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杂文>> 苗發勇 Miao Fayo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領導講話寶典:提升領導講話魅力的十大謀略
  世上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講話令人喜悅的能力。魅力提示:馬憑四條腿官憑一張嘴。要想官運好,您就從練好嘴皮子做起吧,學會做咯咯叫的老母雞!在領導學中有一個老母雞原理,即一位優秀的領導幹部,不但要有實幹精神,工作好,而且要善於發表講話,口才好。
第1節:一、為官須練“嘴上功”(1)
  第一部分 基礎篇
  世上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講話令人喜悅的能力。
  一、為官須練“嘴上功”
  魅力提示:“馬憑四條腿?官憑一張嘴。”“要想官運好,您就從練好“嘴皮子”做起吧,?學會做咯咯叫的“老母雞”!?
  在領導學中有一個“老母雞”原理,即一位優秀的領導幹部,不但要“下蛋”(有實幹精神,工作好),而且要“咯咯叫”(善於發表講話,口才好)。其實在實際工作中,從某種意義上說,“咯咯叫”比“下蛋”還重要。
  2005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小品《匯報詠嘆調》描述了這麽一個情節:一位辦公室主任因個人愛好溜會(解决飼料質量的會議),去聽男高音講座。第二天,公司經理要聽取會議精神的匯報,情急之下,這位主任竟根據經驗,胡亂瞎編一通,總結出要“提高認識”、“強化意識”等五條會議精神。然而這位主任在匯報過程中的異常表現,使經理察覺了其溜會的事,所以他馬上打電話嚮另一位與會者核實會議的情況,事實竟與辦公室主任匯報的那五條絲毫不差。更為可笑的是,隨後召開的“消滅蟑螂”的會議,領導的講話居然與這五條一模一樣。這個小品令人捧腹,令人深思,雖然有點誇張,但不能不說是對時下一些地方領導幹部講話風格的諷刺。
  西方有位哲人說過:“世間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講話令人喜悅的能力。”三千多年前,埃及古墓上鎸刻着這樣的銘文:便捷的口才將使得你雄辯滔滔,占盡上風。我國也有“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片語可以興邦,一言可以辱國”的說法。對黎民百姓,擁有三寸不爛之舌,往往會左右逢源,一順百順。對為官者,擁有較高的講話水平,更是如魚得水,如鳥添翼。甚至有人說,誰掌握了講話藝術誰就拿到了走嚮成功的護照。作為領導者,擔負着發動群衆、宣傳群衆、教育群衆的任務,實現這些職能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發表講話。從某種程度上說,“講”得如何,直接影響到職能發揮的好壞。
  講話,是體現領導幹部綜合素質的一面鏡子,也是評價領導幹部能力的一把尺子。從古至今,講話水平影響着事業興衰,改變着人生前程,甚至還改變了歷史。毛遂自薦使楚,蘇秦遊說諸侯,諸葛亮舌戰群儒……許多關於講話藝術的故事令人稱道。固然,有了才幹,即使不會講話,也可以達到目的,但有高超講話藝術的人,更能走嚮成功。
  應該說,目前很多領導者講話水平在不斷提高,有時沒有講稿,也能滔滔不絶,如數傢珍,一口氣講上兩三個小時。有人確實講得很精彩,但也有一些講話,我們實在不敢恭維。有的領導講話,枯燥無味,聽起來實在難受,很多人深受聽會之苦,甚至有人為躲避聽領導講話,請假、會上打瞌睡、玩手機遊戲、頻頻藉故出入會場。有人說了這麽一個情節:主席臺上講話者口若懸河講了半天,結束時,臺下掌聲四起,講話者以為是講話精彩所致,不料聽到下面有人長出一口氣說:“總算講完了。”原來,大傢是為結束而鼓掌!
  據說,某地召開“×××動員大會”,為了“強行”讓與會者堅持聽完會議,會議組織者不得不緊鎖會場大門,會議沒結束時誰也別想“溜會”。有的甚至采取會場內外錄像、會議結束後點名等辦法,限製逃會者。這些做法,在某些地方已司空見慣,這些都說明了這些講話者的高談闊論何等不受人歡迎。
  筆者想探討的是:領導者怎樣才能講得精彩,講得讓人心動,令人感動,長時間記住您的講話,感到您的魅力,受到您的鼓舞,最終按您的指示行動。
  這裏,請先探究一下“講話”這個仕途上平步青雲的階梯、官場中左右逢源的法寶、打開上級心靈的“金鑰匙”、獲得下級擁戴的“如意棒”吧!
