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I Hawthorne,1804一1864)出生於新英格蘭一名門望族,他 傢世代都是虔誠的加爾文教信徒。他的兩代先祖曾是馬薩諸塞殖民地政教合一的權力機構中 的要人,參與過一六九二年薩菜姆驅巫案及其後的教友派的活動。霍桑一傢後來以航海 為業,從事東印度地區的貿易,到他父親這一代,傢境已經大不如前。小納撒尼爾四歲時, 做船長的父親使病死在外,全靠才貌雙全的母親把他和兩個姐妹撫養成人。家庭和社會環境 中濃重的加爾文教氣氛,深深地影響了霍桑,使他自幼性格陰鬱,耽於思考;而祖先在追害 異端中的那種狂熱,測使他産生了負罪感,以致人大學後在自己的姓氏中加了一個 “W”.表示有別於祖先。從他十二歲以來的日記判斷,他在觀察及寫作上,都是早熟的。
霍桑十四歲時,到祖父的莊園土住了一年。那附近有個色巴果湖,霍桑經常到那裏打 獵、釣魚、讀書,充分領略自然風光。據他晚年回憶,他的一生以這段時間最為自由愉快, 而他的孤癖個性和詩人氣質。也是在這裏形成的。
霍桑在波多因大學讀書時,深為同學所推重。他在這裏結識了後來成為著名詩人的朗費 羅,當了總統的皮爾斯和投身海軍的布裏奇。這幾位學友都對他後來的生活和創作産生過影 響。
一八二五年霍桑大學畢業後,回到薩菜姆故居一住就是十二年,把時間全都用在了思 考.讀書和寫作上。由於不滿意自己的作品,他最初的幾篇短篇小說都是匿名發表的,他甚 至還焚毀了一些原稿。經過長時間的磨煉,霍桑終於在一八三七年出版了第一個短篇小說集 《重講一遍的故事》,從此以善於寫短篇小說而著稱。
一八四二年婚後,霍桑便遷到康考德居住。這裏不但是愛默生的家乡,而且是梭羅“返 回自然”的基地,堪稱是那一代超驗主義文人苔革的大本營。可想而知,霍桑後半生多在此 地居留,與那裏的哲學和文學氛圍大有關係。
正是翟桑的身世和經歷,形成了他的復雜的世界規和獨特的創作思想及手法。
《紅字》是霍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一八五O年該書問世後,霍桑一舉成名,成為當時 公認的最重要的作傢。
《紅字》故事的背景,是一六五O年前後的波士頓,當時的居民是一六二O至一六三O 年間來此定居的第一代移民。他們都是在英格蘭故土受詹姆斯一世而抱着創建人間樂土 的理想來新大陸的請教(即加爾文教)徒,史稱“朝聖的教父”。清教徒在英國最初是反抗羅 馬教皇、反對社會風氣的,他們註重理智,排斥感情,推崇理想,禁絶欲望;後來 卻發展到極端,不但異端。甚至連婦女在街上微笑都要處以監禁,兒童嬉戲也要加以鞭 打。
霍桑熟諳新英格蘭的歷史,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寫的這類故事。讀者在《紅字》中所看 到的情節和人物,在他的一些短篇中都可見端倪。少《教長的面紗》中牧師和少女的隱情, 《思狄柯特與紅十字》中胸佩紅字示衆的美婦,《年輕小夥子布朗》中人們倔偷到黑暗的森 林裏與魔鬼密約,《拉伯西尼醫生的女兒》(故事假托在意大利)中那位學識淵博、醫術精湛 但滅絶人性的醫生,等等。作者大概為了說明《紅字》故事有根有據,居然在正文前面難脫 流俗地寫了一個楔子。這個楔子在英文原文各版本中都有,約三萬七千餘漢字,名為《海 關》,主要是敘述作者在一八四六至一八四九年間任海關督察時的一些較事,文筆幽默流 暢。因與本書關係不大,放各中譯本均略去不譯;但其中有一部分涉及本書的源起,或許讀 者會感興趣,現摘譯如下:
一個雨天,我闊來無密,卻有幸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兩。我在圈閱堆在角落裏的廢棄文 獻時,我的註意力披一個神秘的包裹所吸引。那包裹是一塊紅色細布所做,已經磨損褪色, 上面依稀尚有衆綫刺綉的浪跡,侗己朽得不見原樣,看不出光澤了。顯而易見,那是極其美 妙的引綫活,那種針港手藝現在已經失傳。仔細湃認,便可看出這塊猩紅的破布片呈字母 “A”測。精確量米,每個筆劃險好是三又四分之……英寸長。毫無疑問,原先是用作衣裙 上的裝飾品的;至於當年怎樣佩戴,或長表示什麽等級、效件和薄嚴,我卻無從猜測。但它 卻奇怪地引起我的興趣,使我目不轉睛地盯視不已。誠然,其中必有深意,頗值琢磨。
我邊看邊思,或許這字母是白人設計出來飾在身上以引起印第實人註目的,便拿起在胸 前一試。當時找似乎感到——讀者盡可以發笑,但務必不要懷疑我的話——既下完全是又幾 乎就是肉體上的一陣燒灼,似乎那字母不是紅布做的,而是一塊滾燙的烙鐵。我一驚之下便 不自主地鬆手把它掉在了地上。
