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水滸全傳序
太史公曰:“《說難》,《孤憤》,賢聖發憤之所作也。”由此觀之,古之聖賢不憤則不作矣。不憤而作,譬如不寒而顫,不病而呻吟也。雖作,何觀乎?
《水滸傳》者,發憤之所作也。蓋自宋室不兢,冠履倒施,大賢處下,不肖處上,馴緻夷狄處上,中原處下,一時君相猶然處堂燕雀,納幣稱臣,甘心屈膝於犬羊已矣!施、羅二公,身在元,心在宋,雖生元日,實憤宋事。是故憤二帝之北狩,則稱大破遼以泄其憤;憤南渡之苟安,則稱滅方臘以泄其憤。敢間泄憤者誰乎?則前日嘯聚水滸之強人也!欲不謂之忠義不可也,是故施、羅二公傳《水滸》,而復以“忠義”名其傳焉。夫“忠義”何以歸於《水滸》也,其故可知也;夫《水滸》之衆,何以一一皆忠義也,所以致之者可知也。
今夫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理也。若以小賢役人而以大賢役於人,其肯甘心服役而不恥乎?是猶以小力縛人,而使大力縛於人,其肯束手就縛而不辭乎?其勢必至驅天下大力大賢而盡納之水滸矣。則謂水滸之衆,皆大力大賢、有忠有義之人可也。然未有忠義如宋公明者也。今觀一百單八人者,同功同過,同死同生,其忠義之心,猶之乎宋公明也。獨宋公明者,身居水滸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專圖報國,卒至於犯大難,成大功,服毒自縊,同死而不辭。則忠義之烈也,真足以服一百單八人者之心,故能結義梁山,為一百單八人之主。最後南徵方臘,一百單八人者,陣亡已過半矣。
又智深坐化於六和,燕青涕泣而辭主,二童就計於混江。宋公明非不知也,以為見機明哲,不過小丈夫自完之計,决非忠於君、義於友者所忍屑矣。是之謂宋公明也,是以謂之“忠義”也。
《傳》,其可無作歟?《傳》,其可不讀歟?故有國者不可以不讀一讀此傳,則“忠義”不在水滸,而皆在於君側矣。賢宰相不可以不讀一讀此傳,則“忠義” 不在水滸,而皆在於朝廷矣。兵部掌軍國之樞督府,專閫外之寄,是又不可以不讀也,苟一日而讀此傳,則“忠義”不在水滸,而皆為幹城心腹之選矣。否則,不在朝廷,不在君側,不在幹城心腹,嗚呼在?在《水滸》。此傳之所為發憤矣。若夫好事者,資其譚柄用兵者,藉其謀畫,要以各見所長,烏睹所謂忠義者哉!
溫陵卓吾李贄撰。
忠義水滸全傳小引
吾之事卓吾先生也,貌之承而心之委,無非卓吾先生者。非先生之言弗言,非先生之閱弗閱。或曰狂,或曰癖,吾忘吾也,知有卓吾先生而己矣。先生歿而名益尊,道益廣,書益播傳。即片犢單詞,留嚮人間者,靡不珍為瑤草,儼然欲傾宇內,猗歟盛哉!不朽可卜已。然而奇其文者十七,奇其人者十三,叩爾胸中,則皆未有卓吾先生者也。自吾遊吳,訪陳無異使君,而得袁無涯氏。揖未竟,輒首問先生,私椒之誠,溢於眉宇,其胸中殆如有卓吾者。嗣是數過從語,語輒及卓老,求卓老遺言甚力,求卓老所批閱之遺書又甚力,無涯氏豈狂耶?癖耶了吾探吾行筒,而卓吾先生所批定《忠義水滸傳》及《楊升庵集》二書與俱,挈以付之。無涯欣然如獲至寶,願公諸世。吾問:“二書孰先?”無涯日:“《水滸》而忠義也,忠義而《水滸》也,知我罪我,卓老之春秋近是。其先《水滸》哉!其先《水滸》哉!” 吾笑曰:“唯,唯!非卜卓老不能發《水滸》之精神,非無涯不能發卓老之精神。吾之事卓吾先生最久,而無涯之得卓吾先生乃最深,吾愧無涯矣!然無涯一非吾,亦誰能發無涯之精神者?吾不負卓吾先生,無涯亦不負吾茲遊也。”於是相視而笑,煮茶共啜,取卓吾先生敘《忠義水滸傳》文同聲讀之,胥江怒濤,若或應答。吾忘無涯矣,無涯忘吾矣,知有卓吾先生而已矣。
楚人鳳裏楊定見書於胥江舟次。
(《出像評點忠義水滸全傳》袁無涯刻本捲首)
金批本:序一
原夫書契之作,昔者聖人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其端肇於結繩,而其盛崤而為六經。其秉簡載筆者,則皆在聖人之位而又有其德者也。在聖人之位,則有其權;有聖人之德,則知其故。有其權而知其故,則得作而作,亦不得不作而作也。是故《易》者,導之使為善也;《禮》者,坊之不為惡也;《書》者,縱以盡天運之變;《詩》者,衡以會人情之通也。故《易》之為書,行也;《禮》之為書,止也;《書》之為書,可畏;《詩》之為書,可樂也。故曰《易》圓而《禮》方,《書》久而《詩》大。又曰《易》不賞而民勸,《禮》不怒而民避,《書》為廟外之幾筵,《詩》為未朝之明堂也。
若有《易》而可以無《書》也者,則不復為《書》也。有《易》有《書》而可以無《詩》也者,則不復為《詩》也。有《易》有《書》有《詩》而可以無《禮》也者,則不復為《禮》也。有聖人之德,則知其故;知其故,則知《易》與《書》與《詩》與《禮》各有其一故,而不可以或廢也。有聖人之德而又在聖人之位,則有其權;有其權,而後作《易》,之後又欲作《書》,又欲作《詩》,又欲作《禮》,鹹得奮筆而遂為之,而人不得而議其罪也。
無聖人之位,則無其權;無其權,而不免有作,此仲尼是也。仲尼無聖人之位,而有聖人之德;有聖人之德,則知其故;知其故,而不能已於作,此《春秋》是也。顧仲尼必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斯其故何哉?知我惟《春秋》者,《春秋》一書,以天自處學《易》,以事係日學《書》,羅列與國學《詩》,揚善禁惡學《禮》:皆所謂有其德而知其故,知其故而不能已於作,不能已於作而遂兼四經之長,以合為一書,則是未嘗作也。
夫未嘗作者,仲尼之志也。罪我惟《春秋》者,古者非天子不考文,自仲尼以庶人作《春秋》,而後世巧言之徒,無不紛紛以作。紛紛以作既久,龐言無所不有;君讀之而旁皇於上,民讀之而惑亂於下,勢必至於拉雜燔燒,禍連六經。夫仲尼非不知者,而終不已於作,是則仲尼所為引罪自悲者也。或問曰:然則仲尼真有罪乎?答曰:仲尼無罪也。仲尼心知其故,而又自以庶人不敢輒有所作,於是因史成經,不別立文,而但於首大書“春王正月”。若曰:其舊則諸侯之書也,其新則天子之書也。取諸侯之書,手治而成天子之書者,仲尼不予諸侯以作書之權也。仲尼不肯以作書之權予諸候,其又烏肯以作書之權予庶人哉!是故作書,聖人之事也。非聖人而作書,其人可誅,其書可燒也。作書,聖人而天子之事也。非天子而作書,其人可誅,其書可燒也。何也?非聖人而作書,其書破道;非天子而作書,其書破治。破道與治,是橫議也。橫議,則烏得不燒?橫議之人,則烏得不誅?
故秦人燒書之舉,非直始皇之志,亦仲尼之志。乃仲尼不燒而始皇燒者,仲尼不但無作書之權,是亦無燒書之權者也。若始皇燒書而並燒聖經,則是雖有其權而實無其德;實無其德,則不知其故;不知其故,斯盡燒矣。故並燒聖經者,始皇之罪也;燒書,始皇之功也。無何漢興,又大求遺書。當時在廷諸臣,以獻書進者多有。於是四方功名之士,無人不言有書,一時得書之多,反更多於未燒之日。今夫自古至今,人則知燒書之為禍至烈,又豈知求書之為禍之尤烈哉!燒書,而天下無書;天下無書,聖人之書所以存也。求書,而天下有書;天下有書,聖人之書所以亡也。燒書,是禁天下之人作書也。求書,是縱天下之人作書也。
至於縱天下之人作書矣,其又何所不至之與有!明聖人之教者,其書有之;叛聖人之教者,其書亦有之。申天子之令者,其書有之;犯天子之令者,其書亦有之。
夫誠以三代之治治之,則彼明聖人之教與申天子之令者,猶在所不許。何則?惡其破道與治,黔首不得安也。如之何而至於叛聖人之教,犯天子之令,而亦公然自為其書也?原其由來,實惟上有好者,下必尤甚。父子兄弟,聚族撰著,經營既久,才思溢矣。
夫應詔固須美言,自娛何所不可?刻畫魑魅,詆訕聖賢,筆墨既酣,鬍可忍也?是故,亂民必誅,而“遊俠”立傳;市儈辱人,而“貨殖”名篇。意在窮奇極變,皇惜刳心嘔血,所謂上薄蒼天,下徹黃泉,不盡不快,不快不止也。如是者,當其初時,猶尚私之於下,彼此傳觀而已,惟畏其上之禁之者也。殆其既久,而上亦稍稍見之,稍稍見之而不免喜之,不惟不之禁也。夫叛教犯令之書,至於上不復禁而反喜之,而天下之人豈其復有忌憚乎哉!其作者,驚相告也;其讀者,驚相告也。驚告之後,轉相祖述,而無有一人不作,無有一人不讀也。於是而聖人之遺經,一二篇而已;諸傢之書,壞牛折軸不能載,連閣復室不能庋也。天子之教詔,土苴之而已;諸傢之書,非縹緗不為其題,非金玉不為其簽也。積漸至於今日,禍且不可復言。民不知偷,讀諸傢之書則無不偷也;民不知淫,讀諸傢之書則無不淫也;民不知詐,讀諸傢之書則無不詐也;民不知亂,讀諸傢之書則無不亂也。夫吾嚮所謂非聖人而作書,其書破道,非天子而作書,其書破治者,不過憂其附會經義,示民以雜;測量治術,示民以明。示民以雜,民則難信;示民以明,民則難治。
故遂斷之破道與治,是為橫議,其人可誅,其書可燒耳;非真有所大詭於聖經,極害於王治也,而然且如此。若夫今日之書,則豈復蒼帝造字之時之所得料,亦豈復始皇燔燒之時之所得料哉?是真一誅不足以蔽其辜,一燒不足以滅其跡者。而禍首罪魁,則漢人詔求遺書,實開之釁。故曰燒書之禍烈,求書之禍尤烈也。
燒書之禍,禍在並燒聖經。聖經燒,而民不興於善,是始皇之罪萬世不得而原之也。求書之禍,禍在並行私書。私書行而民之於惡乃至無所不有,此漢人之罪亦萬世不得而原之也。然燒聖經,而聖經終大顯於後世,是則始皇之罪猶可逃也。若行私書,而私書遂至災害蔓延不可復救,則是漢人之罪終不活也。嗚呼!君子之至於斯也,聽之則不可,禁之則不能,其又將以何法治之與哉?曰:吾聞之,聖人之作書也以德,古人之作書也以纔。知聖人之作書以德,則知六經皆聖人之糟粕,讀者貴乎神而明之,而不得櫛比字句,以為從事於經學也。知古人之作書以纔,則知諸傢皆鼓舞其菁華,覽者急須搴裳去之,而不得捃拾齒牙以為譚言之微中也。於聖人之書而能神而明之者,吾知其而今而後始不敢於《易》之下作《易》傳,《書》之下作《書》傳,《詩》之下作《詩》傳,《禮》之下作《禮》傳,《春秋》之下作《春秋》傳也。何也?誠愧其德之不合,而懼章句之未安,皆當大拂於聖人之心也。於諸傢之書而誠能搴裳去之者,吾知其而今而後始不肯於《莊》之後作廣《莊》,《騷》之後作續《騷》,《史》之後作後《史》,《詩》之後作擬《詩》,稗官之後作新稗官也。何也?誠恥其纔之不逮,而徒唾沫之相襲,是真不免於古人之奴也。夫揚湯而不得冷,則不如且莫進薪;避影而影愈多,則不如教之勿趨也。惡人作書,而示之以聖人之德,與夫古人之才者,蓋為遊於聖門者難為言,觀於才子之林者難為文,是亦止薪勿趨之道也。然聖人之德,實非夫人之能事;非夫人之能事,則非予小子今日之所敢及也。彼古人之才,或猶夫人之能事;猶夫人之能事,則庶幾予小子不揣之所得及也。夫古人之才也者,世不相延,人不相及。莊周有莊周之才,屈平有屈平之才,馬遷有馬遷之才,杜甫有杜甫之才,降而至於施耐庵有施耐庵之才,董解元有董解元之才。纔之為言材也。凌雲蔽日之姿,其初本於破核分莢;於破核分莢之時,具有凌雲蔽日之勢;於凌雲蔽日之時,不出破核分莢之勢,此所謂材之說也。又纔之為言裁也。有全錦在手,無全錦在目;無全衣在目,有全衣在心;見其領,知其袖;見其襟,知其帔也。夫領則非袖,而襟則非帔,然左右相就,前後相合,離然各異,而宛然共成者,此所謂裁之說也。今天下之人,徒知有纔者始能構思,而不知古人用纔乃繞乎構思以後;徒知有人者始能立局,而不知古人用纔乃繞乎立局以後;徒知有纔者始能琢句,而不知古人用纔乃繞乎琢句以後;徒知有纔者始能安字,而不知古人用纔乃繞乎安字以後。此苟且與慎重之辯也。言有纔始能構思、立局、琢句而安字者,此其人,外未嘗矜式於珠玉,內未嘗經營於慘淡,隤然放筆,自以為是,而不知彼之所為纔實非古人之所為纔,正是無法於手而又無恥於心之事也。言其纔繞乎構思以前、構思以後,乃至繞乎佈局、琢句、安字以前以後者,此其人,筆有左右,墨有正反;用左筆不安換右筆,用右筆不安換左筆;用正墨不現換反墨;用反墨不現換正墨;心之所至,手亦至焉;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聖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神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者,文章之化境也。夫文章至於心手皆不至,則是其紙上無字、無句、無局、無思者也。而獨能令千萬世下人之讀吾文者,其心頭眼底乃窅窅有思,乃搖搖有局,乃鏗鏗有句,而燁燁有字,則是其提筆臨紙之時,纔以繞其前,纔以繞其後,而非陡然卒然之事也。故依世人之所謂纔,則是文成於易者,才子也;依古人之所謂纔,則必文成於難者,才子也。依文成於易之說,則是迅疾揮掃,神氣揚揚者,才子也。依文成於難之說,則必心絶氣盡,面猶死人者,才子也。故若莊周、屈平、馬遷、杜甫,以及施耐庵、董解元之書,是皆所謂心絶氣盡,面猶死人,然後其纔前後繚繞,得成一書者也。莊周、屈平、馬遷、杜甫,其妙如彼,不復具論。若夫施耐庵之書,而亦必至於心盡氣絶,面猶死人,而後其纔前後繚繞,始得成書,夫而後知古人作書,其非苟且也者。而世之人猶尚不肯審己量力,廢然歇筆,然則其人真不足誅,其書真不足燒也。夫身為庶人,無力以禁天下之人作書,而忽取牧豬奴手中之一編,條分而節解之,而反能令未作之書不敢復作,已作之書一旦盡廢,是則聖嘆廓清天下之功,為更奇於秦人之火。故於其首篇敘述古今經書興廢之大略如此。雖不敢自謂斯文之功臣,亦庶幾封關之丸泥也。
金批本:序二
觀物者審名,論人者辨志。施耐庵傳宋江,而題其書曰《水滸》,惡之至,迸之至,不與同中國也。而後世不知何等好亂之徒,乃謬加以“忠義”
之目。嗚呼!忠義而在《水滸》乎哉?忠者,事上之盛節也;義者,使下之大經也。忠以事其上,義以使其下,斯宰相之材也。忠者,與人之大道也;義者,處己之善物也。忠以與乎人,義以處乎己,則聖賢之徒也。若夫耐庵所云“水滸”也者,王土之演則有水,又在水外則曰滸,遠之也。遠之也者,天下之兇物,天下之所共擊也;天下之惡物,天下之所共棄也。若使忠義而在水滸,忠義為天下之兇物、惡物乎哉!且水滸有忠義,國傢無忠義耶?夫君則猶是君也,臣則猶是臣也,夫何至於國而無忠義?此雖惡其臣之辭,而已難乎為吾之君解也。父則猶是父也,子則猶是子也,夫何至於傢而無忠義?