  筆者認為,精彩的講話,會幫您—
第2節:一、為官須練“嘴上功”(2)
  1.在上司心目中爭取一席之地,可能關乎您的仕途
  據說朱元璋做皇帝後,想攀附他的昔日夥伴很多。其中一位來找他,對他說:“微臣當年隨駕掃蕩蘆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帥在逃,拿住豆將,紅孩兒當關,多虧菜將軍。”朱元璋聽後心中竊喜,當即就封他做了大臣。還有一位見到朱元璋,一見面就說:“老朱,咱哥兒們以前都幫人打工。一次,在蘆花蕩裏,把偷來的豆子放在瓦罐裏煮,還未熟,大傢就搶着吃,把罐子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湯也潑了。你衹顧抓地上豆子吃,卻連紅草葉也送進嘴裏,誰料葉子卡在喉嚨,使你很痛苦。幸好我叫你把青菜葉吞下去,纔把紅草葉帶下去……”朱元璋被人揭了老底,嫌他講話不顧體面,竜顔大怒:“給我推出去斬了!”其實,兩人講的是同一件事,結果一個封官,一個被殺。這個故事,如果聯繫今天的實際,就是:不善講話者雖然不會被殺頭,但離倒黴也就不遠了。
  有人說,當今世界有三大武器,即原子彈、電腦和口才。也有人說,領導幹部要練好嘴皮子、筆桿子。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雖然您的上司瞭解您有很多途徑,但最直接、最現實、最常用的辦法就是當面聽您進行工作匯報。此時,您的思路思想、綜合能力、工作政績等等,就全憑一張嘴了。因為您的領導比您更忙,可能沒時間到您的“封地”臥底調查您的工作。很多時候,領導對您的印象,也就由您的嘴而形成了。自古以來,因匯報而升而降的官員多得很,丟腦袋的也大有人在。
  2.在下屬中擴大影響力,可能關乎您的威信
  英國首相威廉?皮特深有感觸地說:“議會是一個演講的政府。在這一組織形式內,口才的力量成為一位政治傢所能擁有的全部品質之中最可稱道的。”威廉?皮特年僅24歲,雖然皮特缺乏經驗和政治頭腦,但憑着他傑出的口才而被世人稱頌,成為一位成功的政治傢。
  現在的下屬可不是往日那種好糊弄的主兒,個個猴精猴精、機靈得很。如果您的講話像白開水,或者鸚鵡學舌,遇事講不出個“小老鼠上燈臺”,下屬就很難信服您,更別說死心塌地聽從您的調遣,賣命似地配合您的工作。頂多當面對您打哈哈,拍您馬屁,可轉過臉就議論您:沒水平!
  毛主席他老人傢善於運用講話藝術,把深奧的馬剋思主義哲學著作講得生動有趣。他的講話,充滿百姓喜聞樂見的語言、大傢耳熟能詳的古典文學典故和民間故事。他用這些群衆喜歡接受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說明馬列主義的思想核心,使馬列主義以中國的民族形式、中國的風格和氣派出現在大傢面前,使廣大幹部和群衆把馬列主義哲學變成自己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武器,推動歷史車輪的前進。他高超的講話藝術,教育着人,鼓舞着人。在那樣艱苦的歲月裏,使革命戰士忘記一切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義無反顧地獻身革命。我們不敢想象,如果毛澤東沒有這麽高超的講話藝術,人心怎樣凝聚,士氣怎樣鼓起來。
  再看溫傢寶總理。通過他在各種場合的講話,13億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對他樸實無華、親民愛民的品格留下了深刻印象。2003年在海南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傢寶在大會上發表了題為《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實現共贏》的講話。在這樣嚴肅的場合,講這樣重大的國際性話題,面對的又是中外高官,溫傢寶總理沒有官話套話,短短20分鐘的演講,引起了與會的一千多人響起7次長時間的掌聲。
  尤其在演講最後,溫傢寶引用了一句中國諺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說,“桃樹、李樹不會說話,但因為它的果實吸引人,樹下自然就踩出了一條路。亞洲的合作、發展和共贏,是無限光明、美好和吸引人的偉大事業,衹要亞洲各國真誠努力,腳下的道路就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巧妙的引用和通俗的解釋、恰當的比喻,讓聽衆倍感親切, 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在群衆中增強公信力,可能關乎您的口碑
首頁>> >> 杂文>> 苗發勇 Miao Fayo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