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天下>> 名山大川>> 林桦 Lin Hua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刹那樱花:1个中国白领的日本印象
  本书是有多年海外生活、工作经历的作者在日本居留期间的所思所感。从“印象”入手,从细小处着眼,日本民族的个性、审美观、处世方式、生活形态,以及姓名、文字、语言等诸多方面,一一形诸笔端,且旁证博引,有理有据,读来饶有趣味。
第1节:自 序
  自 序
  本来,为自己的作品作序就是一件"苦差事"。何况,又是一部没有"中心思想"的随笔文集。
  其实,人生不过就是一段段旅途,从一个个起点奔向终点。每段旅程结束之后,都应该留下"阶段性成果",承载着生命和成长的光荣与梦想。本书就是"留日"期间的零散印象和反思的留影。
  就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从欧洲留洋回来,在担任过外企高管、司法局干部后,竟然还会到日本去"二次洋插队"。的确,当本人已过不惑之年,在猎头公司的劝说之下,决定赴日本工作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和不解。国家教委分管留学生回国工作的老师得知之后,也表示出了大大的疑问:"你连西洋都不留了,怎么又会决定到小日本去呢?"无奈,本人天性就喜欢挑战自我,坚信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不同的经历和阅历。幸好,东洋"留学"期间,除了工作之外,得以游历日本列岛的美丽风景,并"顺便"学习了日语,还抽空写下了这些文字。
  与几年前出版的《"丑陋"的欧洲人》不同的是,本书是作者客居日本两年多期间及时记录下来的真实感受和体会。两年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也早已超越了走马观花旅游或考察的阶段,又不失好奇心和新鲜感。而在日本公司工作和与日本普通百姓接触的经历,又使得我能够近距离地观察、体验日本的社会和风俗民情。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人文篇》
  试图从中国人的视角,观察和体会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异同,以及用动物的形象来描绘和比喻日本女人和日本男人之间的角色和命运轨迹。
  第二部分:《语言交流篇》
  中国人和日本人虽然号称"同文同种",但中日两国之间在语言,尤其是交流和沟通的方式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不注意就会引起误会。何以至此?
  第三部分:《双边关系篇》
  日中关系是目前大国之间最为复杂、敏感的关系,是一个夹在感情和历史夹缝中的死结。如何解开这个死结,还需要两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努力。
  第四部分:《印象随想篇》
  既然在日本工作和生活,肯定要观察到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到日本人的审美观、工作态度,小到车站、音乐厅,甚至厕所,我们的邻居原来跟我们很不一样。
  是为序。
  2006年金秋于北京
  第一章
  日本人与中国人: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
  两个"近而疏"的民族
  日本与中国近在咫尺、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人对日本人却缺乏真正全面的了解和公正的认识。反之亦然,日本人对中国人也并不真正了解。
  对于日本和日本人,国人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蔑视,将日本人蔑称为"倭寇"、"东夷"、"小日本"、"鬼子",认为无论日本今天如何发达富有,不过是个"经济动物",在文化上永远是中国人的附庸;在政治上永远不过是美国人的陪衬。二是恐惧加厌恶,认为日本过于强大,国内的右倾势力始终很活跃,总有一天又会要幻想侵略中国;三是认为日本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中日之间可以在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上进一步进行合作和联合。
  其实,这些看法都不免具有片面性。
  最近几年,对日本和日本人的看法,在中国公众舆论和国民心态中可以说始终触及着亿万人民那根敏感而又时刻绷紧的神经。前几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水均益以自己在日本亲身遭遇的不愉快经历,写下了《日本,听我对你说》的文章,对日本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将日本形容成"虽然一衣带水,但却是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由于作者公众人物的特殊身份,这篇文章在媒体中引起热烈反响,并在互联网上引来了网民的一片叫好和支持。
  与此相反,2002年,《人民日报》原时事评论员马立诚在国内官方媒体上发表了题为《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的文章,其中提出了一些试探性的观点,如日本已经为战争中犯下的罪行道歉过多次了,应该面向未来,重新思考和定位中日关系等。不料一石激起千层浪,马立诚没有想到自己的文章会在中国公众舆论和民间引起如此强烈的争议和讨论。许多网民甚至用最激烈、偏颇的言辞来批评作者,其言辞之激烈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学术交流与探讨的范围,有些甚至不惜用人身攻击的口吻抨击作者。
