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三年前的一个傍晚,耳畔涛声阵阵,两岸青山莽莽,我从四川旅行回来,在重庆到宜昌的三峡水道上。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的风景,却没有两岸绵延的叠嶂层峦,苏州再美也是宁谧的,放不开气势,连汹涌奔腾几万里的长江到了那,都会知趣地变得舒缓起来,怕打扰了那份江南特有的宁静。小桥流水的衣袖里,自古以来只藏得下几缕莼鲈之思、几片逍遥桃花。惟独眼前,惟独这里,滔滔长流融进了黛山猿啼,巍峨峡口直入青冥长天。汽笛声声,晚风徐徐,夕阳之西是无边暮色,那一方浸润着山河气势与历史沧桑的流霞,已逆着江水的方向,隐隐退去。
明早会到达白帝城。那是个充满诗情和政治隐喻的地方,历代文人游三峡,鲜有人会不在那里系缆登赏,要不就好比去杭州却不看西湖,去西北错过嘉峪关。白帝城,它是去三峡的一个期盼,它象一个历史坐标与文化书签,安稳而长久地伫立在江流之中、浊浪之上,淘尽岁月、洗尽沧桑。我们可以想象,千年前的长江也应该是这种气势,这种色调,沉雄而激越,豪迈而欢畅,可自然美的亘古不变往往是一种恒久的虚空,好了,造物显然比我们更明白这个道理,她一开始就让白帝城横腰耸立,点缀起这茫茫大江。让无数英雄豪杰、士子文人,抛却轻舟后就不忍离去,留下一声声政治重托,一篇篇不朽华章。于是,历史美和山水之美,一下子融合在了一起,变得温润暧昧起来。三峡流水,白帝涛浪,因此也就成了一种象征,它昭示着后世,让他们知道这滚滚滔声里,曾有过多少经邦济世的豪愿和轻舟晨别的诗情。
船身在长江起伏的晚潮里轻轻摆曳,旅客们累了一天,大都已睡去。我独自迎风走上甲板,似乎今夜已难再入眠。船舷栏杆已经退却了白日的温度,象溅起的江水一样清凉,夜航是惬意的,尤其在这大江之上,无论你仰眺繁星点缀的苍穹,还是顺着探照灯的光柱望向山崖,处处都是风景。此时此刻,我忽然觉得游船才是现代社会一个最好的修养隐遁之处,你看,它浮于茫茫大江,起点已过,终点未至,它悠然独立,恰似与世隔绝,山外青山,无限黛色,完全不知城市何在,现代何代,烦嚣与浮躁也一并消失在晚涛江风之中。接着我便不自觉地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几句诗行,这位诗人很年轻,却已早早故去: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
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
诗人当时并没有面对河流,他只是以梦为马,伫立在想象的大河之旁,目送涛浪奔腾不息,叹息年华虚度,一身疲惫。此时此刻默背着他的诗,我却真实地面对着万里长江,身感双重的惭愧。其实不仅是面对大江,面对同样浩瀚的中国文化,我也时常会产生那种惭愧感,像俯身掬起江水,我们能盛满的也永远只是那一小方手掌。在中国文化的这条大河长流前,我们显得那么渺小而微不足道,如一粟沧海,如孤舟大江。
就在这个时候,我有了一种冲动和感悟,是否能将中国文化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用一种比较新的文体梳理出来。我知道掬水的掌心有限,中国文化之河无限,可这种冲动在起伏有致的江涛声里丝毫没有消匿的痕迹,显得越发强烈。我们也知道,古代许多文人几乎一生都在庙堂,他们大部分的时间离山水比较远,多在贬谪或命运不济时才与山水发生关系,而那个时候可能正是他们最失意无助,情绪最低落的时候,于是山水在他们眼里也有了情致,或含愁、或藏怨、或凝恨,随着一篇篇诗章词赋洒向峻岭大河的同时,也就赋予了山水永恒的人文含义。可以这么说,是山水抚慰和静化了文人,文人也反向烘托渲染了山水。可与山水贴肤接触的一刹那,终究是短暂的,并不能涵括这些文人的一生,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命运远比想象地更复杂,更多舛。这时我想到了文化小说这一方式,不侧向于山水,亦不偏重于庙堂,只以这些文人的命运为入口展开叙述。比起纯净唯美的山水,他们仕途的环境要险恶地多;比起淡泊无争的僻野荒村,他们的人生要喧嚣忙碌地多,因此山水往往只是他们汰洗凡俗的寄托,只是他们身在庙堂的向往,哪一天这种寄托和向往鲜活地呈现在自己眼前了,诗情便会如江水般洒脱地奔泻开来。
