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励志感悟>> 法頂禪師 France Top Zen Master   朝鮮 Korea (North)   現代中國  
與您分享幸福生活的秘訣:山中花開
  本書是法頂禪師繼暢銷全球的《無所有》之後的重磅力作,收集了大師所有的精華文章,包括大師三十多年來所寫的隨想錄、法文等著作的精粹及大師在山居生活中感悟到的高深禪理,由法頂禪師的弟子柳時華親筆實錄,是一部靈動的思想傳記,處處閃耀着智慧的靈光。發人深省的文字,將讓您敲開生命的另一扇門,一睹靈魂所在的山上,那清淨高遠的生命之花的香氣與光彩。每一篇樸實無華、撼動人心的文章,都閃耀着法頂大師所闡揚的精神:在大自然中充實地生活,從中體會內心的風景。你將從而發現生命的真正內涵,讓生活變得簡單自在。
第1節:山中花開(1)
  師父箴言
  依稀記得初次去佛日庵拜見法頂禪師的情景。那天,我穿越茂密的樹林,抵達禪師的住所。禪師恰巧外出不在,因此我在佛日庵院內,等了三四個小時。當時有種寧靜沁入心扉的感覺,至今仍讓我記憶猶新。
  在空無一物的山地上等待是件非常無聊的事情,我曾想過是不是該打道回府。但不知怎麽的,那種百無聊賴的感覺,不知從何時起,竟被一種溫暖平和的寧靜取代,這正是禪師山居所特有的氛圍。
  事實上,一個人的住所能反映出主人的內心世界;屋宇內的一切,代表了主人的思想境界與生活方式。穿過厚樸樹茂密的枝丫,我看到房內擺放着與主人的盛名不符的寒酸廚具;那簡樸而靜寂的生活空間,多麽讓人難以忘懷。
  環顧四周,觸目所及盡是一派純淨的景象:土墻前的木椅、堆棧的餐具、伏在我腳背上的蟈蟈,以及擱在墻角的耙子與鐮刀。從這些簡樸的陳設當中,我們可以聆聽到主人內心世界的沉默話語;我默思良久,忍不住側耳去傾聽那寂然的聲音。
  現在回憶起來,那時的我,仿佛是一個走進神秘庭院的稚童。過了一會兒,我走到涓流的山泉旁喝水。貼近泉邊時,我凝視自己倒映在清泉中的面龐,那一瞬間,我突然感到有種難以言喻的寧靜,緩緩註入心間。
  如果當時周遭很嘈雜,或是我沒嗅到屋內飄出的馨香,也許我喝了水就會離開。如同一泓湖泊若碧波頃動,就無法看清自己倒映的面容。我想,正是禪師純樸茅捨本具的單純,讓我瞥見了自己的真面目。
  放眼望去,所有的景緻,即使是一顆小石子都渾然天成,充溢着一種自然之美。我獨自感受着那份靜寂,兩三個小時後就下山了。雖然沒能見到禪師,但我已全然感受到他的存在。
第2節:山中花開(2)
  再見禪師時,我心中無限歡喜。他給我的感覺,一如那天在佛日庵的感受,那是一種安然舒坦的感覺,令我對人性重燃起希望。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外在與內心是否一致,是衡量人性真誠與否的尺度與標準。
  我在禪師的住處所感受到的,是安貧樂道及自律的生活。這讓我徹底領悟,現代生活充斥着太多物欲。過度追求炫耀裝飾的生活,其實就像一座“富足的監獄”。
  禪師總是強調清貧的人生。清貧的人生!我們都生活在提倡經濟振興與物質生活富裕的現代社會裏,但其實我對禪師的倡言深感認同。
  每當對這世上的喧囂感到疲纍時,我就無比懷念十年前初次在佛日庵的庭院中所感受到的那段靜默。我多麽盼望能重返舊地,獨自沉思冥想,就像從土中掘出地瓜那樣,掘出我的靜默。
  本書文稿節錄自禪師過去幾年間所撰寫的文學篇章。內有明洞聖堂建成100周年紀念會時的演講稿、清澈芬芳寺及吉祥寺會員聚會時念誦的祈請文,以及最近在道爾書院中所做的開示。另外有數次私人聚會的內容,我也憑着個人的記憶謄寫下來,一一收錄在本書之中。
  在本書的每個小節之間,我特別用蠃紋符號來分隔,每節之間的留白,是為了不打破言語中間歇的沉默。這樣,讀者也能在字裏行間,感受到純淨、雅緻的韻味。
  回憶起佛日庵的種種情景,我的心中頓生萬分感慨,我期盼能通過此書,真實傳遞出當時那種萬籟俱寂之感。
  在文稿處理上,我們先將錄音內容一字不漏地繕寫下來,再由編輯修潤文辭,但仍保留禪師開示的原貌。書內的圖畫,是版畫傢李哲秀兄所作的版畫,以文字和一朵花的意象傳遞禪師的精神。本書也謹遵禪師常教誨的簡樸哲學,在章節上盡量安排簡短,力求讓版面的編排顯得簡潔美觀。
首頁>> >> 励志感悟>> 法頂禪師 France Top Zen Master   朝鮮 Korea (North)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