此雖惡其子之辭,而已難乎為吾之父解也。故夫以忠義予《水滸》者,斯人必有懟其君父之心,不可以不察也。且亦不思宋江等一百八人,則何為而至於水滸者乎?其幼,皆豺狼虎豹之姿也;其壯,皆殺人奪貨之行也;其後,皆敲樸劓刖之餘也;其卒,皆揭竿斬木之賊也。有王者作,比而誅之,則千人亦快,萬人亦快者也。如之何而終亦幸免於宋朝之斧鑕?彼一百八人而得幸免於宋朝者,惡知不將有若幹百千萬人,思得復試於後世者乎?耐庵有憂之,於是奮筆作傳,題曰《水滸》,意若以為之一百八人,即得逃於及身之誅戮,而必不得逃於身後之放逐者,君子之志也。而又妄以忠義予之,是則將為戒者而應將為勸耶?豺狼虎豹而有祥麟威鳳之目,殺人奪貨而有伯夷、顔淵之譽,劓刖之餘而有上流清節之榮,揭竿斬木而有忠順不失之稱,既已名實牴牾,是非乖錯,至於如此之極,然則幾乎其不胥天下後世之人,而惟宋江等一百八人,以為高山景行,其心嚮往者哉!是故由耐庵之《水滸》言之,則如史氏之有《檮杌》是也,備書其外之權詐,備書其內之兇惡,所以誅前人既死之心者,所以防後人未然之心也。由今日之《忠義水滸》言之,則直與宋江之賺入夥、吳用之說撞籌無以異也。無惡不歸朝廷,無美不歸緑林,已為盜者讀之而自豪,未為盜者讀之而為盜也。嗚呼!名者,物之表也;志者,人之表也。名之不辨,吾以疑其書也;志之不端,吾以疑其人也。
削忠義而仍《水滸》者,所以存耐庵之書其事小,所以存耐庵之志其事大。雖在稗官,有當世之憂焉。後世之恭慎君子,苟能明吾之志,庶幾不易吾言矣哉!
金批本:序三
施耐庵《水滸》正傳七十捲,又楔子一捲,原序一篇亦作一捲,共七十二捲。今與汝釋弓。序曰,吾年十歲,方入鄉塾,隨例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書,意惛如也。每與同塾兒竊作是語:不知習此將何為者?又窺見大人徹夜吟誦,其意樂甚,殊不知其何所得樂?又不知盡天下書當有幾許?
其中皆何所言,不雷同耶?如是之事,總未能明於心。明年十一歲,身體時時有小病。病作,輒得告假出塾。吾既不好弄,大人又禁不許弄,仍以書為消息而已。
吾最初得見者,是《妙法蓮華經》。次之,則見屈子《離騷》。次之,則見太史公《史記》。次之,則見俗本《水滸傳》。是皆十一歲病中之創獲也。《離騷》苦多生字,好之而不甚解,記其一句兩句吟唱而已。《法華經》、《史記》解處為多,然而膽未堅剛,終亦不能常讀。
其無晨無夜不在懷抱者,吾於《水滸傳》可謂無間然矣。吾每見今世之父兄,類不許其子弟讀一切書,亦未嘗引之見於一切大人先生,此皆大錯。夫兒子十歲,神智生矣,不縱其讀一切書,且有他好,又不使之列於大人先生之間,是驅之與婢僕為伍也。汝昔五歲時,吾即容汝出坐一隅,今年始十歲,便以此書相授者,非過有所寵愛,或者教汝之道當如是也。吾猶自記十一歲讀《水滸》後,便有於書無所不窺之勢。吾實何曾得見一書,心知其然,則有之耳。
然就今思之,誠不謬矣。天下之文章,無有出《水滸》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無有出施耐庵先生右者。學者誠能澄懷格物,發皇文章,豈不一代文物之林?
然但能善讀《水滸》,而已為其人綽綽有餘也。《水滸》所敘,敘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夫以一手而畫數面,則將有兄弟之形;一口吹數聲,斯不免再吷也。施耐庵以一心所運,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者,無他,十年恪物而一朝物格,斯以一筆而寫百千萬人,固不以為難也。格物亦有法,汝應知之。格物之法,以忠恕為門。何謂忠?天下因緣生法,故忠不必學而至於忠,天下自然,無法不忠。火亦忠;眼亦忠,故吾之見忠;鐘忠,耳忠,故聞無不忠。吾既忠,則人亦忠,盜賊亦忠,犬鼠亦忠。盜賊犬鼠無不忠者,所謂恕也。夫然後物格,夫然後能盡人之性,而可以贊化育,參天地。今世之人,吾知之,是先不知因緣生法。
不知因緣生法,則不知忠。不知忠,烏知恕哉?是人生二子而不能自解也。
謂其妻曰:眉猶眉也,目猶目也,鼻猶鼻,口猶口,而大兒非小兒,小兒非大兒者,何故?而不自知實與其妻親造作之也。夫不知子,問之妻。夫妻因緣,是生其子。天下之忠,無有過於夫妻之事者;天下之忠,無有過於其子之面者。審知其理,而睹天下人之面,察天下夫妻之事,彼萬面不同,豈不甚宜哉!忠恕,量萬物之鬥斛也。因緣生法,裁世界之刀尺也。施耐庵左手握如是鬥斛,右手持如是刀尺,而僅乃敘一百八人之性情、氣質、形狀、聲口者,是猶小試其端也。
若其文章,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又何異哉!吾既喜讀《水滸》,十二歲便得貫華堂所藏古本,吾日夜手鈔,謬自評釋,歷四五六七八月,而其事方竣,即今此本是已。如此者,非吾有讀《水滸》之法,若《水滸》固自為讀一切書之法矣。吾舊聞有人言:莊生之文放浪,《史記》之文雄奇。始亦以之為然,至是忽咥然其笑。古今之人,以瞽語瞽,真可謂一無所知,徒令小兒腸痛耳!夫莊生之文,何嘗放浪?《史記》之文,何嘗雄奇?彼殆不知莊生之所云,而徒見其忽言化魚,忽言解牛,尋之不得其端,則以為放浪;徒見《史記》所記皆劉項爭鬥之事,其他又不出於殺人報仇、捐金重義為多,則以為雄奇也。若誠以吾讀《水滸》之法讀之,正可謂莊生之文精嚴,《史記》之文亦精嚴。不寧惟是而已,蓋天下之書,誠欲藏之名山,傳之後人,即無有不精嚴者。何謂之精嚴?
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是也。夫以莊生之文雜之《史記》,不似《史記》,以《史記》之文雜之莊生,不似莊生者,莊生意思欲言聖人之道,《史記》攄其怨憤而已。其志不同,不相為謀,有固然者,毋足怪也。
若復置其中之所論,而直取其文心,則惟莊生能作《史記》,惟子長能作《莊子》。吾惡乎知之?吾讀《水滸》而知之矣。夫文章小道,必有可觀,吾黨斐然,尚須裁奪。古來至聖大賢,無不以其筆墨為身光耀。衹如《論語》一書,豈非仲尼之微言,潔淨之篇節?然而善論道者論道,善論文者論文,吾嘗觀其製作,又何其甚妙也!《學而》一章,三唱“不亦”;嘆“觚”之篇,有四“觚”字,餘者一“不”、兩“哉”而已。“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其文交互而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其法傳接而出。
“山”“水”“動”“靜”“樂”“壽”,譬禁樹之對生。“子路問聞斯行”,如晨鼓之頻發。其他不可悉數,約略皆佳構也。彼《莊子》、《史記》,各以其書獨步萬年,萬年之人,莫不嘆其何處得來。若自吾觀之,彼亦豈能有其多才者乎?皆不過以此數章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者也。《水滸》所敘,敘一百八人,其人不出緑林,其事不出劫殺,失教喪心,誠不可訓。然而吾獨欲略其形跡,伸其神理者,蓋此書七十回、數十萬言,可謂多矣,而舉其神理,正如《論語》之一節兩節,瀏然以清,湛然以明,軒然以輕,濯然以新,彼豈非《莊子》、《史記》之流哉!不然,何以有此?如必欲苛其形跡,則夫十五《國風》,淫污居半;《春秋》所書,弒奪十九。不聞惡神姦而棄禹鼎,憎《檮杌》而誅倚相,此理至明,亦易曉矣。嗟乎!人生十歲,耳目漸吐,如日在東,光明發揮。如此書,吾即欲禁汝不見,亦豈可得?今知不可相禁,而反出其舊所批釋,脫然授之於手也。夫固以為《水滸》之文精嚴,讀之即得讀一切書之法也。汝真能善得此法,而明年經業既畢,便以之遍讀天下之書,其易果如破竹也者,夫而後嘆施耐庵《水滸傳》真為文章之總持。
不然,而猶如常兒之泛覽者而已。是不惟負施耐庵,亦殊負吾。汝試思文,吾如之何其不鬱鬱哉!
皇帝崇禎十四年二月十五日
金批本:貫華堂所藏古本《水滸傳》前自有序一篇 ,今錄之
人生三十而未娶,不應更娶;四十而未仕,不應更仕;五十不應為傢;六十不應出遊。何以言之?用違其時,事易盡也。朝日初出,蒼蒼涼涼,澡頭面,裹巾幘,進盤飧,嚼楊木。諸事甫畢,起問可中?中已久矣!中前如此,中後可知。一日如此,三萬六千日何有!以此思憂,竟何所得樂矣?每怪人言某甲於今若幹歲。夫若幹者,積而有之之謂。今其歲積在何許?可取而數之否?可見已往之吾,悉已變滅。不寧如是,吾書至此同,此句以前己疾變滅。是以可痛也!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快莫若談,其誰曰不然?然亦何曾多得。有時風寒,有時泥雨,有時臥病,有時不值,如是等時,真住牢獄矣。捨下薄田不多,多種秫米,身不能飲,吾友來需飲也。捨下門臨大河,嘉樹有蔭,為吾友行立蹲坐處也。捨下執炊爨、理盤槅者,僅老婢四人;其餘凡畜童子大小十有餘人,便於馳走迎送、傳接簡貼也。捨下童婢稍閑,便課其縛帚織席。縛帚所以掃地,織席供吾友坐也。吾友畢來,當得十有六人。然而畢來之日為少,非甚風雨,而盡不來之日亦少。
大率日以六七人來為常矣。吾友來,亦不便飲酒,欲飲則飲,欲止先止,各隨其心,不以酒為樂,以談為樂也。吾友談不及朝廷,非但安分,亦以路遙,傳聞為多。傳聞之言無實,無實即唐喪唾津矣。亦不及人過失者,天下之人本無過失,不應吾詆誣之也。所發之言,不求驚人,人亦不驚;未嘗不欲人解,而人卒亦不能解者,事在性情之際,世人多忙,未曾嘗聞也。吾友既皆綉淡通闊之士,其所發明,四方可遇。然而每日言畢即休,無人記錄。有時亦思集成一書,用贈後人,而至今闕如者:名心既盡,其心多懶,一;微言求樂,著書心苦,二;身死之後,無能讀人,三;今年所作,明年必悔,四也。是《水滸傳》七十一捲,則吾友散後,燈下戲墨為多;風雨甚,無人來之時半之。然而經營於心,久而成習,不必伸紙執筆,然後發揮。蓋薄莫籬落之下,五更臥被之中,垂首拈帶,睇目觀物之際,皆有所遇矣。或若問:言既已未嘗集為一書,雲何獨有此傳?則豈非此傳成之無名,不成無損,一;心閑試弄,舒捲自恣,二;無賢無愚,無不能讀,三;文章得失,小不足悔,四也。嗚呼哀哉!吾生有涯,吾嗚呼知後人之讀吾書者謂何?但取今日以示吾友,吾友讀之而樂,斯亦足耳。且未知吾之後身讀之謂何,亦未知吾之後身得讀此書者乎?吾又安所用其眷念哉!東都施耐庵序。
(此序也是金聖嘆所撰)
金批本:宋史斷
《宋史綱》
淮南盜宋江掠京東諸郡,知海州張叔夜擊降之。
史臣斷曰:赦罪者,天子之大恩;定罪者,君子之大法。宋江掠京東諸郡,其罪應死,此書“降”而不書“誅”,則是當時已赦之也。蓋盜之初,非生而為盜也。父兄失教於前,饑寒驅迫於後,而其纔與其力,又不堪以鬱鬱讓人,於是無端入草,一嘯群聚,始而奪貨,既而稱兵,皆有之也。然其實誰致之失教,誰致之饑寒,誰致之有纔與力而不得自見?“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成湯所云,不其然乎?孰非賞之亦不竊者?而上既陷之,上又刑之,仁人在位,而民可為,即豈稱代天牧民之意哉!故夫降之而不誅,為天子之大恩,處盜之善法也。若在君子,則又必不可不大正其罪,而書之曰盜者。君子非不知盜之初,非生而為盜,與夫既赦以後之樂與更始,亦不復為盜也。君子以為天子之職,在養萬民;養萬民者,愛民之命,雖蜎飛蠕動,動關上帝生物之心。君子之職,在教萬民;教萬民者,愛民之心,惟一朝一夕,必謹履霜為冰之懼。故盜之後,誠能不為盜者,天子力能出之湯火而置之裧席,所謂九重之上,大開遷善之門也。乃盜之後未必遂無盜者,君子先能圖其神姦而鎮以禹鼎,所謂三尺之筆,真有雷霆之怒也。蓋一朝而赦者,天子之恩;百世不改者,君子之法。宋江雖降而必書曰盜,此《春秋》謹嚴之志,所以昭住戒、防未然、正人心、輔王化也。後世之人不察於此,而裒然於其外史,冠之以忠義之名,而又從而節節稱嘆之。嗚呼!彼何人斯,毋乃有亂逆之心矣夫。
張叔夜之擊宋江而降之也,《宋史》大書之曰知海州者何?予之也。何予乎張叔夜?予其真能知海州者也。何也?蓋君子食君之食,受君之命,分君之地,牧君之民,則曰知某州。知之為言司其事也。老者未安,爾知其安;少者未育,爾知其育;饑者未食,爾知樹畜;寒者未衣,爾知蠶桑;勞者未息,爾知息之;病者未愈,爾知愈之;愚者未教,爾知教之;賢者未舉,爾知舉之。夫如是,然後謂之不廢厥職。三年報政,而其君勞之,錫之以燕享,贈之以歌詩,處之以不次,延之以黃閣。蓋知州真為天子股肱心膂之臣,非苟且而已也。自官箴既墜,而肉食者多。民廢田業,官亦不知;民學遊手,官亦不知;民多饑餒,官亦不知;民漸行劫,官亦不知。如是,即不免至於盜賊蜂起也。而問其城郭,官又不知;問其兵甲,官又不知;問其糧草,官又不知;問其馬匹,官又不知。嗟乎!既已一無所知,而又欺其君曰:吾知某州。夫爾知某州何事者哉?《宋史》於張叔夜擊降宋江,而獨大書知海州者,重予之也。
史臣之為此言也,是猶寬厚言之者也。若夫官知某州,則實何事不知者乎?關節,則知通也;權要,則知跪也;催科,則知加耗也;對簿,則知罰贖也;民戶殷富,則知波連以逮之也;吏胥狡獪,則知心膂以托之也。其所不知者,誠一無所知;乃其所知者,且無一而不知也。嗟乎!嗟乎!一無所知,僅不可以為官;若無一不知,不且儼然為盜乎哉!誠安得張叔夜其人,以擊宋江之餘力而遍擊之也!