由於我專心註意那紅字,卻忽略了紅布包着的幾小張爛紙。次時我打開—看,竟滿意地 發現上面是老督察普先生的筆跡,相當詳盡地記述了事情的始末。其中有着一位名叫海絲 特·白蘭的婦女的言行,她在我們先輩的心目中是個令人頗為矚目的人物。她生活的年代約 在馬薩諾塞初創至十七世紀末葉之間。普督察所記的是一些老人的口述,他們小時候曾經見 過她:雖然上了年紀,但並非老態竜鐘,而是外貌端莊。她慣於在鄉間四處助人,象是一個 志願看護,……再往下讀,我還發現了有關這一奇特女性的其它憤況和所遭苦難的記載,讀 着自會從本書中一一讀到。請大傢牢記,本書所寫的主要事實均證據確鑿,自有普督察的文 獻足資證明。原件及紅字本身,仍存於我手,可供對本書感興趣的讀者隨意驗看……
這一番聲明原是作者故弄玄虛,實在不足為憑。不過,一六五八年普利茅斯殖民當局製 定的法律中確實有這樣一款:凡犯有姦淫罪者,“當於袖上及背部佩戴布製AD二大寫字 母,本政府治下若發現其未佩此二字母者,立即予以逮捕並當衆施以鞭打。”可見,當年受 此羞辱者會大有人在,霍桑並非杜撰。而書中的貝靈漢總各和威爾遜牧師也是實有其人,作 者本想用來增添作品的真實氣氛,卻引起一些人去考證丁梅斯代爾牧師是否影射約翰·科頓 ①,這恐怕違背了作者的初哀。
象《紅字》這樣題材的故事,如果由一個平庸之才去寫,很容易流於兒女私情的淺薄傳 奇,充其量也衹能寫成主人公抗爭逆境之類的通俗作品。但霍桑畢竟是個勤於思考、長於挖 掘的大手筆。他一方面深受清教主義的影響,擺脫不掉“原罪”“贖罪”及“命定論”之類 的宗教迷信,但又從傢族的負罪感出發,反過來對清教的統治痛心疚首;他一方面接受 了愛默生的超驗主義哲學觀,相信客觀的物質世界衹是某種隱蔽的神秘力量的象徵,但又受 個人的宗教意識的左右,去探尋固有的、獨象的“惡”。因此,他在作品中加意描繪荒謬可 怖的現象,竭力挖掘陰暗怪誕的心理。然而,正因為這種晦澀的神秘主義傾嚮,反面使他的 作品産生了一種麯徑通幽的意境和餘音繞梁的效果,引導我們透過種種象徵去探究人物深藏 的心理和主題背後的哲理。
為了表達深篷的主題,霍桑在位自稱為“心理羅曼司”的小說中,極盡諷示隱喻和象徵 比擬之能事。
《紅字》的故事一開篇,映入讀者眼簾的,昔先是“新殖民地的開拓者們”在萬事草創 之時忘不了與墓地同時修建的監獄,這株“文明社會的黑花“從來不曾經歷過自己的青春韶 華”,因為它“與罪惡二字息息相關”,它那猙獰陰森的外貌,連同門前草地上“過於繁茂 地簇生着的不堪入目的雜革”,都增加了晦暗凄楚的色調,然而在這一片灰黑之中,卻傲然 挺立着一叢玫魂,“盛開着寶石船的花朵”,象徵着人類的道德……接下來,便出觀了女主 人公海絲特·白蘭,懷抱初生的珠兒,“她煥發的美麗,竟把籠盡着她的不幸和恥辱凝成一 輪光環”,令人聯想起“聖母的形象”。這樣一段鬍鬍如生的文字,不但為我們展現了人物 活動的舞臺背景,而且啓發讀者去思考作品的主題。
這種用略帶神秘色彩的自然景象烘托環境、渣染氣氛和映襯人物心理的手法俯拾皆是, 最突出的便是丁梅斯代爾牧師和海絲特及珠兒在夜晚和密林中的兩次會見:由紅字連係在一 起的幾個主要人物的同時出場,如同戲劇中迭起的,把全書緊織在一個嚴密的結構之中。
作者還把這種手法用於刻畫人物液他的筆下次要人物的是非善惡和他們之間的思恩怨怨 寫得十分含蓄,而幾個主要人物則通過個別的心理挖掘、成雙的組合的衝突和同時出場亮相 的交匯,交待出各人與紅字相關的象徵。
全書寫到的人物不過十多個,其中有姓名的不超過十個。值得註意的是貝靈漢總督、威 爾遜牧師、西賓斯老夫人和那位最年輕而唯一有同情心的姑娘這四個次要人物,他們分別是 珠兒、丁梅斯代爾牧師、羅傑·齊靈握斯和海絲特這四個主要人物的反襯或影子。而四名主 要人物又形成兩對,使他們的個性在相得益彰之中予以酣暢淋漓的表現。
海絲特·白蘭是有形的紅字。她出身沒落的世傢,父母貧窮而正直。她的不幸的婚姻, 加之兩年中丈夫音訊皆無.謠傳他已葬身海底,這個孤苦夫依的與才貌相當的丁梅斯代 爾的愛情便顯得合情合理。事情敗露後,她終身佩戴紅字,為了愛人的名聲,她獨自承 擔了全部罪責與恥辱。出於對他的眷戀之情,她不但在他生前不肯遠離他所在的教區,就是 在他死後,仍然放棄了與女兒共享天倫之樂的優越生活,重返埋有他屍骨的故地,重新戴上 紅字,直到死後葬在他身邊,以便永遠守護、偎依着他。這個勇敢的女性還精心刺綉那紅 字,着意打扮她的小珠兒,不僅出面捍衛自己教養她的權利,而且尊重孩子狂野的天性,努 力培養她成人。在作者的筆下,海絲特遠不衹是個爭取個性解放的女人,她還汲取了“比紅 字烙印所代表的罪惡還要致命”的精神,把矛頭指嚮了“與古代準則密切相關的古代偏見的 完整體係——這是那些王室貴胄真正的藏身之地”,稱得起是一位嚮愚昧的傳統宣戰的鬥士 了。這樣的高度,是很多文學作品中的婦女形象所難以企及的。她的這種精神境界儘管沒有 為她的那些請教徒鄉親和愚不可及的長官們所理解(否則,不分要和來何等橫禍),但無論如 何,由於她的合辛茹苦、助人為樂等種兩美德,使她胸前的紅字不再是“通姦”(入dult “y)的恥辱徽記,面成了“能幹”(Able),甚至“值得尊敬”(AdmiraLIe)的標志了。
