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天下>> 作家评传>> 刘绍铭 Liu Shaomi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34年)
刘绍铭作品系列:吃马铃薯的日子
  本书是作者的回忆文字、自传文字。作者在“童年杂忆”和“吃马铃薯德日子”这两部分中记述了成长、求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刻骨铭心的艰辛和磨砺。“ 童年杂忆”写作者童年时的生活——告别父母、离乡背井、寄人篱下、按押度日、失学、当童工,读之令人心酸;“吃马铃薯的日子”叙述作者求学美国的辛苦经历 ——凄楚无援、退亦无路、孤苦寂寞,读之令人伤感。
第1节:新版自序
  吃马铃薯的日子
  新版自序
  江苏教育出版社给我的四本散文集出简体中文版,席云舒先生要我写个序文说说因由。四本集子中,《吃马铃薯的日子》稿龄最长。1968年我从美国回到出生地香港,任教中文大学。课余之暇,想到当年因拿的学位不受香港政府“认可”,无法在港谋生,就凭朋友资助的一张船票,竟贸然出洋“留学”;想到带去的全部家当,交了一个月的房钱后就所剩无几,马上“一贫如洗”;想到当年要不是老天爷照顾,开课前就找到唐人餐馆的侍者工作,一定会落得露宿街头的境地,最后逃不过移民局遣送出境的命运。
  想着想着,也暗暗佩服自己当年因眼前无路不惜“孤注一掷”跑去美国的勇气。我幼失怙恃,初中念了一年后就自食其力,后来以自修生名义考入台大就读外文系;后来又“赤条条”地冒险跑到美国念研究院,终于在印第安纳(Indiana)大学完成博士学位。我想着想着,自觉前半生不肯向命运低头在逆境中打滚的经历,记录下来,或许会对童年经历跟我相似的年轻人有鼓舞作用。想着想着,终于笔之于纸,以连载方式在香港的《大学生活》杂志发表。这么一说,已是三十多年前的旧事了。
  《一炉烟火》、《文字不是东西》和《文字还能感人的时代》,其文字性质跟《吃马铃薯的日子》有所不同。独吃potato,滋味如何,是“个体”经验,因此文字有自传成分。其余三集所载文章,取材随心所欲,当然乃有感而发。所能奉告国内大雅君子的,就是我无论写的是什么题目,文字都会如洋人所说的user friendly,让各位“看得下去”。需要“脚注”、“尾注”、“剖腹注”、“追注”才能处理的那类学术文章,不会在这三个集子中出现。那类文章,应由学报承担。
  因为我为人老派,所写文字自己看来有些地方确也食古不化。譬如说我不会称呼阁下为“亲爱的读者”。大家素昧平生,怎么“亲爱”起来?我也不会写出“热烈欢迎某某”这种句子,因为我相信文字的功能有时真的是less is more。既要“欢”迎,心情当然“热烈”,何必说多余的话?因为老派,所以在阅读英文商业信件时,不会想入非非,看到dear就想kiss。国内读者读我这种“另类”书写时,也许能读出一些“异国情调”的味道来。请以平常心处之,因为这是一个不懂“汉语言”的“旧人类”文体的特色。是为序。
  2005年12月26日
  香港岭南大学
第2节:前言
  吃马铃薯的日子
  前言
  《吃马铃薯的日子》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友联出版社旗下的《大学生活》上连载。那时候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书院教书。朋友知道我当年两手空空跑到美国读书,经历必有足为后辈借鉴者,因此劝我把“吃马铃薯的日子”的甘苦记录下来。
  《大学生活》连载结束后,友联出版社出了单行本。其后又有台湾地区的朋友拿去出了台湾版。三十多年来,这本薄薄的册子让我广结善缘。在好些学术聚会的场合中,不时有素未谋面的年轻人上前跟我打招呼,感谢我以“勤工俭学”的精神给他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身世各有辛酸,求学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难得的是,他们虽然出身寒微,却坚信将相无种,肯耕耘自有收获。当年朋友说我身无长物放“洋”去的经验“必有足为后辈借鉴者”,看来真有点道理。
  《童年杂忆》是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导因是看了报纸上一篇有关上当铺(押店)的文章《滋味谈》。“举狮观图”,我十四五岁前有过多次经验。阅后一时感触,引笔为文,因成杂忆系列。
  《吃马铃薯的日子》一文所记,是大学毕业后的岁月痕迹;《童年杂忆》说的就是童年心事,这两辑文字,血脉相连,现结为一体,合该如是。
  旧作重刊,旨在留给身世与我相似的青年一个“勤工俭学”的记录。
  刘绍铭
  2002年7月6日
首页>> 旅游天下>> 作家评传>> 刘绍铭 Liu Shaomi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