《宋史目》
宋江起為盜,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轉掠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知毫州侯蒙上書,言江纔必有大過人者,不若赦之,使討方臘以自贖。帝命蒙知東平府,未赴而卒。又命張叔夜知海州。江將至海州,叔夜使間者覘所嚮。江徑趨海濱,劫巨舟十餘,載鹵獲。叔夜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
史臣斷曰:觀此而知天下之事無不可為,而特無為事之人。夫當宋江以三十六人起於河朔,轉掠十郡,而十郡官軍莫之敢嬰也。此時豈復有人謂其饑獸可縛,野火可撲者哉!一旦以朝廷之靈,而有張叔夜者至。夫張叔夜,則猶之十郡之長官耳,非食君父之食獨多,非蒙國傢之知遇獨厚也者。且宋江,則亦非獨雄於十郡,而獨怯於海州者也。然而前則恣其劫殺,無敢如何;後則一朝成擒,如風迅掃者。此無他,十郡之長官,各有其妻子,各有其貨重,各有其祿位,各有其性命,而轉顧既多,大計不决,賊驟乘之,措手莫及也。張叔夜不過無妻子可戀,無貲重可憂,無祿位可求,無性命可惜。所謂為與不為,維臣之責;濟與不濟,皆君之靈,不過如是。而彼宋江三十六人者,已悉縶其臂而投麾下。嗚呼!史書叔夜募死士得千人,夫豈知叔夜固為第一死士乎哉!《傳》曰:“見危致命。”又曰:“臨事而懼,好謀而成。”又曰:“我戰則剋。”又曰:“可以寄百裏之命。”張叔夜有焉,豈不矯矯社稷之臣也乎!
侯蒙欲赦宋江使討方臘,一語而八失焉。以皇皇大宋,不能奈何一賊,而計出於赦之使贖。夫美其辭則曰“赦”、曰“贖”,其實正是溫語求息,失朝廷之尊,一也。殺人者死,造反者族,法也。劫掠至於十郡,肆毒實惟不小,而輕與議赦,壞國傢之法,二也。方臘所到殘破,不聞皇師震怒,而仰望掃除於緑林之三十六人,顯當時之無人,三也。誘一賊攻一賊,以冀兩鬥一傷,烏知賊中無人不窺此意而大笑乎?勢將反教之合,而令猖狂愈甚,四也。武功者,天下豪傑之士捐其頭顱肢體而後得之,今忽以為盜賊出身之地,使壯夫削色,五也。《傳》言:“四郊多壘,大夫之辱。”今更無人出手犯難,為君解憂,而徒欲以詔書為弭亂之具,有負養士百年之恩,六也。
有罪者可赦,無罪者生心,從此無治天下之術,七也。若謂其纔有過人者,則何不用之未為盜之先,而顧薦之既為盜之後,當時宰相為誰,顛倒一至於是,八也。嗚呼!君子一言以為智,一言以為不智,如侯蒙其人者,亦幸而遂死耳。脫真得知東平,惡知其不大敗公事,為世稚笑者哉!何羅貫中不達,猶祖其說,而有《續水滸傳》之惡札也。
(《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捲一-捲三)
刻《忠義水滸傳》緣起
自忠義之說不明,而人文俱亂矣。人亂則盜賊繁興,文亂則邪說橫恣,識者有猶之。乃曰禁盜而盜愈難禁,曰正文喻文愈難正者,何也?莊語之不足以厭人心,以禁盜正文之人未必自禁自正也。故欲世知忠孝節義之事,當由童而習之。如晦翁之小學,閑翁之小兒語,早宜講明,自衣冠翰墨之間,有清寧之理。然百年樹人,匪伊朝夕,急則治標。莫若用俗以易俗,反經以正經。故特評此傳行世,使覽者易曉。亦知《水滸》惟以招安為心,而名始傳,其人忠義也。
施、羅惟以人情為辭,而書始傳,其言忠義也。所殺好貪淫穢,皆不忠不義者也。道揆法守,拒不相因哉?故能大法小廉,不拂民性,使好勇疾貧之輩,無以為口實,則盜弭矣。且即以此寫愚夫愚婦之情者,寫聖賢之情,則文體亦得矣。正辭禁非,或有權巧。蓋正史不能攝下流,而稗說可以醒通國。化血氣為德性,轉鄙俚為菁華,其於人文之治,未必無小補雲。大滌餘人識。
(《忠義水滸傳》芥子園刻本捲首)
王望如:五才子水滸序
《水滸》一書七十回,為一百八人作列傳,或謂東都施耐庵所著,或謂越人羅貫中所作,皆不可知,要不過編輯緑林之劫殺以示戒也。原其意,蓋日:之百八人者,非宋朝之亂臣賊子耶?苟生堯舜之世,井田學校,各有其方,皆可為耳目股肱,奔走禦侮之具,不幸生徽宗時,或迫饑寒,或逼功令,遂相率而為盜耳。作者之旨,不責下而責上,其詞蓋探絶而痛惡之,其心則悲憫而矜疑之,亦有關世道之書,與宜淫導欲諸稗史迥異也。近見《續文獻通考.經籍志》中,亦列《水滸》,且以“忠義”命之,又不可使聞於鄰國。試問此百八人者,始而奪貨,繼而殺人,為王法所必誅,為天理所不貸,所謂“忠義”者如是,天下之人不盡為盜不止?
豈作者之意哉!吳門金聖嘆反而正之,列以“第五才子”,為其文章妙天一卜也,其作者示戒之苦心,猶未闡揚殆盡。餘則補其所未逮,曰:《水滸》百八人非忠義,皆可為忠義。
是子輿氏祖述孔子性相近之論,而創為性善之意也夫。
時順治丁酉鼕月桐庵老人書於醉耕堂墨室。
(《評論出像水滸傳》醉耕堂刻本捲首)
太史公曰:“《說難》,《孤憤》,賢聖發憤之所作也。”由此觀之,古之聖賢不憤則不作矣。不憤而作,譬如不寒而顫,不病而呻吟也。雖作,何觀乎?
《水滸傳》者,發憤之所作也。蓋自宋室不兢,冠履倒施,大賢處下,不肖處上,馴緻夷狄處上,中原處下,一時君相猶然處堂燕雀,納幣稱臣,甘心屈膝於犬羊已矣!施、羅二公,身在元,心在宋,雖生元日,實憤宋事。是故憤二帝之北狩,則稱大破遼以泄其憤;憤南渡之苟安,則稱滅方臘以泄其憤。敢間泄憤者誰乎?則前日嘯聚水滸之強人也!欲不謂之忠義不可也,是故施、羅二公傳《水滸》,而復以“忠義”名其傳焉。夫“忠義”何以歸於《水滸》也,其故可知也;夫《水滸》之衆,何以一一皆忠義也,所以致之者可知也。
今夫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理也。若以小賢役人而以大賢役於人,其肯甘心服役而不恥乎?是猶以小力縛人,而使大力縛於人,其肯束手就縛而不辭乎?其勢必至驅天下大力大賢而盡納之水滸矣。則謂水滸之衆,皆大力大賢、有忠有義之人可也。然未有忠義如宋公明者也。今觀一百單八人者,同功同過,同死同生,其忠義之心,猶之乎宋公明也。獨宋公明者,身居水滸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專圖報國,卒至於犯大難,成大功,服毒自縊,同死而不辭。則忠義之烈也,真足以服一百單八人者之心,故能結義梁山,為一百單八人之主。最後南徵方臘,一百單八人者,陣亡已過半矣。
又智深坐化於六和,燕青涕泣而辭主,二童就計於混江。宋公明非不知也,以為見機明哲,不過小丈夫自完之計,决非忠於君、義於友者所忍屑矣。是之謂宋公明也,是以謂之“忠義”也。
《傳》,其可無作歟?《傳》,其可不讀歟?故有國者不可以不讀一讀此傳,則“忠義”不在水滸,而皆在於君側矣。賢宰相不可以不讀一讀此傳,則“忠義” 不在水滸,而皆在於朝廷矣。兵部掌軍國之樞督府,專閫外之寄,是又不可以不讀也,苟一日而讀此傳,則“忠義”不在水滸,而皆為幹城心腹之選矣。否則,不在朝廷,不在君側,不在幹城心腹,嗚呼在?在《水滸》。此傳之所為發憤矣。若夫好事者,資其譚柄用兵者,藉其謀畫,要以各見所長,烏睹所謂忠義者哉!
溫陵卓吾李贄撰。
忠義水滸全傳小引
吾之事卓吾先生也,貌之承而心之委,無非卓吾先生者。非先生之言弗言,非先生之閱弗閱。或曰狂,或曰癖,吾忘吾也,知有卓吾先生而己矣。先生歿而名益尊,道益廣,書益播傳。即片犢單詞,留嚮人間者,靡不珍為瑤草,儼然欲傾宇內,猗歟盛哉!不朽可卜已。然而奇其文者十七,奇其人者十三,叩爾胸中,則皆未有卓吾先生者也。自吾遊吳,訪陳無異使君,而得袁無涯氏。揖未竟,輒首問先生,私椒之誠,溢於眉宇,其胸中殆如有卓吾者。嗣是數過從語,語輒及卓老,求卓老遺言甚力,求卓老所批閱之遺書又甚力,無涯氏豈狂耶?癖耶了吾探吾行筒,而卓吾先生所批定《忠義水滸傳》及《楊升庵集》二書與俱,挈以付之。無涯欣然如獲至寶,願公諸世。吾問:“二書孰先?”無涯日:“《水滸》而忠義也,忠義而《水滸》也,知我罪我,卓老之春秋近是。其先《水滸》哉!其先《水滸》哉!” 吾笑曰:“唯,唯!非卜卓老不能發《水滸》之精神,非無涯不能發卓老之精神。吾之事卓吾先生最久,而無涯之得卓吾先生乃最深,吾愧無涯矣!然無涯一非吾,亦誰能發無涯之精神者?吾不負卓吾先生,無涯亦不負吾茲遊也。”於是相視而笑,煮茶共啜,取卓吾先生敘《忠義水滸傳》文同聲讀之,胥江怒濤,若或應答。吾忘無涯矣,無涯忘吾矣,知有卓吾先生而已矣。
楚人鳳裏楊定見書於胥江舟次。
(《出像評點忠義水滸全傳》袁無涯刻本捲首)
金批本:序一
原夫書契之作,昔者聖人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其端肇於結繩,而其盛崤而為六經。其秉簡載筆者,則皆在聖人之位而又有其德者也。在聖人之位,則有其權;有聖人之德,則知其故。有其權而知其故,則得作而作,亦不得不作而作也。是故《易》者,導之使為善也;《禮》者,坊之不為惡也;《書》者,縱以盡天運之變;《詩》者,衡以會人情之通也。故《易》之為書,行也;《禮》之為書,止也;《書》之為書,可畏;《詩》之為書,可樂也。故曰《易》圓而《禮》方,《書》久而《詩》大。又曰《易》不賞而民勸,《禮》不怒而民避,《書》為廟外之幾筵,《詩》為未朝之明堂也。
若有《易》而可以無《書》也者,則不復為《書》也。有《易》有《書》而可以無《詩》也者,則不復為《詩》也。有《易》有《書》有《詩》而可以無《禮》也者,則不復為《禮》也。有聖人之德,則知其故;知其故,則知《易》與《書》與《詩》與《禮》各有其一故,而不可以或廢也。有聖人之德而又在聖人之位,則有其權;有其權,而後作《易》,之後又欲作《書》,又欲作《詩》,又欲作《禮》,鹹得奮筆而遂為之,而人不得而議其罪也。
無聖人之位,則無其權;無其權,而不免有作,此仲尼是也。仲尼無聖人之位,而有聖人之德;有聖人之德,則知其故;知其故,而不能已於作,此《春秋》是也。顧仲尼必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斯其故何哉?知我惟《春秋》者,《春秋》一書,以天自處學《易》,以事係日學《書》,羅列與國學《詩》,揚善禁惡學《禮》:皆所謂有其德而知其故,知其故而不能已於作,不能已於作而遂兼四經之長,以合為一書,則是未嘗作也。
夫未嘗作者,仲尼之志也。罪我惟《春秋》者,古者非天子不考文,自仲尼以庶人作《春秋》,而後世巧言之徒,無不紛紛以作。紛紛以作既久,龐言無所不有;君讀之而旁皇於上,民讀之而惑亂於下,勢必至於拉雜燔燒,禍連六經。夫仲尼非不知者,而終不已於作,是則仲尼所為引罪自悲者也。或問曰:然則仲尼真有罪乎?答曰:仲尼無罪也。仲尼心知其故,而又自以庶人不敢輒有所作,於是因史成經,不別立文,而但於首大書“春王正月”。若曰:其舊則諸侯之書也,其新則天子之書也。取諸侯之書,手治而成天子之書者,仲尼不予諸侯以作書之權也。仲尼不肯以作書之權予諸候,其又烏肯以作書之權予庶人哉!是故作書,聖人之事也。非聖人而作書,其人可誅,其書可燒也。作書,聖人而天子之事也。非天子而作書,其人可誅,其書可燒也。何也?非聖人而作書,其書破道;非天子而作書,其書破治。破道與治,是橫議也。橫議,則烏得不燒?橫議之人,則烏得不誅?