丁梅斯代爾是無形的紅字。與海絲特相比,他顯得怯懦,但這是他受宗教束縛彌重的結 果。他並非不想公開仟悔自己的“罪孽”,但他的這種願望過多地同“贖罪”‘內省”等宗 教意識糾纏在一起,因此行動上也衹能處處受其局絆。他既要受內心的譴責,又要防外界的 窺測;他明明有自己的愛,卻偏偏要把這種感情視同邪魔。他在痛苦中掙紮了七年,最終雖 然以襢露胸膛上的“罪惡”烙印,完成了道德的淨化與靈魂的飛升,但他始終沒再氣承認自 己愛的正當,更談不到與舊的精神體係徹底决裂,與海絲特相比,似乎更加映襯出後者的高 大。
齊靈握斯是紅字的製造音。他那醜陋的外貌和畸形的軀體,正是他醜陋和畸形的靈魂的 寫照。他選擇了讓丁梅斯代爾話着受煎熬的復仇手段,實際上成了阻止他贖罪的惡魔。他和 海絲特的結合雖然出於他追求家庭溫暖和個人幸福的一已之私,但畢竟是一種愛,原也無可 厚非;但當這種愛轉變成恨,把復仇作為生活目標,不惜拋棄“博愛”的精神,以嚙噬 他人的靈魂為樂之後,反倒由被害者墮落成“最壞的罪人”,不但在失去復仇這一生活目標 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且死後也不會得到新生。
小珠兒則是活的紅字,“是另一種形式的紅字,是被賦予了生命的紅字!”這個私生的 小精靈和她母親胸前的紅字交相輝映,既是“罪惡”的産物又是愛情的結晶。海絲特把紅字 用金色絲綫裝飾得十分華美,小珠兒也給打扮得鮮麗異常。她的美勃齊靈漫斯的醜形成強烈 對比:一方面體觀了作者的浪漫主義觀點一老醫生的博學多識使他成為深受文咖虧染的社會 人面小女孩肆元忌憚的狂野則仍保持着自然人的純真;另方面又表明了作者的宗教意識—— 齊靈涯斯既然是撤旦,小珠兒便是“天使”(Angel),“A”字在她身上,從而具備了更積極 的合義。恰拾是在這個含義上,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理想,也體現了他對宗教的幻想,
霍桑是一位世界觀相當復雜的作傢,他選擇愛情悲劇作為《紅字》的主題,使自己深深 陷入難解的矛盾之中。愛情本是人類的天性,但按照教義。亞當和夏娃偷吃了伊甸園的 智慧之果,懂得了男歡女愛,不再靠上帝創造而由自已繁衍人類,這本身正是“原罪”,至 於私情,更觸犯了教的第七戒。霍桑雖深受教會影響,但自從歐洲文藝復興以來,愛情 早已成了文藝作品永恆的主題,時時受到歌頌,他即使再保守,也不會不認為這是天經地義 的了。於是,書中便處處可見作者難言的苦衷:他雖然譴責不合理的婚姻,甚至把男女主人 公的愛情說成是“神聖的貢獻”,但不敢肯定不合“法”的感情,更不肯使有情人終成眷 屬。他衹能讓齊靈渥斯在死前“良心發現”,把遺産全部留給珠兒。
實際上,霍桑在《紅字》中要表達的,是社會現狀和人類命運,並藉以進一步探討他所 關心的“善”與“惡”的哲理。
那座構成《紅字》故事中心場景的示衆刑臺,時面被描述成“象是教堂的附屬建築”, 似是要把社會的醜惡及不人道歸咎於宗教,但繼而又被寫作“如同法國大時期恐怖黨人 的斷頭臺”,表明了他對社會變革的不解與疑懼。從這一例證中我們不難看出,作傢以敏銳 的目光洞悉了社會的種種弊端,但並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他從人道主義出發,把社會的不 合理現狀和人類的悲慘命運,歸結為“善”與“惡”之爭,但他的善惡觀又深受宗教教條的 浸染,成了纏夾不清的空泛議論,說什麽“愛總要比恨來得容易,這正是人類本性之所 在。……恨甚至會通過悄悄漸進的過程變成愛。”還提出“恨和愛,歸根結底是不是同一的 東西……”;而書中那種濃重的陰鬱色彩,也給人壓抑多於振奮。
然而,我們在閱讀和欣賞文學名著時,既不應苛求作傢,也不該圍於他的局限。的確, 霍桑本人有保守思想和神秘主義傾嚮.他的《紅字》也並非的教科書。但如果我們讀了 這部作品後,能夠看到舊制度的黑暗,並喚起變革社會的理想,願意為更美好的人類命運去 奮爭,不也是積極的嗎?誠如作者在與全書開篇遙相呼應的結尾寧所寫:“這傳說實在陰 慘,衹有一點比陰影還要幽暗的永恆的光斑稍稍給人一點寬慰:‘一片墨黑的土地.一個血 紅的A字。”霍桑作品的一大長處是引人深思、發人聯想;讓我們就從這一“永恆的光斑” 和“血紅的A字”出發,去浮想聯翩吧,“A”字又何嘗不可以代表“前進”(Advance)呢!
