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天下>> 动物>> 方敏 Fang Mi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人与熊猫”史诗巨作:熊猫史诗
  该书为著名生态文学作家方敏女士历经数年完成的罕世之作。在十二年的时间里,她二十多次深入四川、陕西等省的十几个大熊猫保护区,采访了100多位和大熊猫有关的人物,与遥远、庆庆、戴丽等多只大熊猫面对面接触,讲述了100多个有关大熊猫命运的故事,记录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和大熊猫。通过对人类和熊猫关系史的深入发掘,观照出人类对其他物种的影响是一个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启发人类更加客观地找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从根本上做到“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走出“人法人”的低级阶段,走向“道法自然”的最高境界。
第1节:楔子(1)
  楔子
  蓝天,白云,丛林蓊郁。
  溪流,瀑布,高山峡谷。
  一棵粗壮的云杉树下,一只大熊猫幼崽正在往上爬。黑白分明的毛色,像白云和夜空的组合,在璀璨的秋阳里,游移闪烁,耀眼炫目。
  绿茵茵的草坪上,站着一位翩翩少年,偏分的黑发,清秀的五官,洋溢着笑容,注视着猫崽。
  “扑通”一声,猫崽从一米高的树干上掉下来,发出一声呜咽。
  草坪上的少年不动,哈哈地笑着说:“上!接着上!”
  猫崽站起来,仰头看看大树,扭头看看少年,四肢抱住树干,浑圆的屁股,一点一点往上耸。
  “扑通”一声,猫崽又一次掉在地上,又一次发出呜咽。
  草坪上的少年还不动,笑哈哈地说:“上!接着上!”
  这一次,猫崽却不动了,坐在地上,千呼万唤也不肯起来。
  少年走过去,抱起猫崽,屁股上揉两下,又拍两下,双手一举,猫崽就坐到了树杈上。
  猫崽高兴了,摇着脑袋,晃着后腿,抬起头来,叫上几声。
  少年回到草坪上,躺下来,闭上眼,仰面朝天,沐浴着秋阳,进入了梦乡。
  树上的猫崽玩够了,玩累了,却发现下不来了,就使劲地叫着求外援。
  草坪上,只有少年的鼾声。山野里,只有百鸟的鸣唱。天空中,只有白云的聚散。
  猫崽不叫了,脑袋歪过来看看,再歪过去看看。豁出去了,屁股朝下,后腿抱住树干,前腿抱住脑袋,往下梭。
  “扑通”一声,猫崽的屁股又一次蹾在地上,发出的却不是呜咽,而是欢呼。
  草坪上的少年,也在梦中发出了笑声。
  猫崽一团云似的滚过来,滚进少年的怀抱,不一会儿,两个年轻的生命抱在一起,就像一对天使,两道甜美的鼾声交响,犹如一曲天籁……
  是幻觉?是神话?是不可思议的年代?
