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子 榜眼
注册时间: 2007-05-23 帖子: 4771 来自: 中国贵州 山城子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5-08-15 17:01:56 发表主题: 卷31 诗集阅评 (40---43) |
|
|
卷31 诗集阅评 (40---43)
作者:山城子(李德贵)
目录
40、《流水碎月影》蜀道人生 著(备出版的诗集)
41、《生命的燃烧》哑榴 著(电子诗集)
42、《断碑,或午夜的自画像》南鸥 著(长诗)
43、读《丘河诗歌评论集》的随想
40、《流水碎月影》蜀道人生 著(备出版的诗集)
网络诗舞是很风雅的事情
文/ 山城子
跟天府妹子蜀道人生建立网络感情,始于一年前她在“中成诗界”论坛主持假面诗舞大赛。私下里QQ她说,这种带有比赛性质的捉对唱和活动,会逼始参赛者情感迸发,紧急出手,是最好的练笔形式。她说她的诗歌就是这样练起来的,而且受到对方(唱和的诗舞伴)灵感的牵引,风格的影响,一场大赛下来,总会出现一些好作品。当时将信将疑,待我参与了几次之后,方觉她说的很符合实际。
现在蜀道人生的诗集《流水碎月影》就要出版了,而且绝大部分就是诗舞大赛的原封未动的作品。我有幸事先读到她的全部作品,等于她以她的作品又同我进行了一次交流,使我从中进一步体会到关于诗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比如感情,比如语言,比如技巧等等。作为学习心得,愿从以下三方面,与感兴趣的诗友探讨:
一、真感情才是诗歌的生命所在。
某种意义上说,诗本来就是真情实感的文字流露或流淌、流泻,乃至喷涌、喷薄。从古至今,那些得以长期流传的大作、佳作、美作,哪个不是真感情饱满至今不曾稍减呢!比如《离骚》,比如《归园田居》,比如《登幽州台歌》,比如《将军酒》,比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如《琵琶行》…。而那些编出来的情书进行时或格言警句似的东西,尽管可以出小册子卖给那些大一大二的学生,但绝不可能流传下去的。这原因,就是作者没有赋予笔墨以真情实感,那纯粹是文字商品,有幼稚的摘句或卖弄或赶舆论时髦的市场需求罢了。作者的诗人桂冠,也会随着日月渐远而退色,乃至消失了的。
蜀道人生的诗,就没有那股子商品气。尽管面对的唱和诗舞伴是陌生的,但她敲键行文,所动用的内部储存,却是真实的情感。
请看《如影随形》的第二、三节:
我,轻脚轻手
踱步其间
为的是,不愿踩碎
如此难得的欢聚
仰头顾望
天上的月儿
好想与你说说话儿
这无疑是对初恋者深情的回忆——我看过蜀道人生的回忆文章,因为彼时的学校严格规定不许谈恋爱,然而不幸被告密,男方则主动全揽在自己身上,宁愿被辞回选送单位。怕耽误女方前程,男方走后坚决断绝一切来往。这,成为两人一、生的遗憾。
这两节诗的情形,描写的就是男方离开学校前的幽会。因为怕被发现,走路不敢脚重,说话不敢高声,难舍难分的心态,都在字里行间了。
再看《一腔清歌为谁吟》的后面的两节:
没有你的日子
喉头如火烧一样干涩
沙哑着的曲调
幽怨 ,哭泣, 悲愤
我的亲爱
此生我们已无缘
我只好为你
啼尽最后一滴血
学生时代的蜀道人生,是很有艺术细胞的,唱歌跳舞在那所非艺术学府是拔尖的。然而初恋者被劝退回乡后,她精神上是很痛苦的了。半个世纪过去了,一直念念不忘,还吟出了“啼尽最后一滴血”的诗句。
请品味《呜咽》的最后两节:
那些青铜假面上
留下的鹦鹉绿
是少女悲歌的眼泪
斑斑点点的泪迹
已成了无法擦拭的呜咽
还是念念不忘呀!那位初恋者三年前辞世,蜀道人生还专程去扫墓祭祀。这里的“无法擦拭”,就是暗示人已经没了。
我要强调的是,所引的这几首诗,都是诗人与不同的诗伴儿对舞(唱和)时的作品。然而,她动用的却是自己内心深处积淀起来的真感情。这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因为我在参与这类活动时,就真情不到这种程度。
二、明快流畅的语言宜接近大众。