作為十九世紀後期美國浪漫主義作傢的傑出代表,霍桑的文學作品及其藝術成就對當時 與後世都有重大影響。
在當年英國作傢威廉。朗格倫的《農夫彼爾斯》(1362)和約斡.班揚的《天路歷程》 (1678—84)這類宗教小說中,就曾把七大罪惡或人的品德變成具體人物登場。這種把抽象概 念人格化並用來直接給人物命名的寫法顯然比臉譜化更為原始和粗糙。霍桑所采用的象徵比 擬筆法則是在此基礎上的創新,當時即為麥爾維爾所師法,經過愛倫·坡的評論,轉而為法 國的波德菜爾所效仿,並開創了現代派文學的象徵主義流派。
至於霍桑那種造染氣氛、深挖心理的手法,更為後世所推崇,亨利·詹姆斯、威廉·福 剋納,直至猶太作傢索爾·貝委和艾薩剋·辛格,黑人女作傢托妮·莫瑞森等,無不予以運 用。單就這一點而論,霍桑對世界文壇的貢獻也是巨大的。他的代表作《紅字》無愧於不朽 巨著。
《紅字》於一八五O年出版後,翌年便有了德譯本,三年後又有了法譯本。在它流傳的 一百四十年間已被譯成多種語言,並被改編成戲劇和歌劇。我國自三十年代以來亦有多種譯 本問世。這次重譯也是在前輩勞動基礎上的新嘗試,但願能將原著的風貌忠實地奉獻給讀者。
譯者謹識
一九年十月,北京
①科頓(1584一1652),生手英國1632年移居場薩諸塞,遂成為波士頓有權勢的清教牧師, 以善寫訓戒文著稱,後捲入驅逐安妮·哈欽遜及羅東·威廉斯的事件。
霍桑十四歲時,到祖父的莊園土住了一年。那附近有個色巴果湖,霍桑經常到那裏打 獵、釣魚、讀書,充分領略自然風光。據他晚年回憶,他的一生以這段時間最為自由愉快, 而他的孤癖個性和詩人氣質。也是在這裏形成的。
霍桑在波多因大學讀書時,深為同學所推重。他在這裏結識了後來成為著名詩人的朗費 羅,當了總統的皮爾斯和投身海軍的布裏奇。這幾位學友都對他後來的生活和創作産生過影 響。
一八二五年霍桑大學畢業後,回到薩菜姆故居一住就是十二年,把時間全都用在了思 考.讀書和寫作上。由於不滿意自己的作品,他最初的幾篇短篇小說都是匿名發表的,他甚 至還焚毀了一些原稿。經過長時間的磨煉,霍桑終於在一八三七年出版了第一個短篇小說集 《重講一遍的故事》,從此以善於寫短篇小說而著稱。
一八四二年婚後,霍桑便遷到康考德居住。這裏不但是愛默生的家乡,而且是梭羅“返 回自然”的基地,堪稱是那一代超驗主義文人苔革的大本營。可想而知,霍桑後半生多在此 地居留,與那裏的哲學和文學氛圍大有關係。
正是翟桑的身世和經歷,形成了他的復雜的世界規和獨特的創作思想及手法。
《紅字》是霍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一八五O年該書問世後,霍桑一舉成名,成為當時 公認的最重要的作傢。
《紅字》故事的背景,是一六五O年前後的波士頓,當時的居民是一六二O至一六三O 年間來此定居的第一代移民。他們都是在英格蘭故土受詹姆斯一世而抱着創建人間樂土 的理想來新大陸的請教(即加爾文教)徒,史稱“朝聖的教父”。清教徒在英國最初是反抗羅 馬教皇、反對社會風氣的,他們註重理智,排斥感情,推崇理想,禁絶欲望;後來 卻發展到極端,不但異端。甚至連婦女在街上微笑都要處以監禁,兒童嬉戲也要加以鞭 打。
霍桑熟諳新英格蘭的歷史,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寫的這類故事。讀者在《紅字》中所看 到的情節和人物,在他的一些短篇中都可見端倪。少《教長的面紗》中牧師和少女的隱情, 《思狄柯特與紅十字》中胸佩紅字示衆的美婦,《年輕小夥子布朗》中人們倔偷到黑暗的森 林裏與魔鬼密約,《拉伯西尼醫生的女兒》(故事假托在意大利)中那位學識淵博、醫術精湛 但滅絶人性的醫生,等等。作者大概為了說明《紅字》故事有根有據,居然在正文前面難脫 流俗地寫了一個楔子。這個楔子在英文原文各版本中都有,約三萬七千餘漢字,名為《海 關》,主要是敘述作者在一八四六至一八四九年間任海關督察時的一些較事,文筆幽默流 暢。因與本書關係不大,放各中譯本均略去不譯;但其中有一部分涉及本書的源起,或許讀 者會感興趣,現摘譯如下:
