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孫繼高因貧賣水 定毒計屈打成招
青雲杳杳紫雲現,正德皇爺登金殿。
十二治官造監書,選出一部《烈女傳》。
四句題綱敘過,引出一部《 雙燈記》 故事,乃是大明正德年間,有兩部大臣,一位是傢住常州府無錫縣南門內,姓趙名明,表字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喚蘭英小姐。一位是住無錫縣東門外,姓孫名宏,表字廣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名繼成,次名繼高。長子娶妻竜氏素真,是山東竜進士之女,次子未曾婚配。趙、孫兩傢老爺一郡人氏,又同殿為臣,愛好結親,就將蘭英小姐許配繼高為妻,尚未迎娶。衹因劉瑾專權,二傢老爺無心在朝奉君,遂各上辭王表章,帶職還傢。
孫老爺為官清廉,傢道衹可糊口。未及三年,孫老爺病故,傢內又遭回祿之災,度日無資,陸續賣盡地土田園。大公子孫繼成就其餘資,上京赴考,拋下高堂老母、妻子竜氏素真、女兒愛姐,日久天長,傢中度用堪堪已乏。二公子孫繼高見傢內度日如年,艱難已甚,無奈不顧體面,在大街賣水為生,糊口度日。
這一日趙明從王宅赴席而回,在大街正遇孫繼高擔水筲從旁邊過去。回到府中修書一封,差傢人送至孫府,並衣服一身、白銀十兩。二公子不知是何事,稟明母親,拆書同觀。書中所言:請姑爺過府讀書,白銀五兩安傢。母子心中大悅,立刻更換衣服,同趙府傢人來至趙府。趙明聞報,迎出大廳。二公子行了大禮,翁婿談了些閑話,命人將二公子送在後花園內讀書。這且不表。
且言趙明歡歡喜喜來至內宅。原來王氏夫人早已故去,當時是繼配馬氏當傢。見趙明入內,馬氏同帶來之子趙能將趙明接進內室,馬氏問道:“老爺滿面歡喜,有何得意事?”趙明見問,就將請姑爺在傢攻書言了一遍。馬氏聞言心中不悅,腹內度乎:“ 若留孫窮鬼在此,日後必將傢業分去一半。”想到其間,開言說道:“老爺做事太不明白!” 趙明問道:“何以見得?”馬氏說:“這窮鬼終日即在大街賣水,哪有大志?窮的連立錐之地也無,真乃玷辱門庭!若依我之見,將此婚退了。多給他銀兩,令他別娶。如其不然,用酒將他灌醉,令吾兒趙能殺死丫鬟,賴他酒後行兇,送到當官問成死罪,有何不可?” 趙明聞言,左思右想,心無主意,衹可依計而行。定於七月七夕行事。
到了初七晚,設下酒筵,請孫繼高飲酒過七夕。話不可煩絮,將孫繼高哄醉,扶入花園書齋,趙能在書齋門外把丫鬟殺死,將刀扔在屍旁,自去安眠。次日園丁報稟:“園中書齋外丫鬟被殺。” 趙明聞報,假意吃驚,遂率領衆傢丁,來至花園書房外驗看,遂說道:“園中並無別人,必是不長進孫繼高小奴才!因姦不允,殺死丫鬟滅口。此係人命,老夫不敢隱瞞。”命傢人拿名帖,將孫繼高送縣,暗中送與知縣百兩黃金。贓官蔡英得了賄賂,立刻升公堂,將孫繼高屈打成招,問成酒後行兇,殺死丫鬟,問成死罪,定鐐收監。趙明命趙能進監,立逼孫繼高親筆寫退婚文約一紙。趙能將退婚之字拿回府來,交與趙明。
在客捨父子講說此事,不料被小姐使女李夢月聽了個真真切切。急急忙忙回到綉樓,將此事嚮蘭英小姐學說一遍。小姐聽畢,如站高樓失足,洋子江心崩舟一般,激伶伶打了一個寒戰,不由的撲簌簌滾下淚珠。心中暗說道:“爹爹作事太差!做此傷天害理之事!頭上有青天,離地三尺有神靈監察。你因女兒恐日後迎娶過門受苦,定計謀害我那未過門的夫君,代奴另尋豪富之傢。豈知你這女兒知三從曉四德,心如鐵石。常言:‘嫁乞隨乞,嫁叟隨叟’,烈女焉能嫁二夫?”想到其間,啼哭不止。李夢月說:“ 姑娘少要悲慟。難道你哭一會子,孫公子就出了監牢獄不成?還是設法救公子出監纔是。” 蘭英說:“ 奴傢此時心如刀攪,哪有主意?月姐,自從你兄妹離鄉在外,落在此處,你兄染病,姐在街巷求乞,為妹周濟你兄妹。後來你兄病愈,將你寄在我府,我以姐妹相待,姐姐就是我貼心之人。你與奴想一主意纔是!”夢月說:“我有一個拙見:咱到前廳去見老爺,不可愁眉淚眼。壓下濁氣,現出笑容。隨着老爺心意行事,將退婚文約誆到手內,給他撕碎,再想救孫公子的主意。你看何如?”蘭英小姐聞言大悅,說:“事不宜遲,就此前去。” 二人下了綉樓,竟奔前廳。
