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ravel>> 社交礼仪>> Dai De   China   西汉   (?43 BC~?33 BC)
大戴礼记
  礼记是儒学的一本经典著作,其中的文章是孔子的学生以及战国时期儒学学者的作品。汉朝学者戴德将汉初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被称为“ 大戴礼记”,后来其弟子戴圣又将大戴礼记简化删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一共49篇,被称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后来失落了,小戴礼记就是今天的礼记。
  
  汉代时孔壁出书,得古《礼》五十七篇,其中十七篇与《仪礼》相同,《奔丧》《投壶》见于另外四十篇中,礼家将其录于《礼记》之中,得以流传,而其余篇章,因为藏之秘府,世人难得一见,后来竟散逸不传,称为“逸《礼》”。
  
  礼记不仅是一部描写规章制度的书,也是一部关于仁义道德的教科书。
主言第三十九
  孔子閒居,曾子侍。孔子曰:"参,今之君子,惟士与大夫之言之间也,其至於君子之言者甚希矣。於乎!吾主言其不出而死乎!哀哉!"
  曾子起曰:"敢问:何谓'主言'?"孔子不应。曾子惧,肃然抠衣下席曰:"弟子知其不孙也,得夫子之间也难,是以敢问也。"
  孔子不应,曾子惧,退负序而立。孔子曰:"参!女可语明主之道与?"曾子曰:"不敢以为足也,得夫子之间也难,是以敢问。"
  孔子曰:"吾语女: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虽有国焉,不教不服,不可以取千里。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地治之,不可以霸主。是故昔者明主内脩七教,外行三至。七教脩焉,可以守;三至行焉,可以征。七教不脩,虽守不固;三至不行,虽征不服。是故明主之守也,必折冲於千里之外;其征也,衽席之上还师。是故内脩七教而上不劳,外行三至而财不费,此之谓明主之道也。"
  曾子曰:"敢问:不费、不劳,可以为明乎?"孔子愀然扬麋曰:"参!女以明主为劳乎?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政之不中,君之过也。政之既中,令之不行,职事者之罪也。明主奚为其劳也?昔者明主关讥而不征,市鄽而不税,税十取一,使民之力,岁不过三日,入山泽以时,有禁而无征,此六者取财之路也。明主舍其四者而节其二者,明主焉取其费也?"
  曾子曰:"敢问:何谓七教?"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顺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谅,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强果则下廉耻,民皆有别,则贞、则正,亦不劳矣,此谓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教定是正矣。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是故君先立於仁,则大夫忠,而士信、民敦、工璞、商悫、女憧、妇空空,七者教之志也。七者布诸天下而不窕,内诸寻常之室而不塞。是故圣人等之以礼,立之以义,行之以顺,而民弃恶也如灌。"
  曾子曰:"弟子则不足,道则至矣。"孔子曰:"参!姑止!又有焉。昔者明主之治民有法,必别地以州之,分属而治之,然后贤民无所隐,暴民无所伏;使有司日省如时考之,岁诱贤焉,则贤者亲,不肖者惧;使之哀鳏寡,养孤独,恤贫穷,诱孝悌,选贤举能。此七者脩,则四海之内无刑民矣。上之亲下也如腹心,则下之亲上也如保子之见慈母也。上下之相亲如此,然后令则从、施则行。因民既迩者说,远者来怀。然后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十寻而索;百步而堵,三百步而里,千步而井,三井而句烈,三句烈而距;五十里而封,百里而有都邑;乃为畜积衣裘焉,使处者恤行者有兴亡。是以蛮夷诸夏虽衣冠不同、言语不合,莫不来至,朝觐於王。故曰:无市而民不乏,无刑而民不违。毕弋田猎之得,不以盈宫室也:徵敛於百姓,非以充府库也;慢怛以补不足,礼节以损有馀。故曰:多信而寡貌。其礼可守,其信可复,其迹可履其於信也,如四时春秋冬夏。其博有万民也,如饥而食,如渴而饮,下土之人信之夫!暑热冻寒,远若迩;非道迩也,及其明德也。是以兵革不动而威,用利不施而亲,此之谓'明主之守也,折冲乎千里之外',此之谓也。"
  曾子曰:"敢问,何谓三至?"孔子曰:"至礼不让而天下治,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说,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明主笃行三至,故天下之君可得而知也,天下之士可得而臣也,天下之民可得而用也。"
  曾子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昔者明主以尽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数;既知其数,又知其所在。明主因天下之爵,以尊天下之士,此之谓'至礼不让而天下治'。因天下之禄,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谓'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说'。天下之士说,则天下之明誉兴。故曰: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者也。所谓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选天下之至良者也。此三者咸通,然后可以征。是故仁者莫大於爱人,知者莫大於知贤,政者莫大於官贤,有土之君脩此三者,则四海之内拱而俟,然后可以征。明主之所征,必道之所废者也。彼废道而不行,然后诛其君,致其征,吊其民,而不夺其财也。故曰:明主之征也,犹时雨也,至则民说矣。是故行施弥博,得亲弥众,此之谓'衽席之上乎还师'。"
哀公问五义第四十
  鲁哀公问於孔子曰:"吾欲论吾国之士,与之为政,何如者取之?"孔子对曰:"生乎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为非者,不亦鲜乎?"哀公曰:"然则今夫章甫、句屦、绅带而搢笏者,此皆贤乎?"孔子曰:"否,不必然。今夫端衣、玄裳、冕而乘路者,志不在於食荤;斩衰、简屦、杖而歠粥者,志不在於饮食。故生乎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为非者,虽有,不亦鲜乎?"
  哀公曰:"善!何如则可谓庸人矣?"孔子对曰:"所谓庸人者,口不能道善言,而志不邑邑;不能选贤人善士而讬身焉,以为己忧。动行不知所务,止立不知所定;日选於物,不知所贵;从物而流,不知所归,五凿为政,心从而坏;若此,则可谓庸人矣。"
  哀公曰:"善!何如则可谓士矣?"孔子对曰:"所谓士者,虽不能尽道术,必有所由焉;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焉。是故知不务多,而务审其所知;行不务多,而务审其所由;言不务多,而务审其所谓;知既知之,行既由之,言既顺之,若夫性命肌肤之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若此,则可谓士矣。"
  哀公曰:"善!何如则可谓君子矣?"孔子对曰:"所谓君子者,躬行忠信,其心不买;仁义在己,而不害不志;闻志广博,而色不伐;思虑明达,而辞不争;君子犹然如将可及也,而不可及也。如此,可谓君子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可谓贤人矣?"孔子对曰:"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於本;言足法於天下,而不害於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如此,则可谓贤人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可谓圣人矣?"孔子对曰:"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情性也者,所以理然、不然、取、舍者也。故其事大,配乎天地,参乎日月,杂於云蜺,总要万物,穆穆纯纯,其莫之能循;若天之司,莫之能职;百姓淡然,不知其善。若此,则可谓圣人矣。"
  哀公曰:"善!"孔子出,哀公送之。
Home>> Travel>> 社交礼仪>> Dai De   China   西汉   (?43 BC~?33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