语言的明快,就是通俗明白而简洁——就是从口语提炼出来的,小孩子也听得懂的语言。换言之就是不故意让别人看不懂,或啰嗦别人就好了。语言的流畅,就是读起来具有抑扬顿挫的声音效果,叫作具有音乐性。这样的语言宜接近大众。诗必须接近大众,才能得以流传,才能发挥其作为文学与艺术的社会功能。
蜀道人生的诗语言,可以说是最宜接近大众的语言,其不仅明白简洁,也不乏音乐性。这可以在她的作品中随手拈来,都是例证。
请看:
点开诗赛界面
已成了近些日子的习惯
诗歌可以代替早餐
也可以忘记化妆洗脸
这是《我们坐在诗里》的第一节。唠家常似的,很真实的叙述。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打开电脑,点开诗舞大赛的列表,点开自己的参赛帖,看有无赠和,好立刻进入现场状态,回舞伴的帖子。这不仅成了习惯,而且达到了废餐忘妆的程度了。
我曾与蜀道人生数次碰在一起,成为赛场的舞伴,我总是要被动,没有她来得快。这么一堆的意思,也就那么四行就明明白白的体现出来了,当然是简洁的。不仅此,还音乐性十足。
点开-诗赛-界面(仄平-平仄-仄仄)
已成了-近些-日子的-习惯(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诗歌-可以-代替-早餐(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也可以-忘记-化妆-洗脸(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虽然第四行仄声较多,但上声与去声相搭配,也一样是抑扬顿挫的声音效果。节奏感也很到位,基本上是两音节一拍,而三音节一拍较少,且是缀了轻声的。这一节又是行行踩韵,韵脚为an.
我们把儿歌
随意书写
黑白相映
书满四壁
这是《用儿歌把雪屋装饰》的第4节,只十七个字,简洁的可以,也明白的可以。尤其“黑白相应”,墨写的儿歌,与雪白的四壁相映成趣,意境也出来了。行文短促有力,铿锵有声。
我们把-儿歌(仄平仄-平平)
随意-书写(平仄-平仄)
黑白-相映(平平-平仄)
书满-四壁(平仄-仄仄)
四短行的平仄关系与节奏,都很和谐。这就是很强的音乐性,尽管没有韵脚,也诗味盎然。
就不再举例了。如果从语言上看一个诗人的风格,那么诗人蜀道人生的诗,就是明快流畅的风格。这样的风格极易走进大众,极有益于诗歌的回归大众,从而为一个古老的久享诗大国盛誉的复兴,而贡献力量。
三、积极修辞是文本诗性的保障。
小标题上这个意思,我已经在不同的文章中,或详或略地表述过多次了。今天不妨用蜀道人生的作品再说一回。
积极修辞可分运用辞格与活用词类两大类别。
总结我国古代创造出的辞格,大约六、七十种,至今常用的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对偶等十余种。我有网文《摸摸古代词类活用的边界》经过广泛的翻阅与收集,我将其整合为四大类,凡十七个品种。
总结近三十年的中国新诗语言的创新与发展,诗人们至少创造了十八个新的辞格,和远远超过古代词类活用品种数量的大约几十种新的词类活用方法。下面看蜀道人生作品种的积极修辞,是如何保障了文本的诗性行走的。
十指盲打,急着与你交谈
你的诗句,带着磁性
把我感染
我的分行,结巴,羞涩
(摘《我们坐在诗里》第五节)
第一行白描写实,第二行就用了比喻-以“磁性”喻“诗”的感染力。第三行的动词“感染”为新创的动词的比喻式活用,喻体为“美感”。第四行的两个形容词“结巴”“羞涩”,也是新创的被当代诗人广泛运用的形容词的拟人式活用。
可以说节首起步很稳,接下来则脚步就踏着节拍,借助于积极修辞而绰约妩媚起来,浪漫风情起来。原因就在于语言有了充分的诗性,亦即艺术性。
从童丫到老迈
我们走过了
耳鬓厮磨
听过花开的声音
(摘《携手》第一节)
第一行的名词“童丫”与形容词“老迈”,都是自由体新诗中拓展了的借代式活用。前者的本体是“童年时代”,后者的本体是“暮年”。如果从实写出就是:“从童年时代到暮年”,这样明显的就不艺术了。二、三行是一个句子,是成语“耳鬓厮磨”的借代式活用,本体为“~的时光”。第四行是夸张格的运用。四行诗三活用+一格。这样的积极是较为密集的了,所以文本是比较诗性的了。
《诗疯子》