故秦人燒書之舉,非直始皇之志,亦仲尼之志。乃仲尼不燒而始皇燒者,仲尼不但無作書之權,是亦無燒書之權者也。若始皇燒書而並燒聖經,則是雖有其權而實無其德;實無其德,則不知其故;不知其故,斯盡燒矣。故並燒聖經者,始皇之罪也;燒書,始皇之功也。無何漢興,又大求遺書。當時在廷諸臣,以獻書進者多有。於是四方功名之士,無人不言有書,一時得書之多,反更多於未燒之日。今夫自古至今,人則知燒書之為禍至烈,又豈知求書之為禍之尤烈哉!燒書,而天下無書;天下無書,聖人之書所以存也。求書,而天下有書;天下有書,聖人之書所以亡也。燒書,是禁天下之人作書也。求書,是縱天下之人作書也。
至於縱天下之人作書矣,其又何所不至之與有!明聖人之教者,其書有之;叛聖人之教者,其書亦有之。申天子之令者,其書有之;犯天子之令者,其書亦有之。
夫誠以三代之治治之,則彼明聖人之教與申天子之令者,猶在所不許。何則?惡其破道與治,黔首不得安也。如之何而至於叛聖人之教,犯天子之令,而亦公然自為其書也?原其由來,實惟上有好者,下必尤甚。父子兄弟,聚族撰著,經營既久,才思溢矣。
夫應詔固須美言,自娛何所不可?刻畫魑魅,詆訕聖賢,筆墨既酣,鬍可忍也?是故,亂民必誅,而“遊俠”立傳;市儈辱人,而“貨殖”名篇。意在窮奇極變,皇惜刳心嘔血,所謂上薄蒼天,下徹黃泉,不盡不快,不快不止也。如是者,當其初時,猶尚私之於下,彼此傳觀而已,惟畏其上之禁之者也。殆其既久,而上亦稍稍見之,稍稍見之而不免喜之,不惟不之禁也。夫叛教犯令之書,至於上不復禁而反喜之,而天下之人豈其復有忌憚乎哉!其作者,驚相告也;其讀者,驚相告也。驚告之後,轉相祖述,而無有一人不作,無有一人不讀也。於是而聖人之遺經,一二篇而已;諸傢之書,壞牛折軸不能載,連閣復室不能庋也。天子之教詔,土苴之而已;諸傢之書,非縹緗不為其題,非金玉不為其簽也。積漸至於今日,禍且不可復言。民不知偷,讀諸傢之書則無不偷也;民不知淫,讀諸傢之書則無不淫也;民不知詐,讀諸傢之書則無不詐也;民不知亂,讀諸傢之書則無不亂也。夫吾嚮所謂非聖人而作書,其書破道,非天子而作書,其書破治者,不過憂其附會經義,示民以雜;測量治術,示民以明。示民以雜,民則難信;示民以明,民則難治。
故遂斷之破道與治,是為橫議,其人可誅,其書可燒耳;非真有所大詭於聖經,極害於王治也,而然且如此。若夫今日之書,則豈復蒼帝造字之時之所得料,亦豈復始皇燔燒之時之所得料哉?是真一誅不足以蔽其辜,一燒不足以滅其跡者。而禍首罪魁,則漢人詔求遺書,實開之釁。故曰燒書之禍烈,求書之禍尤烈也。
燒書之禍,禍在並燒聖經。聖經燒,而民不興於善,是始皇之罪萬世不得而原之也。求書之禍,禍在並行私書。私書行而民之於惡乃至無所不有,此漢人之罪亦萬世不得而原之也。然燒聖經,而聖經終大顯於後世,是則始皇之罪猶可逃也。若行私書,而私書遂至災害蔓延不可復救,則是漢人之罪終不活也。嗚呼!君子之至於斯也,聽之則不可,禁之則不能,其又將以何法治之與哉?曰:吾聞之,聖人之作書也以德,古人之作書也以纔。知聖人之作書以德,則知六經皆聖人之糟粕,讀者貴乎神而明之,而不得櫛比字句,以為從事於經學也。知古人之作書以纔,則知諸傢皆鼓舞其菁華,覽者急須搴裳去之,而不得捃拾齒牙以為譚言之微中也。於聖人之書而能神而明之者,吾知其而今而後始不敢於《易》之下作《易》傳,《書》之下作《書》傳,《詩》之下作《詩》傳,《禮》之下作《禮》傳,《春秋》之下作《春秋》傳也。何也?誠愧其德之不合,而懼章句之未安,皆當大拂於聖人之心也。於諸傢之書而誠能搴裳去之者,吾知其而今而後始不肯於《莊》之後作廣《莊》,《騷》之後作續《騷》,《史》之後作後《史》,《詩》之後作擬《詩》,稗官之後作新稗官也。何也?誠恥其纔之不逮,而徒唾沫之相襲,是真不免於古人之奴也。夫揚湯而不得冷,則不如且莫進薪;避影而影愈多,則不如教之勿趨也。惡人作書,而示之以聖人之德,與夫古人之才者,蓋為遊於聖門者難為言,觀於才子之林者難為文,是亦止薪勿趨之道也。然聖人之德,實非夫人之能事;非夫人之能事,則非予小子今日之所敢及也。彼古人之才,或猶夫人之能事;猶夫人之能事,則庶幾予小子不揣之所得及也。夫古人之才也者,世不相延,人不相及。莊周有莊周之才,屈平有屈平之才,馬遷有馬遷之才,杜甫有杜甫之才,降而至於施耐庵有施耐庵之才,董解元有董解元之才。纔之為言材也。凌雲蔽日之姿,其初本於破核分莢;於破核分莢之時,具有凌雲蔽日之勢;於凌雲蔽日之時,不出破核分莢之勢,此所謂材之說也。又纔之為言裁也。有全錦在手,無全錦在目;無全衣在目,有全衣在心;見其領,知其袖;見其襟,知其帔也。夫領則非袖,而襟則非帔,然左右相就,前後相合,離然各異,而宛然共成者,此所謂裁之說也。今天下之人,徒知有纔者始能構思,而不知古人用纔乃繞乎構思以後;徒知有人者始能立局,而不知古人用纔乃繞乎立局以後;徒知有纔者始能琢句,而不知古人用纔乃繞乎琢句以後;徒知有纔者始能安字,而不知古人用纔乃繞乎安字以後。此苟且與慎重之辯也。言有纔始能構思、立局、琢句而安字者,此其人,外未嘗矜式於珠玉,內未嘗經營於慘淡,隤然放筆,自以為是,而不知彼之所為纔實非古人之所為纔,正是無法於手而又無恥於心之事也。言其纔繞乎構思以前、構思以後,乃至繞乎佈局、琢句、安字以前以後者,此其人,筆有左右,墨有正反;用左筆不安換右筆,用右筆不安換左筆;用正墨不現換反墨;用反墨不現換正墨;心之所至,手亦至焉;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聖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神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者,文章之化境也。夫文章至於心手皆不至,則是其紙上無字、無句、無局、無思者也。而獨能令千萬世下人之讀吾文者,其心頭眼底乃窅窅有思,乃搖搖有局,乃鏗鏗有句,而燁燁有字,則是其提筆臨紙之時,纔以繞其前,纔以繞其後,而非陡然卒然之事也。故依世人之所謂纔,則是文成於易者,才子也;依古人之所謂纔,則必文成於難者,才子也。依文成於易之說,則是迅疾揮掃,神氣揚揚者,才子也。依文成於難之說,則必心絶氣盡,面猶死人者,才子也。故若莊周、屈平、馬遷、杜甫,以及施耐庵、董解元之書,是皆所謂心絶氣盡,面猶死人,然後其纔前後繚繞,得成一書者也。莊周、屈平、馬遷、杜甫,其妙如彼,不復具論。若夫施耐庵之書,而亦必至於心盡氣絶,面猶死人,而後其纔前後繚繞,始得成書,夫而後知古人作書,其非苟且也者。而世之人猶尚不肯審己量力,廢然歇筆,然則其人真不足誅,其書真不足燒也。夫身為庶人,無力以禁天下之人作書,而忽取牧豬奴手中之一編,條分而節解之,而反能令未作之書不敢復作,已作之書一旦盡廢,是則聖嘆廓清天下之功,為更奇於秦人之火。故於其首篇敘述古今經書興廢之大略如此。雖不敢自謂斯文之功臣,亦庶幾封關之丸泥也。
金批本:序二
觀物者審名,論人者辨志。施耐庵傳宋江,而題其書曰《水滸》,惡之至,迸之至,不與同中國也。而後世不知何等好亂之徒,乃謬加以“忠義”
之目。嗚呼!忠義而在《水滸》乎哉?忠者,事上之盛節也;義者,使下之大經也。忠以事其上,義以使其下,斯宰相之材也。忠者,與人之大道也;義者,處己之善物也。忠以與乎人,義以處乎己,則聖賢之徒也。若夫耐庵所云“水滸”也者,王土之演則有水,又在水外則曰滸,遠之也。遠之也者,天下之兇物,天下之所共擊也;天下之惡物,天下之所共棄也。若使忠義而在水滸,忠義為天下之兇物、惡物乎哉!且水滸有忠義,國傢無忠義耶?夫君則猶是君也,臣則猶是臣也,夫何至於國而無忠義?此雖惡其臣之辭,而已難乎為吾之君解也。父則猶是父也,子則猶是子也,夫何至於傢而無忠義?
此雖惡其子之辭,而已難乎為吾之父解也。故夫以忠義予《水滸》者,斯人必有懟其君父之心,不可以不察也。且亦不思宋江等一百八人,則何為而至於水滸者乎?其幼,皆豺狼虎豹之姿也;其壯,皆殺人奪貨之行也;其後,皆敲樸劓刖之餘也;其卒,皆揭竿斬木之賊也。有王者作,比而誅之,則千人亦快,萬人亦快者也。如之何而終亦幸免於宋朝之斧鑕?彼一百八人而得幸免於宋朝者,惡知不將有若幹百千萬人,思得復試於後世者乎?耐庵有憂之,於是奮筆作傳,題曰《水滸》,意若以為之一百八人,即得逃於及身之誅戮,而必不得逃於身後之放逐者,君子之志也。而又妄以忠義予之,是則將為戒者而應將為勸耶?豺狼虎豹而有祥麟威鳳之目,殺人奪貨而有伯夷、顔淵之譽,劓刖之餘而有上流清節之榮,揭竿斬木而有忠順不失之稱,既已名實牴牾,是非乖錯,至於如此之極,然則幾乎其不胥天下後世之人,而惟宋江等一百八人,以為高山景行,其心嚮往者哉!是故由耐庵之《水滸》言之,則如史氏之有《檮杌》是也,備書其外之權詐,備書其內之兇惡,所以誅前人既死之心者,所以防後人未然之心也。由今日之《忠義水滸》言之,則直與宋江之賺入夥、吳用之說撞籌無以異也。無惡不歸朝廷,無美不歸緑林,已為盜者讀之而自豪,未為盜者讀之而為盜也。嗚呼!名者,物之表也;志者,人之表也。名之不辨,吾以疑其書也;志之不端,吾以疑其人也。
削忠義而仍《水滸》者,所以存耐庵之書其事小,所以存耐庵之志其事大。雖在稗官,有當世之憂焉。後世之恭慎君子,苟能明吾之志,庶幾不易吾言矣哉!
金批本:序三
施耐庵《水滸》正傳七十捲,又楔子一捲,原序一篇亦作一捲,共七十二捲。今與汝釋弓。序曰,吾年十歲,方入鄉塾,隨例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書,意惛如也。每與同塾兒竊作是語:不知習此將何為者?又窺見大人徹夜吟誦,其意樂甚,殊不知其何所得樂?又不知盡天下書當有幾許?
其中皆何所言,不雷同耶?如是之事,總未能明於心。明年十一歲,身體時時有小病。病作,輒得告假出塾。吾既不好弄,大人又禁不許弄,仍以書為消息而已。
吾最初得見者,是《妙法蓮華經》。次之,則見屈子《離騷》。次之,則見太史公《史記》。次之,則見俗本《水滸傳》。是皆十一歲病中之創獲也。《離騷》苦多生字,好之而不甚解,記其一句兩句吟唱而已。《法華經》、《史記》解處為多,然而膽未堅剛,終亦不能常讀。
其無晨無夜不在懷抱者,吾於《水滸傳》可謂無間然矣。吾每見今世之父兄,類不許其子弟讀一切書,亦未嘗引之見於一切大人先生,此皆大錯。夫兒子十歲,神智生矣,不縱其讀一切書,且有他好,又不使之列於大人先生之間,是驅之與婢僕為伍也。汝昔五歲時,吾即容汝出坐一隅,今年始十歲,便以此書相授者,非過有所寵愛,或者教汝之道當如是也。吾猶自記十一歲讀《水滸》後,便有於書無所不窺之勢。吾實何曾得見一書,心知其然,則有之耳。
然就今思之,誠不謬矣。天下之文章,無有出《水滸》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無有出施耐庵先生右者。學者誠能澄懷格物,發皇文章,豈不一代文物之林?
然但能善讀《水滸》,而已為其人綽綽有餘也。《水滸》所敘,敘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夫以一手而畫數面,則將有兄弟之形;一口吹數聲,斯不免再吷也。施耐庵以一心所運,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者,無他,十年恪物而一朝物格,斯以一筆而寫百千萬人,固不以為難也。格物亦有法,汝應知之。格物之法,以忠恕為門。何謂忠?天下因緣生法,故忠不必學而至於忠,天下自然,無法不忠。火亦忠;眼亦忠,故吾之見忠;鐘忠,耳忠,故聞無不忠。吾既忠,則人亦忠,盜賊亦忠,犬鼠亦忠。盜賊犬鼠無不忠者,所謂恕也。夫然後物格,夫然後能盡人之性,而可以贊化育,參天地。今世之人,吾知之,是先不知因緣生法。
不知因緣生法,則不知忠。不知忠,烏知恕哉?是人生二子而不能自解也。
謂其妻曰:眉猶眉也,目猶目也,鼻猶鼻,口猶口,而大兒非小兒,小兒非大兒者,何故?而不自知實與其妻親造作之也。夫不知子,問之妻。夫妻因緣,是生其子。天下之忠,無有過於夫妻之事者;天下之忠,無有過於其子之面者。審知其理,而睹天下人之面,察天下夫妻之事,彼萬面不同,豈不甚宜哉!忠恕,量萬物之鬥斛也。因緣生法,裁世界之刀尺也。施耐庵左手握如是鬥斛,右手持如是刀尺,而僅乃敘一百八人之性情、氣質、形狀、聲口者,是猶小試其端也。
若其文章,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又何異哉!吾既喜讀《水滸》,十二歲便得貫華堂所藏古本,吾日夜手鈔,謬自評釋,歷四五六七八月,而其事方竣,即今此本是已。如此者,非吾有讀《水滸》之法,若《水滸》固自為讀一切書之法矣。吾舊聞有人言:莊生之文放浪,《史記》之文雄奇。始亦以之為然,至是忽咥然其笑。古今之人,以瞽語瞽,真可謂一無所知,徒令小兒腸痛耳!夫莊生之文,何嘗放浪?《史記》之文,何嘗雄奇?彼殆不知莊生之所云,而徒見其忽言化魚,忽言解牛,尋之不得其端,則以為放浪;徒見《史記》所記皆劉項爭鬥之事,其他又不出於殺人報仇、捐金重義為多,則以為雄奇也。若誠以吾讀《水滸》之法讀之,正可謂莊生之文精嚴,《史記》之文亦精嚴。不寧惟是而已,蓋天下之書,誠欲藏之名山,傳之後人,即無有不精嚴者。何謂之精嚴?
