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天下>>神州风情>> 金融股票>> 凯文·菲利普斯 Kevin Phillips   美国 United States   现代美国  
金融危机必读书:金融大崩盘
  这本书的作者,是深入美国政经领域30年,属于前辈辈份的凯文·菲利普斯。 这位一贯擅长透析政策的政经专家,继前一本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American Theocracy对于美国国内的政经决策与宗教动员紧密缠绕的结构做出揭密之后;在这本新书《金融大崩盘》之中,他再次地以清晰的事实,去导出他的推论:美国的未来前景实在堪虑。 凯文·菲利普斯其实不是一个喜欢惊世骇俗结论的表演型作者,虽然他的结论总是非常大胆,但一则是他的扎实事实背景与论证,几乎符合学术研讨的程度;再则是他之前对于美国包含政党政治与军事决策的预测,很多都不幸地命中了,而事实比之他当时大胆的预测,似乎犹有过之。
  
   很多书谈到次级房贷与降息,又降息对币值走势,又币值走势与外汇赤字;但这本谈的不是波段性的看法,从过去三十年,美国金融业的数字与金融政策两条线作为佐证,去提出他对于美国未来,而不只是几个波段,平庸的预测。 如果对于全球金融前景的观察与了解有兴趣,这本内容扎实的书,绝对是你今年十本必读的相关书目之一。
  
   凯文·菲利普斯提出了建立在一个投机性的金融系统上的经济的脆弱性和危险性。他认为,这种投机性的金融市场的发育的确带来了经济的泡沫性的发展,使有些人一夜暴富,有的产业一举膨胀,但是泡沫过后的金融系统的崩溃,产业和财富的缩水,信用的断裂,市场一蹶不振是90年代以来全球有目共睹的事实。
  
