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天下>> 新闻媒介>> 余音 Yu Yi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62年)
特稿采写宝典
  名记基础:特稿采写宝典
  
  文艺学无论怎样创新,都是奄奄一息的夕阳学科,它之所以不断要“创新”,而且已经喊了十几年了,就是因为它无“新”可创。原因很简单:一是不接触实际,二是缺乏理论训练。我佩服他对纪实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执著,相信他能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文艺学要有现实感,有草根性,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西方的东西也要介绍,古代的东西也要阐发,但都要以现实关切为根本、为核心;否则,就会失去核心、失去根本。
第1节:余音的研究很了不起
  余音的研究很了不起(序一)季广茂读了余音的大作,受益匪浅。他有见识,亦有胆量,敢说,会说,文字漂亮,语言流畅。他的许多观点,我都同意。
  当下文坛,对于纪实文学应该特别值得注意,我也一直关心这个问题,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个工作他做了,所以我觉得他的研究很了不起。
  目前,文艺学无论怎样创新,都是奄奄一息的夕阳学科,它之所以不断要"创新",而且已经喊了十几年了,就是因为它无"新"可论,当然也无"新"可创。原因很简单:一是不接触实际,二是缺乏理论训练。我佩服他对纪实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执著,相信他能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文艺学要有"现实感",有"草根性",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西方的东西也要介绍,古代的东西也要阐发,但都要以现实关切为根本、为核心;否则,就会失去核心、失去根本、失去动力。
  预祝大获成功!
  (本文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趣书一册墨变金(序二)东方明余音是中国第一位,也可能至今还是唯一一位既会驾驶飞机,又能著书立说,既有记者的敏感、作家的灵性,又有理论家的深刻的新闻从业者,光凭这一点,我就觉得他非常有趣。
  余音君最初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有点"另类"。那时,这位仁兄老是在一个叫做"中国特稿论坛"的网站上发帖子,跟人探讨、争论关于特稿、纪实文学的理论问题。我觉得有点好笑:你不去写特稿挣钱、挣名气,老是折腾"理论"干吗?出于好心,我真的想劝劝他。一段时间以后,论坛上很少见到余音君的帖子了,我估计可能有人已经劝说过了。
  这段时间里,一些陆陆续续传来的信息使我对余音君有了更多地了解:他祖籍湖北,出生在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安徽省寿县。余氏家族是当地的一个名门望族,家学深厚。1979年8月,余音君考入海军飞行学院,成为中国首批大学生飞行员;后来,又到海军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书院研究生班学习、深造;再后来,调到北京海军政治部工作,转业后在大连市委宣传部供职。本来,这是一条不错的仕途。可是,余音君却急流勇退,主动回归写作和研究学问。通常说来,有趣的人理应做出有趣的事。果然,有一天,我接到他的电话,得知他完成了一部20多万字的特稿(纪实文学)理论专著。我这才醒悟:原来此君在"中国特稿论坛"上的偃旗息鼓,乃是埋头去做这等大事了!
  拜读之下,我觉得余音君的这部专著果然透着浓烈的趣味,视角特别、观点新颖、独树一帜,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指导性。
  当今社会,谁也离不开"经济"--钞票。因此,无论是哪一类文人墨客,面对钞票,大可不必羞羞答答,掩面偷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目前社会上大量存在的自由撰稿人、业余作者甚至是专业作家,都踊跃加入特稿采写行列,他们是最先明白"挣钱才是硬道理"的先行者。这些人之所以能够购房买车,提前步入小康社会,除了他们的勤奋,更主要的是他们选对了主攻方向,将撰写特稿(纪实文学)作为切入口。
  我认为,余音君的《特稿采写宝典》深入浅出,好读实用。它可以使初学者少走弯路,使特稿从业人员更准确地了解采写规范,对于老特手和理论工作者也有启发价值:如果想发展,就得思考特稿的理论问题;如果不想被市场抛弃,就应该不断地"吸氧"和"充电"。
  中国的特稿,由于深受读者喜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由于这是一种新兴的文体,理论上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文学殿堂里还未能获得应有的地位。余音君的研究,对于改变这种状况是十分有益的。我觉得他的确是在为中国文学做一件具有开创意义的事情。因此,我们应当感谢余音君!
