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天下>> 社交礼仪>> 金正昆 Jin Zhengku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59年)
金正昆奥运说礼仪:国际礼仪金说
  在本书中,知名的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金正昆教授全面、详尽地讲解了国际礼仪中我们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和规范,二十六讲的内容涵盖了宏观原则到细微小节,并延续了其一贯的诙谐幽默的风格。书中还穿插介绍了礼仪形成的渊源,中国礼仪与国际礼仪的比较,以及丰富鲜活的实例,将礼仪讲堂带到读者身边。本书的权威性和实用性能让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都受益匪浅。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更多的外国朋友和国际关注带到中国,这是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中国影响力的好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凸现出学习和掌握国际礼仪的重要性。
第1节:序
金正昆奥运说礼仪:国际礼仪金说 第1节:序
金正昆奥运说礼仪:国际礼仪金说 第1节:序
  序
  我们通常讲给人的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很重要,印象包括仪表、谈吐、举止等。一个人要想在社交场合展现优雅的翩翩风度和挥洒自如的魅力,先天的条件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后天的修养更加重要。这种修养,不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而是一些可量化的原则和规则。国际礼仪就是国际交往的规则,是为绝大多数国家认知接受的,是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应该遵守的共同性的礼仪规范。
  如今,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中国人走出国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应当注意遵守当前国际上公认的礼仪规则,遵从国际礼仪的一般准则。特别是在政务会谈和商务会谈中,对国际礼仪的理解、掌握和执行的效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谈的结果。
  中国乃礼仪之邦,然而滋养与浓厚的传统的中国式礼仪与国际礼仪在某些方面差别很大。例如,中国传统礼仪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尊人卑己,恭谦礼让;而国际礼仪则强调平等互重,待人接物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因此,我们在国际交往中不可一味地墨守成规,要适度地转变思路,以更好地与国际惯例接轨。否则不仅会引起双方的不快,甚至会闹笑话。
  我在美国期间曾目睹过这样一个尴尬的场面:一位学养深厚的中国学者应邀到美国某大学举办讲座,这位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谦谦君子一开场就客气地说自己水平有限,对讲座的题目研究不深,看法也很肤浅,望各位批评指正等等。结果,正式的讲座内容还未开始,这位学者就已经遭到台下观众的嘘声抗议。他们认为不应该邀请自己都认为水平不高的学者来给大家讲课,一场本应精彩的学术交流效果大打折扣。
  在《国际礼仪金说》一书中,知名的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金正昆教授全面、详尽地讲解了国际礼仪中我们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和规范,二十六讲的内容涵盖了宏观原则到细微小节,并延续了其一贯的诙谐幽默的风格。书中还穿插介绍了礼仪形成的渊源,中国礼仪与国际礼仪的比较,以及丰富鲜活的实例,将礼仪讲堂带到读者身边。本书的权威性和实用性能让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都受益匪浅。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更多的外国朋友和国际关注带到中国,这是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中国影响力的好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凸现出学习和掌握国际礼仪的重要性。
  是为序。
  沈国放
第2节:第1讲 国际礼仪概述(1)
  第1讲 国际礼仪概述
  各位好,非常高兴与各位共同探讨有关国际礼仪的一些问题。希望在我讲授的国际礼仪讲座中,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对于不怎么从事外事工作的人来说,也许不太了解什么是国际礼仪。顾名思义,国际礼仪就是人们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共同性的礼仪规范。也可以这样说,国际礼仪就是人们在国际交往中要遵守的"交通规则",它是一种"世界语"。
  国际交往强调"求同存异"与"遵守惯例"。现在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有数不胜数的民族,有几十亿人口。礼仪和习俗因人因地而异。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更何况那些居住在不同国家、分属不同民族、持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了,礼仪和习俗都是不同的。鉴于此,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的时候,就必须有这样一种意识,即遵守约定俗成的共同的礼仪与习俗规范。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在加速进行。中国人到外国去,外国人到中国来,中国人越来越成为"国际人"。与此相适应,我们中国人要有"国际人"的胸怀和视野,要了解和懂得国际规则。国际礼仪就是国际交往中的规则。特别在当前,我们加入了国际世贸组织(WTO),而且欣逢两场盛会在我国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要展现自己,要在国际社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影响,就更要了解国际礼仪这个规则。
  学习国际礼仪,最为关键与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宽容的胸怀。老子说过:"上德若谷。"古人常讲两个词叫"虚怀若谷"、"有容乃大",什么意思呢?因为国际交往是以跨文化交往为背景的。我们刚才强调,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国家不一样,民族不一样,文化程度不一样,阅历不一样,教养不一样,看问题的视野和角度不一样。什么是尊重?在社交礼仪中谈到尊重,我曾经在多种场合强调过一点:尊重别人就是要尊重对方的选择。因为很多事情是不大一样的,或者说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样。正因为有很多个"不一样",所以在国际交往中,很多事情很难评判谁是谁非。
  国际交往赠送礼品一般是带有包装的。如果带有包装的话,这个礼品在国际交流场合,不管是他送给我的,还是我送给他的,都是要当着外国友人的面当场打开来看的。
  我经常跟外国友人讲:我们国人所接受的教育,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别人送的东西是不能当面拆开来看的。而有的时候外国友人送给我们的礼品,如果是带包装的话,你不打开来看,他是不高兴的。为什么?因为他认为你是看不起他,没把他当回事。我常跟外国友人这样讲,其实你们送我们的礼物,我们也很想看,但是不好意思在你们面前看,怕你们笑话我们没见过世面,但是,不当场拆开看,并不等于我们真的不看。你一出门,我们马上就看。这样看来,误会的原因就在于双方缺少沟通。谁是谁非?我们不看,错了吗?他们看了,就对了吗?也不一定。
  我们中国人在说我国之外的国家居民时,总喜欢讲一个词:"外国人"。其实,这种笼统说法似乎给人一种外国人是"千人一面"的感觉。其实不一样,如果对外国人多些了解的话,他更喜欢被叫作美国人、俄国人、法国人、韩国人……因为他们是不一样的,有着各自的民族特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国与国之间有差异,他们也不希望被看作千人一面。
首页>> 旅游天下>> 社交礼仪>> 金正昆 Jin Zhengku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