比诗还疯
比疯还诗
这是蜀道人生诗集中最短的一首诗了。全诗用格为“排偶”和“复沓”。第一行的“疯”是形容词的拟人式活用;第二行的“疯”,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第二行的“诗”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八个字的一首诗,凡五用积极。这样诗性就很强了,同时也让我想到蜀道人生、哑榴为代表的爱诗每每很有些疯狂的诗友来。
我与蜀道人生都临界古稀了,与诗这般地黄昏恋,是应当不忽略白璧微瑕的。比如,类似这样的“我们走过了/耳鬓厮磨”,最好合并为一行,做到行、句同步。再有,类似“花开的声音”这里取引用意,尚可,而用在别处,就不新鲜了。就是说,我们运词造句,应当是自己的语言创新,而不用别人新鲜过的词语。比如我读别人诗,一遇到“骨头”“咳嗽”“高度”“细节”,就觉得没看头了——焦裕禄说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在网上回帖子,多次为别人指出这种情形,然而往往好心不得好报,反遭抢白-真是无奈。
最后,祝贺蜀道人生出版首部诗集《流水碎月影》,很为你高兴!
41、《生命的燃烧》哑榴 著(电子诗集)
文/ 山城子
先说生命的燃烧。
“点燃,烟花一样,上升。炸裂,烟花一样,散开。时间推移,飞溅的火星,流星似的,熄灭。/ 我的青春,美得烟花一样,为了一次人生的庆典,等待了五百年。”(摘自《燃烧》之二)
热爱生命,已从上述的表达中,淋漓地美丽出来了。“五百年”这顺手拈来的数量词,为他的豪情满怀,立刻平添了大气的氛围。
“点燃一万个意外,都会熄灭。熄灭了,我还要点燃,点燃,点燃。不怕熄灭,不怕,熄灭的是不燃烧也会腐烂的流年,散出的是越燃越旺的花样年华,火的愉悦,心的归宿。” (摘自《燃烧》之三)
执着的追求,即从这一段文字不可遏制地宣泄出来了。“熄灭”“点燃”“不怕”的单词反复,遂使诗情的表达力度大幅地上升了。
“谁说人情冷暖?——我已付出全部的热情,为每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我将热力四射的火焰尽情的在尘世的风中挥洒一空,没有想过为自己留下什么燃烧的。”(摘自《燃烧》之四)
燃烧,是为了付出“全部的热情”,且“为每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是诗人执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与生命价值的最直接的表白。处于商品时代的社会人,大多是拜金主义者,而少数豪富起来的人甚至泯灭了人性与良心。两相对照,诗人所以就是诗人了。
“陌生人,请成为孩子们的新朋友。通过自己的嘴唇,为每颗心吹吹风,让每一粒火星变成一粒种子,在卑微的心灵里生根,开花。请帮助孩子们找回久违的快乐,这快乐就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根!……”(摘自《请求或奢望——谨以此文敬献给关心贫困儿童的有识之士》)
具体的燃烧关注到了贫困的儿童。一颗良善之心,首先在于唤起更多的人一道行动——毕竟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何况诗人本身不过是个靠工薪过日子的人呢?于是,他就用滚烫的诗句,欲将所有的“陌生人”烫热。
再说这青春之河。
《青春是一条河》,是著名作家叶辛的《蹉跎岁月》改编成的同名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那是当年知青迷茫中感伤而又不愿意蹉跎日子的情感的艺术抒发。而今时代已经“换了人间”,青春尽可以沸沸扬扬,滚滚滔滔地恣情成一条大河了。
“每一分,一秒,我在奔跑。我是小溪,是忙碌的运输。/ 我将来自故乡的花瓣运到远方,将她们的芬芳转告给流动的岸。/ 没有一刻停留。(摘自《我在奔流的途中》)
大河自然都是来自小溪。哑榴在这里以小溪自比,无疑这就是青春激情的流动——他是要将故乡人们的朴实与勤劳与善良,都翻作他的浪花吧?