水阔山长,华夏大地还有无数像三峡这样风景优美的地方,它们默默地安座在辽阔的版图之上。它们抚慰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让他们寄情为他们疗伤,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里中国文化也得到了它的传承与绵延,这种绵延千年不断,从未止息。
夜已深了,航船正穿越着不知名的峡口,再过几个时辰,它将驶过千年前那位大诗人解缆离开的地方。
三年前的一个傍晚,耳畔涛声阵阵,两岸青山莽莽,我从四川旅行回来,在重庆到宜昌的三峡水道上。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的风景,却没有两岸绵延的叠嶂层峦,苏州再美也是宁谧的,放不开气势,连汹涌奔腾几万里的长江到了那,都会知趣地变得舒缓起来,怕打扰了那份江南特有的宁静。小桥流水的衣袖里,自古以来只藏得下几缕莼鲈之思、几片逍遥桃花。惟独眼前,惟独这里,滔滔长流融进了黛山猿啼,巍峨峡口直入青冥长天。汽笛声声,晚风徐徐,夕阳之西是无边暮色,那一方浸润着山河气势与历史沧桑的流霞,已逆着江水的方向,隐隐退去。
明早会到达白帝城。那是个充满诗情和政治隐喻的地方,历代文人游三峡,鲜有人会不在那里系缆登赏,要不就好比去杭州却不看西湖,去西北错过嘉峪关。白帝城,它是去三峡的一个期盼,它象一个历史坐标与文化书签,安稳而长久地伫立在江流之中、浊浪之上,淘尽岁月、洗尽沧桑。我们可以想象,千年前的长江也应该是这种气势,这种色调,沉雄而激越,豪迈而欢畅,可自然美的亘古不变往往是一种恒久的虚空,好了,造物显然比我们更明白这个道理,她一开始就让白帝城横腰耸立,点缀起这茫茫大江。让无数英雄豪杰、士子文人,抛却轻舟后就不忍离去,留下一声声政治重托,一篇篇不朽华章。于是,历史美和山水之美,一下子融合在了一起,变得温润暧昧起来。三峡流水,白帝涛浪,因此也就成了一种象征,它昭示着后世,让他们知道这滚滚滔声里,曾有过多少经邦济世的豪愿和轻舟晨别的诗情。
船身在长江起伏的晚潮里轻轻摆曳,旅客们累了一天,大都已睡去。我独自迎风走上甲板,似乎今夜已难再入眠。船舷栏杆已经退却了白日的温度,象溅起的江水一样清凉,夜航是惬意的,尤其在这大江之上,无论你仰眺繁星点缀的苍穹,还是顺着探照灯的光柱望向山崖,处处都是风景。此时此刻,我忽然觉得游船才是现代社会一个最好的修养隐遁之处,你看,它浮于茫茫大江,起点已过,终点未至,它悠然独立,恰似与世隔绝,山外青山,无限黛色,完全不知城市何在,现代何代,烦嚣与浮躁也一并消失在晚涛江风之中。接着我便不自觉地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几句诗行,这位诗人很年轻,却已早早故去: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
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
诗人当时并没有面对河流,他只是以梦为马,伫立在想象的大河之旁,目送涛浪奔腾不息,叹息年华虚度,一身疲惫。此时此刻默背着他的诗,我却真实地面对着万里长江,身感双重的惭愧。其实不仅是面对大江,面对同样浩瀚的中国文化,我也时常会产生那种惭愧感,像俯身掬起江水,我们能盛满的也永远只是那一小方手掌。在中国文化的这条大河长流前,我们显得那么渺小而微不足道,如一粟沧海,如孤舟大江。