霎時來至前廳門外,衹聽裏邊父子講話。小姐停步,夢月一聲說道:“俺姑娘來了!” 趙能聽說小姐到來,出離客廳徉徜去了。
小姐進客廳嚮趙明面前深深拜了一拜,說:“爹爹萬福了。”趙明說:“女兒,傢禮不可常敘。坐下講話。” 小姐遵命,在一旁坐下。趙明問道:“女兒不在綉樓習學針黹,來至前廳有何事論?”小姐口尊:“天倫,孩兒夜半偶得一夢,夢見一輪紅日墜落懷中。不知主何吉兇?爹爹照夢書上給孩兒圓上一圓。”趙明聞夢滿心歡喜,說:“ 兒呀,紅日墜懷乃係吉慶喜兆,我兒必有大喜臨身。” 小姐問道:“ 孩兒乃係閨門幼女,喜從何來?” 趙明仰面大笑說:“這前廳也沒外人聽,我對你言講,亦無妨礙。” 遂將“ 起初與東門外孫侍郎次子愛好結親,孫宏亡故,傢遭天火,窮無立錐之地,無食充饑,無衣遮寒,衹落的次子長街賣水為生。為父恐日後女兒受他所纍,假意請他來府攻書為由,用酒將孫繼高灌醉,命趙能殺死丫鬟春香,誣賴他酒後行兇,將他送在公堂。暗中賄買蔡知縣,定成死罪。為父於你另尋富貴之傢子弟婚配,你得風光,為父臉面亦得光彩。” 蘭英小姐聽罷此言,猶如滾油燒心,衹得勉強笑道:“天倫為孩兒終身大事費盡心力,衹怕還有[ 考] 慮不到之處。聞聽人言他的長兄上京應試,三年未回。倘若得官還傢,搭救他兄弟出監,再來爭親,爹爹指何為憑?” 趙明說:“ 女兒放心,為父已逼勒他寫了退婚文約,還怕他怎的?” 小姐說:“既有文約,孩兒看一看。若果然寫的結實,任憑天倫與孩兒擇婚。” 趙明不解其意,遂將退婚文約取出,遞與小姐,說道:“這就是退婚的憑據。”小姐接在手中,展開一看,上寫着:
立退婚文約人孫繼高:因故父與同鄉趙明愛好結親,不料父故,傢業凋零,以賣水為生。趙明請我過府讀書,酒醉殺死丫鬟,公堂定罪,秋後處决,不能男婚女配,耽誤青春少女。自此日為始,任憑趙明將女另配豪門,孫姓並不過問,永斷葛藤。此係兩造情願,各無返悔。恐後無憑,立此退婚文約為憑,後有腳摹手摹為據。大明國某年某月某日立。 退婚文約人孫繼高親筆
蘭英小姐看畢,不由的腮邊落淚,刀割柔腸,劍刺心肝,忿火中燒,把退婚文契撕的紛紛而碎。趙明見小姐撕碎退婚離書,怒道:“老夫費了許多心機,纔得這張離書,竟被你一旦撕碎。老夫以後指何為憑?真乃下賤之才,令人可惱!”小姐說:“ 爹爹不必煩惱。古雲:‘ 貧而能守即如聖矣,富而不仁近於禽獸。’ 你枉為國傢大臣,信聽枕畔之言,害了女兒結發之夫,天理喪盡,豈不怕人辱駡!況且你熟讀五經四書,那試官有眼無珠,就中了你這不通文理的進士。做事太狠,上天斬你宗嗣。你倚趙能為子,哪知是異姓亂宗?你替兒嫌婿,兒衹認命。誰傢未有窮親戚?” 幾句話衹氣的趙明渾身亂抖,舉手欲打小姐。李夢月眼精手快,用身遮攔,把蘭英小姐推出客廳,一同回綉樓去了。按下不表。
且言禁卒把孫繼高背進南牢放下,孫公子拜了獄神,舉目觀看:墻高滿插荊棘,受罪之人披枷帶索,腳鐐手木醜,垢面蓬頭。自己暗想:“這些罪囚皆是自作自受,誰似我被屈含冤?”想到其間,不由心中一慘,嚎啕痛哭起來。衆囚犯走至孫繼高面前,齊聲問道:“朋友,為何啼哭?這裏邊俱是殺人放火,緑林豪傑,那有你這膿包,睜眼惹下閉眼受纔是男子漢大丈夫了。你姓甚名誰?因何犯罪?說個明白,大傢聽一聽。”孫公子聞言,從頭至尾說了一遍。衆囚犯說:“這趙明狗娘養的,真令人可惱!你不必傷悲,盼望皇上開恩赦罪,我等出了牢獄,定要殺他滿門傢眷,雞犬亦不留,替你報此仇恨!” 衹見禁卒進牢房問道:“孫相公,這牢內的規矩你可知曉?”公子說:“ 一概不知,望求大哥指教。”禁卒說:“凡人犯進監,都有俺一分規矩禮,你可從帶來?”公子說:“我傢中貧苦,纔被老賊製我於死地,哪有錢奉送大哥?望乞 大 哥 方 便 方 便,日 後 若 有 出 頭 之 日,必 有 重謝。”衆囚犯也替孫繼高講情:“他是含冤負屈,被人陷害,望乞寬量他罷。”禁卒衹得罷了,嚮前邊去了。不多時,衹見牢頭跑進來說道:“衆囚犯快快入牢,四老爺前來查監。若是闖見,大傢不便。” 一行說着,將衆犯上了串鎖刑具。捕廳進的監來,將人犯點清數目,方纔出監而去。