“我是冰点.我在河流的底层受到太多的压抑.每一天在咆哮,流淌/ 我是沸点.在看不见的思想深处.有一天我就会撕裂冻僵的感情的冰面/ 哗啦,哗啦,在热血动荡的春水里,火蛇一样燃起蒸汽,四处奔窜,,,,,,”(《燃沸我心》)
嘿嘿!“四处奔窜”时就是一条大河了。“热血动荡”得“哗啦,哗啦”山响了——青春的火焰,竟“火蛇”般地游动起来,多么激烈的情怀呀!
“我要留下她的倩影在自己的作品里。红蜻蜓,记得我们在乡间不经意的奇遇。/ 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我懂得自己的灵魂在此刻的升华/ 就像那天空里,自由的,红色的,永恒的,恋。”(摘自《红蜻蜓》)
青春年华,总是要追求美好。这里的“红蜻蜓”,尽管是自然界里的真的红蜻蜓,但一经入诗,就升华为一切美好事物的标识了。恋爱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正是青春所固有的品质。
“杉树人,成了栋梁,成了烈士。她原谅了杉树人,她懂了:/ 活着,自己创造自己。自己生长自己的天空,哪怕是幽暗的也是生机盎然的。”(摘自《开花的树》)
这里诗人借用诗里的“她”,道出了自己青春流淌的走向。“创造自己”,多么创新的词语;“生长自己的天空”,又是多么青春艺术的概括呀!
流淌如花开的姿势。
这里的姿势,不仅是青春的姿势,更是语言风采的姿势。毕竟诗是语言的艺术。散文诗也不是诗的散文化,而是更要恣意抒情的诗语言。诗语言是要求更形象更生动更活泼灵动的语言。古今中外的诗人,没有不借助积极修辞而使语言更诗性的。青春如火的哑榴,怎可以例外呢?
“开了,就开了。文字让我们开心,快乐,健康。这就是心灵的露水。/ 在现在,如同花要开,那就开。不想那凋零的季节。/ 一生走过的道路两旁,花开花谢。开了,像火,如血,还在不知不觉地盛开!……”(摘自《在乎花开一瞬间》)
你看这段,“开了”及“开”的复沓与反复,“花要开,那就开”的比喻与拟人,“像火,如血”的比喻与偶词,“心灵的露水”与“凋零的季节”的异配活用,细数起来就不露痕迹地十次用了积极修辞。
“一个木头人。一生的起点,是山峰,也是山脚;一生的终点,是山脚,更是山峰。/ 从起点到终点,一个木头人攀登在陡峭的山路上,花开花落。”(摘自《脚下的山》)
这段把在工厂做工的工人拟物为“木头人”,又以大山来比喻他们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功绩,以起点、终点以及花开花落比喻从生到死、荣耀与沮丧,以“攀登在陡峭的山路上”比喻工人的辛苦劳作,行文中还巧妙地以山峰、山脚两词的复沓而生成了词序的回环。可以说哑榴诗句的行走,每句都花串般地盛开着美丽。
“一个流动的人,看见琥珀中的蜘蛛与蚊蝇,/ 它们的争斗还没有结束,便凝固在永恒之中。/ 现代人的欲望如同蜘蛛,不休不止的编织着一张贪婪的网,/煞费苦心的营造一个物质的深渊,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徒劳。”(摘自《一个流动的人》)
不说阅历,而说流动;不说悟到,而说看见。这就很有婉约的姿势了。“凝固在永恒之中”的“永恒”,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物质的深渊”中的“深渊”则是名词的比喻式活用。积极地运用词类活用,是朦胧诗出现于诗坛以来灵动语言的较为普遍的现象。尽管一些行走网络的诗者不知就里,但哑榴还是很娴熟的了。
“我所创造的诗歌,女神啊,/ 你要懂得暖暖这颗心。/ 它所付出的永远是殷红的脉跳,无须回报;/ 它所喜悦的永远是青青草色一样的静脉,将这些清亮的河流反刍给自己的心脏。/它向往青草一样的生,烈火一样的死,心血点缀时代波澜壮阔的画卷。”(摘自《暖暖吾心》)
自然,血是殷红的,而“脉跳”这个主谓式的双音合成词,并非是与血一样性质的事物,然而它也可以“殷红”.。这就是词类活用的妙处——因简约而新颖灵动。‘将这些清亮的河流反刍给自己的心脏”,这样贴切的比喻中,还镶嵌着一个“反刍”——动词的比喻式活用。这些都是极出彩的诗行走当中的美姿呀!