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是也。夫以莊生之文雜之《史記》,不似《史記》,以《史記》之文雜之莊生,不似莊生者,莊生意思欲言聖人之道,《史記》攄其怨憤而已。其志不同,不相為謀,有固然者,毋足怪也。
若復置其中之所論,而直取其文心,則惟莊生能作《史記》,惟子長能作《莊子》。吾惡乎知之?吾讀《水滸》而知之矣。夫文章小道,必有可觀,吾黨斐然,尚須裁奪。古來至聖大賢,無不以其筆墨為身光耀。衹如《論語》一書,豈非仲尼之微言,潔淨之篇節?然而善論道者論道,善論文者論文,吾嘗觀其製作,又何其甚妙也!《學而》一章,三唱“不亦”;嘆“觚”之篇,有四“觚”字,餘者一“不”、兩“哉”而已。“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其文交互而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其法傳接而出。
“山”“水”“動”“靜”“樂”“壽”,譬禁樹之對生。“子路問聞斯行”,如晨鼓之頻發。其他不可悉數,約略皆佳構也。彼《莊子》、《史記》,各以其書獨步萬年,萬年之人,莫不嘆其何處得來。若自吾觀之,彼亦豈能有其多才者乎?皆不過以此數章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者也。《水滸》所敘,敘一百八人,其人不出緑林,其事不出劫殺,失教喪心,誠不可訓。然而吾獨欲略其形跡,伸其神理者,蓋此書七十回、數十萬言,可謂多矣,而舉其神理,正如《論語》之一節兩節,瀏然以清,湛然以明,軒然以輕,濯然以新,彼豈非《莊子》、《史記》之流哉!不然,何以有此?如必欲苛其形跡,則夫十五《國風》,淫污居半;《春秋》所書,弒奪十九。不聞惡神姦而棄禹鼎,憎《檮杌》而誅倚相,此理至明,亦易曉矣。嗟乎!人生十歲,耳目漸吐,如日在東,光明發揮。如此書,吾即欲禁汝不見,亦豈可得?今知不可相禁,而反出其舊所批釋,脫然授之於手也。夫固以為《水滸》之文精嚴,讀之即得讀一切書之法也。汝真能善得此法,而明年經業既畢,便以之遍讀天下之書,其易果如破竹也者,夫而後嘆施耐庵《水滸傳》真為文章之總持。
不然,而猶如常兒之泛覽者而已。是不惟負施耐庵,亦殊負吾。汝試思文,吾如之何其不鬱鬱哉!
皇帝崇禎十四年二月十五日
金批本:貫華堂所藏古本《水滸傳》前自有序一篇 ,今錄之
人生三十而未娶,不應更娶;四十而未仕,不應更仕;五十不應為傢;六十不應出遊。何以言之?用違其時,事易盡也。朝日初出,蒼蒼涼涼,澡頭面,裹巾幘,進盤飧,嚼楊木。諸事甫畢,起問可中?中已久矣!中前如此,中後可知。一日如此,三萬六千日何有!以此思憂,竟何所得樂矣?每怪人言某甲於今若幹歲。夫若幹者,積而有之之謂。今其歲積在何許?可取而數之否?可見已往之吾,悉已變滅。不寧如是,吾書至此同,此句以前己疾變滅。是以可痛也!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快莫若談,其誰曰不然?然亦何曾多得。有時風寒,有時泥雨,有時臥病,有時不值,如是等時,真住牢獄矣。捨下薄田不多,多種秫米,身不能飲,吾友來需飲也。捨下門臨大河,嘉樹有蔭,為吾友行立蹲坐處也。捨下執炊爨、理盤槅者,僅老婢四人;其餘凡畜童子大小十有餘人,便於馳走迎送、傳接簡貼也。捨下童婢稍閑,便課其縛帚織席。縛帚所以掃地,織席供吾友坐也。吾友畢來,當得十有六人。然而畢來之日為少,非甚風雨,而盡不來之日亦少。
大率日以六七人來為常矣。吾友來,亦不便飲酒,欲飲則飲,欲止先止,各隨其心,不以酒為樂,以談為樂也。吾友談不及朝廷,非但安分,亦以路遙,傳聞為多。傳聞之言無實,無實即唐喪唾津矣。亦不及人過失者,天下之人本無過失,不應吾詆誣之也。所發之言,不求驚人,人亦不驚;未嘗不欲人解,而人卒亦不能解者,事在性情之際,世人多忙,未曾嘗聞也。吾友既皆綉淡通闊之士,其所發明,四方可遇。然而每日言畢即休,無人記錄。有時亦思集成一書,用贈後人,而至今闕如者:名心既盡,其心多懶,一;微言求樂,著書心苦,二;身死之後,無能讀人,三;今年所作,明年必悔,四也。是《水滸傳》七十一捲,則吾友散後,燈下戲墨為多;風雨甚,無人來之時半之。然而經營於心,久而成習,不必伸紙執筆,然後發揮。蓋薄莫籬落之下,五更臥被之中,垂首拈帶,睇目觀物之際,皆有所遇矣。或若問:言既已未嘗集為一書,雲何獨有此傳?則豈非此傳成之無名,不成無損,一;心閑試弄,舒捲自恣,二;無賢無愚,無不能讀,三;文章得失,小不足悔,四也。嗚呼哀哉!吾生有涯,吾嗚呼知後人之讀吾書者謂何?但取今日以示吾友,吾友讀之而樂,斯亦足耳。且未知吾之後身讀之謂何,亦未知吾之後身得讀此書者乎?吾又安所用其眷念哉!東都施耐庵序。
(此序也是金聖嘆所撰)
金批本:宋史斷
《宋史綱》
淮南盜宋江掠京東諸郡,知海州張叔夜擊降之。
史臣斷曰:赦罪者,天子之大恩;定罪者,君子之大法。宋江掠京東諸郡,其罪應死,此書“降”而不書“誅”,則是當時已赦之也。蓋盜之初,非生而為盜也。父兄失教於前,饑寒驅迫於後,而其纔與其力,又不堪以鬱鬱讓人,於是無端入草,一嘯群聚,始而奪貨,既而稱兵,皆有之也。然其實誰致之失教,誰致之饑寒,誰致之有纔與力而不得自見?“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成湯所云,不其然乎?孰非賞之亦不竊者?而上既陷之,上又刑之,仁人在位,而民可為,即豈稱代天牧民之意哉!故夫降之而不誅,為天子之大恩,處盜之善法也。若在君子,則又必不可不大正其罪,而書之曰盜者。君子非不知盜之初,非生而為盜,與夫既赦以後之樂與更始,亦不復為盜也。君子以為天子之職,在養萬民;養萬民者,愛民之命,雖蜎飛蠕動,動關上帝生物之心。君子之職,在教萬民;教萬民者,愛民之心,惟一朝一夕,必謹履霜為冰之懼。故盜之後,誠能不為盜者,天子力能出之湯火而置之裧席,所謂九重之上,大開遷善之門也。乃盜之後未必遂無盜者,君子先能圖其神姦而鎮以禹鼎,所謂三尺之筆,真有雷霆之怒也。蓋一朝而赦者,天子之恩;百世不改者,君子之法。宋江雖降而必書曰盜,此《春秋》謹嚴之志,所以昭住戒、防未然、正人心、輔王化也。後世之人不察於此,而裒然於其外史,冠之以忠義之名,而又從而節節稱嘆之。嗚呼!彼何人斯,毋乃有亂逆之心矣夫。
張叔夜之擊宋江而降之也,《宋史》大書之曰知海州者何?予之也。何予乎張叔夜?予其真能知海州者也。何也?蓋君子食君之食,受君之命,分君之地,牧君之民,則曰知某州。知之為言司其事也。老者未安,爾知其安;少者未育,爾知其育;饑者未食,爾知樹畜;寒者未衣,爾知蠶桑;勞者未息,爾知息之;病者未愈,爾知愈之;愚者未教,爾知教之;賢者未舉,爾知舉之。夫如是,然後謂之不廢厥職。三年報政,而其君勞之,錫之以燕享,贈之以歌詩,處之以不次,延之以黃閣。蓋知州真為天子股肱心膂之臣,非苟且而已也。自官箴既墜,而肉食者多。民廢田業,官亦不知;民學遊手,官亦不知;民多饑餒,官亦不知;民漸行劫,官亦不知。如是,即不免至於盜賊蜂起也。而問其城郭,官又不知;問其兵甲,官又不知;問其糧草,官又不知;問其馬匹,官又不知。嗟乎!既已一無所知,而又欺其君曰:吾知某州。夫爾知某州何事者哉?《宋史》於張叔夜擊降宋江,而獨大書知海州者,重予之也。
史臣之為此言也,是猶寬厚言之者也。若夫官知某州,則實何事不知者乎?關節,則知通也;權要,則知跪也;催科,則知加耗也;對簿,則知罰贖也;民戶殷富,則知波連以逮之也;吏胥狡獪,則知心膂以托之也。其所不知者,誠一無所知;乃其所知者,且無一而不知也。嗟乎!嗟乎!一無所知,僅不可以為官;若無一不知,不且儼然為盜乎哉!誠安得張叔夜其人,以擊宋江之餘力而遍擊之也!
《宋史目》
宋江起為盜,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轉掠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知毫州侯蒙上書,言江纔必有大過人者,不若赦之,使討方臘以自贖。帝命蒙知東平府,未赴而卒。又命張叔夜知海州。江將至海州,叔夜使間者覘所嚮。江徑趨海濱,劫巨舟十餘,載鹵獲。叔夜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
史臣斷曰:觀此而知天下之事無不可為,而特無為事之人。夫當宋江以三十六人起於河朔,轉掠十郡,而十郡官軍莫之敢嬰也。此時豈復有人謂其饑獸可縛,野火可撲者哉!一旦以朝廷之靈,而有張叔夜者至。夫張叔夜,則猶之十郡之長官耳,非食君父之食獨多,非蒙國傢之知遇獨厚也者。且宋江,則亦非獨雄於十郡,而獨怯於海州者也。然而前則恣其劫殺,無敢如何;後則一朝成擒,如風迅掃者。此無他,十郡之長官,各有其妻子,各有其貨重,各有其祿位,各有其性命,而轉顧既多,大計不决,賊驟乘之,措手莫及也。張叔夜不過無妻子可戀,無貲重可憂,無祿位可求,無性命可惜。所謂為與不為,維臣之責;濟與不濟,皆君之靈,不過如是。而彼宋江三十六人者,已悉縶其臂而投麾下。嗚呼!史書叔夜募死士得千人,夫豈知叔夜固為第一死士乎哉!《傳》曰:“見危致命。”又曰:“臨事而懼,好謀而成。”又曰:“我戰則剋。”又曰:“可以寄百裏之命。”張叔夜有焉,豈不矯矯社稷之臣也乎!
侯蒙欲赦宋江使討方臘,一語而八失焉。以皇皇大宋,不能奈何一賊,而計出於赦之使贖。夫美其辭則曰“赦”、曰“贖”,其實正是溫語求息,失朝廷之尊,一也。殺人者死,造反者族,法也。劫掠至於十郡,肆毒實惟不小,而輕與議赦,壞國傢之法,二也。方臘所到殘破,不聞皇師震怒,而仰望掃除於緑林之三十六人,顯當時之無人,三也。誘一賊攻一賊,以冀兩鬥一傷,烏知賊中無人不窺此意而大笑乎?勢將反教之合,而令猖狂愈甚,四也。武功者,天下豪傑之士捐其頭顱肢體而後得之,今忽以為盜賊出身之地,使壯夫削色,五也。《傳》言:“四郊多壘,大夫之辱。”今更無人出手犯難,為君解憂,而徒欲以詔書為弭亂之具,有負養士百年之恩,六也。
有罪者可赦,無罪者生心,從此無治天下之術,七也。若謂其纔有過人者,則何不用之未為盜之先,而顧薦之既為盜之後,當時宰相為誰,顛倒一至於是,八也。嗚呼!君子一言以為智,一言以為不智,如侯蒙其人者,亦幸而遂死耳。脫真得知東平,惡知其不大敗公事,為世稚笑者哉!何羅貫中不達,猶祖其說,而有《續水滸傳》之惡札也。
(《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捲一-捲三)
刻《忠義水滸傳》緣起
自忠義之說不明,而人文俱亂矣。人亂則盜賊繁興,文亂則邪說橫恣,識者有猶之。乃曰禁盜而盜愈難禁,曰正文喻文愈難正者,何也?莊語之不足以厭人心,以禁盜正文之人未必自禁自正也。故欲世知忠孝節義之事,當由童而習之。如晦翁之小學,閑翁之小兒語,早宜講明,自衣冠翰墨之間,有清寧之理。然百年樹人,匪伊朝夕,急則治標。莫若用俗以易俗,反經以正經。故特評此傳行世,使覽者易曉。亦知《水滸》惟以招安為心,而名始傳,其人忠義也。
施、羅惟以人情為辭,而書始傳,其言忠義也。所殺好貪淫穢,皆不忠不義者也。道揆法守,拒不相因哉?故能大法小廉,不拂民性,使好勇疾貧之輩,無以為口實,則盜弭矣。且即以此寫愚夫愚婦之情者,寫聖賢之情,則文體亦得矣。正辭禁非,或有權巧。蓋正史不能攝下流,而稗說可以醒通國。化血氣為德性,轉鄙俚為菁華,其於人文之治,未必無小補雲。大滌餘人識。
(《忠義水滸傳》芥子園刻本捲首)
王望如:五才子水滸序
《水滸》一書七十回,為一百八人作列傳,或謂東都施耐庵所著,或謂越人羅貫中所作,皆不可知,要不過編輯緑林之劫殺以示戒也。原其意,蓋日:之百八人者,非宋朝之亂臣賊子耶?苟生堯舜之世,井田學校,各有其方,皆可為耳目股肱,奔走禦侮之具,不幸生徽宗時,或迫饑寒,或逼功令,遂相率而為盜耳。作者之旨,不責下而責上,其詞蓋探絶而痛惡之,其心則悲憫而矜疑之,亦有關世道之書,與宜淫導欲諸稗史迥異也。近見《續文獻通考.經籍志》中,亦列《水滸》,且以“忠義”命之,又不可使聞於鄰國。試問此百八人者,始而奪貨,繼而殺人,為王法所必誅,為天理所不貸,所謂“忠義”者如是,天下之人不盡為盜不止?
豈作者之意哉!吳門金聖嘆反而正之,列以“第五才子”,為其文章妙天一卜也,其作者示戒之苦心,猶未闡揚殆盡。餘則補其所未逮,曰:《水滸》百八人非忠義,皆可為忠義。
是子輿氏祖述孔子性相近之論,而創為性善之意也夫。
時順治丁酉鼕月桐庵老人書於醉耕堂墨室。
(《評論出像水滸傳》醉耕堂刻本捲首)
忠義水滸全傳發凡
一、傳始於左氏,論者猶謂其失之誣,況稗說乎!顧意主勸懲,雖誣而不為罪。今世小說傢雜出,多離經叛道,不可為訓。間有藉題說法,以殺盜淫妄,行警醒之意者;而仃拾而非全書,或捏飾而非習見;雖動喜新之目,實傷雅道之亡,何若此書之為正耶?昔賢比於班、馬,餘謂進於丘明,殆有《春秋》之遺意焉,故允宜稱傳。
一、梁山泊屬山東充州府,《志》作濼,稱八百裏,張之也。然昔人欲平此泊,而難於貯水,則亦不小矣。傳不言梁山,不言宋江,以非賊地,非賊人,故僅以“水滸”名之。—滸,水涯也,虛其辭也。
蓋明率土王臣,江非敢據有此泊也。其居海濱之思乎?羅氏之命名微矣!
