼻的胸脯上,大腿上便都被汗濕透了。但它是鬍泰的最好的牲口,在有泥漿的車道上還是有勁的走着。挂在西邊的太陽,從路旁的柳樹叢裏射過來,仍是火燙燙的,濺到車子上來的泥漿水,打在光腿上也是熱乎乎的。車子好容易纔從像水溝的路上走到幹處。不斷吆喝着白鼻的顧老漢,這時纔鬆了口氣。他坐正了一下自己,伸手到屁股後邊掏出煙荷包來。
  “爹!前天那場雨好大!你看這路真難走,就像條泥河。”他的女兒抱着小外孫坐在他右邊。她靠後了一點,穿一件新的白底藍花的洋布衣,頭髮剪過了,齊齊的一排披在背梁上,前邊的發嚮上梳着,攏得高高的,那似乎有些高興的眼光,正眺望着四周,跟着爸爸回娘傢,是一年中難逢到的好運氣。“嗯,快過河了,洋河水漲了,你坐穩些!”老漢噠,噠,噠的敲着他的煙袋。路途是這樣的難走啊!
  兩個車輪幾乎全部埋在水裏,白鼻也衹露出一個大背脊,好像是浮在水上,努力掙紮,大姑娘抱緊了孩子,抓住車欄,水從車後邊濺到前邊來。老頭用鞭子在牲口的兩邊晃,“呵,呵,呵”隨着車的搖擺而吼着。車前邊的一片水,被太陽照着,跳躍着刺目的銀波。老頭子看不清車路,汗流在他打皺的臉上,車陷下去了,又拉出來了,車顛得很厲害,又平正了。好容易白鼻纔爬出水來,緩緩的用四個蹄子在淺水處踏着。車又走到河灘的路上了,一陣風吹來,好涼快呵!
  路兩旁和洋河北岸一樣,稻穗穗密密的擠着。𠔌子又肥又高,都齊人肩頭了。高粱遮斷了一切,葉子就和玉茭的葉子一樣寬。泥土又濕又黑。從那些莊稼叢裏,蒸發出一種氣味。走過了這片地,又到了菜園地裏了,水渠在菜園外邊流着,地裏是行列整齊的一畦一畦的深緑淺緑的菜。顧老漢每次走過這一帶就說不出的羨慕,怎麽自己沒有這麽一片好地呢?他對於土地的欲望,是無盡止的,他忍不住嚮他女兒說:“在新保安數你們八裏橋一帶的地土好;在咱涿鹿縣就衹有這六區算到傢的了。你看這土多熟,三年就是一班稻,一年收的比兩年還多呢。”
  “種稻子收成是大些,就是費工,一兩夜換一次水,操心的厲害,他爺爺還說咱暖水屯果木地好,聽別人說今年是個大年,一畝地頂十畝地呢。”大姑娘想起娘傢的果木園,想起滿樹紅彤彤的果子,想起了在果園裏燒着的蒿草堆,想起了往年在果樹園裏下果子,把果子堆成小山,又裝入簍子馱去賣的情形,這都是多麽有趣的事呵!但她心想起了果園裏壓折了的一棵梨樹,她皺着眉,問道:
  “錢二叔的那棵柳樹鋸掉沒有?”
  老頭子沒有答應,衹搖了一搖頭。她的聲音便很粗魯的說道:“哼!還是親戚!你就不知道找村幹部評評,村幹部管不了,還有區上呢。”
  “咱不同他爭那些,一棵樹窮不到哪裏去,別地方多受點苦,也就頂下了。莫說衹壓折了一半,今年還結了不少的梨呢。唉。”前年春天顧老漢的兒子顧順挖水渠的時候,稍稍動了一下錢文貴的長在渠邊的一棵柳樹,後來颳大風,柳樹便倒下來,橫到渠這邊,壓在顧傢的梨樹上,梨樹壓折了半邊。錢文貴要顧順賠樹,還不讓別人動他的樹。依顧順要同他論理,問他為什麽不培植自己的樹?可是老頭子不準,全村的人也明白,都看着那棵梨樹一年年死下去,都覺得可惜,可是誰也衹悄悄的議論,不肯管這件閑事。
  老頭子這時又轉過臉來,用他一年四季從早到晚都是水漬漬的眼睛瞅着他女兒,半天才揩了一下眼睛,又回過身去,自言自語的說道:“年紀也不小了,還是不懂世道!”
  於是他又把全力註意在前面的騾子去了。車子已經繞過白槐莊,桑幹河又擺在前邊了。太陽已在嚮西山沉落,從路兩邊的莊稼叢裏,飛出成團的蚊子圍在人的四周。小外孫被咬得哭了,媽媽一邊用手帕揮打,一邊就指着河對面山根下的樹叢哄着孩子說:“快到了,快到了,你看,那裏全是果木樹,樹上結滿了紅果果,緑果果,咱們去摘果果,摘下來全給不愛哭的娃娃,呵!呵!呵!”