就在这个时候,我有了一种冲动和感悟,是否能将中国文化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用一种比较新的文体梳理出来。我知道掬水的掌心有限,中国文化之河无限,可这种冲动在起伏有致的江涛声里丝毫没有消匿的痕迹,显得越发强烈。我们也知道,古代许多文人几乎一生都在庙堂,他们大部分的时间离山水比较远,多在贬谪或命运不济时才与山水发生关系,而那个时候可能正是他们最失意无助,情绪最低落的时候,于是山水在他们眼里也有了情致,或含愁、或藏怨、或凝恨,随着一篇篇诗章词赋洒向峻岭大河的同时,也就赋予了山水永恒的人文含义。可以这么说,是山水抚慰和静化了文人,文人也反向烘托渲染了山水。可与山水贴肤接触的一刹那,终究是短暂的,并不能涵括这些文人的一生,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命运远比想象地更复杂,更多舛。这时我想到了文化小说这一方式,不侧向于山水,亦不偏重于庙堂,只以这些文人的命运为入口展开叙述。比起纯净唯美的山水,他们仕途的环境要险恶地多;比起淡泊无争的僻野荒村,他们的人生要喧嚣忙碌地多,因此山水往往只是他们汰洗凡俗的寄托,只是他们身在庙堂的向往,哪一天这种寄托和向往鲜活地呈现在自己眼前了,诗情便会如江水般洒脱地奔泻开来。
水阔山长,华夏大地还有无数像三峡这样风景优美的地方,它们默默地安座在辽阔的版图之上。它们抚慰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让他们寄情为他们疗伤,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里中国文化也得到了它的传承与绵延,这种绵延千年不断,从未止息。
夜已深了,航船正穿越着不知名的峡口,再过几个时辰,它将驶过千年前那位大诗人解缆离开的地方。
水风空落眼前花
当温庭筠决定参加长安的科举考试时,他已快四十岁了。在这之前,他在家乡一直过着读书漫游的悠闲生活。我们常说魏晋人物晚唐诗,这是可以让历代中国文人谈得眉飞色舞的少数几个话题之一,也许这个话题本身就遥指着那久远而特殊的历史背景,才有了无限的韵味,因而值得一代代后人慢慢地去品咂回味。这种味道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品尽的时候,它恒久而绵远,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这正是乱世的魅力所在。世道之乱,往往是文人之幸。魏晋人物我们不去提他,这里我还是说一说晚唐文人。我们知道晚唐有两位最杰出的诗人,一位是李商隐,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已写过他,一位则是开头提到的温庭筠。
唐代到了末期,朝政腐败,朋党之争激烈,李商隐这样的人觉得空怀壮志,报国无门,所以一生郁郁,将苦闷深埋在心里,用泣血的诗歌吐露他绝望的哀伤。与他齐名的温庭筠则不然,他并不认同李商隐那种内燃的方式,他的性格外向,不羁而狂放。正是这种性格,让他的人生经历与大多数同时代的文人不同。他必须为狷介不羁付出一生的代价,就仕途和人生来说温庭筠是不幸的,可他又是幸运的,文学史留下了他不朽而绚烂的才情。
一