一個雨天,我闊來無密,卻有幸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兩。我在圈閱堆在角落裏的廢棄文 獻時,我的註意力披一個神秘的包裹所吸引。那包裹是一塊紅色細布所做,已經磨損褪色, 上面依稀尚有衆綫刺綉的浪跡,侗己朽得不見原樣,看不出光澤了。顯而易見,那是極其美 妙的引綫活,那種針港手藝現在已經失傳。仔細湃認,便可看出這塊猩紅的破布片呈字母 “A”測。精確量米,每個筆劃險好是三又四分之……英寸長。毫無疑問,原先是用作衣裙 上的裝飾品的;至於當年怎樣佩戴,或長表示什麽等級、效件和薄嚴,我卻無從猜測。但它 卻奇怪地引起我的興趣,使我目不轉睛地盯視不已。誠然,其中必有深意,頗值琢磨。
我邊看邊思,或許這字母是白人設計出來飾在身上以引起印第實人註目的,便拿起在胸 前一試。當時找似乎感到——讀者盡可以發笑,但務必不要懷疑我的話——既下完全是又幾 乎就是肉體上的一陣燒灼,似乎那字母不是紅布做的,而是一塊滾燙的烙鐵。我一驚之下便 不自主地鬆手把它掉在了地上。
由於我專心註意那紅字,卻忽略了紅布包着的幾小張爛紙。次時我打開—看,竟滿意地 發現上面是老督察普先生的筆跡,相當詳盡地記述了事情的始末。其中有着一位名叫海絲 特·白蘭的婦女的言行,她在我們先輩的心目中是個令人頗為矚目的人物。她生活的年代約 在馬薩諾塞初創至十七世紀末葉之間。普督察所記的是一些老人的口述,他們小時候曾經見 過她:雖然上了年紀,但並非老態竜鐘,而是外貌端莊。她慣於在鄉間四處助人,象是一個 志願看護,……再往下讀,我還發現了有關這一奇特女性的其它憤況和所遭苦難的記載,讀 着自會從本書中一一讀到。請大傢牢記,本書所寫的主要事實均證據確鑿,自有普督察的文 獻足資證明。原件及紅字本身,仍存於我手,可供對本書感興趣的讀者隨意驗看……
這一番聲明原是作者故弄玄虛,實在不足為憑。不過,一六五八年普利茅斯殖民當局製 定的法律中確實有這樣一款:凡犯有姦淫罪者,“當於袖上及背部佩戴布製AD二大寫字 母,本政府治下若發現其未佩此二字母者,立即予以逮捕並當衆施以鞭打。”可見,當年受 此羞辱者會大有人在,霍桑並非杜撰。而書中的貝靈漢總各和威爾遜牧師也是實有其人,作 者本想用來增添作品的真實氣氛,卻引起一些人去考證丁梅斯代爾牧師是否影射約翰·科頓 ①,這恐怕違背了作者的初哀。
象《紅字》這樣題材的故事,如果由一個平庸之才去寫,很容易流於兒女私情的淺薄傳 奇,充其量也衹能寫成主人公抗爭逆境之類的通俗作品。但霍桑畢竟是個勤於思考、長於挖 掘的大手筆。他一方面深受清教主義的影響,擺脫不掉“原罪”“贖罪”及“命定論”之類 的宗教迷信,但又從傢族的負罪感出發,反過來對清教的統治痛心疚首;他一方面接受 了愛默生的超驗主義哲學觀,相信客觀的物質世界衹是某種隱蔽的神秘力量的象徵,但又受 個人的宗教意識的左右,去探尋固有的、獨象的“惡”。因此,他在作品中加意描繪荒謬可 怖的現象,竭力挖掘陰暗怪誕的心理。然而,正因為這種晦澀的神秘主義傾嚮,反面使他的 作品産生了一種麯徑通幽的意境和餘音繞梁的效果,引導我們透過種種象徵去探究人物深藏 的心理和主題背後的哲理。
為了表達深篷的主題,霍桑在位自稱為“心理羅曼司”的小說中,極盡諷示隱喻和象徵 比擬之能事。
《紅字》的故事一開篇,映入讀者眼簾的,昔先是“新殖民地的開拓者們”在萬事草創 之時忘不了與墓地同時修建的監獄,這株“文明社會的黑花“從來不曾經歷過自己的青春韶 華”,因為它“與罪惡二字息息相關”,它那猙獰陰森的外貌,連同門前草地上“過於繁茂 地簇生着的不堪入目的雜革”,都增加了晦暗凄楚的色調,然而在這一片灰黑之中,卻傲然 挺立着一叢玫魂,“盛開着寶石船的花朵”,象徵着人類的道德……接下來,便出觀了女主 人公海絲特·白蘭,懷抱初生的珠兒,“她煥發的美麗,竟把籠盡着她的不幸和恥辱凝成一 輪光環”,令人聯想起“聖母的形象”。這樣一段鬍鬍如生的文字,不但為我們展現了人物 活動的舞臺背景,而且啓發讀者去思考作品的主題。
這種用略帶神秘色彩的自然景象烘托環境、渣染氣氛和映襯人物心理的手法俯拾皆是, 最突出的便是丁梅斯代爾牧師和海絲特及珠兒在夜晚和密林中的兩次會見:由紅字連係在一 起的幾個主要人物的同時出場,如同戲劇中迭起的,把全書緊織在一個嚴密的結構之中。
作者還把這種手法用於刻畫人物液他的筆下次要人物的是非善惡和他們之間的思恩怨怨 寫得十分含蓄,而幾個主要人物則通過個別的心理挖掘、成雙的組合的衝突和同時出場亮相 的交匯,交待出各人與紅字相關的象徵。