且說孫繼高傢的街鄰劉保,以賣豆腐為生,從縣衙所過,見禁卒背負繼高入監,大吃一驚。
不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青雲杳杳紫雲現,正德皇爺登金殿。
十二治官造監書,選出一部《烈女傳》。
四句題綱敘過,引出一部《 雙燈記》 故事,乃是大明正德年間,有兩部大臣,一位是傢住常州府無錫縣南門內,姓趙名明,表字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喚蘭英小姐。一位是住無錫縣東門外,姓孫名宏,表字廣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名繼成,次名繼高。長子娶妻竜氏素真,是山東竜進士之女,次子未曾婚配。趙、孫兩傢老爺一郡人氏,又同殿為臣,愛好結親,就將蘭英小姐許配繼高為妻,尚未迎娶。衹因劉瑾專權,二傢老爺無心在朝奉君,遂各上辭王表章,帶職還傢。
孫老爺為官清廉,傢道衹可糊口。未及三年,孫老爺病故,傢內又遭回祿之災,度日無資,陸續賣盡地土田園。大公子孫繼成就其餘資,上京赴考,拋下高堂老母、妻子竜氏素真、女兒愛姐,日久天長,傢中度用堪堪已乏。二公子孫繼高見傢內度日如年,艱難已甚,無奈不顧體面,在大街賣水為生,糊口度日。
這一日趙明從王宅赴席而回,在大街正遇孫繼高擔水筲從旁邊過去。回到府中修書一封,差傢人送至孫府,並衣服一身、白銀十兩。二公子不知是何事,稟明母親,拆書同觀。書中所言:請姑爺過府讀書,白銀五兩安傢。母子心中大悅,立刻更換衣服,同趙府傢人來至趙府。趙明聞報,迎出大廳。二公子行了大禮,翁婿談了些閑話,命人將二公子送在後花園內讀書。這且不表。
且言趙明歡歡喜喜來至內宅。原來王氏夫人早已故去,當時是繼配馬氏當傢。見趙明入內,馬氏同帶來之子趙能將趙明接進內室,馬氏問道:“老爺滿面歡喜,有何得意事?”趙明見問,就將請姑爺在傢攻書言了一遍。馬氏聞言心中不悅,腹內度乎:“ 若留孫窮鬼在此,日後必將傢業分去一半。”想到其間,開言說道:“老爺做事太不明白!” 趙明問道:“何以見得?”馬氏說:“這窮鬼終日即在大街賣水,哪有大志?窮的連立錐之地也無,真乃玷辱門庭!若依我之見,將此婚退了。多給他銀兩,令他別娶。如其不然,用酒將他灌醉,令吾兒趙能殺死丫鬟,賴他酒後行兇,送到當官問成死罪,有何不可?” 趙明聞言,左思右想,心無主意,衹可依計而行。定於七月七夕行事。
到了初七晚,設下酒筵,請孫繼高飲酒過七夕。話不可煩絮,將孫繼高哄醉,扶入花園書齋,趙能在書齋門外把丫鬟殺死,將刀扔在屍旁,自去安眠。次日園丁報稟:“園中書齋外丫鬟被殺。” 趙明聞報,假意吃驚,遂率領衆傢丁,來至花園書房外驗看,遂說道:“園中並無別人,必是不長進孫繼高小奴才!因姦不允,殺死丫鬟滅口。此係人命,老夫不敢隱瞞。”命傢人拿名帖,將孫繼高送縣,暗中送與知縣百兩黃金。贓官蔡英得了賄賂,立刻升公堂,將孫繼高屈打成招,問成酒後行兇,殺死丫鬟,問成死罪,定鐐收監。趙明命趙能進監,立逼孫繼高親筆寫退婚文約一紙。趙能將退婚之字拿回府來,交與趙明。