  晚饭前,又看见了少年和猫崽,我才想起,这是1996年仲秋,在邛崃山,蜂桶寨。
  少年叫杨文富,本地人,刚从康定林校毕业。猫崽叫遥远,两年前才从山上救回来。
  那是1994年12月27日,硗碛乡的两个农民去山上砍柴,遇见一个大熊猫幼崽,蹲在树下,浑身屎尿,呼吸艰难。两个农民等了很久,盼望熊猫妈妈能够回来。但是没有。两个人心里着急,就把猫崽抱了回来。
  寒冬腊月,人们脱下皮衣,裹住猫崽。情况危急,拦截卡车当成救护车直奔宝兴县城。
  “救护车”在锅巴岩遇上塌方,又从县城来车接应,这才把猫崽送到医院。深更半夜叫起医院院长,这才给猫崽看病诊断,得的是急性肠胃炎。
  那时候,蜂桶寨自然保护区新来的负责人叫杨本清,家住宝兴,就把自己的家改成了病房。
  打针,吃药,观察,复诊,奶粉,糖水,鸡蛋,鱼肝油,还有满院子飘飘扬扬的尿布。直到猫崽康复,才回到保护区,交给杨文富。
  那时候,遥远只有3个月大,相当于人类的八九个月,还是个婴儿。
  多年之后,杨文富结婚了,生子了,却对我说,他带大的第一个孩子是遥远,他的儿子是老二。
  多年之后,杨本清身陷囹圄,孤冷凄清,却始终乐观,在他的记忆中,有着无数个美好,第一个就是遥远。
  多年之后,遥远重病缠身,历经磨难,终成正果,让人神伤,又让人迷醉。
  “遥远,上树!”少年杨文富在呼唤。遥远耸动浑圆的屁股,转眼就上了云端。
  “遥远,下来!”杨文富晃动着青竹。遥远屁股朝下,抱住树干,转眼又落到地面。
  遥远坐在地上,全神贯注地吃竹子。我站在背后,怯怯地,伸出手,轻轻地,摸她的头顶。只一下,我就浑身一震,像触了电。
  晚饭时,上山巡护的小组回来了。在山上待了两天一夜,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蓬头垢面,一身泥土,却都不回宿舍,直奔楼上的会议室,洗脸,掸头,解绑腿,脱迷彩服。
  会议室里,鲜鱼火锅在电炉上翻翻地开,青菜豆腐在方桌上满满地摆,当然,还有驱寒的白酒,香气扑鼻,飘出杯子,充盈屋子,溢出窗外。
  有吃有喝,风卷残云,也卷走了巡山的艰辛和疲惫。有问有答,谈笑风生,我就感受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事业,一个热气腾腾的大家庭。
  我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杨本清、杨文富、李武科、王邦均……
  第二天,曙光初现,我就被吵醒了,是扬声器、对讲机。杨本清在指挥他的人马,安排当天的工作,十几个人的山寨,热闹得像个军营。
  朝霞灿烂时,我就看见了成果:
  熊猫厨房的玉米馍馍蒸熟了,热气腾腾,熏红了杨文富清秀的脸。蓄水池的新鲜嫩竹砍来了,青翠欲滴,压弯了李武科清瘦的腰。办公楼前后,宿舍楼周围,熊猫院子内外,人来人往,洒扫庭除。一个清清爽爽、鲜鲜亮亮的山寨,就融进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迎来了崭新的太阳,崭新的一天。
第2节:楔子(2)
  杨本清在院子里打绑腿,他要带一个小组上山巡护,走另一条线路,也要两天一夜。
  我要赶回北京,却抬不动腿,移不走心。遥远的神话,和谐的天籁,让我意醉神迷。
  遥远坐在院子里吃竹子,神情专注,心无旁骛。
  我恋恋不舍地说:“遥远,再见啦!”遥远不抬头。
  我难舍难分地说:“再见啦,遥远!”遥远挪一挪屁股。
  我的鼻子一酸,眼睛湿润了。忽然,遥远抬起头来,右手举起一根竹子,竖在眼前,定定地看着我,像一个仪式,一动不动,很久很久。
  就是在这个仪式中:我的灵魂升成了云烟,融入了山川。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浸透了爱恋。
  一个来自神秘世界的邀请,一个历尽艰辛的漫漫征程, 就这样开始了……
  公路从佛坪县城通到凉风垭便戛然而止,到三官庙保护站还有20多里山路,要靠双脚走。
  地质学家说,秦岭的形成有着7000万年的沧桑沉浮:
  在老第三纪早期,受燕山运动的点化,断裂成准平原。