  (本文作者本名为魏肇权,上海作家。)
  第一章
  天生我才--你也能成为一名"特手"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1万多家报刊,日报每天的发行量达9800多万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报业生产大国,每天需要数以亿计的稿件。2006年4月,以转载特稿为重要内容的《读者》的期发行量已经突破1000万册;以刊登特稿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知音》等杂志的期发行量达到了五六百万册;中国第一家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因为特稿办得好,稿源丰富,各地报社纷纷向它购买特稿转载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特稿已经成为当下读者最喜爱的文体。
第2节:第一章 天生我才--你也能成为一名"特手(1)
  第一节 爱特稿的N个理由
  在激烈的媒体大战中,为什么特稿暨纪实文学能够异军突起,而曾经作为文坛霸主的纯文学却江河日下呢?资深作家、两届中国新闻奖得主冯越在《是新闻,更是文学--从〈知音〉杂志的发展看〈纪实文学革命论〉》一文中做了精辟分析:
  由于现在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由于进入信息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相当迅速,人们可以积极地参与生活事件的变化,这比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具有更切实的技术可能性,而政治民主的进展也保证了这种可能性。所以,人们更重视的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摹写(这往往以新闻故事形式出现)。
  像《知音》杂志这样,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故事,又被称为纪实文学,其内容很容易引起人们关注(即所谓热点),其表达方式很有文学魅力,读者众多,广为流传,应当承认它们在今天文学中的正宗地位。
  《知音》著名编辑陈小芳从编辑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见解。她说:
  今天,我在大街上走着的时候,耳朵里同时飘进两个声音:"我知道了""I know"。
  我脑子里拐了几个弯之后,终于明白我们这里的这些特手今天为什么可以靠着写特稿就能坐在咖啡厅里聊天了。
  从有人开始,中国人关注的就是现象世界,外国人关注的就是抽象世界。唯有现象世界,能让中国人感到幸福。中国人不要宗教,不要彼岸,不要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的就是今生今世,日日夜夜,此时此刻,吃好喝好,睡好玩好。这是外国人为什么永远也理解不了中国人会在一顿饭上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每一个中国人都对《红楼梦》里的饮食起居那么不厌其烦地把玩的原因。
  特稿是最中国化的东西。试问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特稿更迅速、更准确、更生动地反映现象世界的呢?这一幅幅活生生的人间百态、世间万象,中国人不需要行吗?你外国人进教堂的时候,我中国人看特稿还不行吗?
  那么,从特稿写手--特手的角度考察,他们爱特稿到底有多少条理由呢?
  一、写特稿可以"铁肩担道义"
  1994年5月,一条新闻牵挂了众人的心:
  四川省达县村民杜学元因车祸失去右臂,妻子长年身患重病,而家中的三胞胎女儿--"东方红"三姐妹杜晓东、杜晓方、杜晓红年岁尚幼,本来家境贫寒的杜学元再也无力供养三个女儿念书,"东方红"眼看就要中途辍学。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驻上海办事处主任、75岁的离休干部马琅读到有关报道后很受触动,他决定慷慨解囊,资助"东方红"三姐妹读书。于是,他一年两次,每次600元,先后汇去捐款几千元。
  老马只是千百个热心捐款人中的一位。
  "'东方红'三姐妹即将失学"的消息经过报刊披露以后,全国各地的捐款像潮水一般涌来,每天都有几千元捐款。1994年5月27日,杜学元把当天收到的62张汇款单换成14000元现金时,捧钱的手不住地颤抖。天啊!仅仅一天时间……他感到有些害怕:钱太多了!
  从1994年5月到1996年10月,全国各地向"东方红"的捐助还是源源不断。杜学元靠捐款迅速"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他每天的作息时间是:先上邮局取款,而后便泡在茶馆里搓麻将,搞一点"小赌不算赌"的游戏,家里的8亩土地租给了别人耕种。1995年,他还请来一个小保姆料理家务,整天游手好闲,乡亲们都说他变了,以前那个"身残志坚的杜学元不见了"。闻讯以后,《华西都市报》记者江枫敏锐地发现这里面"有戏"。1996年10月3日,他来到达县进行了深入采访。
  1996年11月,特稿《冷静看东方红爱心热--捐助"东方红"三姐妹的前前后后》一经发表,犹如石坠古井,引起千重巨浪。据当时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有300余家报纸纷纷转载此文。各大电视台也不甘示弱,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首先与《华西都市报》一起,做了一期节目《善款要用善心待》。随后,上海电视台、浙江卫视、四川卫视、湖南卫视、广东卫视等接踵而来,做专题,搞访谈,"东方红"迅速热遍九州。这篇报道为创办不久、正处于"爬坡"阶段的《华西都市报》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赞誉。
首页>> 旅游天下>> 新闻媒介>> 余音 Yu Yi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