一、忠義者,事君處友之善物也。不忠不義,其人雖生已朽,而其言雖美弗傳。此一百八人者,忠義之聚於山林者也;此百廿回者,忠義之見於筆墨者也。失之於正史,求之於稗官;失之於衣冠,求之於草野。蓋欲以動君子,而使小人亦不得藉以行其私,故李氏復加“忠義”二字,有以也夫。
一、書尚評點,以能通作者之意,開覽者之心也。得則如着毛點睛,畢露神采;失則如批頰塗面,污辱本來,非可苟而已也。今於一部之旨趣,一回之警策,一句一字之精神,無不拈出,使人知此為稗傢史筆,有關於世道,有益於文章,與嚮來坊刻,迥乎不同。
如按麯譜而中節,針銅人而中穴,筆頭有舌有眼,使人可見可聞,斯評點所最貴者耳。
一、此書麯盡情狀,已為寫生,而復益之以繪事,不幾贅乎?雖然,於琴見文,於墻見堯,幾人哉?是以雲臺凌煙之畫,幽風流民之圖,能使觀者感奮悲思,神情如對,則像固不可以已也。今別出新裁,不依舊樣,或特標於目外,或疊采於回中,但拔其尤,不以多為貴也。
一、古本有羅氏“緻語”,相傳“燈花婆婆”等事,既不可復見;乃後人有因四大寇之拘而酌損之者,有嫌一百廿回之繁而淘汰之者,皆失。郭武定本,即舊本,移置閻婆事,甚善;其於寇中去王、田而加遼國,猶是小傢照應之法。不知大手筆者,正不爾爾,如本內王進開章而不復收繳,此所以異於諸小說,而為小說之聖也歟!
一、舊本去詩詞之煩蕪,—一慮事緒之斷,一慮眼路之迷,頗直截清明。第有得此以形容人態,頓挫文情者,又未可盡除。茲復為增定:或竄原本而進所有,或逆古意而去所無。惟周勸懲,兼善戲謔,要使覽者動心解頤,不乏詠嘆深長之致耳。
一、訂文音字,舊本亦具有功力,然淆訛舛駁處尚多。如首引一詞,便有四謬。試以此刻對勘舊本,可知其餘。至如耐之為奈,躁之為燥,猶雲書錯。若混“戴”作“帶”,混“煞”作“殺”,混“閂”作“拴”;“衝”“衝”之無分,“徑”“竟”之莫辨,遂屬義乖。如此者,更難枚舉,今悉校改。其音綴字下,雖便寓目;然大小斷續,通人所嫌,故總次回尾,以便翻查。回遠者例觀,音異者別出。若半字可讀,俗義可通者,或用略焉。
一、立言者必有所本,是書蓋本情以造事者也,原不必取證他書。況《宋鑒》及《宣和遺事》姓名人數,實有可徵,又《七修類纂》亦載姓名,述貫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今以二文弁簡,並列一百八人之裏籍出身,亦便覽記,以助談資。
一、紀事者提要,纂言者鈎玄,傳中李逵已有提為壽張傳者矣。如魯達、林衝、武鬆、石秀、張順、李俊、燕青等,俱可別作一傳,以見始末。至字句之雋好,即方言謔言(罒頭),足動人心。今特揭出,見此書碎金,拾之不盡。坡翁謂“讀書之法,當每次作一意求之”,小說尚有如此之美,況正史乎?
(《出像評點忠義水滸全傳》袁無涯刻本捲首)
金批本:讀第五才子書法
大凡讀書,先要曉得作書之人是何心胸。如《史記》須是太史公一肚皮宿怨發揮出來,所以他於《海俠》、《貨殖傳》特地着精神。乃至其餘諸記傳中,凡遇揮金殺人之事,他便嘖嘖賞嘆不置。一部《史記》,衹是“緩急人所時有”六個字,是他一生著書旨意。《水滸傳》卻不然。施耐庵本無一肚皮宿怨要發揮出來,衹是飽暖無事,又值心閑,不免伸紙弄筆,尋個題目,寫出自傢許多錦心綉口,故其是非皆不謬於聖人。後來人不知,卻是《水滸》上加“忠義”字,遂並比於史分發憤著書一例,正是使不得。
《水滸傳》有大段正經處,衹是把宋江深惡痛絶,使人見之,真有犬彘不食之恨。從來人卻是不曉得。
《水滸傳》獨惡宋江,亦是殲厥渠魁之意,其餘便饒恕了。
或問:施耐庵尋題目寫出自傢錦心綉口,題目盡有,何苦定要寫此一事?
答曰:衹是貪他三十六個人,便有三十六樣出身,三十六樣面孔,三十六樣性格,中間便結撰得來。
題目是作書第一件事。衹要題目好,便書也作得好。
或問:題目如《西遊》、《三國》,如何?答曰:這個都不好。《三國》人物事本說話太多了,筆下拖不動,踅不轉,分明如官府傳話奴才,衹是把小人聲口替得這句出來,其實何曾自敢添減一字。《西遊》又太無腳地了,衹是逐段捏捏撮撮,譬如大年夜放煙火,一陣一陣過,中間全沒貫串,便使人讀之,處處可住。
《水滸傳》方法,都從《史記》出來,卻有許多勝似《史記》處。若《史記》妙處,《水滸》已是件件有。
凡人讀一部書,須要把眼光放得長。如《水滸傳》七十回,衹用一目俱下,便知其二千餘紙,衹是一篇文字。中間許多事體,便是文字起承轉合之法,若是拖長看去,卻都不見。
《水滸傳》不是輕易下筆,衹看宋江出名,直在第十七回,便知他胸中已算過百十來遍。若使輕易下筆,必要第一回就寫宋江,文字便一直帳,無擒放。
某嘗道《水滸》勝似《史記》,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卻不是亂說。其實《史記》是以文運事,《水滸》是因文生事。以文運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卻要算計出一篇文字來,雖是史公高才,也畢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衹是順着筆性去,削高補低都由我。
作《水滸傳》者,真是識力過人。某看他一部書,要寫一百單八個強盜,卻為頭推出一個孝子來做門面,一也;三十六員無罡,七十二座地煞,卻倒是三座地煞先做強盜,顯見逆天而行,二也;盜魁是宋江了,卻偏不許他便出頭,另又幻一晁蓋蓋住在上,三也;天罡地煞,都置第二,不使出現,四也;臨了收到“天下太平”四字作結,五也。
三個“石碣”字,是一部《水滸傳》大段落。
《水滸傳》不說鬼神怪異之事,是他氣力過人處。《西遊記》每到弄不來時,便是南海觀音救了。
《水滸傳》並無“之乎者也”等字,一樣人,便還他一樣說話,真是絶奇本事。
《水滸傳》一個人出來,分明便是一篇列傳。至於中間事跡,又逐段逐段自成文字,亦有兩三捲成一篇者,亦有五六句成一篇者。
別一部書,看過一遍即休。獨有《水滸傳》,衹是看不厭,無非為他把一百八個人性格,都寫出來。
《水滸傳》寫一百八個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樣。若別一部書,任他寫一千個人,也衹是一樣;便衹寫得兩個人,也衹是一樣。
《水滸傳》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人傢子弟稍識字,便當教令反復細看,看得《水滸傳》出時,他書便如破竹。
江州城劫法場一篇,奇絶了;後面卻又有大名府劫法場一篇;一發奇絶。
潘金蓮偷漢一篇,奇絶了;後面卻又有潘巧雲偷漢一篇,一發奇絶。景陽岡打虎一篇,奇絶了;後面卻又有沂水縣殺虎一篇,一發奇絶。真正其纔如海。
劫法場,偷漢,打虎,都是極難題目,直是沒有下筆處,他偏不怕,定要寫出兩篇。
《宣和遺事》具載三十六人姓名,可見三十六人是實有。衹是七十回中許多事跡,須知都是作書人憑空造謊出來。如今卻因讀此七十回,反把三十六個人物都認得了,任憑提起一個,都似舊時熟識,文字有氣力如此。
一百八人中,定考武鬆上上。時遷、宋江是一流人,定考下下。
魯達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心地厚實,體格闊大。論粗鹵處,他也有些粗鹵;論精細處,他亦甚是精細。然不知何故,看來便有不及武鬆處。想魯達已是人中絶頂,若武鬆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處。
《水滸傳》衹是寫人粗鹵處,便有許多寫法。如魯達粗鹵是性急,史進粗鹵是少年任氣,李逵粗鹵是蠻,武鬆粗鹵是豪傑不受羈靮,阮小七粗鹵是悲憤無說處,焦挺粗鹵是氣質不好。
李逵是上上人物,寫得真是一片天真爛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無一個入得他眼。《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語。
看來作文,全要胸中先有緣故。若有緣故時,便隨手所觸,都成妙筆;若無緣故時,直是無動手處,便作得來,也是嚼蠟。
衹如寫李逵,豈不段段都是妙絶文字,卻不知正為段段都在宋江事後,故便妙不可言。蓋作者衹是痛恨宋江姦詐,故處處緊接出一段李逵樸誠來,做個形擊。
其意思自在顯宋江之惡,卻不料反成李逵之妙也。此譬如刺槍,本要殺人,反使出一身傢數。
近世不知何人,不曉此意,卻節出李逵事來,另作一册,題曰“壽張文集”,可謂咬人屎撅,不是好狗。
寫李逵色色絶倒,真是化工肖物之筆。他都不必具論;衹如逵還有兄李達,便定然排行第二也,他卻偏要一生自叫李大,直等急切中移名換姓時,反稱作李二,謂之乖覺。試想他肚裏,是何等沒分曉。
任是真正大豪傑好漢子,也還有時將銀子買得他心肯。獨有李逵,便銀子也買他不得,須要等他自肯,真又是一樣人。
林衝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衹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都使人怕。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業來,然琢削元氣也不少。
吳用定然是上上人物,他姦猾便與宋江一般,衹是比宋江,卻心地端正。
宋江是純用術數去籠絡人,吳用便明明白白驅策群力,有軍師之體。
吳用與宋江差處,衹是吳用卻肯明白說自傢是智多星,宋江定要說自傢志誠質樸。
宋江衹道自傢籠罩吳用,吳用卻又實實籠罩宋江。兩個人心裏各各自知,外面又各各衹做不知,寫得真是好看煞人。
花榮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恁地文秀。
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寫得另是一樣氣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個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對之,齷齪都銷盡。
楊志、關勝是上上人物。楊志寫來是舊傢子弟,關勝寫來全是雲長變相。
秦明、索超是上中人物。
史進衹算上中人物,為他後半寫得不好。
呼延灼卻是出力寫得來的,然衹是上中人物。
盧俊義、柴進衹是上中人物。盧俊義傳,也算極力將英雄員外寫出來了,然終不免帶些呆氣。譬如畫駱駝,雖是龐然大物,卻到底看來覺道不俊。柴進無他長,衹有好客一節。
朱仝與雷橫,是朱仝寫得好。然兩人都是上中人物。
楊雄與石秀,是石秀寫得好。然石秀便是中上人物,楊雄竟是中下人物。
公孫勝便是中上人物,備員而已。
李應衹是中上人物,然也是體面上定得來,寫處全不見得。
阮小二、阮小五、張橫、張順,都是中上人物。燕青是中上人物,劉唐是中上人物,徐寧、董平是中上人物。
戴宗是中下人物,除卻神行,一件不足取。
吾最恨人傢子弟,凡遇讀書,都不理會文字,衹記得若幹事跡,便算讀過一部書了。雖《國策》、《史記》都作事跡搬過去,何況《水滸傳》。
《水滸傳》有許多文法,非他書所曾有,略點幾則於後:有倒插法。謂將後邊要緊字,驀地先插放前邊。如五臺山下鐵匠間壁父子客店,又大相國寺嶽廟間壁菜園,又武大娘子要同王幹娘去看虎,又李逵去買棗糕,收得湯隆等是也。
有夾敘法。謂急切裏兩個人一齊說話,須不是一個說完了,又一個說,必要一筆夾寫出來。如瓦官寺崔道成說“師兄息怒,聽小僧說”,魯智深說“你說你說”等是也。
有草蛇灰綫法。如景陽岡勤敘許多“哨棒”字,紫石街連寫若幹“簾子”。
字等是也。驟看之,有如無物,及至細尋,其中便有一條綫索,拽之通體俱動。
有大落墨法。如吳用說三阮,楊志北京鬥武,王婆說風情,武鬆打虎,還道村捉宋江,二打祝傢莊等是也。
有綿針泥刺法。如花榮要宋江開枷,宋江不肯;又晁蓋番番要下山,宋江番番勸住,至最後一次便不勸是也。筆墨外,便有利刃直戳進來。
有背面鋪粉法。如要襯宋江姦詐,不覺寫作李逵真率;要襯石秀尖利,不覺寫作楊雄糊塗是也。
有弄引法。謂有一段大文字,不好突然便起,且先作一段小文字在前引之。如索超前,先寫周謹;十分光前,先說五事等是也。《莊子》雲:“始終青萍之末,盛於土囊之口”。《禮》雲:“魯人有事於泰山,必先有事於配林。”
有獺尾法。謂一段大文字後,不好寂然便住,更作餘波演漾之。如梁中書東郭演武歸去後,如縣時文彬升堂;武鬆打虎下岡來,遇着兩個獵戶;血濺鴛鴦樓後,寫城壕邊月色等是也。
有正犯法。如武鬆打虎後,又寫李逵殺虎,又寫二解爭虎;潘金蓮偷漢後,又寫潘巧雲偷漢;江州城劫法場後,又寫大名府劫法場;何濤捕盜後,又寫黃安捕盜;林衝起解後,又寫盧俊義起解;朱仝、雷橫放晁蓋後,又寫朱仝、雷橫放宋江等。正是要故意把題目犯了,卻有本事出落得無一點一盡相藉,以為快樂是也。真是渾身都是方法。
有略犯法。如林衝買刀與楊志賣刀,唐牛兒與鄆哥,鄭屠肉鋪與蔣門神快活林,瓦官寺試禪杖與蜈蚣嶺試戒刀等是也。
有極不省法。如要寫宋江犯罪,卻先寫招文袋金子,卻又先寫閻婆惜和張三有事,卻又先寫宋江討閻婆藉,卻又先寫宋江捨棺材等。凡有若幹文字,都非正文是也。
有極省法。如武鬆迎入陽𠔌縣,恰遇武大也搬來,正好撞着;又如宋江琵琶亭吃魚湯後,連日破腹等是也。
有欲合故縱法。如白竜廟前,李俊、二張、二童、二穆等救船已到,卻寫李逵重要殺入城去;還有村玄女廟中,趙能、趙得都已出去,卻有樹根絆跌,士兵叫喊等,令人到臨了又加倍吃嚇是也。
有橫雲斷山法。如兩打祝傢莊後,忽插出解珍、解寶爭虎越獄事;又正打大名城時,忽插出截江鬼、抽襄鰍謀財傾命事等是也。衹為文字太長了,便恐纍墜,故從半腰間暫時閃出,以間隔之。
有鶯膠續弦法。如燕青往梁山泊報信,路遇楊雄、石秀,彼此須互不相識。且由梁山泊到大名府,彼此既同取小徑,又豈有止一小徑之理?看他將順手藉如意子打鵲求卦,先鬥出巧來,然後用一拳打倒石秀,逗出姓名來等是也。都是刻苦算得出來。
舊時《水滸傳》,子弟讀了,便曉得許多閑事。此本雖是點閱得粗略,子弟讀了,便曉得許多文法;不惟曉得《水滸傳》中有許多文法,他便將《國策》、《史記》等書,中間但有若幹文法,也都看得出來。舊時子弟讀《國策》、《史記》等書,都衹看了閑事,煞是好笑。
《水滸傳》到底衹是小說,子弟極要看,及至看了時,卻憑空使他胸中添了若幹文法。
人傢子弟衹是胸中有了這些文法,他便《國策》、《史記》等書都肯不釋手看,《水滸傳》有功於子弟不少。
舊時《水滸傳》,販夫皂隸都看;此本雖不曾增減一字,卻是與小人沒分之書,必要真正有錦綉心腸者,方解說道好。
(《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捲四)
批評水滸傳述語
和尚自入竜湖以來,口不停誦,手不停批者三十年,而《水滸傳》《西廂麯》尤其所不釋手者也。蓋和尚一肚皮不合時宜,而獨《水滸傳》足以發抒其憤懣,故評之為尤詳。
據和尚所評《水滸傳》,玩世之詞十七,持世之語十三,然玩世處亦俱持世心腸也,但以戲言出之耳,高明者自能得之語言文字之外。
《水滸傳》訛字極多,和尚謂不必改正,原以通俗與經史不同故耳。故一切如“代”為“帶”、“的”為“得”之類,俱照原本不改一字。
和尚評語中亦有數字不可解,意和尚必自有見,故一如原本雲。
和尚又有《清風史》一部,此則和尚手自刪削而成文者也,與原本《水滸傳》絶不同矣,所謂太史公之豆腐帳,非乎?
