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天下>> 金融股票>> 李咏 Li Yo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 徐竞 Xu Ji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中国经济内需拉动全指导:政府的“粮”
  本书从华尔街金融风暴说起,梳理了金融历史,检点了风云人物,直面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逐次审视全球各国政府的不同表现。浓墨重彩,把论点归结到中国政府,在此次危机来临时应当如何应对。作者主张积极筹粮,以“拉动内需”取代“出口套汇”,以13亿人的真实生产力为基点,内需推动经济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政府之“粮”!本书从历史角度,考察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周期,提出“20年周期坍塌”假说;预测未来,本书认为危机之后,美国将重拾《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精神;紧扣国情,指出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新土改”的序幕。本书行文轻快,笔锋生动,图文并茂,层次递进,将复杂金融背景叙说得深入浅出,寓专门知识于阅读趣味之中,将崭新的素材与流传的故事,浑然集成。
第1节:第一章救街(1)
  第一章救街
  --风暴行进中的美国式阻击
  暴富与辛酸,喧嚣与宁静,世俗与神圣,教堂与铜牛这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感受,每天在这个神奇的地方奇妙地组合着。
  目前,美国金融企业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份额从20年前的5%上升至40%,金融衍生品市场,后来也允许商业银行介入,因而投行领域的高风险渗透入商业银行。正是1999年后,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的界限被打破, 缺乏风险交叉感染的防火墙,才使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一路难以探底。
  看来,中国、中东和欧佩克对于美国增发国债的态度最为关键,必然陷入所谓的"囚徒"困境。这就好比银行放债,对于一个需要续放的客户,放与不放,这是一个问题。被美国绑架,还是主动为美国陪绑?面对美国救市,各国央行思考的是同一个问题。
  尽管财长保尔森在苦求救救美国,但众院还是以微弱多数否决了这个法案,从中可以看到美国政治的伟大和无奈,说她伟大,她真正代表了民意;说她无奈,那是因为大难当前的犹豫,显得是那样弱智!就像当年罗斯福,不得不牺牲珍珠港数千官兵的生命才能通过对日宣战法案。美国人一直宁愿选择有代价的民主,他们不需要行政独裁。
  必须去拯救贪婪,这是理性的道德勇气;用贪婪来拯救贪婪,这是一贯的资本主义的原则和手法。确实,在"效率至上"的亚洲社会稳定观里面,我们是见不到这种丰富而严肃的探讨和博弈的。
  2008年9月,世界经济的天空,迎来了"华尔街神话"的终结:
  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
  9月15日,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0亿美元收购;
  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
  9月21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申请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获美联储批准。
  至此,标志华尔街创新金融的独立投行业走向没落。
  全球经济,每一个铜板似乎都浸漫了绿锈,每一处角落都撒满了叹息……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布什美东时间2008年9月19日在白宫高声呐喊,"为了结束目前这场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联邦政府干预金融市场不仅是有正当理由的,而且是必要的!"
  一名高级政府官员说,布什政府当晚提交众议院一项大规模救市方案,这一计划涉及多项措施,包括成立一个官方信托机构,购买金融机构的按揭坏账。一旦实施,此项计划将需动用逾7000亿美元。
  7000亿救一条街?
  华尔街,这条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街道,长不超过1英里、宽仅11米,却云集了美国著名的金融机构、纽约证券交易所。1792年,它由一道墙壁演变成为"美国金融中心"的代名词,尽管许多著名的金融机构早已搬离华尔街的地理位置,但它们仍旧归属于华尔街这一群体,秉持着统一的"华尔街态度"。
第2节:第一章救街(2)
  华尔街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破碎的格拉斯
  2008年9月21日晚间,美联储发表的一份声明显示,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所余最后两家将改弦易张--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已获批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接受美联储监管。转型的申请是在布什政府筹划为金融业输血7000亿美元的背景下,由两家公司主动提出的。
  事实上,几天前,大摩和高盛还坚称无意染指商业银行,称其有足够财力支撑其成为华尔街上的最后两家大投行。
  突然间风云变幻,只说明两家公司对于各自的筹资与投资模式已经丧失了信心,不得不寄希望于吸收商业银行存款以及从美联储获得更多贴现窗口融资来实现缓冲,从而减少其对短期融资的依赖,避免重蹈雷曼、美林和贝尔斯登的覆辙。
  显然,背后的根本原因并不令人感到陌生--流动性严重不足。业内人士猜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实际亏损可能要比外界预想的大很多,这从它们"变身"的渴望和速度可以看出。
  摆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家公司面前的道路将是混业经营,目前两家公司都设有吸收存款业务,并预期逐步扩大该业务。除了吸收存款外,他们将可以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永久享受从美联储获得紧急贷款的权利。3月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后,美联储曾授予投行从美联储获得紧急贷款的权利,尽管这一授权只是暂时的。
  当然,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后,大摩和高盛将面临比原来严格得多的监管程序,比如更严苛的披露制度、更高的资本准备金以及更多风险投资的限制等等。
  俯视全球金融界的投行就这样轻易被"招安"了。
  就在一年前,华尔街的投行们还无一不视银行监管为金融业发展的绊脚石!
  在他们看来,商业银行需要受存款准备金限制,还要受到监管部门有关商业银行可从事业务范围的规定限制,而投行发家的关键就是想方设法将针对投行各项业务的监管降至最低。一直以来,大摩和高盛等独立投行成功的秘诀正是在鲜有的外部监管下,积极介入高风险投资,进行杠杆交易,利用巨额债务丰盈利润。
  高盛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发表的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我们相信,在美联储的监管之下,高盛会成为人们眼中的一个更安全的机构,一个拥有低负债资产负债表并提供更多元融资渠道的机构。"
  摩根士丹利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麦晋桁亦表示:"新的银行控股结构将确保摩根士丹利处于当前可能的最强健的状态,利用其稳定性和灵活性在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上攫取机会。"
  对于两家公司来说,或许这是危墙之下不得已的生存之道。
  但对于华尔街来说,二者的转型则可能意味着一个标志性的转折--一个将华尔街带回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发布以前的转折!
  正是这部诞生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法案确立了美国金融业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模式,将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地划分开。
首页>> 旅游天下>> 金融股票>> 李咏 Li Yo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 徐竞 Xu Ji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