以上三个部分,似乎说了其人、其诗、其艺。那是我主观上的认为,至于客观上表达是否到位,自己就难于肯定了。中荐人原说让我写个序言,我不敢应承,实在是没有那样的身份。这一天来,沉浸在如火一样的青春诗篇中,哑榴委实也让我青春了一回——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诗艺上,都让我很受益的了!
2011-01-18寒夜于黔中
42、《断碑,或午夜的自画像》(长诗)南鸥 著
学习南鸥的诗性语言
文/ 山城子
诗性,简单说就是诗歌语言的艺术性;如果具体一些说,就是诗人在抒情言志寓理的书写过程中,如何通过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段,使语言呈现含蓄或朦胧,简约或精炼,生动活泼幽默灵气巧妙——意想不到地艺术,从而显著区别于小说、散文、剧本、报告文学、童谣、快板、唱词等文学体裁的语言。这样艺术的语言性质,就是诗的本质属性。
南鸥《断碑,或午夜的自画像》是一首回眸经历过的人生历程和讴歌生命的长诗。长诗通过象征、隐喻、荒诞等手法交替行进,从而构成了一种词语嫁接、语句朦胧、文本新颖或陌生的艺术性语言,也就是显著的诗性语言。现把学习的片断细节,记录如下,以求得交流。
1、意想不到的词语嫁接艺术
阳光在一座古钟的体内苍凉下来
时针突然指向无名的病毒。天空生锈
青铜的大钟,丧失了鲜亮的音色
我拆下古老而漫长的指针
时间,在我的手指上断裂
然后慢慢消失
(选自1的第一节)
我们碰到了“阳光…苍凉”、“古钟的体内”、“指向…病毒”、“天空生锈”、“古老而漫长的指针”、“时间…断裂…消失”。哈6行诗,就有6个嫁接出来的词语,每个都让我意想不到(本想不提及几个反北岛、顾城、海子的网上人,一定会说这些都是病句——几个人不懂积极修辞方法是可以不断拓展和创新的,也够悲哀)。为什么呢?
第一,阳光纵然可以用苍凉来描绘,但没谁给它以这样的动作,这就新颖得意想不到。原因在于形容词的“苍凉”,在句子中已经活用为动词了。更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动作发生的处所,竟是“古钟的体内”。不说古钟的内侧,而说“体内”,就有了比拟的阅读效果,那古钟仿佛已经不是没有生命的死物件了。于是乎读者就得捉摸一回,这里的古钟象征什么呢?而苍凉下来的阳光,又暗指什么呢?这样一开始你就得与诗人互动了。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第二,病毒是我们看不见的一种客观,看不见咋可以由“时针”来“指向”呢?天空不是铁做的,咋可以生锈呢?荒诞。哎,要的就是这样的荒诞劲头,不这样荒诞,你会猜测那时针代表什么,而病毒又是比喻什么?天空也不是天空吧?如果你想到“时针”=“现在”,“病毒”=“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的某些弊端”,“天空”=“某种体制”,可就一下子现实起来了。这样的意想不到,而立刻引人思考的阅读效果,当然还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第三,第2行的“时针”到了第4行,就变化为“指针”,而且“古老而漫长”了。于是,你从“现在”就想到了“历史”,这就是“古老而漫长”这个联合式短语的移就式活用了。至于时间的“断裂”或“消失”,则是拟物式活用。无庸置疑,这都是积极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呀。
2、穿插传统的积极修辞技巧
对于南鸥来说,如果意想不到的词语嫁接艺术,大多是积极修辞的拓展与创新,那么穿插传统的积极修辞,就是一种熟捻的技巧了。就以本诗的第11节为例学习吧:
11