和尚讀《水滸傳》,第一當意黑旋風李逵,謂為梁山泊第一尊活佛,特為手訂《壽張縣令黑旋風集》。此則令人絶倒者也,不讓《世說》諸書矣。藝林中亦似少此一段公案不得。
小沙彌懷林謹述。
梁山泊一百單八人優劣
李逵者,梁山泊第一尊活佛也,為善為惡,彼俱無意。宋江用之,便知有宋江而己,無成心也,無執念也。藉使道君皇帝能用之,我知其不為蔡京、高俅、童貫、楊戩矣。其次如石秀之為楊雄,魯達之為林衝,武鬆之為施恩,俱是也。
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見人便哭,自稱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的是假道學真強盜也,然能以此收拾人心,亦非無用人也。當時若使之為相,雖不敢日休休一個臣,亦必能以人事君,有可觀者矣。至於吳用,一味權謀,全身姦詐,佛性到此,澌滅殆盡,倘能置之帷幄之中,似亦可與陳平諸人對壘。屈指梁山,有如此者。若其餘諸人,不過梁山泊中一班強盜而已矣,何足一言哉!何足言哉!或曰:其中盡有事窮勢迫,為宋公明勾引入夥,如秦明、呼延灼等輩,它可概以強盜目之?予謂不能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便是強盜耳。獨盧俊義、李應,在諸人中稍可原耳,亦終不如祝氏三雄、曾氏五虎之為得死所也。
《水滸傳》一百回文字優劣
世上先有《水滸傳》一部,然後施耐庵、羅貫中藉筆墨拈出。若夫姓某名某,不過劈空捏造,以實其事耳。如世上先有淫婦人,然後以楊雄之妻、武鬆之嫂實之;世上先有馬泊六,然後以王婆實之;世上先有傢奴與主母通姦,然後以盧俊義之賈氏、李固實之。若管營,若差撥、若童超,若薛霸,若富安,若陸謙,情狀逼真,笑語欲活,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嘔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亦何能至此哉!此《水滸傳》之所以與天地相終始也與?其中照應謹密,麯盡苦心,亦覺瑣碎,反為可厭。至於披挂戰鬥,陣法兵機,都剩技耳,傳神處不在此也。更可惡者,是九天玄女、石碣天文兩節,難道夭地故生強盜,而又遣鬼神以相之耶?决不然矣。讀者毋為說夢癡人前其可。
又論《水滸傳》文字
《水滸傳》,雖小說傢也,實訊濫百傢,貫串三教。魯智深臨化數語,已揭內典之精微,羅真人、清道人、戴院長,義極道傢之變幻,獨其有心貶抑儒傢,衹以一主倫當之,局量匾淺,智識卑陋,強盜也做不成,可發一笑。至於戰法陣圖,人情土俗,百工技藝,無所不有,具搜羅殆盡,一無遺漏者也。更可喜者,如以一丈青配合王矮虎,王定六追隨鬱保四,一長一短,一肥一瘦,天地懸絶,具堪絶倒,文思之巧,乃至是哉!恐讀者草草看過,又為拈出,以作藝林一段佳話。如李大哥舉動爽利,言語痛快,又多不經人道之語,極其形容,不可思議,既有壽張令公之集,茲不具舉。
(《明容與堂刻水滸傳》捲首)
出像水滸傳總論
施耐庵著《水滸》,申明一百八人之罪狀,所以責備徽宗、蔡京之暴政也。然嚴於論君相,而寬以待盜賊,令讀之者日生放闢邪侈之樂,且歸罪朝廷以為口實,人又何所憚而不為盜?餘故深亮其著書之苦心,而又不能不深憾其讀書之流弊。
後世讀貂之傢,冠以“忠義”,蓋痛惡富貴利達之士,敲骨吸髓,索人金錢,發憤而創為此論。其言益令盜賊作護身符,餘謂不可使聞鄰國。誠哉其不可使聞鄰國也!細閱金聖嘆所評,始以“天下太平”四字,終以“天下太平”四字,始以石碣放妖,終以石碣收妖,發明作者大象之所在。招舉李逵,獨罪宋江,責其私放晃蓋,責其謀奪晁蓋。其旨遠,其詞文,而餘最服其終之以惡夢,俾盜賊不寒而慄。天下亂漢代州郡,有纔著聞者,例得闢為功曹椽屬,往往洊歷以致公卿。宋江豪猾大俠,草澤無賴,生當盛時,必不鬱鬱居人下。拘以名位,摩以爵祿,自不至犯上作亂而為盜。最可異者,世人將錢買官,宋江則將錢買盜。將錢買官者,事發治以盜之賊;將錢買盜者,事發加以官之名。若論時宜,公明何其得計也。
聞之蜃之為妖也,吐氣成雲,為城郭,為樓臺,為奇花異草,為怪獸珍禽,能令登樓遊覽之士,註目而視,延頸而望,傾耳而聽,握手而道。無其事也,不敢謂無其形,有其形也,不敢謂無其事,有詩有賦有記以表章之。餘之論《水滸》也,亦若是而已矣。史稱淮南盜宋江,遍掠河北十郡,海州知州張叔夜擊之,令其討方臘以贖罪耳,不聞有天罡地煞之說也。一百八人未必盡有其人,而著《水滸》者,則既己著其人矣,一百八人未必盡有其事,而著《水滸》者,則既已著其事矣。既已著其人,不得一謂無其人多既已著其事,不得謂無其事。且縱觀古往今來,興亡治亂之際,如《水滸》之人之事者,如較列眉,如指諸掌,又不可勝數,則又安得不藉題發論,而就事言事也哉?蘇東坡居黃,侘傺無聊,強人說鬼。夫鬼其不可見者,說之荒唐,近於子虛,近於烏有,近於無是公。以耳語耳,猶之以瞽語瞽,徒以生人疑惑,說也不如J七不說也。若《水滸》之人之事,譬諸鐘馨,敲者有心,聞者有意,初不等之於海市蜃樓,幻也而答之以真,謔也而對之以莊。言之無罪,而聞之得以自戒,不猶愈於東坡之口輩也乎?
(《評論出像水滸傳》醉耕堂刻本捲首)
一、傳始於左氏,論者猶謂其失之誣,況稗說乎!顧意主勸懲,雖誣而不為罪。今世小說傢雜出,多離經叛道,不可為訓。間有藉題說法,以殺盜淫妄,行警醒之意者;而仃拾而非全書,或捏飾而非習見;雖動喜新之目,實傷雅道之亡,何若此書之為正耶?昔賢比於班、馬,餘謂進於丘明,殆有《春秋》之遺意焉,故允宜稱傳。
一、梁山泊屬山東充州府,《志》作濼,稱八百裏,張之也。然昔人欲平此泊,而難於貯水,則亦不小矣。傳不言梁山,不言宋江,以非賊地,非賊人,故僅以“水滸”名之。—滸,水涯也,虛其辭也。
蓋明率土王臣,江非敢據有此泊也。其居海濱之思乎?羅氏之命名微矣!
一、忠義者,事君處友之善物也。不忠不義,其人雖生已朽,而其言雖美弗傳。此一百八人者,忠義之聚於山林者也;此百廿回者,忠義之見於筆墨者也。失之於正史,求之於稗官;失之於衣冠,求之於草野。蓋欲以動君子,而使小人亦不得藉以行其私,故李氏復加“忠義”二字,有以也夫。
一、書尚評點,以能通作者之意,開覽者之心也。得則如着毛點睛,畢露神采;失則如批頰塗面,污辱本來,非可苟而已也。今於一部之旨趣,一回之警策,一句一字之精神,無不拈出,使人知此為稗傢史筆,有關於世道,有益於文章,與嚮來坊刻,迥乎不同。
如按麯譜而中節,針銅人而中穴,筆頭有舌有眼,使人可見可聞,斯評點所最貴者耳。
一、此書麯盡情狀,已為寫生,而復益之以繪事,不幾贅乎?雖然,於琴見文,於墻見堯,幾人哉?是以雲臺凌煙之畫,幽風流民之圖,能使觀者感奮悲思,神情如對,則像固不可以已也。今別出新裁,不依舊樣,或特標於目外,或疊采於回中,但拔其尤,不以多為貴也。
一、古本有羅氏“緻語”,相傳“燈花婆婆”等事,既不可復見;乃後人有因四大寇之拘而酌損之者,有嫌一百廿回之繁而淘汰之者,皆失。郭武定本,即舊本,移置閻婆事,甚善;其於寇中去王、田而加遼國,猶是小傢照應之法。不知大手筆者,正不爾爾,如本內王進開章而不復收繳,此所以異於諸小說,而為小說之聖也歟!
一、舊本去詩詞之煩蕪,—一慮事緒之斷,一慮眼路之迷,頗直截清明。第有得此以形容人態,頓挫文情者,又未可盡除。茲復為增定:或竄原本而進所有,或逆古意而去所無。惟周勸懲,兼善戲謔,要使覽者動心解頤,不乏詠嘆深長之致耳。
一、訂文音字,舊本亦具有功力,然淆訛舛駁處尚多。如首引一詞,便有四謬。試以此刻對勘舊本,可知其餘。至如耐之為奈,躁之為燥,猶雲書錯。若混“戴”作“帶”,混“煞”作“殺”,混“閂”作“拴”;“衝”“衝”之無分,“徑”“竟”之莫辨,遂屬義乖。如此者,更難枚舉,今悉校改。其音綴字下,雖便寓目;然大小斷續,通人所嫌,故總次回尾,以便翻查。回遠者例觀,音異者別出。若半字可讀,俗義可通者,或用略焉。
一、立言者必有所本,是書蓋本情以造事者也,原不必取證他書。況《宋鑒》及《宣和遺事》姓名人數,實有可徵,又《七修類纂》亦載姓名,述貫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今以二文弁簡,並列一百八人之裏籍出身,亦便覽記,以助談資。
一、紀事者提要,纂言者鈎玄,傳中李逵已有提為壽張傳者矣。如魯達、林衝、武鬆、石秀、張順、李俊、燕青等,俱可別作一傳,以見始末。至字句之雋好,即方言謔言(罒頭),足動人心。今特揭出,見此書碎金,拾之不盡。坡翁謂“讀書之法,當每次作一意求之”,小說尚有如此之美,況正史乎?
(《出像評點忠義水滸全傳》袁無涯刻本捲首)
金批本:讀第五才子書法
大凡讀書,先要曉得作書之人是何心胸。如《史記》須是太史公一肚皮宿怨發揮出來,所以他於《海俠》、《貨殖傳》特地着精神。乃至其餘諸記傳中,凡遇揮金殺人之事,他便嘖嘖賞嘆不置。一部《史記》,衹是“緩急人所時有”六個字,是他一生著書旨意。《水滸傳》卻不然。施耐庵本無一肚皮宿怨要發揮出來,衹是飽暖無事,又值心閑,不免伸紙弄筆,尋個題目,寫出自傢許多錦心綉口,故其是非皆不謬於聖人。後來人不知,卻是《水滸》上加“忠義”字,遂並比於史分發憤著書一例,正是使不得。
《水滸傳》有大段正經處,衹是把宋江深惡痛絶,使人見之,真有犬彘不食之恨。從來人卻是不曉得。
《水滸傳》獨惡宋江,亦是殲厥渠魁之意,其餘便饒恕了。
或問:施耐庵尋題目寫出自傢錦心綉口,題目盡有,何苦定要寫此一事?