温庭筠的家乡在山西并州,也就是现在的太原祁县,他是初唐中书侍郎温彦博的后裔。温彦博是初唐的功臣,官位也不低,可是到了温庭筠这一辈,家道中落,社会地位也已不高,生活更是异常的拮据。不过温庭筠年少时即显出特别的天资,聪明颖悟,尤其擅长诗赋,而且精通音乐,抚琴弄笛无所不精。他的非凡才华随着来到京城而传开了,人们听说古代有人七步成一诗,据说这位温庭筠还要厉害,根本不要走七步,只要八叉手的那一段工夫,诗词就从秀口吐出,前无古人,时无二者。可就是这个名动公卿的温庭筠,在开成四年的这次考试中却未能得中,他只在京兆府以榜副得贡,连省试也未能参加得了。而其中又有着特别的原因,当时宫中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文宗所处的晚唐,面临着藩镇割据、党派倾轧,宦官专权三大弊端,有心图治而无力回天,这几大弊端中,尤以宦官仇士良专权为最甚。大和九年宰相李训、王涯和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实在看不下去仇士良的飞扬跋扈,密谋内外结合,要诛灭宦官集团。他们以宫中一院墙内石榴树会夜降甘露为名,邀请仇士良等人一起去看,乘机诛杀。可仇士良是怎样的人物,这点计谋一下子就被看破了,结果谋杀没成文宗反被他劫持回宫,然后宦官仇士良就对宰相李训王涯等人疯狂倒算反扑,史称"甘露之变",宰相王涯最后也被宦官所杀,温庭筠对宦官集团的所作所为非常愤慨,为此他还写了好几首诗哀悼被诛的朝廷忠臣。这几首诗传播甚广,最后传到了宦官集团的耳朵里,温庭筠也就颇为他们记恨。到了文宗开成二年的六月,因为杨贤妃的谗害,当时庄恪太子左右的数十人不是被杀就是被逐,温庭筠不知什么原因也受到了这场政治斗争的牵连,也许温庭筠曾与庄恪太子有过交往。开成二年九月,年轻力壮的太子突然暴卒,估计也是杨贤妃他们所陷害。此后,温庭筠作了一首传扬甚广的《庄恪太子挽诗》,诗中对朝廷阴暗的政治斗争进行了嘲讽讥刺,此事又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温庭筠得罪了这么多人,而且都是得势的贵胄高官,现在没有被直接祸及已是万幸,哪还指望有中举的可能。考试落第之后,扫兴的温庭筠到哪里去呢,他想来想去,选择了一个叫雩县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陕西户县所在。这个地方风景怡人,春兰秋菊,青山莽莽,温庭筠闲居在此甚是悠闲。
在这个地方,温庭筠一住就是两年,这两年里他没有再去参加朝廷的考试,整日浸淫在诗词酬唱之中。温庭筠不是不想去长安,不是不想参加进身的科举考试,可是朝廷的形势暗无天日,杨贤妃那帮人仍忙着肃清太子以前的党羽,温庭筠现在安闲地呆在家里吟诗作画未必不是种明智的选择。虽有青山做伴绿水相枕,这样的日子过长了也慢慢会显得单调,这个时候温庭筠收到了一封来自淮南的书信。写信的人是自己的故友李绅,这位李绅真可谓是旧相识了,温庭筠幼时即已与之相交,现在这位老朋友在淮南做官,而且官职还不小,他邀请温庭筠到南方去看看。两年了,温庭筠没有离开过隐居的地方,现在有人相邀,沿途也可以饱览秀丽的山川,何乐不为,随即回信李绅说愿意南行。
从陕西到淮南有千里之遥,温庭筠走了数月,在这几个月中,他真切地看到了底层百姓的疾苦生活,唐王朝到了这个时候已经风雨飘摇,再也没有了什么盛世景象,看看这乞丐成群,流离失所的场面,不免心酸。那些王公贵胄们在做些什么呢,他们除了为权利争逐,除了会向民间伸手索取苛捐杂税之外,哪还会体味到这些水生火热中的黎民苍生。温庭筠这样的诗人一路竟找不到诗意,文章自然也写不成。他只恨自己不能走上仕途,为这些百姓分担苦痛,可现实是残酷的,至少到目前为止,他的应试做官之途还没走通。这一路走来,温庭筠从未忘记去凭吊遗迹,到了邳县,他想到有一处地方值得去看看,那便是汉末陈琳之墓。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是当时极有名气的名士,擅长章表书记,起初为大将军何进的主簿,曾向何进献过诛灭宦官的计策,但却没被采纳,之后他还以自己的那支如橼巨笔为袁绍起草过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兵败后,曹操不计前嫌,起用了这位才华横溢的陈琳,并且予以重任,此后曹操许多的军国书檄便多出自陈琳之手。温庭筠了解他的这段历史,不过以前的那种了解只是在书册之中,如今见到了陈琳之墓,更是百感交集,此时还是一介书生的温庭筠怎能不羡慕起他来: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过陈琳墓》