全書寫到的人物不過十多個,其中有姓名的不超過十個。值得註意的是貝靈漢總督、威 爾遜牧師、西賓斯老夫人和那位最年輕而唯一有同情心的姑娘這四個次要人物,他們分別是 珠兒、丁梅斯代爾牧師、羅傑·齊靈握斯和海絲特這四個主要人物的反襯或影子。而四名主 要人物又形成兩對,使他們的個性在相得益彰之中予以酣暢淋漓的表現。
海絲特·白蘭是有形的紅字。她出身沒落的世傢,父母貧窮而正直。她的不幸的婚姻, 加之兩年中丈夫音訊皆無.謠傳他已葬身海底,這個孤苦夫依的與才貌相當的丁梅斯代 爾的愛情便顯得合情合理。事情敗露後,她終身佩戴紅字,為了愛人的名聲,她獨自承 擔了全部罪責與恥辱。出於對他的眷戀之情,她不但在他生前不肯遠離他所在的教區,就是 在他死後,仍然放棄了與女兒共享天倫之樂的優越生活,重返埋有他屍骨的故地,重新戴上 紅字,直到死後葬在他身邊,以便永遠守護、偎依着他。這個勇敢的女性還精心刺綉那紅 字,着意打扮她的小珠兒,不僅出面捍衛自己教養她的權利,而且尊重孩子狂野的天性,努 力培養她成人。在作者的筆下,海絲特遠不衹是個爭取個性解放的女人,她還汲取了“比紅 字烙印所代表的罪惡還要致命”的精神,把矛頭指嚮了“與古代準則密切相關的古代偏見的 完整體係——這是那些王室貴胄真正的藏身之地”,稱得起是一位嚮愚昧的傳統宣戰的鬥士 了。這樣的高度,是很多文學作品中的婦女形象所難以企及的。她的這種精神境界儘管沒有 為她的那些請教徒鄉親和愚不可及的長官們所理解(否則,不分要和來何等橫禍),但無論如 何,由於她的合辛茹苦、助人為樂等種兩美德,使她胸前的紅字不再是“通姦”(入dult “y)的恥辱徽記,面成了“能幹”(Able),甚至“值得尊敬”(AdmiraLIe)的標志了。
丁梅斯代爾是無形的紅字。與海絲特相比,他顯得怯懦,但這是他受宗教束縛彌重的結 果。他並非不想公開仟悔自己的“罪孽”,但他的這種願望過多地同“贖罪”‘內省”等宗 教意識糾纏在一起,因此行動上也衹能處處受其局絆。他既要受內心的譴責,又要防外界的 窺測;他明明有自己的愛,卻偏偏要把這種感情視同邪魔。他在痛苦中掙紮了七年,最終雖 然以襢露胸膛上的“罪惡”烙印,完成了道德的淨化與靈魂的飛升,但他始終沒再氣承認自 己愛的正當,更談不到與舊的精神體係徹底决裂,與海絲特相比,似乎更加映襯出後者的高 大。
齊靈握斯是紅字的製造音。他那醜陋的外貌和畸形的軀體,正是他醜陋和畸形的靈魂的 寫照。他選擇了讓丁梅斯代爾話着受煎熬的復仇手段,實際上成了阻止他贖罪的惡魔。他和 海絲特的結合雖然出於他追求家庭溫暖和個人幸福的一已之私,但畢竟是一種愛,原也無可 厚非;但當這種愛轉變成恨,把復仇作為生活目標,不惜拋棄“博愛”的精神,以嚙噬 他人的靈魂為樂之後,反倒由被害者墮落成“最壞的罪人”,不但在失去復仇這一生活目標 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且死後也不會得到新生。
小珠兒則是活的紅字,“是另一種形式的紅字,是被賦予了生命的紅字!”這個私生的 小精靈和她母親胸前的紅字交相輝映,既是“罪惡”的産物又是愛情的結晶。海絲特把紅字 用金色絲綫裝飾得十分華美,小珠兒也給打扮得鮮麗異常。她的美勃齊靈漫斯的醜形成強烈 對比:一方面體觀了作者的浪漫主義觀點一老醫生的博學多識使他成為深受文咖虧染的社會 人面小女孩肆元忌憚的狂野則仍保持着自然人的純真;另方面又表明了作者的宗教意識—— 齊靈涯斯既然是撤旦,小珠兒便是“天使”(Angel),“A”字在她身上,從而具備了更積極 的合義。恰拾是在這個含義上,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理想,也體現了他對宗教的幻想,
霍桑是一位世界觀相當復雜的作傢,他選擇愛情悲劇作為《紅字》的主題,使自己深深 陷入難解的矛盾之中。愛情本是人類的天性,但按照教義。亞當和夏娃偷吃了伊甸園的 智慧之果,懂得了男歡女愛,不再靠上帝創造而由自已繁衍人類,這本身正是“原罪”,至 於私情,更觸犯了教的第七戒。霍桑雖深受教會影響,但自從歐洲文藝復興以來,愛情 早已成了文藝作品永恆的主題,時時受到歌頌,他即使再保守,也不會不認為這是天經地義 的了。於是,書中便處處可見作者難言的苦衷:他雖然譴責不合理的婚姻,甚至把男女主人 公的愛情說成是“神聖的貢獻”,但不敢肯定不合“法”的感情,更不肯使有情人終成眷 屬。他衹能讓齊靈渥斯在死前“良心發現”,把遺産全部留給珠兒。
