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青春校园>> hansey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Alice IV千陽
  這是一本送給母親的書,寫故鄉,寫曾經,寫我們的過去,並首次運用了大量的金色印刷。我稱頌她那明豔的鬱金香,我為她蔥鬱的林木而歌唱,從巴斯坦橋流下來的河水是多麽清冽!但願安拉保佑這美景免受俗眼的污染!人們數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明月,也數不清她的墻壁之後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清晨,她的笑聲如同花兒一般歡快;夜晚,她的漆黑好比秀發似的烏亮。她那些動人的夜鶯唱着美妙的麯調,如焚燒的樹葉,它們唱得熱烈而悠揚,而我,我在賈哈娜拉和莎爾芭拉的花園詠嘆,連天堂的杜巴樹也妒忌它們的鬱鬱蒼蒼。
第1節:海鬱(1)
  海鬱
  作者 黑熙
  2006年:41歲
  天氣十分好。海面反射着躍動的陽光,仿佛一塊綴滿碎鑽的巨大深藍色天鵝絨。沙灘上遊人大聲談笑,情侶卿卿我我,孩子抱着救生圈,尖叫着撲進涌動的海水裏。
  鬱芷知道,自己和兒子,是這歡樂海灘最為紮眼的存在。標準職業女性套裝和標準夏裝學生製服,在熱鬧沸騰的人群中,突兀成兩根冰冷的刺。
  她長久地註視身邊的少年,那淡漠疏離的神情讓她錯覺成鏡中的自己,然而五官與輪廓,卻如此酷肖他的父親。
  恍惚間,回憶中的形象浮動,飄離,逐漸與少年的身影重合。被遺落的眼神和笑容,穿透了漫長的時光來到面前,毫無徵兆地,把她衰老的心髒擊出一個大洞。
  她咬住牙關,擡起左手,微微顫抖地撫上自己的額頭。
  二十五年,不斷失去。
  她早已疲纍不堪。身和心都快走到極限,常常驀然間滿目皆空,連自己也看不見。虛無感帶來無邊的空洞,她質疑一切:對海正的癡纏,對兒子的漠視,對自己的苛求,是否存在意義。
  重遊故地,是她與兒子無言的約定。衹要她答應再回到這裏,便是承諾拋開所有過往,不再報復海正;承諾安靜度過下半生,將這幾十年,結束在開始的地方。
  她想,虧欠了兒子十七年,也許下半生可以用來好好彌補。
  腦海中浮現最後一次見到海正的情形,他的眼神,沉默而憐憫。
  2004年:39歲
  離婚後與海正的每一次相遇都不是偶然。
  一場拖拉的官司,一紙離婚判决書,每月打到銀行帳號的撫養費,他的新婚,和他的另一個孩子。十三年,鬱芷付出自己所有的心力和金錢,甚至連兒子也搭進來,衹為了天涯海角地搜尋他,做一個怨恨不消,陰魂不散的影子。
  她恨。
  那些年少的時光,不曾在她心裏留下美好的痕跡,更未被歲月打磨成溫潤的回憶。任何一個與他相關的細節,都是腦海中潛伏的一根針,隨時刺嚮她的神經,無一刻安寧。
第2節:海鬱(2)
  她被這疼痛驅使,帶着小小孩童,一邊工作,一邊輾轉各地,從不間斷地追查海正的蹤跡。衹要得到確切消息,立即在最快速度內租住他居所附近的房子,將海鬱送去小兩歲的弟弟海靜洄所在的學校。
  海鬱這個名字,代表的不是父母愛的結晶,而是二人鑄下的,無可輓回的錯誤。
  她要讓他看到,這個孩子,因為被父親拋棄,所以生下來就要背負母親的恨意。缺失父愛,抽離母愛,沒有童年,生活動蕩。他必須每門功課拿第一,勝過所有孩子,勝過同父異母的弟弟。
  她要讓他知道,他究竟毀掉了什麽。
  最後一次見他,是在某個深秋的夜晚。
  像之前許多次一樣,因為即將面對屬於自己的戰爭,鬱芷要極力剋製身體不自覺的輕顫。她走在前,沉默的少年尾隨於後,仿佛一個淺色的影子。她刻意繞過超市的貨架,與海正一傢迎面而去。
  什麽也不說,從來都不說。衹是看着他們,所有的尖銳鋒利,全部凝集在眼睛裏。
  她站定原地,擋住他們的去路,滿意地看到那個圓臉女人不自在地別開視綫,滿意地看到圓臉女人身旁的少年桀驁不馴的目光被輕聲呵斥回去。
  衹是這滿足太過微不足道。
  海正走到妻兒身前,以保護的姿態與鬱芷對視一秒,然後極陌生而又極客氣地請她讓一讓。錯身而過的時候,他看她的那一眼,讓她腦中的針,又多出細長而堅硬的一根。
  憐憫!他有什麽資格憐憫!
  她回到傢裏,暴跳如雷,瘋狂地想着要怎樣報復回去。然而隔天,那一傢人已然消失了蹤影。兩個多月後,鬱芷差點被海鬱的話氣瘋。
  不屬於少年的冷靜和漠然,平鋪直敘的口氣述說一個月前的結局。瞞着母親與父親保持聯繫的兒子,得到的最後消息是父親攜傢遠走海外定居的計劃已經實現,不會有任何人曉得他去了哪裏。
  鬱芷狠狠掌摑面無表情的少年,將他打得唇角滲血。
  她開始節衣縮食,沒黑沒白的工作,想要存下大筆的錢。以為飄洋過海就能擺脫她?十年二十年,踏遍全世界也要將他翻出來。
首頁>> >> 青春校园>> hansey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