答曰:衹是貪他三十六個人,便有三十六樣出身,三十六樣面孔,三十六樣性格,中間便結撰得來。
題目是作書第一件事。衹要題目好,便書也作得好。
或問:題目如《西遊》、《三國》,如何?答曰:這個都不好。《三國》人物事本說話太多了,筆下拖不動,踅不轉,分明如官府傳話奴才,衹是把小人聲口替得這句出來,其實何曾自敢添減一字。《西遊》又太無腳地了,衹是逐段捏捏撮撮,譬如大年夜放煙火,一陣一陣過,中間全沒貫串,便使人讀之,處處可住。
《水滸傳》方法,都從《史記》出來,卻有許多勝似《史記》處。若《史記》妙處,《水滸》已是件件有。
凡人讀一部書,須要把眼光放得長。如《水滸傳》七十回,衹用一目俱下,便知其二千餘紙,衹是一篇文字。中間許多事體,便是文字起承轉合之法,若是拖長看去,卻都不見。
《水滸傳》不是輕易下筆,衹看宋江出名,直在第十七回,便知他胸中已算過百十來遍。若使輕易下筆,必要第一回就寫宋江,文字便一直帳,無擒放。
某嘗道《水滸》勝似《史記》,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卻不是亂說。其實《史記》是以文運事,《水滸》是因文生事。以文運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卻要算計出一篇文字來,雖是史公高才,也畢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衹是順着筆性去,削高補低都由我。
作《水滸傳》者,真是識力過人。某看他一部書,要寫一百單八個強盜,卻為頭推出一個孝子來做門面,一也;三十六員無罡,七十二座地煞,卻倒是三座地煞先做強盜,顯見逆天而行,二也;盜魁是宋江了,卻偏不許他便出頭,另又幻一晁蓋蓋住在上,三也;天罡地煞,都置第二,不使出現,四也;臨了收到“天下太平”四字作結,五也。
三個“石碣”字,是一部《水滸傳》大段落。
《水滸傳》不說鬼神怪異之事,是他氣力過人處。《西遊記》每到弄不來時,便是南海觀音救了。
《水滸傳》並無“之乎者也”等字,一樣人,便還他一樣說話,真是絶奇本事。
《水滸傳》一個人出來,分明便是一篇列傳。至於中間事跡,又逐段逐段自成文字,亦有兩三捲成一篇者,亦有五六句成一篇者。
別一部書,看過一遍即休。獨有《水滸傳》,衹是看不厭,無非為他把一百八個人性格,都寫出來。
《水滸傳》寫一百八個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樣。若別一部書,任他寫一千個人,也衹是一樣;便衹寫得兩個人,也衹是一樣。
《水滸傳》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人傢子弟稍識字,便當教令反復細看,看得《水滸傳》出時,他書便如破竹。
江州城劫法場一篇,奇絶了;後面卻又有大名府劫法場一篇;一發奇絶。
潘金蓮偷漢一篇,奇絶了;後面卻又有潘巧雲偷漢一篇,一發奇絶。景陽岡打虎一篇,奇絶了;後面卻又有沂水縣殺虎一篇,一發奇絶。真正其纔如海。
劫法場,偷漢,打虎,都是極難題目,直是沒有下筆處,他偏不怕,定要寫出兩篇。
《宣和遺事》具載三十六人姓名,可見三十六人是實有。衹是七十回中許多事跡,須知都是作書人憑空造謊出來。如今卻因讀此七十回,反把三十六個人物都認得了,任憑提起一個,都似舊時熟識,文字有氣力如此。
一百八人中,定考武鬆上上。時遷、宋江是一流人,定考下下。
魯達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心地厚實,體格闊大。論粗鹵處,他也有些粗鹵;論精細處,他亦甚是精細。然不知何故,看來便有不及武鬆處。想魯達已是人中絶頂,若武鬆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處。
《水滸傳》衹是寫人粗鹵處,便有許多寫法。如魯達粗鹵是性急,史進粗鹵是少年任氣,李逵粗鹵是蠻,武鬆粗鹵是豪傑不受羈靮,阮小七粗鹵是悲憤無說處,焦挺粗鹵是氣質不好。
李逵是上上人物,寫得真是一片天真爛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無一個入得他眼。《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語。
看來作文,全要胸中先有緣故。若有緣故時,便隨手所觸,都成妙筆;若無緣故時,直是無動手處,便作得來,也是嚼蠟。
衹如寫李逵,豈不段段都是妙絶文字,卻不知正為段段都在宋江事後,故便妙不可言。蓋作者衹是痛恨宋江姦詐,故處處緊接出一段李逵樸誠來,做個形擊。
其意思自在顯宋江之惡,卻不料反成李逵之妙也。此譬如刺槍,本要殺人,反使出一身傢數。
近世不知何人,不曉此意,卻節出李逵事來,另作一册,題曰“壽張文集”,可謂咬人屎撅,不是好狗。
寫李逵色色絶倒,真是化工肖物之筆。他都不必具論;衹如逵還有兄李達,便定然排行第二也,他卻偏要一生自叫李大,直等急切中移名換姓時,反稱作李二,謂之乖覺。試想他肚裏,是何等沒分曉。
任是真正大豪傑好漢子,也還有時將銀子買得他心肯。獨有李逵,便銀子也買他不得,須要等他自肯,真又是一樣人。
林衝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衹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都使人怕。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業來,然琢削元氣也不少。
吳用定然是上上人物,他姦猾便與宋江一般,衹是比宋江,卻心地端正。
宋江是純用術數去籠絡人,吳用便明明白白驅策群力,有軍師之體。
吳用與宋江差處,衹是吳用卻肯明白說自傢是智多星,宋江定要說自傢志誠質樸。
宋江衹道自傢籠罩吳用,吳用卻又實實籠罩宋江。兩個人心裏各各自知,外面又各各衹做不知,寫得真是好看煞人。
花榮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恁地文秀。
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寫得另是一樣氣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個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對之,齷齪都銷盡。
楊志、關勝是上上人物。楊志寫來是舊傢子弟,關勝寫來全是雲長變相。
秦明、索超是上中人物。
史進衹算上中人物,為他後半寫得不好。
呼延灼卻是出力寫得來的,然衹是上中人物。
盧俊義、柴進衹是上中人物。盧俊義傳,也算極力將英雄員外寫出來了,然終不免帶些呆氣。譬如畫駱駝,雖是龐然大物,卻到底看來覺道不俊。柴進無他長,衹有好客一節。
朱仝與雷橫,是朱仝寫得好。然兩人都是上中人物。
楊雄與石秀,是石秀寫得好。然石秀便是中上人物,楊雄竟是中下人物。
公孫勝便是中上人物,備員而已。
李應衹是中上人物,然也是體面上定得來,寫處全不見得。
阮小二、阮小五、張橫、張順,都是中上人物。燕青是中上人物,劉唐是中上人物,徐寧、董平是中上人物。
戴宗是中下人物,除卻神行,一件不足取。
吾最恨人傢子弟,凡遇讀書,都不理會文字,衹記得若幹事跡,便算讀過一部書了。雖《國策》、《史記》都作事跡搬過去,何況《水滸傳》。
《水滸傳》有許多文法,非他書所曾有,略點幾則於後:有倒插法。謂將後邊要緊字,驀地先插放前邊。如五臺山下鐵匠間壁父子客店,又大相國寺嶽廟間壁菜園,又武大娘子要同王幹娘去看虎,又李逵去買棗糕,收得湯隆等是也。
有夾敘法。謂急切裏兩個人一齊說話,須不是一個說完了,又一個說,必要一筆夾寫出來。如瓦官寺崔道成說“師兄息怒,聽小僧說”,魯智深說“你說你說”等是也。
有草蛇灰綫法。如景陽岡勤敘許多“哨棒”字,紫石街連寫若幹“簾子”。
字等是也。驟看之,有如無物,及至細尋,其中便有一條綫索,拽之通體俱動。
有大落墨法。如吳用說三阮,楊志北京鬥武,王婆說風情,武鬆打虎,還道村捉宋江,二打祝傢莊等是也。
有綿針泥刺法。如花榮要宋江開枷,宋江不肯;又晁蓋番番要下山,宋江番番勸住,至最後一次便不勸是也。筆墨外,便有利刃直戳進來。
有背面鋪粉法。如要襯宋江姦詐,不覺寫作李逵真率;要襯石秀尖利,不覺寫作楊雄糊塗是也。
有弄引法。謂有一段大文字,不好突然便起,且先作一段小文字在前引之。如索超前,先寫周謹;十分光前,先說五事等是也。《莊子》雲:“始終青萍之末,盛於土囊之口”。《禮》雲:“魯人有事於泰山,必先有事於配林。”
有獺尾法。謂一段大文字後,不好寂然便住,更作餘波演漾之。如梁中書東郭演武歸去後,如縣時文彬升堂;武鬆打虎下岡來,遇着兩個獵戶;血濺鴛鴦樓後,寫城壕邊月色等是也。
有正犯法。如武鬆打虎後,又寫李逵殺虎,又寫二解爭虎;潘金蓮偷漢後,又寫潘巧雲偷漢;江州城劫法場後,又寫大名府劫法場;何濤捕盜後,又寫黃安捕盜;林衝起解後,又寫盧俊義起解;朱仝、雷橫放晁蓋後,又寫朱仝、雷橫放宋江等。正是要故意把題目犯了,卻有本事出落得無一點一盡相藉,以為快樂是也。真是渾身都是方法。
有略犯法。如林衝買刀與楊志賣刀,唐牛兒與鄆哥,鄭屠肉鋪與蔣門神快活林,瓦官寺試禪杖與蜈蚣嶺試戒刀等是也。
有極不省法。如要寫宋江犯罪,卻先寫招文袋金子,卻又先寫閻婆惜和張三有事,卻又先寫宋江討閻婆藉,卻又先寫宋江捨棺材等。凡有若幹文字,都非正文是也。
有極省法。如武鬆迎入陽𠔌縣,恰遇武大也搬來,正好撞着;又如宋江琵琶亭吃魚湯後,連日破腹等是也。
有欲合故縱法。如白竜廟前,李俊、二張、二童、二穆等救船已到,卻寫李逵重要殺入城去;還有村玄女廟中,趙能、趙得都已出去,卻有樹根絆跌,士兵叫喊等,令人到臨了又加倍吃嚇是也。
有橫雲斷山法。如兩打祝傢莊後,忽插出解珍、解寶爭虎越獄事;又正打大名城時,忽插出截江鬼、抽襄鰍謀財傾命事等是也。衹為文字太長了,便恐纍墜,故從半腰間暫時閃出,以間隔之。
有鶯膠續弦法。如燕青往梁山泊報信,路遇楊雄、石秀,彼此須互不相識。且由梁山泊到大名府,彼此既同取小徑,又豈有止一小徑之理?看他將順手藉如意子打鵲求卦,先鬥出巧來,然後用一拳打倒石秀,逗出姓名來等是也。都是刻苦算得出來。
舊時《水滸傳》,子弟讀了,便曉得許多閑事。此本雖是點閱得粗略,子弟讀了,便曉得許多文法;不惟曉得《水滸傳》中有許多文法,他便將《國策》、《史記》等書,中間但有若幹文法,也都看得出來。舊時子弟讀《國策》、《史記》等書,都衹看了閑事,煞是好笑。
《水滸傳》到底衹是小說,子弟極要看,及至看了時,卻憑空使他胸中添了若幹文法。
人傢子弟衹是胸中有了這些文法,他便《國策》、《史記》等書都肯不釋手看,《水滸傳》有功於子弟不少。
舊時《水滸傳》,販夫皂隸都看;此本雖不曾增減一字,卻是與小人沒分之書,必要真正有錦綉心腸者,方解說道好。
(《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捲四)
批評水滸傳述語
和尚自入竜湖以來,口不停誦,手不停批者三十年,而《水滸傳》《西廂麯》尤其所不釋手者也。蓋和尚一肚皮不合時宜,而獨《水滸傳》足以發抒其憤懣,故評之為尤詳。
據和尚所評《水滸傳》,玩世之詞十七,持世之語十三,然玩世處亦俱持世心腸也,但以戲言出之耳,高明者自能得之語言文字之外。
《水滸傳》訛字極多,和尚謂不必改正,原以通俗與經史不同故耳。故一切如“代”為“帶”、“的”為“得”之類,俱照原本不改一字。
和尚評語中亦有數字不可解,意和尚必自有見,故一如原本雲。
和尚又有《清風史》一部,此則和尚手自刪削而成文者也,與原本《水滸傳》絶不同矣,所謂太史公之豆腐帳,非乎?
和尚讀《水滸傳》,第一當意黑旋風李逵,謂為梁山泊第一尊活佛,特為手訂《壽張縣令黑旋風集》。此則令人絶倒者也,不讓《世說》諸書矣。藝林中亦似少此一段公案不得。
小沙彌懷林謹述。
梁山泊一百單八人優劣
李逵者,梁山泊第一尊活佛也,為善為惡,彼俱無意。宋江用之,便知有宋江而己,無成心也,無執念也。藉使道君皇帝能用之,我知其不為蔡京、高俅、童貫、楊戩矣。其次如石秀之為楊雄,魯達之為林衝,武鬆之為施恩,俱是也。
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見人便哭,自稱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的是假道學真強盜也,然能以此收拾人心,亦非無用人也。當時若使之為相,雖不敢日休休一個臣,亦必能以人事君,有可觀者矣。至於吳用,一味權謀,全身姦詐,佛性到此,澌滅殆盡,倘能置之帷幄之中,似亦可與陳平諸人對壘。屈指梁山,有如此者。若其餘諸人,不過梁山泊中一班強盜而已矣,何足一言哉!何足言哉!或曰:其中盡有事窮勢迫,為宋公明勾引入夥,如秦明、呼延灼等輩,它可概以強盜目之?予謂不能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便是強盜耳。獨盧俊義、李應,在諸人中稍可原耳,亦終不如祝氏三雄、曾氏五虎之為得死所也。
《水滸傳》一百回文字優劣
世上先有《水滸傳》一部,然後施耐庵、羅貫中藉筆墨拈出。若夫姓某名某,不過劈空捏造,以實其事耳。如世上先有淫婦人,然後以楊雄之妻、武鬆之嫂實之;世上先有馬泊六,然後以王婆實之;世上先有傢奴與主母通姦,然後以盧俊義之賈氏、李固實之。若管營,若差撥、若童超,若薛霸,若富安,若陸謙,情狀逼真,笑語欲活,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嘔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亦何能至此哉!此《水滸傳》之所以與天地相終始也與?其中照應謹密,麯盡苦心,亦覺瑣碎,反為可厭。至於披挂戰鬥,陣法兵機,都剩技耳,傳神處不在此也。更可惡者,是九天玄女、石碣天文兩節,難道夭地故生強盜,而又遣鬼神以相之耶?决不然矣。讀者毋為說夢癡人前其可。
又論《水滸傳》文字
《水滸傳》,雖小說傢也,實訊濫百傢,貫串三教。魯智深臨化數語,已揭內典之精微,羅真人、清道人、戴院長,義極道傢之變幻,獨其有心貶抑儒傢,衹以一主倫當之,局量匾淺,智識卑陋,強盜也做不成,可發一笑。至於戰法陣圖,人情土俗,百工技藝,無所不有,具搜羅殆盡,一無遺漏者也。更可喜者,如以一丈青配合王矮虎,王定六追隨鬱保四,一長一短,一肥一瘦,天地懸絶,具堪絶倒,文思之巧,乃至是哉!恐讀者草草看過,又為拈出,以作藝林一段佳話。如李大哥舉動爽利,言語痛快,又多不經人道之語,極其形容,不可思議,既有壽張令公之集,茲不具舉。
(《明容與堂刻水滸傳》捲首)
出像水滸傳總論
施耐庵著《水滸》,申明一百八人之罪狀,所以責備徽宗、蔡京之暴政也。然嚴於論君相,而寬以待盜賊,令讀之者日生放闢邪侈之樂,且歸罪朝廷以為口實,人又何所憚而不為盜?餘故深亮其著書之苦心,而又不能不深憾其讀書之流弊。
後世讀貂之傢,冠以“忠義”,蓋痛惡富貴利達之士,敲骨吸髓,索人金錢,發憤而創為此論。其言益令盜賊作護身符,餘謂不可使聞鄰國。誠哉其不可使聞鄰國也!細閱金聖嘆所評,始以“天下太平”四字,終以“天下太平”四字,始以石碣放妖,終以石碣收妖,發明作者大象之所在。招舉李逵,獨罪宋江,責其私放晃蓋,責其謀奪晁蓋。其旨遠,其詞文,而餘最服其終之以惡夢,俾盜賊不寒而慄。天下亂漢代州郡,有纔著聞者,例得闢為功曹椽屬,往往洊歷以致公卿。宋江豪猾大俠,草澤無賴,生當盛時,必不鬱鬱居人下。拘以名位,摩以爵祿,自不至犯上作亂而為盜。最可異者,世人將錢買官,宋江則將錢買盜。將錢買官者,事發治以盜之賊;將錢買盜者,事發加以官之名。若論時宜,公明何其得計也。
聞之蜃之為妖也,吐氣成雲,為城郭,為樓臺,為奇花異草,為怪獸珍禽,能令登樓遊覽之士,註目而視,延頸而望,傾耳而聽,握手而道。無其事也,不敢謂無其形,有其形也,不敢謂無其事,有詩有賦有記以表章之。餘之論《水滸》也,亦若是而已矣。史稱淮南盜宋江,遍掠河北十郡,海州知州張叔夜擊之,令其討方臘以贖罪耳,不聞有天罡地煞之說也。一百八人未必盡有其人,而著《水滸》者,則既己著其人矣,一百八人未必盡有其事,而著《水滸》者,則既已著其事矣。既已著其人,不得一謂無其人多既已著其事,不得謂無其事。且縱觀古往今來,興亡治亂之際,如《水滸》之人之事者,如較列眉,如指諸掌,又不可勝數,則又安得不藉題發論,而就事言事也哉?蘇東坡居黃,侘傺無聊,強人說鬼。夫鬼其不可見者,說之荒唐,近於子虛,近於烏有,近於無是公。以耳語耳,猶之以瞽語瞽,徒以生人疑惑,說也不如J七不說也。若《水滸》之人之事,譬諸鐘馨,敲者有心,聞者有意,初不等之於海市蜃樓,幻也而答之以真,謔也而對之以莊。言之無罪,而聞之得以自戒,不猶愈於東坡之口輩也乎?
(《評論出像水滸傳》醉耕堂刻本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