實際上,霍桑在《紅字》中要表達的,是社會現狀和人類命運,並藉以進一步探討他所 關心的“善”與“惡”的哲理。
那座構成《紅字》故事中心場景的示衆刑臺,時面被描述成“象是教堂的附屬建築”, 似是要把社會的醜惡及不人道歸咎於宗教,但繼而又被寫作“如同法國大時期恐怖黨人 的斷頭臺”,表明了他對社會變革的不解與疑懼。從這一例證中我們不難看出,作傢以敏銳 的目光洞悉了社會的種種弊端,但並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他從人道主義出發,把社會的不 合理現狀和人類的悲慘命運,歸結為“善”與“惡”之爭,但他的善惡觀又深受宗教教條的 浸染,成了纏夾不清的空泛議論,說什麽“愛總要比恨來得容易,這正是人類本性之所 在。……恨甚至會通過悄悄漸進的過程變成愛。”還提出“恨和愛,歸根結底是不是同一的 東西……”;而書中那種濃重的陰鬱色彩,也給人壓抑多於振奮。
然而,我們在閱讀和欣賞文學名著時,既不應苛求作傢,也不該圍於他的局限。的確, 霍桑本人有保守思想和神秘主義傾嚮.他的《紅字》也並非的教科書。但如果我們讀了 這部作品後,能夠看到舊制度的黑暗,並喚起變革社會的理想,願意為更美好的人類命運去 奮爭,不也是積極的嗎?誠如作者在與全書開篇遙相呼應的結尾寧所寫:“這傳說實在陰 慘,衹有一點比陰影還要幽暗的永恆的光斑稍稍給人一點寬慰:‘一片墨黑的土地.一個血 紅的A字。”霍桑作品的一大長處是引人深思、發人聯想;讓我們就從這一“永恆的光斑” 和“血紅的A字”出發,去浮想聯翩吧,“A”字又何嘗不可以代表“前進”(Advance)呢!
作為十九世紀後期美國浪漫主義作傢的傑出代表,霍桑的文學作品及其藝術成就對當時 與後世都有重大影響。
在當年英國作傢威廉。朗格倫的《農夫彼爾斯》(1362)和約斡.班揚的《天路歷程》 (1678—84)這類宗教小說中,就曾把七大罪惡或人的品德變成具體人物登場。這種把抽象概 念人格化並用來直接給人物命名的寫法顯然比臉譜化更為原始和粗糙。霍桑所采用的象徵比 擬筆法則是在此基礎上的創新,當時即為麥爾維爾所師法,經過愛倫·坡的評論,轉而為法 國的波德菜爾所效仿,並開創了現代派文學的象徵主義流派。
至於霍桑那種造染氣氛、深挖心理的手法,更為後世所推崇,亨利·詹姆斯、威廉·福 剋納,直至猶太作傢索爾·貝委和艾薩剋·辛格,黑人女作傢托妮·莫瑞森等,無不予以運 用。單就這一點而論,霍桑對世界文壇的貢獻也是巨大的。他的代表作《紅字》無愧於不朽 巨著。
《紅字》於一八五O年出版後,翌年便有了德譯本,三年後又有了法譯本。在它流傳的 一百四十年間已被譯成多種語言,並被改編成戲劇和歌劇。我國自三十年代以來亦有多種譯 本問世。這次重譯也是在前輩勞動基礎上的新嘗試,但願能將原著的風貌忠實地奉獻給讀者。
譯者謹識
一九年十月,北京
①科頓(1584一1652),生手英國1632年移居場薩諸塞,遂成為波士頓有權勢的清教牧師, 以善寫訓戒文著稱,後捲入驅逐安妮·哈欽遜及羅東·威廉斯的事件。
一群身穿黯色長袍、頭戴灰色尖頂高帽.蓄着鬍須的男人,混雜着一些蒙着兜頭帽或光 着腦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頭大扇子前面。房門是用厚實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釘滿 大鐵釘。
新殖民地的開拓者們,不管他們的頭腦中起初有什麽關於人類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 總要在各種實際需要的草創之中,忘不了劃出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充當墓地,再則出另一片 土地來修建監獄。根據這一慣例,我們可以有把握地推斷:波士頓的先民們在𠔌山一帶的某 處地方修建第一座監獄,同在艾薩剋.約朝遜①地段標出頭一塊壟地幾乎是在同一時期。 來便以他的墳塋為核心,擴展成王傢教堂的那一片纍纍墓群的古老墓地。可以確定無疑地 說,早在鎮子建立十五年或二十年之際,那座木造監獄就已經因風吹日曬雨淋和歲月的流逝 而為它那猙獰和陰森的門面增加了幾分晦暗凄楚的景象,使它那橡木大門上沉重的鐵活的斑 斑銹痕顯得比新大陸的任何陳跡都益發古老。象一切與罪惡二字息息相關的事物一樣,這座 監獄似乎從來不曾經歷過自己的青春韶華。從這座醜陋的大房子門前,一直到軋着車轍的街 道,有一片草地,上面過於繁茂地簇生着牛蒡、茨藜、毒莠等等這類不堪入目的雜草,這些 雜草顯然在這塊土地上找到了共通的東西,因為正是在這塊土地上早早便誕生了文明社會的 那棟黑花——監獄。然而,在大門的一側,幾乎就在門限處,有一叢野玫瑰挺然而立,在這 六月的時分,盛開着精緻的寶石般的花朵,這會使人想象,它們是在嚮步入牢門的囚犯或跨 出陰暗的刑徒奉獻着自己的芬芳和嫵媚,藉以表示在大自然的深深的心扉中,對他們仍存着 一絲憐憫和仁慈。