就这样站立,以山的姿势
让万物刻下自己的位置,蚂蚁和大象
各自回归故乡。就这样站立
以逝者的面容,惊现从前的记忆
用凝固的血液,调配仙丹
复活断崖上的青春
就这样站立,天空俯下身体
亲吻我额头,海水蜂拥而来卷舔我脚背
我是天地之王又是臣民。海天之间
我的背影,融入所有的黄昏
直到格林威治时间
重新出现
就这样站立,吸尽天空的深邃
大海的宽广。我的胸腔储满涛声和闪电
除了感谢神的恩典,除了感谢
鹰反复啄食——这份神赐的孤独
我没有语言。只有伤口
在风中翻卷
首先,我就感觉到了“就这样站立”的每小节一反复的力度。反复格的后面又藏着递进:山-天空-吸尽…深邃。一层深入一层,就是递进格隔节运用的阅读效果。
其次是穿插的比拟格随处可见:第一小节的“万物刻下自己的位置,蚂蚁和大象/ 各自回归故乡”是拟人;第二小节的“天空俯下身体/ 亲吻我额头,海水蜂拥而来卷舔我脚背”,也是拟人;第三小节的“我的胸腔储满涛声和闪电”是拓展了的拟物。这样的穿插,使诗文本的行走明显地活泼风韵起来,遂使语言的诗性得到加强。
再次是随手点染的词类活用,使诗句新颖起来、陌生起来、灵动起来。比如“惊现”“复活”“翻卷”,都是动词在不同场合的比拟或比喻式的活用;“深邃”“孤独”,则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了。
以上使用的10次积极修辞,在18行诗中显得技巧娴熟而疏朗有致 。
3、象征隐喻荒诞手法下意象的诗性魅力
意象可以说是诗歌语言的基本单位,而诸多意象建立起来的诗性关系,就融合成了诗的意境。我这里不说意境,只说诗人南鸥借助象征隐喻荒诞手法,创造的一系列的意象,也明显地增强了文本语言的诗性。
我说过,渴望时间的修饰
如同落日修饰地平线,如同海啸修饰扁舟
可以是鳄鱼皮的鞭子,可以是一把
古剑。或者一束蓝色的烈焰
甚至病毒,甚至一张
死者的脸
一张白纸突然飘来一个破旧的
黄昏,飘来1095个昼夜和春天的暗房
变形的时间泛出绿斑,爬满了苍蝇
我被深藏在一位妓女的阴处
嫖客头顶日月,在我的梦里
梦外昼夜穿梭
(摘自15的1-2小节)
意象1:“时间的修饰”——这个动词“修饰”,本来是语法修辞里常用的,现在被“时间”搭配起来,读起来就很朦胧,但很新鲜,且立刻引起互动。读者得想一想“修饰”一词的喻义是什么?诚然,文本中接下来“修饰”的新颖复沓,则进一步增强了语言的诗性。
意象2-6:“ 鳄鱼皮的鞭子”“一把古剑”“蓝色的烈焰”“病毒”“死者的脸”。这一系列表面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意象的出现,却跳跃着序列在一个递进式的排比里。这样的积极修辞,无疑增强了语言的诗性。同时,继续引起互动,想到这排出来的五样东西,喻的就是具体的时间的修饰手段了。
意象7:“破旧的黄昏”——“黄昏”是时间名词,却用“破旧”来修饰,就有了拟物的阅读效果。也足以想到诗的主体形象“我”的生命所经历的黯淡时光。
意象8-9:“春天的暗房”“变形的时间泛出绿斑”,“暗房”被“春天”限制,可以朦胧地感觉到那1095个昼夜的失意或沮丧;“时间”——这个记录生命过程的无形的物质存在,如何可以“变形”?但这样的活搭配,就读出了拟物的效果,遂使语言诗性增强。
以上,我虽然只取了长诗中的三个片断,但已经基本上弄清了诗人南鸥这首长诗语言所呈现的显著诗性,是一种怎样的方法与技巧了。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则是:手法的“象征、隐喻、荒诞”与在行文中多种修辞格的“巧用”及词语的多种“活用”。
2012-6-5于沪
43、读丘河诗歌评论集的随想
文/ 山城子
丘河的诗歌评论集《诗意的批评》就要出版了,无疑这是应当庆贺的事。他把书稿传给我,说写点什么,什么都行,可长可短,哪怕几句话。他这样说是因为我传过话去,说我从没写过评论的评论,于是他就随便我了。