这样雄劲苍凉的诗出自素以婉约著称的温庭筠之手,后人也许难以相信,但这个时候确实是这样,温庭筠对人生仕途还是充满憧憬和希冀的,因为他还没有踏上仕途,还没有接受宦海波浪的颠簸,还没有尝到世态的炎凉和人生的艰辛。他来到了陈琳的墓前,心里免不了产生一丝崇敬和钦慕之情,他在诗中以君我之称来对话,分明是想和这些前贤交流倾吐,他甚至觉得要是陈琳灵下有知,必会真正地了解我这个飘蓬之士,了解一个怀才不遇者的酸楚。异代尚能同心,而现世的知音却为何如此难寻,这教他又如何不惆怅感慨。才子皆善怨,温庭筠如此寄托遥深,黯然神伤,正是因为他有着生不逢时、年华虚度的感怀,在陈琳墓前,温庭筠长叹一声,举目望去,只见斜阳一片、荒草萋萋。
当温庭筠决定参加长安的科举考试时,他已快四十岁了。在这之前,他在家乡一直过着读书漫游的悠闲生活。我们常说魏晋人物晚唐诗,这是可以让历代中国文人谈得眉飞色舞的少数几个话题之一,也许这个话题本身就遥指着那久远而特殊的历史背景,才有了无限的韵味,因而值得一代代后人慢慢地去品咂回味。这种味道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品尽的时候,它恒久而绵远,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这正是乱世的魅力所在。世道之乱,往往是文人之幸。魏晋人物我们不去提他,这里我还是说一说晚唐文人。我们知道晚唐有两位最杰出的诗人,一位是李商隐,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已写过他,一位则是开头提到的温庭筠。
唐代到了末期,朝政腐败,朋党之争激烈,李商隐这样的人觉得空怀壮志,报国无门,所以一生郁郁,将苦闷深埋在心里,用泣血的诗歌吐露他绝望的哀伤。与他齐名的温庭筠则不然,他并不认同李商隐那种内燃的方式,他的性格外向,不羁而狂放。正是这种性格,让他的人生经历与大多数同时代的文人不同。他必须为狷介不羁付出一生的代价,就仕途和人生来说温庭筠是不幸的,可他又是幸运的,文学史留下了他不朽而绚烂的才情。
一
温庭筠的家乡在山西并州,也就是现在的太原祁县,他是初唐中书侍郎温彦博的后裔。温彦博是初唐的功臣,官位也不低,可是到了温庭筠这一辈,家道中落,社会地位也已不高,生活更是异常的拮据。不过温庭筠年少时即显出特别的天资,聪明颖悟,尤其擅长诗赋,而且精通音乐,抚琴弄笛无所不精。他的非凡才华随着来到京城而传开了,人们听说古代有人七步成一诗,据说这位温庭筠还要厉害,根本不要走七步,只要八叉手的那一段工夫,诗词就从秀口吐出,前无古人,时无二者。可就是这个名动公卿的温庭筠,在开成四年的这次考试中却未能得中,他只在京兆府以榜副得贡,连省试也未能参加得了。而其中又有着特别的原因,当时宫中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文宗所处的晚唐,面临着藩镇割据、党派倾轧,宦官专权三大弊端,有心图治而无力回天,这几大弊端中,尤以宦官仇士良专权为最甚。大和九年宰相李训、王涯和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实在看不下去仇士良的飞扬跋扈,密谋内外结合,要诛灭宦官集团。他们以宫中一院墙内石榴树会夜降甘露为名,邀请仇士良等人一起去看,乘机诛杀。可仇士良是怎样的人物,这点计谋一下子就被看破了,结果谋杀没成文宗反被他劫持回宫,然后宦官仇士良就对宰相李训王涯等人疯狂倒算反扑,史称"甘露之变",宰相王涯最后也被宦官所杀,温庭筠对宦官集团的所作所为非常愤慨,为此他还写了好几首诗哀悼被诛的朝廷忠臣。这几首诗传播甚广,最后传到了宦官集团的耳朵里,温庭筠也就颇为他们记恨。