  在新老第三纪交替之际,被喜马拉雅运动第一幕抬升有了今日的雏形。
  新第三纪晚期,遭风雨侵蚀,重新夷为准平原。
  第三纪与第四纪之间,借助喜马拉雅运动第二幕,抬升山体和流水侵蚀,切成高山深谷。
  更新世喜马拉雅运动第三幕和冰川活动,终于把它的主峰推上海拔3700米的天庭。
  从此,它挟长江水系于岭南,携黄河水系于岭北,揽东南暖湿气流于南坡,阻西北风沙严寒于北坡,横亘中国的中部,东西绵延500公里,南北扩张200公里,成为南方和北方的天然屏障,成为东洋界和古北界动物群的分水岭。
  现在,是公元2000年的深秋,古老的秦岭南坡,正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参天的乔木郁闭了高远的天空,氤氲的雾气在疏密的树冠间游走,葱茏的灌木掩映着湍急的小溪,玲珑的水花在错落的山石上叮咚。时而有鸟儿鸣叫,“鸟鸣山更幽”,时而有露滴滚落,“灼灼如明珠”。眼前是紫红、洋红、大红、焦黄、深黄、橘黄、墨绿、蓝绿、黄绿,追逐在一起的缤纷;脚下是松软的落叶、坚硬的橡子、干裂的树根、濡湿的泥土游戏在一起的风情……
  但是,这一切都拦不住我的脚步。我的背包里揣着一张近期的《陕西日报》,就像一个马达推着我赶路。报纸上说:
  两患病熊猫感受人间温暖
  ——一只已康复 一只正抢救
  本报讯 (记者黄亚平 实习生张筱帆 蔡俊 )两天之内,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有两只大熊猫患病,经过职工十几天的抢救,一只名叫庆庆的大熊猫病情得到控制,另一只名叫遥遥的大熊猫正在抢救中,11日有关专家深入保护区内,为大熊猫会诊。
  9月24日早晨,佛坪县岳坝乡白窖湾村三官庙小组村民唐碧秀在家里的猪圈看到一只大熊猫。唐碧秀欲将它驱赶到竹林中,可这只大熊猫就是不“挪窝”。她连忙向保护区三官庙保护站报告。
  李静平站长和保护区管理局的巩会生等人立即赶到现场,发现这是只雄性大熊猫,年龄约在9岁(青年时期),身体十分消瘦,而且两眼呆滞、无光。他们用铁笼将其抬回保护站,并马上组织各方人员进行抢救,给其取名遥遥。
  无独有偶,次日下午2时30分,资源保护科赵纳勋等人在三官庙一座铁索桥头看到桥下一只大熊猫正在饮水,工作人员接近它并用手触摸后,它竟无动于衷。这只熊猫跟前一天的那只熊猫一样,也是消瘦,无精打采。工作人员用笼子将这只年龄约在18岁的中年雌性熊猫装进笼,抬回站里进行救治,并取名庆庆。
  经过观察,这只庆庆很有可能是患有体内外寄生虫和肠道炎症,兽医人员立即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目前,庆庆正在康复之中。而遥遥虽经抢救但目前病情仍很不稳定。
  11日一大早,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赵平均、师长宏、张海等人带着犬猫科免疫球蛋白和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中心负责人杨德夏等驱车100多公里,来到三官庙,对遥遥进行会诊。
  消息的右下方还附有一张大熊猫的照片,上面叠印着文字:
  经过十几天的精心治疗,大熊猫庆庆已基本康复。 (记者 刘珂摄)
  见到野外的大熊猫很难,何况还是两只,天机不可错过。
  经过3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到了。一块平坦的阳坡上,东西北三排陈旧的瓦房,围成一个“U”字,怀抱金色的草坪,捧起正午的阳光,斑驳着绿色的油漆。
  北屋七间,正中的一间,挂着一块牌子,“三官庙保护站”几个大字赫然醒目。
  饲养员老林迎出来,安排我住在北房的第二间。放下背包我就去看熊猫,手里握着两个茶鸡蛋,庆庆一个,遥遥一个,算是见面礼。
首页>> 旅游天下>> 动物>> 方敏 Fang Mi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