这一随便,终于就有了敲键的欲望。毕竟我两个是网络诗歌论坛的同行,共事于同一个评论版块做版主,经常地回帖交流的。他的评论文章,网上读过,纸刊上读过。大体印象是:无论论及什么,都是站得高,看得广,然后尽收眼底,用学术性的语言进行评判。比如他对“中原诗群”、“打工文学”的评论。即使是对个人作品的评论,也一样是全局审视、全面把握,综合地评说。比如他对原散羊及其神性写作、赵福治及其诗歌的评论。
不论在评论中鼓励什么、鞭笞什么、引导什么,抑或预言什么,丘河都是捧着一颗忠实于中国诗歌的良心,在说话的。他急于拨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航船,虽然这不是一人之力所能达到的,何况观点纷争、对立的情形也不可能消失——每个人都想用自己的诗观改造中国诗歌,最终的结果是谁也改造不了谁——诗歌只能沿着它自己的规律前行。屈原以《离骚》雄立两千五百多年了,却不知千多年后有了唐诗、宋词;李白、杜甫也不知道今天有网络诗歌的兴起。一切都是规律使然。
看着丘河的文章,往往就与我自己的文章比较。于是就比出了我所短的地方。
我短之一,所敲出来的近600篇文字(约70万字),竟没有一篇是从大处着眼而全局把握的,哪怕是《聊中国现代诗》系列的81篇,也是零打碎敲的。因此毫无整体走向上的指导作用。
我短之二,是缺乏旁征博引。我写诗歌评论,完全的随笔式,想说啥就说啥,都是个人的见解,找不到那些名家的言论——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也不论是古代的还是今天的,我一概不引用。如果从议论文的角度来看,就是缺乏理论根据的呀!
我短之三,是缺乏思想的评论与方向的引导。这可能是我都从学习的角度出发,因此学习的过程比较注重语言技巧,去学习诗人们的语言,为什么就那么的具有诗性美?比如海子、北岛、顾城的诗语言。想不到竟被一小撮网上人说成是“吹捧”,是“误人子弟”,甚至是“犯罪”,声言要在网上“审判”我。于是我气馁了,退出了一些文学论坛,无意与他们春秋了。
诚然,也因为向人学习,而结下了许多友谊。比如周承强、王久辛、钱志富、巫逖、和平岛、赵福治、白水、晴宝儿、晓鸣、观云忘我、天荒一隅、穆桂荣、何燕子、李轻松、安琪、老皮、马兆印、罗锡文、袁伟、梅边吹笛、郭振伟、利子、黎阳、穆晓禾、白沙、冬箫、吉祥女巫、蓝花伞、马也等等百多位活跃在网上的各地、海内外的诗人。这足以欣慰平生的。
我短之四,是语言的口语化,一看就很随便的,压根不像论文,就更谈不上学术论文了。除了一些修辞的名称,几乎没有一点诗歌评论方面的名词术语,特别是那些新出现的名词术语——实话实说我都不甚明白的,所以不可能出现。
我短之五,是缺乏批判性。这很简单,我是拿来人家的作品学习的,学习就要学习好的方面。不好的心里知道就行了,何况因为在网上回帖批评中,我已经在无意中得罪了一些朋友。原先学习人家好作品,写成了人家很高兴,后来又拿来,我看没可学的,人家就不高兴了——不理你了。哪里敢有批判性呢?
我之所短,都是丘河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常理。常理有时却用不上了,比如现在的我,从内心已经放弃了先前的研究诗歌、研究美学的追求。那应当是年轻人的事了,我已古稀,虽然今不稀,但我的兴趣正在发生转移,但求的是平静,是愉悦——而不是讨没趣了!
谢谢丘河对我的信任。只是对评,实在不知如何评,只好又随意起来,还请丘河兄弟见谅。
2011-10-11于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空间腾讯微博腾讯朋友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