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东兵 举人
注册时间: 2006-12-23 帖子: 1183 来自: 中国上海 时东兵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7-05-07 01:30:23 发表主题: 记忆中的外婆 |
|
|
记忆中的外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的古人最善于借景抒情,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正值踏青扫墓时节,又遇绵绵细雨,周六的早晨,似乎整个城市一改往日双休日的沉睡习惯,早早地醒来,城市高架上的小汽车,就像一群群甲壳虫蜂拥而至,向城市的郊外涌去。电台新闻告知,踏青扫墓的高潮已经涌来。我驱车前往市郊的“益善山庄”殡仪馆,去拜谒仙逝九年的外婆。
我久久注目凝视外婆的相片,同记忆里的外婆一样,慈祥。相片两旁的青松依旧翠绿。母亲用洁白的手绢,轻轻擦拭着外婆的相片,如同给外婆洗脸。我给外婆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外婆永远活在我的心里。生我者父母,养我着外公外婆。父母亲生下我,就离开了上海,母亲去了西北咸阳,参加了国家的西北建设,父亲去了西南渡口,现今的攀枝花,支援攀钢的建设开发,从这点上来说,国家从来都很重视西部的建设,不过那时更多的是从备战的角度来考虑。那时的上海人四海为家,只要是国家召唤,收拾行囊奔赴各地,所以到处可见上海人的身影,当时作为一个上海人是值得自豪的!
外婆待我恩重如山,她的音容笑貌至今还在我的记忆中鲜活。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外婆带着我还有舅舅家的好几个小孩,那时每一个人的粮食定额,都不够吃,大人要上班需要精力,小孩又不懂事,那三年,外婆从来就没有吃上一顿饱饭,还要操持一大家子的家务,可怜外婆从一百六七十斤的胖奶奶 ,一下子瘦成不足百斤的皮包骨头了。后来,国家经济略有好转,饭差不多可以吃饱了,但几乎所有东西都是凭票供应,小到火柴香烟,大到自行车家具等。那时,外婆真是精打细算地过日子,这时,孩子们正是发育的年龄,需要营养,外婆把很少的一点肉票,大部都买了肥肉,用作熬猪油,那时我们特别喜欢外婆做的酱油面,就是面煮熟后伴一点酱油,再加一点猪油,特别的香,一顿可以吃足足半斤面。有时嘴馋了,早上起个早去小菜场,在长长的排队人群中找外婆,外婆就会从不多的小菜钱当中,抠出一点来,我就会去吃一碗小馄炖,或者吃一付大饼油条再加一碗咸豆浆(豆浆里加一点虾米葱花等),当时也就一角二分钱,那就当是过节一样高兴了。有时放学回家,看看外婆正在厨房烧菜,外婆也会悄悄地煎一个荷包蛋给我吃,那就是大饱口福了(殊不知,当时鸡蛋凭票供应,全家人一个月也没几斤鸡蛋)。
再后来,外婆带着我和弟妹去了咸阳,妈妈白天上班,孩子的生活还是由外婆操持。在上海每顿都是吃米饭,而在西北,当时的主食是小麦、玉米、高粱,考虑到我们是上海人,每月每户只供应几斤大米。有一年春节晚会,有一个“换大米”的小品,我很有感触。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咸阳的一段经历,上海人吃不惯面食,偶尔吃一顿还行,每每有叫喊着“换大米”的,外婆都会拿多一点面粉、玉米等换一些大米。可粮食定额有限,不可能都换大米吃,所以,还是要天天吃面,逢到过年过节,或是来了上海客人,才会淘米做饭。外婆也是南方人,吃不惯面食,可在我的记忆中,她总是省下米饭给我们吃,她很少吃米饭。上海人很聪明,这是出了名的。依稀记得当地人有“上海丫子呱呱叫” 的歌谣。那时上海产的各类产品,是各地人梦寐以求的。记得外婆在去咸阳的时候,就带了许多上海的东西,甚至菜刀剪刀,大白兔奶糖,那都是当地的朋友托买的。北方人过年吃饺子,南方人过年也吃饺子,那是蛋饺,当地人觉得很新奇,尝过味道之后称赞不已,他们就会跟外婆学做蛋饺的手艺。外婆是中国妇女朴素勤快,吃苦耐劳的典型,在我的心灵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外公教会我做人,外婆教会我生活。尤其不能忘怀的是雪中外婆留下的脚印:
雪的记忆
我说,雪有记忆
不然,怎么会留下脚印
足迹走到哪里
脚印就延伸到哪里
我想起,儿时的雪很大
外婆拎着艰辛
在寒风凛冽中
把脚印留在了雪地里
现在,每当下雪
看到雪中的脚印
会寻找外婆的身影
泪水不住地往下滴
双手捧住眼泪
不要去融化
这白皑皑的雪
好让雪中的脚印
永远留在心里
我相信,雪中的脚印
就是通往天堂的路径
人类在此也会排起
绵延不绝的长队
留下的是灵魂
带走的是思念……
欢迎光临时东兵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6222181 |
|
返页首 |
|
|
|
|
赵福治 探花
注册时间: 2006-05-30 帖子: 3456 来自: 中国北京 赵福治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7-05-07 07:51:15 发表主题: |
|
|
真挚,动情. |
|
返页首 |
|
|
|
|
叶英儿 秀才
注册时间: 2006-06-03 帖子: 577 来自: 中国 叶英儿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7-05-21 17:42:46 发表主题: 亲情难忘. |
|
|
亲情难忘. |
|
返页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