在客捨父子講說此事,不料被小姐使女李夢月聽了個真真切切。急急忙忙回到綉樓,將此事嚮蘭英小姐學說一遍。小姐聽畢,如站高樓失足,洋子江心崩舟一般,激伶伶打了一個寒戰,不由的撲簌簌滾下淚珠。心中暗說道:“爹爹作事太差!做此傷天害理之事!頭上有青天,離地三尺有神靈監察。你因女兒恐日後迎娶過門受苦,定計謀害我那未過門的夫君,代奴另尋豪富之傢。豈知你這女兒知三從曉四德,心如鐵石。常言:‘嫁乞隨乞,嫁叟隨叟’,烈女焉能嫁二夫?”想到其間,啼哭不止。李夢月說:“ 姑娘少要悲慟。難道你哭一會子,孫公子就出了監牢獄不成?還是設法救公子出監纔是。” 蘭英說:“ 奴傢此時心如刀攪,哪有主意?月姐,自從你兄妹離鄉在外,落在此處,你兄染病,姐在街巷求乞,為妹周濟你兄妹。後來你兄病愈,將你寄在我府,我以姐妹相待,姐姐就是我貼心之人。你與奴想一主意纔是!”夢月說:“我有一個拙見:咱到前廳去見老爺,不可愁眉淚眼。壓下濁氣,現出笑容。隨着老爺心意行事,將退婚文約誆到手內,給他撕碎,再想救孫公子的主意。你看何如?”蘭英小姐聞言大悅,說:“事不宜遲,就此前去。” 二人下了綉樓,竟奔前廳。
霎時來至前廳門外,衹聽裏邊父子講話。小姐停步,夢月一聲說道:“俺姑娘來了!” 趙能聽說小姐到來,出離客廳徉徜去了。
小姐進客廳嚮趙明面前深深拜了一拜,說:“爹爹萬福了。”趙明說:“女兒,傢禮不可常敘。坐下講話。” 小姐遵命,在一旁坐下。趙明問道:“女兒不在綉樓習學針黹,來至前廳有何事論?”小姐口尊:“天倫,孩兒夜半偶得一夢,夢見一輪紅日墜落懷中。不知主何吉兇?爹爹照夢書上給孩兒圓上一圓。”趙明聞夢滿心歡喜,說:“ 兒呀,紅日墜懷乃係吉慶喜兆,我兒必有大喜臨身。” 小姐問道:“ 孩兒乃係閨門幼女,喜從何來?” 趙明仰面大笑說:“這前廳也沒外人聽,我對你言講,亦無妨礙。” 遂將“ 起初與東門外孫侍郎次子愛好結親,孫宏亡故,傢遭天火,窮無立錐之地,無食充饑,無衣遮寒,衹落的次子長街賣水為生。為父恐日後女兒受他所纍,假意請他來府攻書為由,用酒將孫繼高灌醉,命趙能殺死丫鬟春香,誣賴他酒後行兇,將他送在公堂。暗中賄買蔡知縣,定成死罪。為父於你另尋富貴之傢子弟婚配,你得風光,為父臉面亦得光彩。” 蘭英小姐聽罷此言,猶如滾油燒心,衹得勉強笑道:“天倫為孩兒終身大事費盡心力,衹怕還有[ 考] 慮不到之處。聞聽人言他的長兄上京應試,三年未回。倘若得官還傢,搭救他兄弟出監,再來爭親,爹爹指何為憑?” 趙明說:“ 女兒放心,為父已逼勒他寫了退婚文約,還怕他怎的?” 小姐說:“既有文約,孩兒看一看。若果然寫的結實,任憑天倫與孩兒擇婚。” 趙明不解其意,遂將退婚文約取出,遞與小姐,說道:“這就是退婚的憑據。”小姐接在手中,展開一看,上寫着:
立退婚文約人孫繼高:因故父與同鄉趙明愛好結親,不料父故,傢業凋零,以賣水為生。趙明請我過府讀書,酒醉殺死丫鬟,公堂定罪,秋後處决,不能男婚女配,耽誤青春少女。自此日為始,任憑趙明將女另配豪門,孫姓並不過問,永斷葛藤。此係兩造情願,各無返悔。恐後無憑,立此退婚文約為憑,後有腳摹手摹為據。大明國某年某月某日立。 退婚文約人孫繼高親筆
蘭英小姐看畢,不由的腮邊落淚,刀割柔腸,劍刺心肝,忿火中燒,把退婚文契撕的紛紛而碎。趙明見小姐撕碎退婚離書,怒道:“老夫費了許多心機,纔得這張離書,竟被你一旦撕碎。老夫以後指何為憑?真乃下賤之才,令人可惱!”小姐說:“ 爹爹不必煩惱。古雲:‘ 貧而能守即如聖矣,富而不仁近於禽獸。’ 你枉為國傢大臣,信聽枕畔之言,害了女兒結發之夫,天理喪盡,豈不怕人辱駡!況且你熟讀五經四書,那試官有眼無珠,就中了你這不通文理的進士。做事太狠,上天斬你宗嗣。你倚趙能為子,哪知是異姓亂宗?你替兒嫌婿,兒衹認命。誰傢未有窮親戚?” 幾句話衹氣的趙明渾身亂抖,舉手欲打小姐。李夢月眼精手快,用身遮攔,把蘭英小姐推出客廳,一同回綉樓去了。按下不表。
