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天下>>游记选萃>> 体育健儿>> 余玮 Yu We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 吴志菲 Wu Zhife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站在世界体坛巅峰的19人:中国高端访问9
  乒坛杀手张怡宁的“冷”与“热”、“世界乒坛女一号”王楠的台前幕后、登高远眺的“小帅哥”田亮、快乐飞翔中跨越历史的刘翔,中国女排“当家花旦” 赵蕊蕊球里球外事、一夫当关的“枪王”王义夫从头再来、五环与五星在心底交映的何振梁……该书全情解密的是一位位体育健儿那难舍的体育情绪与传奇的拼搏人生。
第1节:作家伉俪引你领略中国高端风采(1)
  作家伉俪引你领略中国高端风采
  ———《中国高端访问》丛书序
  青年作家、赤壁文学杂志社执行主编
  拜读余玮和吴志菲夫妇合著的《中国高端访问》丛书中的每篇文章,仿佛与不同名人交流不同领域里的前卫话题,令人亢奋,似乎看着中国高端劲舞的旗帜,知道了该朝哪里冲刺,才是成功的走向。就以写作这条坎坷路来讲,余玮和吴志菲算是走成功了,他们相继被亮出了“红色传记作家”、“高端人物的解密者”、“智囊传记专业户”等在京城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品牌。时下,北京电台新闻台正在联播余玮的新著《荣归———解密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每节一天三次播发,备受关注。
  成功不是偶然的,我对湖南的吴志菲不甚了解,对湖北赤壁本土的余玮却有太深印象。上世纪80年代末,偶尔看到堂弟家一个摊在桌上的本子,上有一则写插秧的日记,栩栩如生的描写妙不可言,后问知是邻村的中学生余玮帮堂弟家突击干农活后写的,便发现他有文学潜质;1998年防汛期间,时任《赤壁文学》编辑的我收到余玮的一首讴歌抗洪抢险战役的朗诵诗,非常不错,因主编嫌长,未能签发,我至今犹感遗憾;2004年余玮在京城打拼已有成就,每次回家总要问起我,因为我平时好写志怪、灵幻小说,他把我当作隐居现代村坊的“蒲松龄”一样对待,我的话机号码换了几次,他总能问到。那次相约是在赤壁城区西湖公园旁一家酒楼,我应邀赴会,第一次见到他的爱妻吴志菲女士———她是那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贤淑女性,还带着他们年幼的需要呵护需要换尿片的小孩,令人很难把她与一篇篇洋洋洒洒数万言的大稿联想在一起,对于她的文章我读得不多,想必也熏陶得气宇非凡。今年清明前夕,余玮采访出差武汉,顺便回家祭祖,在一个同学家聚会,再一次约我去了。那个同学将余玮近三四年来出版30多本(册、套),包括《中国高端访问》在内的书籍抱出来一大摞,放在桌上,向朋友介绍他的写作成就,分享他成功的喜悦。一位研究服装的同学拿着一本书翻了翻,没有细看就发感叹:不简单,甭说他有多么厉害了。就好比这多“衣服”,不论他多么会缝纫,就凭一针一线一块布角、一块布角地连缀起来也相当不容易。需要多大的耐力哦!
  在一般人看来,出这多书都是老学究、老作家的事,琼瑶奶奶也不过如此,而余玮还这么年轻,三十挂零,已扑打去“三十功名尘与土”,穿越了“八千里路云和月”,精干挺拔的身躯还能高举神圣使命,凝重轩昂的眉宇下,架一副很优雅的眼镜,没有“老花”,只有“老练”。
  余玮在写作上的成功,也得益于他有着良好的文字和文化的适应感觉。早在中学时代,许多埋怨学习任务繁重的同学说:这是人生“水深火热”阶段,真难熬哦!他却诙谐而乐观地说:只要有人发工资,我坐着冷板凳还读十年中学都愿意。从黄石理工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北一家大型变压器厂工作,由于热爱写作,逐渐从业余走向专业。他本来是酷爱文学的,后来发现从事纯文学写作很难有出路,许多人都在这条路上挤,有人挤得很惨,挤得一生潦倒,写一辈子纯文学之类的书从没出版过,要出版还得家道殷实,付得起昂贵的出版费,甚至发表也要拿钱走关系。若对这些都置之不理,那就只好等待后人有心情的时候,冷不妨把《石头记》整理成《红楼梦》一样才能轰动一下。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家境一般的余玮不等不靠,只靠写作实力,更靠驾驭文化市场的胆识和智慧。胆识和智慧对他来说,俨然一柄突破文学写作重围的双刃剑,拨开了风雨凄迷的背景,闪亮了柳暗花明的前程。就这样,他从文学转轨到新闻报道,后又发现仅写新闻报道不能表现自己的长处,便开始写人物纪实,再后来洞悉人物分三六九等,人物也不可滥写,只有写精品人物、典型人物、传奇人物、高端人物的秘史内幕、生活真谛、奋斗理念和成功轨迹才有出路,才有无限的市场,也更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这条路走对了,余玮夫妇携手耕耘,如今已是果压枝头,飘香文坛。他们的成功,是真正懂得了写哪些东西才抢眼,写哪些东西只能成为“木乃伊”。是哦!现在许多正规出版商找余玮夫妇出版作品集,不需要他们掏半文银子,而许多皓首白发的大学教授出版专著都需要个人出资,原因在哪里显而易见。