第2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1)
  其实,中国人对日本和日本人的看法一直是很复杂、很多面的。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大师郭沫若当年留学、旅居日本20多年,虽有日本美人相伴,却也深感日中两国人民之间的不了解,"中日两国互相轻蔑的心理,好像成了慢性的疾患,真是无法医治呢"。
  民国元老戴季陶曾经留学日本多年,即使痛恨日本军国主义,也不无感慨地总结道:"我们看见日本人许多小气的地方,觉得总摆脱不了岛国的狭隘性。看见他们许多贪得无厌崇拜欧美而鄙弃中国的种种言行,又觉得他们总没有公道精神。可是我们在客观的地位,细细研究,实在日本这个民族,他的自信心和向上心,都要算十分可敬。"周作人则说得更精辟:"大家都轻蔑日本文化,以为古代模仿中国,现代模仿西洋的,不值得一看。日本古今的文化诚然是取材于中国与西洋,却经过一番调剂,成为自己的东西,正如罗马文明之出于希腊而自成一家。"
  其实,不光是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声中长大的当代中国人,就是日本的其他亚洲邻国人民,也都对日本和日本人抱有十分复杂的看法。而这一点,日本人自己也已经认识到了。按照日本某个商界名人的说法,中国人和亚洲人对日本人的看法就是:憧憬和嫉妒、期待和警戒、敬畏和轻蔑糅杂在一起。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后,美军开始占领被盟军炮火摧毁了大部分工业设施的日本,曾经在太平洋战争中与日本军队浴血奋战的麦克阿瑟将军出任占领军最高长官。为了显示他的绝对权威,麦克阿瑟将军命令日本天皇到美国驻日本大使馆来与他会见。在日后发表的照片上,麦克阿瑟神情高傲,连肩章都没有戴,两手像西部牛仔一样随意。这对于一直将天皇视为"神"的日本人来说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次会见彻底摧毁了日本人的心理防线。麦克阿瑟已决心按照美国人的模式改造日本,并宣布:"日本已沦为第四流国家了"。
  然而,日本仅用了短短的10年时间就将工业生产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并开始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汽车、家用摩托车、照相机和手表方面,日本企业将欧美的企业打得溃不成军;甚至在某些特殊的行业(如西洋乐器制造),日本的企业和品牌也占有绝对大的市场份额。如果按国土面积来算,日本的面积不过是美国一个中等大小的州,但国民生产总值接近美国的3/4!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经济泡沫破裂之前,日本的经济实力如日中天,拥有了美国30%的债券,而全球10家最大的银行和4家证券公司都是日本的;东京不动产的价值据说已经超过了整个美国不动产的价值。随着日元的升值,日本人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也空前高涨:他们买下了欧洲的城堡,美国的银行、高尔夫球场和度假中心,以及美国文化中最富于象征意义之一的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据说,当时是全球最大证券公司的野村证券公司总裁就曾经狂妄地建议,发行日美货币,并由日本和美国"共同拥有"加利福尼亚!
  这对不久前还是日本的战胜者和占领者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大讽刺。如今,时过境迁,日本经济早已风光不再,陷入战后最长的经济衰退之中无法自拔。虽然,又有人预测日本再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甚至有人还预测日本已经开始向"第三世界"倒退。但就像20世纪80年代,这些预言家曾经预言"21世纪将是日本人的世纪"一样,预言未来是一种危险的游戏。毋庸置疑,日本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第二大经济实体,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和最高的国民储蓄,科技和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
  难道这一切不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和研究吗?其实,日本在近代和现代发展中的教训和经验也已经给我们不少启示: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经验和教训难道不正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吗?
  日本和日本人确实是很复杂、很令人费解的。他们既保守又不乏进取心,他们能够观落花伤心却又能杀人不眨眼;他们既粗鲁又细腻;他们能够为"明志"、"报国"而切腹自杀,却又难以忍受小小的委屈;他们是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他们不善于与外界接触,却又能够主动积极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60年了,日本人至今依然未能让邻国和世界完全忘却他们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人们虽然普遍欢迎日本的产品、日本的投资和日本游客,但却并不十分欢迎日本人。
首页>> 旅游天下>> 名山大川>> 林桦 Lin Hua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