且言禁卒把孫繼高背進南牢放下,孫公子拜了獄神,舉目觀看:墻高滿插荊棘,受罪之人披枷帶索,腳鐐手木醜,垢面蓬頭。自己暗想:“這些罪囚皆是自作自受,誰似我被屈含冤?”想到其間,不由心中一慘,嚎啕痛哭起來。衆囚犯走至孫繼高面前,齊聲問道:“朋友,為何啼哭?這裏邊俱是殺人放火,緑林豪傑,那有你這膿包,睜眼惹下閉眼受纔是男子漢大丈夫了。你姓甚名誰?因何犯罪?說個明白,大傢聽一聽。”孫公子聞言,從頭至尾說了一遍。衆囚犯說:“這趙明狗娘養的,真令人可惱!你不必傷悲,盼望皇上開恩赦罪,我等出了牢獄,定要殺他滿門傢眷,雞犬亦不留,替你報此仇恨!” 衹見禁卒進牢房問道:“孫相公,這牢內的規矩你可知曉?”公子說:“ 一概不知,望求大哥指教。”禁卒說:“凡人犯進監,都有俺一分規矩禮,你可從帶來?”公子說:“我傢中貧苦,纔被老賊製我於死地,哪有錢奉送大哥?望乞 大 哥 方 便 方 便,日 後 若 有 出 頭 之 日,必 有 重謝。”衆囚犯也替孫繼高講情:“他是含冤負屈,被人陷害,望乞寬量他罷。”禁卒衹得罷了,嚮前邊去了。不多時,衹見牢頭跑進來說道:“衆囚犯快快入牢,四老爺前來查監。若是闖見,大傢不便。” 一行說着,將衆犯上了串鎖刑具。捕廳進的監來,將人犯點清數目,方纔出監而去。
且說孫繼高傢的街鄰劉保,以賣豆腐為生,從縣衙所過,見禁卒背負繼高入監,大吃一驚。
不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回 聞兇信氣死孫母 置靈薄竜氏剪發
姻緣由來定生前,月老久矣赤繩牽。
衹因嫌貧愛富貴,竟敢昧心違上天。
話表孫宅鄰捨劉保傢貧,以賣豆腐為生。這日肩擔豆腐從縣衙前經過,看見衙前人山人海,心中納悶。訪問飯鋪,鋪夥張三說:“ 是東門外賣水的孫繼高,被他嶽父送在當官,說是 酒 後 無 德,殺 死 丫 鬟。” 劉 保 聞 言,心 中 疑 惑:
“孫二叔素日無此脾氣。待我看看去。” 將豆腐擔放下,口稱:“張三哥看一會挑子,我去衙中望一望。”張三說:“快回來纔好呢。”劉保回答:“曉得。”忙忙走進縣衙,正遇見孫繼高下堂,身帶刑具,禁卒背着進了監牢。心中暗想:“真有此事!孫太太並大嬸未必知此事。我不免給他傢送一個信,令他婆媳設法搭救孫二叔,纔是正理。” 想罷,出了縣衙,擔起豆腐挑,慌慌張張竟奔東門外。
[劉保來至] 孫宅門首,用手將門連拍了幾下,叫道:“愛姐,快開門來!” 老夫人婆媳三人正在草堂閑話,忽聽叩門之聲,說:“愛姐你出去看一看,是誰叩門?” 愛姐說:“多半是俺爹爹從京回來咧!” 遂走出草堂,來到大門裏,從門縫望外一看,問道:“外邊不是劉保哥哥麽,作什麽來了?拍門拍的這麽緊!” 劉保說:“你快開門,有話嚮太太說。”愛姐把門開放,劉保問道:“太太在那裏?” 愛姐說:“現在草堂。”劉保隨愛姐進了草堂,老夫人問道:“劉保有何事?叩門甚緊。”劉保口尊:“ 太太,我來報信。適纔我在大街賣豆腐,走在縣衙,見俺孫二叔身帶刑具,腿上血淋淋的。禁卒背着二叔從我面前過去,進了監牢。我已訪問,原來是趙明嫌貧愛富,誣賴俺二叔酒醉行兇,殺死丫鬟,賄送到官,問成死罪。我急忙跑回來給太太送個信,好設法搭救俺二叔。”老夫人問道:“此話當真?” 劉保說:“ 小人焉敢撒謊?”老夫人聞言,不由的撲簌簌落下淚來,衹氣的渾身亂抖。劉保送完此信,先自賣豆腐去了。老夫人年紀高邁,哭一回駡一回,猛然痰涎上壅,堵住咽喉,一蹶跌倒在地。竜氏、愛姐連忙上前,抱住老夫人,一個叫:“母親醒來!”一個叫:“祖母醒來!”連叫數聲,並不哼聲,工夫不大,見老夫人面如青葉,直挺挺渾身冰涼。竜氏一見婆母故去,不由的母女痛哭起來。
哭夠多時,愛姐止淚說道:“娘呀,歇歇罷。我奶奶既死,哭也無益。咱先給俺奶奶買靈薄纔是。難道哭會子,俺奶奶就活了不成?” 竜氏說:“趙明賊給咱五兩銀子,換了錢鈔,給你二叔置買襯衣並鞋襪,餘剩之錢每日用度,又還街坊鄰捨之欠。至今傢中分文未有,咱母女落到這步田地,有何人藉給咱錢鈔?小孩子傢焉知道世態炎涼?再說咱傢裏一根秫 稭、一 披 麻 也 沒 有,教 為 娘 如 何 辦 法?” 愛 姐 說:“俺奶奶前日所留的一捆秫稭,要夾籬笆的,何不先做靈薄呢?再將院內的破磚頭搬些個進來,架起靈薄。我去尋點麻經錢串,把靈薄攏住就得了麽。” 竜氏聞兒言有理,自己搬運磚頭,愛姐去尋麻經錢串。不多時將麻經錢串尋找了來,攏好了秫稭的靈薄,將磚頭壘起兩個臺子,將靈薄鋪放停妥,將老夫人的屍身搭在上邊。愛姐說:“娘呀,俺奶奶還得蒙臉紙,也得買幾張紙錢燒一燒哇。” 竜氏說:“ 兒呀,你所言的這些事非錢不行,咱傢那來的錢去買去?” 愛姐說:“這也沒有,那也沒有。這心裏怎麽忍的過去?” 竜氏聞說,半刻無言,“ 咳” 了一聲,說:“ 愛姐你去將錢婆喚來。”愛姐說:“遵命。”走出大門去了。