到了文宗开成二年的六月,因为杨贤妃的谗害,当时庄恪太子左右的数十人不是被杀就是被逐,温庭筠不知什么原因也受到了这场政治斗争的牵连,也许温庭筠曾与庄恪太子有过交往。开成二年九月,年轻力壮的太子突然暴卒,估计也是杨贤妃他们所陷害。此后,温庭筠作了一首传扬甚广的《庄恪太子挽诗》,诗中对朝廷阴暗的政治斗争进行了嘲讽讥刺,此事又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温庭筠得罪了这么多人,而且都是得势的贵胄高官,现在没有被直接祸及已是万幸,哪还指望有中举的可能。考试落第之后,扫兴的温庭筠到哪里去呢,他想来想去,选择了一个叫雩县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陕西户县所在。这个地方风景怡人,春兰秋菊,青山莽莽,温庭筠闲居在此甚是悠闲。
在这个地方,温庭筠一住就是两年,这两年里他没有再去参加朝廷的考试,整日浸淫在诗词酬唱之中。温庭筠不是不想去长安,不是不想参加进身的科举考试,可是朝廷的形势暗无天日,杨贤妃那帮人仍忙着肃清太子以前的党羽,温庭筠现在安闲地呆在家里吟诗作画未必不是种明智的选择。虽有青山做伴绿水相枕,这样的日子过长了也慢慢会显得单调,这个时候温庭筠收到了一封来自淮南的书信。写信的人是自己的故友李绅,这位李绅真可谓是旧相识了,温庭筠幼时即已与之相交,现在这位老朋友在淮南做官,而且官职还不小,他邀请温庭筠到南方去看看。两年了,温庭筠没有离开过隐居的地方,现在有人相邀,沿途也可以饱览秀丽的山川,何乐不为,随即回信李绅说愿意南行。
从陕西到淮南有千里之遥,温庭筠走了数月,在这几个月中,他真切地看到了底层百姓的疾苦生活,唐王朝到了这个时候已经风雨飘摇,再也没有了什么盛世景象,看看这乞丐成群,流离失所的场面,不免心酸。那些王公贵胄们在做些什么呢,他们除了为权利争逐,除了会向民间伸手索取苛捐杂税之外,哪还会体味到这些水生火热中的黎民苍生。温庭筠这样的诗人一路竟找不到诗意,文章自然也写不成。他只恨自己不能走上仕途,为这些百姓分担苦痛,可现实是残酷的,至少到目前为止,他的应试做官之途还没走通。这一路走来,温庭筠从未忘记去凭吊遗迹,到了邳县,他想到有一处地方值得去看看,那便是汉末陈琳之墓。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是当时极有名气的名士,擅长章表书记,起初为大将军何进的主簿,曾向何进献过诛灭宦官的计策,但却没被采纳,之后他还以自己的那支如橼巨笔为袁绍起草过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兵败后,曹操不计前嫌,起用了这位才华横溢的陈琳,并且予以重任,此后曹操许多的军国书檄便多出自陈琳之手。温庭筠了解他的这段历史,不过以前的那种了解只是在书册之中,如今见到了陈琳之墓,更是百感交集,此时还是一介书生的温庭筠怎能不羡慕起他来: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过陈琳墓》
这样雄劲苍凉的诗出自素以婉约著称的温庭筠之手,后人也许难以相信,但这个时候确实是这样,温庭筠对人生仕途还是充满憧憬和希冀的,因为他还没有踏上仕途,还没有接受宦海波浪的颠簸,还没有尝到世态的炎凉和人生的艰辛。他来到了陈琳的墓前,心里免不了产生一丝崇敬和钦慕之情,他在诗中以君我之称来对话,分明是想和这些前贤交流倾吐,他甚至觉得要是陈琳灵下有知,必会真正地了解我这个飘蓬之士,了解一个怀才不遇者的酸楚。异代尚能同心,而现世的知音却为何如此难寻,这教他又如何不惆怅感慨。才子皆善怨,温庭筠如此寄托遥深,黯然神伤,正是因为他有着生不逢时、年华虚度的感怀,在陈琳墓前,温庭筠长叹一声,举目望去,只见斜阳一片、荒草萋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