由於某種奇異的機緣,這一叢野玫瑰得以歷劫而永生;至於這叢野玫瑰,是否僅僅因為 原先嚴嚴實實地遮藏着它的巨鬆和偉橡早巳倒落,纔得以在古老面苛刻的原野中僥幸存活, 抑或如為人深信不疑的確鑿證據所說,當年聖徒安妮.哈欽遜②踏進獄門時,它便從她腳下 破士而出,我們不必費神去確定。既然我們要講述的故事要從這一不樣的門口開篇,而拾恰 在門限處一眼便可望見這叢野玫瑰,我們怎能不摘下一朵玫瑰花,將其呈獻給讀者呢!但願 這株玫瑰花,在敘述這篇人性脆弱和人生悲哀的故事的進程中,能夠象徵道德之花的馥鬱, 而在讀完故事陰晦凄慘的結局時,仍可以得到一些慰藉。
-----------------
①文薩剋.約翰遜,北共馬薩諸塞英國殖民地的創始人。
②安妮.哈欽遜(1591一1643),出生於英國的英國教士,她認為靈魂的拯救衹有通過個 人對上帝感化的直覺,而不是依靠善行。此主張觸怒馬薩諾塞宗教界,並引起論戰和分裂。 1637遣審汛並被逐出,她和傢人遷居羅得島,後在紐約州被印第安人殺死。
新殖民地的開拓者們,不管他們的頭腦中起初有什麽關於人類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 總要在各種實際需要的草創之中,忘不了劃出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充當墓地,再則出另一片 土地來修建監獄。根據這一慣例,我們可以有把握地推斷:波士頓的先民們在𠔌山一帶的某 處地方修建第一座監獄,同在艾薩剋.約朝遜①地段標出頭一塊壟地幾乎是在同一時期。 來便以他的墳塋為核心,擴展成王傢教堂的那一片纍纍墓群的古老墓地。可以確定無疑地 說,早在鎮子建立十五年或二十年之際,那座木造監獄就已經因風吹日曬雨淋和歲月的流逝 而為它那猙獰和陰森的門面增加了幾分晦暗凄楚的景象,使它那橡木大門上沉重的鐵活的斑 斑銹痕顯得比新大陸的任何陳跡都益發古老。象一切與罪惡二字息息相關的事物一樣,這座 監獄似乎從來不曾經歷過自己的青春韶華。從這座醜陋的大房子門前,一直到軋着車轍的街 道,有一片草地,上面過於繁茂地簇生着牛蒡、茨藜、毒莠等等這類不堪入目的雜草,這些 雜草顯然在這塊土地上找到了共通的東西,因為正是在這塊土地上早早便誕生了文明社會的 那棟黑花——監獄。然而,在大門的一側,幾乎就在門限處,有一叢野玫瑰挺然而立,在這 六月的時分,盛開着精緻的寶石般的花朵,這會使人想象,它們是在嚮步入牢門的囚犯或跨 出陰暗的刑徒奉獻着自己的芬芳和嫵媚,藉以表示在大自然的深深的心扉中,對他們仍存着 一絲憐憫和仁慈。
由於某種奇異的機緣,這一叢野玫瑰得以歷劫而永生;至於這叢野玫瑰,是否僅僅因為 原先嚴嚴實實地遮藏着它的巨鬆和偉橡早巳倒落,纔得以在古老面苛刻的原野中僥幸存活, 抑或如為人深信不疑的確鑿證據所說,當年聖徒安妮.哈欽遜②踏進獄門時,它便從她腳下 破士而出,我們不必費神去確定。既然我們要講述的故事要從這一不樣的門口開篇,而拾恰 在門限處一眼便可望見這叢野玫瑰,我們怎能不摘下一朵玫瑰花,將其呈獻給讀者呢!但願 這株玫瑰花,在敘述這篇人性脆弱和人生悲哀的故事的進程中,能夠象徵道德之花的馥鬱, 而在讀完故事陰晦凄慘的結局時,仍可以得到一些慰藉。
-----------------
①文薩剋.約翰遜,北共馬薩諸塞英國殖民地的創始人。
②安妮.哈欽遜(1591一1643),出生於英國的英國教士,她認為靈魂的拯救衹有通過個 人對上帝感化的直覺,而不是依靠善行。此主張觸怒馬薩諾塞宗教界,並引起論戰和分裂。 1637遣審汛並被逐出,她和傢人遷居羅得島,後在紐約州被印第安人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