竜氏打發愛姐去後,遂將青絲發打開,用剪子將頭髮剪下一縷。衹見錢婆走進門來問道:“大嬸呀,老奶奶怎麽死的?又沒聽說有災病?” 竜氏說:“傢中寒苦,二叔在大街賣水,你是知道的。不料被他嶽父遇見,假意請到他傢裏攻書。這趙明賊殺死使女,誣俺二叔酒醉行兇,送到當官,屈打成招,問成死罪,下在南牢。劉保送信,我母親生生氣死。咳,連噙口錢、蒙臉紙並紙錢都沒有。喚你來非有別的事,我方纔剪下一縷頭髮,煩你拿在長街,代賣幾百錢文,好買紙張一切。”錢婆連聲答應,接過頭髮,出了街門。
錢婆心中想道:“前日王府上小姐托我買頭髮,我何不往那裏去賣?”想罷走進東門。不大工夫來至王府門首。看見傢人王興,說:“給我看着狗”。王興說:“狗不咬人,衹管進去。”錢婆進了大門,拐彎抹角來至綉樓之下。見丫鬟喜梅正欲上樓,遂煩喜梅領着上樓。見了王小姐,將頭髮遞過去。小姐接過一看,見頭髮又黑又亮,足有三尺多長,小姐便問:“這是誰傢的?這樣好頭髮拿來賣。”錢婆說:“若提起這頭髮的緣由,是小孩沒娘,說話就長了。” 遂將孫宅之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王小姐聽罷錢婆一席話,說道:“他傢為官一場,誰想如今貧的這樣苦楚。這頭髮值錢有限,我給他大錢三百文罷。” 錢婆說:“ 這是姑娘的美意。”小姐遂拿了三百大錢,遞與錢婆。錢婆接錢,往樓下就走。小姐說:“你且停步。” 錢婆說:“小姐還有甚事吩咐?” 小姐說:“我給你五十文錢作為腳步錢,你不可打人傢的拐。”錢婆笑說:“姑娘說那裏話來,把我看的不是人了。人傢死喪在地,賣頭髮我再打拐,我可連豬狗都不如了。” 言罷下了綉樓,出了大門,來至街心。心中暗想:“適纔王小姐不教我打拐,我終日忙忙給人傢買賣物件,說大賣小,若不打拐,我就得喝風倒沫。不成今日少賺點罷。” 遂把錢摸下五十文,揣在懷內,一直出了東門,來至孫宅。走進草堂,把二百五十文錢交給竜氏,又將王小姐的美意表出。竜氏稱贊不已。說:“我給你五十文錢,作為謝你,餘下這二百錢煩你再去給俺打點油,稱些面,買些錢紙。” 錢婆說: “ 使的。”接過錢出了大門,來至街市。買辦停當,拿回交於竜氏,徉徜去了。
竜氏立刻做了兩碗供湯,用火點着錢紙,母女二人雙膝跪倒,悲悲切切哭起來了。愛姐止悲,見他娘過於哀慟,勸道:“娘呀,天已晚了。歇歇再哭罷。” 竜氏止住悲聲,把打狗餅放在婆母衣袖內。把一文錢放在婆母口內,將蒙臉紙蒙在婆母臉上。收拾已畢,坐在一旁,衹是怔呵呵發愣。愛姐說:“ 娘呀,天不早了,咱在哪裏睡哇?” 竜氏說:“ 兒呀,你二叔在南牢受罪,你爹爹上京趕考未回。咱傢內一個男人沒有,你到廚房把柴禾抱些來,攤在這當門,咱就與你奶奶守靈罷。”愛姐說:“ 我這心裏就是害怕呢。” 竜氏說:“千萬休說害怕,說害怕就為不孝了。” 愛姐衹得到廚房抱了一抱柴禾,放在靈薄一旁。竜氏用手鋪好,命愛姐躺在柴禾上安睡。愛姐害怕又不敢哭。不多一時,愛姐睡熟。竜氏獨坐燈前,思前想後,想起丈夫上京趕考,三年有餘,並無音信來傢;二叔現在南監受罪,監中又無銀錢打墊;傢中停靈在堂,無錢買辦棺木,天氣又熱,又恐怕壞了屍首。想到這裏,不由的大放悲聲。按下不表。
且言大公子孫繼成自從大比之年上京應試,不料時運不通,水土不和,感冒風寒,進京之後身得汗病,病在招商客店。病了一月有餘,及至病好離床,三場已過,誤了場期。銀錢花費已淨,衣服行囊典當已空。有心回籍,難見本鄉父老,與自己臉面無光。無奈流落京師,賣字飠鬍口,受盡饑寒之苦。挨到三年之期,皇王開科取士,自己身上衣服襤縷,手中無錢製辦衣履衫巾,愁鎖眉峰,無處告貸。店主人劉小全看見孫繼成終日的是呆呆發怔,就知他缺衣少錢,不能進場奪魁。可惜他在京受苦,耐等三年之工夫,一旦之間大失所望。不由發了一點惻隱之心,“不免我成全他這一步功名罷。”遂將孫繼成的衣服代他在典當內贖出,又贈了些資財,令他置辦進場所用之物。孫繼成千恩萬謝,立刻置辦已齊。禮部投捲已畢,竟候入場之期,好入場奪取錦標,揚名天下,光宗耀祖。想到其間,不由的心中爽悅。不覺已到了場期,攜帶文房四寶入場。不知取中否,且看下回分解。