   作为美国最著名的政经评论家,凯文·菲利普斯的语言风格相当老练、成熟,他在文章中善于引用比喻,但往往恰到好处,堪称字字珠玑。
第1节:序言 是谁在欺骗谁(1)
  序言
  是谁在欺骗谁
  2008年,关于美国经济的弱点,最令人担心的大概就是官方的掩饰和公布消息的虚伪程度了—政府人士更喜欢弱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
  2006年,我的作品—《美国神权》出版了。本书详细说明和更新了《美国神权》一书陈述的“极端宗教、石油和债务”这三个挑战中的两个问题。2006年11月,极端政治遭到了应得的报应。然而,住房、债务、石油和美元的危险有增无减。
  美国政府、共和党和民主党是否能够修正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与债务和石油相关的变革,是很令人质疑的。更令人担忧的是,华盛顿和华尔街可能都不愿意面对更深层次的问题—金融在国家政策制定(和GDP)方面的支配地位,以及政治家的共谋作用(他们都不愿意谈论这一问题)。
  现在,房价下跌是最引人注目的事情,悲观主义者预测这会是我们一生中幅度最大的暴跌。我们知道相当一部分风险的出现是由于抵押贷款提供方签订了太多高风险的合同。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错误判断太多就会变得很危险。
  但这次机构面临很大的压力来吸引尽可能多的客户,这反映了住房抵押贷款中获取巨额利润和把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及将它们全部“重新包装”成抵押担保证券和债务抵押债券所带来的巨额利润。贷款方需要吸引高风险的借款方,因为没有足够多的低风险借款者来满足大型商业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的“包装公司”的需求,这些银行和公司都要靠赚取利润生存。
  什么是证券化呢?有人会问。首先,“证券化”是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短语,但也是20世纪90年代华尔街发起的一项新业务。简单地说,这就是指专业金融机构把众多的贷款、抵押贷款或者类似的贷款整合在一起,然后基于新的“组织形式”来发售新一类证券,从中盈利。根据风险的大小,这些以高价发售的证券被分割成相互分离的几个“小块”或者部分。当然,有一些“小块”有着较低的信用等级,但是可以分散风险,受到影响的证券售价会更低。然而,实际上,其透明性和公正性更低—有时候是相当地低。
  这些“精明的”金融机构并不是真正的经纪公司,也不是20多年前的唯一中央银行。它们是令人震惊的转变的一部分,这种转变就好像一个绝佳的“故事”,但从来没有人讲起。在1987~2007年期间,债务—在各方面,从信用卡到维持美国财政和极不稳定的华尔街的抵押贷款—成为美国最大、增长最快的一项业务。在那20年间,所谓的信用市场债务快速翻了两番,从近11万亿美元增长到48万亿美元。这受到市场、包装和宣传方面变革的支持—实际上,国债不是主要原因,而私债却是主要原因。没有做太多宣传,金融服务部门—银行、证券公司及消费者信贷、保险和抵押贷款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给制造业注入了活力,让它成为美国私营经济的最大组成部分。到了2004年6月,金融服务占其GDP的比例达到20%~21%,而制造业所占的比例下降到12%~13%。信贷额在公司利润中占据了更大份额。
  人们没有用“危险”开始形容美国经济中的新焦点。“着魔于”负债是鲁莽的,金融化作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有过在后期阶段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记录。资金流动而非实物的变动总是具有风险的,到现在为止美国的变革还是相当不切实际的。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一般)可以提供三种形式的援助:当主要金融机构、贷款或者利润核算遇到问题时,政府紧急援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的流动资产用于维持财富增长;良性调节和制定法律。这些动作一般被宣传为“政府特惠”。
第2节:序言 是谁在欺骗谁(2)
  关于过去25年的美国经济发展成就,有这样一个“神话”:美国经济的发展非常稳定,运行更加平稳,仅仅出现了几次影响微弱的衰退。这种说法简直是痴人说梦。批评人士认为,根据有争议的联邦统计数据,美国经济低迷时期缩短是受到怀疑的。第3章中有一部分内容解释了10年前联邦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修正数据有意“隐瞒”了通货膨胀幅度,夸大了美国GDP的增长率。其他有争议的美联储决议,包括就业和货币供应衡量方案,也应该重新核定。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判断,抑制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已经严重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美联储数次的紧急融资和资金“救援行动”;当美联储注入资金以“援救”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或者重新恢复起到重要作用的资产种类之后,利率就如同过山车一般迅速下降。第2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梳理。
  当然,与此同时,债务泡沫(大部分是私人债务)已经变得越来越大—紧接着还会更加庞大。许多专家认为这是最大的威胁;我在2006年指出—而且现在我更加坚信,在过去25年时间里吹起的这个“大泡沫”现在开始“颤动”并“漏气”了。难以偿付的抵押贷款借款人、“头脑发热”的投机性投资团体、“不计严重后果”的大银行,再加上它们中的有些人或机构对最基本公民职责和义务的“漠视”(比如在几年前与安然公司进行了“合谋”),使得金融服务部门迅速增长、快速扩张,而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它是无法“信任”这种不合时宜的发展背景的。
  这又把我们带到了石油产业领域—或者石油以及与之相关的美元的综合—而石油可以算得上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危险因素。有人会想,在过去的7年里有两位原来从事石油工作的人分别成了美国总统和副总统,应该能够控制这些担忧,但是显然他们并没有。
  当今危机的一个实质因素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石油和美元慢慢从强大的政策推动因素转变为对经济的负担。1971年,美国石油产量达到峰值,从此以后开始下降,因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60%的石油都要依赖进口。直至1971年,美元还得到黄金的部分支撑,1974年,在某种程度上美元开始和石油拴在一起。反过来,油价大幅度上涨,沙特阿拉伯等波斯湾产油国首先非正式地要求用美元购买石油,接下来又把获取的大部分资金通过国债投放到美国。
  2002年和2003年,美国策划侵略他国,然后进攻和占领了伊拉克,至少部分是为了占领伊拉克的石油,随之而来的是,这种不受限制的石油交易结束了。2002年,恼怒的沙特阿拉伯人开始削减对美国的石油出口量,而在美国占领巴格达之后,这种对美国削减石油出口量的政策依然得以执行。从2002年到2004年,欧佩克(简称OPEC)成员国把它们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的比例从75%降低到了61.5%。同时,欧佩克成员国放弃了它们原先的22~28美元一桶的石油价格范围,到2006年,“自由疯涨”的石油价格超过了70美元一桶。
  因而,随着美国进口石油成本的飙升,美元兑世界主要货币—如欧元和英镑—贬值。可以确信的是,对美国失望的并不仅仅是石油生产商。有一种被称为“石油峰值”的理论—这个概念是说,石油的最终产量接近于一个全球石油产量高峰以后,石油短缺就迫在眉睫了—在2002~2006年之间得到了相当多人的认可,因此它也在上涨的油价上“功不可没”。由于美国在全球石油事务中失去控制权,美元开始与油价呈逆向发展。富有挑战性的石油生产国—如伊朗和委内瑞拉—开始在欧洲销售它们的石油,并且极力怂恿欧佩克也这样做。
首页>> 旅游天下>>神州风情>> 金融股票>> 凯文·菲利普斯 Kevin Phillips   美国 United States   现代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