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方志>> 山謙之 Shan Qianzhi   中國 China   南朝宋   (?~454年)
丹陽記
  《丹陽記》,南朝地志。宋山謙之纂。原書宋佚,現存清人輯錄本。據佚文,該書載述丹陽郡及屬縣之地理風俗,尤詳於諸縣山川古跡。主要有三類:建置沿革,含疆域、分野、鎮市、坊裏、街巷、橋梁、鋪驛;地理風貌,山川、湖塘、井泉;名勝古跡,含城闕、宮殿、城郭、堂館、臺觀、亭軒、第宅、古陵墓、寺院、碑碣等。體例簡明,記述詳備,歷代多所引用。作為南京地區早期地方志,對研究南京六朝以前地方歷史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對後世方志編撰也有一定影響。
  
  版本
  
  清順治刊本;清江西金溪人王謨輯編本,收於《漢唐地理書抄》
  
  嘉慶本;清安徽歙縣人黃■輯,揚州《漢學堂知足齋叢書》
  
  道光本;《說郛》本,內容極簡,僅有7條,但流傳最廣,有清順治浙江李際期《說郛》
  
  宛委山堂重刊本(係順治四年姚安陶珽增訂本,後又收入《四庫全書》)。
  
  民國十六年上海商務印書館鉛印本
  
  民國十九年上海商務印書館鉛印本,1988年10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說郛三種》第6册。
丹陽記
  ●慈母山
  
  江寧縣南三十裏,有慈母山,積石臨江,生簫管竹。目伶倫采竹嶰𠔌,其後惟此竿見珍,故歷代常給樂府。而俗呼鼓吹山。今慈湖戍常禁采之,王裘洞蕭即稱此也。其竹圓緻,異於衆處。
  
  ●烈洲
  
  江寧烈洲,吳舊津所也。內有小水,堪泊船,商客多停以避烈風,故以名焉。王瀎伐吳,宿於此。簡文為相時,會桓玄之所也。亦曰漂洲。洲上有山,山形似慄伏滔,《北徵賦》謂之烈洲。
  
  ●蔣山
  
  京師南北,並有連領,而蔣山獨隆崛峻異。其形象竜,實陽都之鎮也。
  
  ●新亭
  
  京師三亭。新亭,吳舊亭也。故基淪毀,隆安中,丹陽尹司馬恢移創今地。謝石創徵,三吳縉紳創冶亭,並太元中。
  
  ●石城
  
  石頭城,吳時悉土塢。義熙初,始加磚纍甓,因山以為城,因江以為池。地形險固,尤有奇勢。亦謂之石首城也。
  
  ●蔣陵
  
  蔣陵因山以為名,吳大帝陵也。
  
  ●張侯橋
  
  大長安道西張侯橋者,本張子布宅處也。
首頁>> >> 方志>> 山謙之 Shan Qianzhi   中國 China   南朝宋   (?~4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