姻緣由來定生前,月老久矣赤繩牽。
衹因嫌貧愛富貴,竟敢昧心違上天。
話表孫宅鄰捨劉保傢貧,以賣豆腐為生。這日肩擔豆腐從縣衙前經過,看見衙前人山人海,心中納悶。訪問飯鋪,鋪夥張三說:“ 是東門外賣水的孫繼高,被他嶽父送在當官,說是 酒 後 無 德,殺 死 丫 鬟。” 劉 保 聞 言,心 中 疑 惑:
“孫二叔素日無此脾氣。待我看看去。” 將豆腐擔放下,口稱:“張三哥看一會挑子,我去衙中望一望。”張三說:“快回來纔好呢。”劉保回答:“曉得。”忙忙走進縣衙,正遇見孫繼高下堂,身帶刑具,禁卒背着進了監牢。心中暗想:“真有此事!孫太太並大嬸未必知此事。我不免給他傢送一個信,令他婆媳設法搭救孫二叔,纔是正理。” 想罷,出了縣衙,擔起豆腐挑,慌慌張張竟奔東門外。
[劉保來至] 孫宅門首,用手將門連拍了幾下,叫道:“愛姐,快開門來!” 老夫人婆媳三人正在草堂閑話,忽聽叩門之聲,說:“愛姐你出去看一看,是誰叩門?” 愛姐說:“多半是俺爹爹從京回來咧!” 遂走出草堂,來到大門裏,從門縫望外一看,問道:“外邊不是劉保哥哥麽,作什麽來了?拍門拍的這麽緊!” 劉保說:“你快開門,有話嚮太太說。”愛姐把門開放,劉保問道:“太太在那裏?” 愛姐說:“現在草堂。”劉保隨愛姐進了草堂,老夫人問道:“劉保有何事?叩門甚緊。”劉保口尊:“ 太太,我來報信。適纔我在大街賣豆腐,走在縣衙,見俺孫二叔身帶刑具,腿上血淋淋的。禁卒背着二叔從我面前過去,進了監牢。我已訪問,原來是趙明嫌貧愛富,誣賴俺二叔酒醉行兇,殺死丫鬟,賄送到官,問成死罪。我急忙跑回來給太太送個信,好設法搭救俺二叔。”老夫人問道:“此話當真?” 劉保說:“ 小人焉敢撒謊?”老夫人聞言,不由的撲簌簌落下淚來,衹氣的渾身亂抖。劉保送完此信,先自賣豆腐去了。老夫人年紀高邁,哭一回駡一回,猛然痰涎上壅,堵住咽喉,一蹶跌倒在地。竜氏、愛姐連忙上前,抱住老夫人,一個叫:“母親醒來!”一個叫:“祖母醒來!”連叫數聲,並不哼聲,工夫不大,見老夫人面如青葉,直挺挺渾身冰涼。竜氏一見婆母故去,不由的母女痛哭起來。
哭夠多時,愛姐止淚說道:“娘呀,歇歇罷。我奶奶既死,哭也無益。咱先給俺奶奶買靈薄纔是。難道哭會子,俺奶奶就活了不成?” 竜氏說:“趙明賊給咱五兩銀子,換了錢鈔,給你二叔置買襯衣並鞋襪,餘剩之錢每日用度,又還街坊鄰捨之欠。至今傢中分文未有,咱母女落到這步田地,有何人藉給咱錢鈔?小孩子傢焉知道世態炎涼?再說咱傢裏一根秫 稭、一 披 麻 也 沒 有,教 為 娘 如 何 辦 法?” 愛 姐 說:“俺奶奶前日所留的一捆秫稭,要夾籬笆的,何不先做靈薄呢?再將院內的破磚頭搬些個進來,架起靈薄。我去尋點麻經錢串,把靈薄攏住就得了麽。” 竜氏聞兒言有理,自己搬運磚頭,愛姐去尋麻經錢串。不多時將麻經錢串尋找了來,攏好了秫稭的靈薄,將磚頭壘起兩個臺子,將靈薄鋪放停妥,將老夫人的屍身搭在上邊。愛姐說:“娘呀,俺奶奶還得蒙臉紙,也得買幾張紙錢燒一燒哇。” 竜氏說:“ 兒呀,你所言的這些事非錢不行,咱傢那來的錢去買去?” 愛姐說:“這也沒有,那也沒有。這心裏怎麽忍的過去?” 竜氏聞說,半刻無言,“ 咳” 了一聲,說:“ 愛姐你去將錢婆喚來。”愛姐說:“遵命。”走出大門去了。