第2节:作家伉俪引你领略中国高端风采(2)
  其实写人物是有难度的,尤其是写高端人物,光采访就是一大难,要从茫茫时空的不稳定性中将不同时段、方位的采访对象相对稳定下来进行“深挖”,需要时间、耐性和缜密策划,一点不慎,事情就可能黄了;接下来就是努力把人物写好,又多少会受到一些限制,诸如时政方面、专业方面、经验方面等;要吃透它,翻材料就得花很多精力,这可比写虚拟的“胸有成竹”的小说、散文或诗歌等文学作品难度大得多,而且下笔不慎,写出的人物专访很可能就是八股式的呆板块头,甚至会溺死作者的文学素养。所以上海一位纯文学作家曾经挂出免战牌声明:从不写或很少写带有应制味道的稿件。而文化市场非常残酷,余玮夫妻可是一对笑傲文坛敢于拼搏的“拼命三郎”,这也许与他们出身在湘鄂农村从小吃多了苦头有关,他们不畏艰难,不怕吃苦,许多城市里出生的生下来就养尊处优的“贵族文人”不愿意花太多精力为之的题材,当作金矿挥汗如雨地开采,从不言累,乐此不疲。而且在写高端人物的同时,也写出了不少高情趣、高质量、高品位、高品牌的作品,甚至有专著在全国政协礼堂首发,五六十位专家学者、还有国家领导人纷纷前往捧场。
  余玮夫妇能够把容易写呆板的太时政、太专业、太学术抑或“面孔太正”的人物写得活泼有趣,丰采多姿,功夫了得。笔者纵览余玮夫妇的多篇佳作,发现他们写作的奇妙之处在于求不变中的多变,如不变人物的成长背景、活动环境、身份地位和卓著功勋,却可以推波助澜地应变人物的理想追求、矛盾化解、传奇生涯和奋斗历程。他们往往以文学手法处理真实的人和事,在《中国高端访问》丛书中,选择的对象涉及到中国的政治、艺术、科学、财富等方方面面的顶尖人物,应该说写起来很有风险,可是他们把握的行文基调很到位,能够使尖锐、敏感的内容(或问题)循着和谐的运笔气势化险为夷,风光更迭。如写事多用“颠覆平面法”,使事件更有传奇性。“十几年前的红透大江南北的青春诗人,一度淡出人们视野的汪国真,因‘火锅事件’被以极不情愿的方式再度聚焦……”(《汪国真:腹有诗“书”气自华》)只简约几笔,就交待出扣人心弦的事件悬念,让人欲罢不能。写人多用“类比移植法”(或粗鄙法),更能幽默有趣地表现人物特征。“海拔一米八,腰围一米零几,体重零点一零五吨。周宝生身体魁梧,伟岸有余,可谓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周宝生:一个人和一个村庄的传奇》)人以“海拔”、“吨”位论之,“粗鄙”到极致,也就可爱到极致。写景多用“袖里乾坤法”,使之穷极现代时空的典型意义。“通往官桥八组的道路平坦宽阔,两侧的建筑掩映在观赏树和草坪中。一排排农家小楼依次摆开,错落有致,白瓷砖贴墙、红瓦铺顶,整齐亮丽,‘农民文化中心’功能齐全,森林公园郁郁葱葱,‘中国博士后田野高科技工业园’生产忙而有序,在鸟儿的阵阵呢喃声中,让人品出几分和谐、宁静、甜美。在蓝天白云下相互衬映,展示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新景象。”(同上)写景不局限于眼前之景,将所写之景赋予人文思想,也是作者大视野、大境界的自然观照。写物多用“闲中着色法”,更能激活感官上的审美情趣。“老作家孙犁的女儿孙晓玲珍藏有一张铁凝亲手绘制的、送给孙犁先生的贺卡,贺卡上画的是一只引亢高歌的雄鸡,红冠、粉脖、灰身、紫爪、孔雀蓝尾羽,神气活现,生机勃勃。”(《铁凝:中国文坛的新任女掌门》)写到尾巴不说尾巴,说成尾羽,只一字之差,使事物灵动的感觉浑然毕露。
  触摸装帧精美泛着睿智光泽的《中国高端访问》丛书,也触摸到了这对作家伉俪全方位的立体思维,这种融合了新闻性、故事性、典型性、通俗性、知识性、思辨性等性能强健的立体思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历练而成的写作气场本事无穷,正电荷般地挟带大量信息和丰赡内涵灿烂地辐射着中国文化前沿。
  敷设此文,忝列为序。
  2007年8月6日
首页>> 旅游天下>>游记选萃>> 体育健儿>> 余玮 Yu We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 吴志菲 Wu Zhife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