  車又在河裏顛簸着。桑幹河流到這裏已經是下遊了,再流下去十五裏,到合莊,就和洋河會合;桑幹河從山西流入察南,滋養豐饒了察南,而這下遊地帶是更為富庶的。
  可是顧老漢這時衹註意着白鼻,並且欣賞着它,心裏贊嘆着這牲口和這裝置了膠皮車輪的車,要不是鬍泰的這膠皮轂轆車子,今天要走那一段泥路和過兩趟河是不容易的呵!
  他們的車又走上河灘。到了地裏的時候,還留在莊稼地鋤草的人,都好奇的望着這車子和坐在車子上的人,他們心裏嘀咕着:“這老頭子又買了車麽,莊稼還沒收呢,哪裏來的錢?”可是他們沒有時間多想,在漸漸黑了下來的地裏,又彎下腰仔細的去鋤草。
  地勢慢慢的高上去,車緩緩的走過高粱地,走過秫子地,走過麻地,走過緑豆地,走到果園地帶了。兩邊都是密密的樹林,短的土墻圍在外邊,有些樹枝伸出了短墻,果子顔色大半還是青的,間或有幾個染了一些誘人的紅色。聽得見園子裏有人說話的聲音,人們都喜歡去看那些一天大似一天,一天比一天熟了的果實。車子走過了這果園地帶,轉到了街上。許多人都蹲在小學校的大門外,戲臺上空空的,墻這邊也坐了一群人,合作社窗戶外也靠得有幾個人,他們時時和窗裏邊的人談話,又瞭望着街頭。膠皮車也驚動了這些正在閑談的人,有人就跑攏來,有人就大聲問:“甚麽地方套了這麽一輛車來?看這頭好騾子。”
  顧老漢含糊的答應着,他急急的跳下車,拉着牲口籠頭,趕忙踅過這十字街口,嚮自己傢裏走去。大姑娘要招呼幾個熟人也來不及,車陡的轉了彎。她便也感到有些話想嚮什麽人說說,卻又很難說。
第二章
  2 顧涌的傢
  --------
  從十四歲就跟着哥哥來到了暖水屯,顧涌那時是個攔羊的孩子,哥哥替人攬長工。兄弟倆受了四十八年的苦,把血汗灑在荒瘠的土地上,把希望放在那上面,一年一年的過去。他們經過了一個朝代又一個朝代,被殘酷的歷史剝蝕着,但他們由於不氣餒的勤苦,慢慢的有了些土地,而且在土地上擡起頭來了。因為傢屬的繁殖,不得不貪婪的去占有土地,又由於勞動力多,全家十六口人,無分男女老幼,都要到地裏去,大傢徵服土地,於是土地的面積,一天天推廣,一直到不能不臨時雇上一些短工。於是窮下來的人把紅契送到他傢裏去,地主傢的敗傢子在一場賭博之後也要把紅契送給他。他先用一張紙包契約,後來換了塊布,再後來就做了一個小木匣子。他又買了地主李子俊的房子,有兩個大院,誰都說這麽多年來就他們傢有風水,人財兩發。
  他的第三個兒子顧順,更有了進學校的福氣,拿回過一張初級小學畢業文憑,他能寫能算,勞動也好,是一個誠實的青年,在村子上也參加些活動,他是青聯會的副主任。這主任衹要不太妨礙他的生産,他父親並不反對。
  他的大女兒已經二十八九了,嫁到八裏橋鬍泰傢。鬍泰傢裏很不錯,這兩年又置了車,又有了磨坊,八裏橋在鐵路綫上,他們傢又做運銷生意,生活越過越好,也不需要婦女們到地裏去,都衹在傢裏做點細活,慢慢還有點繁華,愛芽點洋貨。二姑娘嫁給本村錢文貴的小兒子錢義。錢文貴是本村數一數二的有名人物,他托人來回聘,顧涌心裏嫌他們不是正經莊稼主,不情願,可是又怕得罪他,衹好答應了。女兒嫁了過去,常常回到娘面前哭哭啼啼,在婆傢過不慣,但生活上總算比在娘傢還好,他們傢裏的婦女,也是不怎麽勞動,他們傢裏就沒有種什麽地,他們是靠租子生活,主要的還是靠錢文貴能活動。所以錢傢不過六七十畝地,算不得大地主,日子卻過得比一般人都要舒服,都有排場。
  去年秋天村幹部把顧涌的第二個兒子動員去當兵了,顧涌心裏想,日本人投降了,當兵也不會長久,誤點工也誤得起,傢裏這兩年總算還寬裕。三個兒子嘛,好,叫去就去,他什麽也沒有要。兒子去了就駐在涿鹿縣城,常有信來,衹要不打仗就不要緊,過一時再說吧。今年春上錢文貴也把兒子送走了。錢義是自願當兵,他的老婆不願意,但也沒什麽好說,也不敢說什麽。人傢父親錢文貴還喜歡着呢,錢文貴說他就擁護八路軍,看着共産黨就對勁,錢文貴還對顧涌說:“送去當兵好,如今世界不同了,有了咱們的人在八路軍,什·7·太陽照在桑幹河上麽也好說話。你知道麽,咱們就叫作個‘抗屬’。”
首頁>> >> 乡土风情>> 丁玲 Dingl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04年十月12日1986年三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