竜氏打發愛姐去後,遂將青絲發打開,用剪子將頭髮剪下一縷。衹見錢婆走進門來問道:“大嬸呀,老奶奶怎麽死的?又沒聽說有災病?” 竜氏說:“傢中寒苦,二叔在大街賣水,你是知道的。不料被他嶽父遇見,假意請到他傢裏攻書。這趙明賊殺死使女,誣俺二叔酒醉行兇,送到當官,屈打成招,問成死罪,下在南牢。劉保送信,我母親生生氣死。咳,連噙口錢、蒙臉紙並紙錢都沒有。喚你來非有別的事,我方纔剪下一縷頭髮,煩你拿在長街,代賣幾百錢文,好買紙張一切。”錢婆連聲答應,接過頭髮,出了街門。
錢婆心中想道:“前日王府上小姐托我買頭髮,我何不往那裏去賣?”想罷走進東門。不大工夫來至王府門首。看見傢人王興,說:“給我看着狗”。王興說:“狗不咬人,衹管進去。”錢婆進了大門,拐彎抹角來至綉樓之下。見丫鬟喜梅正欲上樓,遂煩喜梅領着上樓。見了王小姐,將頭髮遞過去。小姐接過一看,見頭髮又黑又亮,足有三尺多長,小姐便問:“這是誰傢的?這樣好頭髮拿來賣。”錢婆說:“若提起這頭髮的緣由,是小孩沒娘,說話就長了。” 遂將孫宅之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王小姐聽罷錢婆一席話,說道:“他傢為官一場,誰想如今貧的這樣苦楚。這頭髮值錢有限,我給他大錢三百文罷。” 錢婆說:“ 這是姑娘的美意。”小姐遂拿了三百大錢,遞與錢婆。錢婆接錢,往樓下就走。小姐說:“你且停步。” 錢婆說:“小姐還有甚事吩咐?” 小姐說:“我給你五十文錢作為腳步錢,你不可打人傢的拐。”錢婆笑說:“姑娘說那裏話來,把我看的不是人了。人傢死喪在地,賣頭髮我再打拐,我可連豬狗都不如了。” 言罷下了綉樓,出了大門,來至街心。心中暗想:“適纔王小姐不教我打拐,我終日忙忙給人傢買賣物件,說大賣小,若不打拐,我就得喝風倒沫。不成今日少賺點罷。” 遂把錢摸下五十文,揣在懷內,一直出了東門,來至孫宅。走進草堂,把二百五十文錢交給竜氏,又將王小姐的美意表出。竜氏稱贊不已。說:“我給你五十文錢,作為謝你,餘下這二百錢煩你再去給俺打點油,稱些面,買些錢紙。” 錢婆說: “ 使的。”接過錢出了大門,來至街市。買辦停當,拿回交於竜氏,徉徜去了。
竜氏立刻做了兩碗供湯,用火點着錢紙,母女二人雙膝跪倒,悲悲切切哭起來了。愛姐止悲,見他娘過於哀慟,勸道:“娘呀,天已晚了。歇歇再哭罷。” 竜氏止住悲聲,把打狗餅放在婆母衣袖內。把一文錢放在婆母口內,將蒙臉紙蒙在婆母臉上。收拾已畢,坐在一旁,衹是怔呵呵發愣。愛姐說:“ 娘呀,天不早了,咱在哪裏睡哇?” 竜氏說:“ 兒呀,你二叔在南牢受罪,你爹爹上京趕考未回。咱傢內一個男人沒有,你到廚房把柴禾抱些來,攤在這當門,咱就與你奶奶守靈罷。”愛姐說:“ 我這心裏就是害怕呢。” 竜氏說:“千萬休說害怕,說害怕就為不孝了。” 愛姐衹得到廚房抱了一抱柴禾,放在靈薄一旁。竜氏用手鋪好,命愛姐躺在柴禾上安睡。愛姐害怕又不敢哭。不多一時,愛姐睡熟。竜氏獨坐燈前,思前想後,想起丈夫上京趕考,三年有餘,並無音信來傢;二叔現在南監受罪,監中又無銀錢打墊;傢中停靈在堂,無錢買辦棺木,天氣又熱,又恐怕壞了屍首。想到這裏,不由的大放悲聲。按下不表。
且言大公子孫繼成自從大比之年上京應試,不料時運不通,水土不和,感冒風寒,進京之後身得汗病,病在招商客店。病了一月有餘,及至病好離床,三場已過,誤了場期。銀錢花費已淨,衣服行囊典當已空。有心回籍,難見本鄉父老,與自己臉面無光。無奈流落京師,賣字飠鬍口,受盡饑寒之苦。挨到三年之期,皇王開科取士,自己身上衣服襤縷,手中無錢製辦衣履衫巾,愁鎖眉峰,無處告貸。店主人劉小全看見孫繼成終日的是呆呆發怔,就知他缺衣少錢,不能進場奪魁。可惜他在京受苦,耐等三年之工夫,一旦之間大失所望。不由發了一點惻隱之心,“不免我成全他這一步功名罷。”遂將孫繼成的衣服代他在典當內贖出,又贈了些資財,令他置辦進場所用之物。孫繼成千恩萬謝,立刻置辦已齊。禮部投捲已畢,竟候入場之期,好入場奪取錦標,揚名天下,光宗耀祖。想到其間,不由的心中爽悅。不覺已到了場期,攜帶文房四寶入場。不知取中否,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