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西藏 我的佛堂
禾源
秀才


注册时间: 2009-06-14
帖子: 195

禾源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3-10-26 09:50:30    发表主题: 西藏 我的佛堂 引用并回复

            西藏 我的佛堂
 
                 禾 源

[题记:我要去西藏!我要念着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祈求神山、圣湖,经筒、经幡,牦牛、绵羊,白云、流水……与我相见,时时加持与我,把我的心愿垒成坚实的玛尼堆,静静守在雪山下;把我的思绪化作经幡,在长风中猎猎飘扬。]

  雪 山

  飞机起飞了,我的身体被抬举到云巅之上,在此之前往往忽视了这种高度也是短暂的超越,把腾云驾雾的飘逸归给轰隆隆的机器,把俯瞰苍生的博大视野赋及那不入法的肉眼,坐井观天的愚痴之态随身带到了这种高度,辜负了身体超越时的种种启示。

  机窗前的风景一页页翻过,终于翻到了雪山这一面。闲云遮隐,群峰蜡象,不知是夏季雪溶化了,还是本就覆盖得不厚,让山有了骨感,寒岩暴出棱角,坡面露出铁色,展示出冷峻不可侵犯的力量,可想而知莲花生大士初来藏土弘扬佛法的艰难,就说修建西藏第一寺——桑耶寺,白天建,晚上毁,一梁难架。后凭着莲花生大士智慧、勇敢和无量的法力降伏了许多山神魔怪,让他们皈依佛门,自觉护法,西藏佛教反客为主。当然莲花生大士斩妖降魔也并不是轻而易举,如佛理中常说的那么随缘,而是早有心机,千年预谋,有书记传:莲花生大士将一百零八头神牛为伏藏藏在山中,这些伏藏牛经过繁殖,增加到三千万头,后来格萨尔王与他的勇士们用箭射开了山岩的伏藏大门,把山洞中的伏藏牛引了出来,这些牛成了伏藏的活宝,威武的牛头被高高抬举起成为世代膜拜的图腾。虽说这些尽是一个个传说,可我认为传说就是大情理,就是一种老人喜欢讲,小孩喜欢听,让生活处处有故事的大释惑,不用质疑,不用求证,有谁去求证盘古开天辟地,有谁去求证我们崇拜图腾的法力。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见微知著不仅仅是个智慧,是个平等,还能让一草一木,一叶一花都赋有感应世界的灵性。一岁一枯荣的草木如是,这千年、万年、亿年不化的雪山能不成神山,成佛山吗?藏传佛教认为,密宗本尊胜乐的身、语、意三宝,有三种具象的自然物组成,是多么合情合理,冈仁布钦山为其身,纳木措湖为其语,杂日山为其意。去贪净欲洁身,去嗔抑怒洁语,去痴离顽愚而洁意,精修到雪山和湖水一般,这是何等之境。

  此中我听到后排的两位同乘在轻声地交流着如何减轻高原反应,我想近水得凉,炙火是热,这反应正是身体的敏感,进入雪域高原,若是毫无反应,不是成了金刚之躯,或应变极灵的超凡之体。

  慢走、轻语、不躁、不恼、不急洗澡……我当作这一路行为检点的警言,修行修行,先修行为,行为端庄使心正位,行为轻盈让心松驰,行为温柔让心平和,行为检点让心中规。最后身心同修,达行意遂心,终归处子,进入雪域高原纯洁静穆之境。

  我拖着行李箱,跟着队伍缓缓而行,在意着自己的呼吸,刻意深吸轻呼,大口大口地吸进拉萨的气息,让自己适应着这个气场。走出大厅,是一个明晃晃的世界,山明亮,地明亮,就是那绿树也耀眼。我即刻取出墨镜戴上,我的眼睛经不住这样的阳光照射。大家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种的阳光能直透窗户,会照彻心房的所有收藏,几十年积下的尘埃、布控全身的血丝网络、不良生活习性沉淀的污垢,还有欲望爬行心轨、追名逐利的行迹,都会一览无遗地暴露在阳光下。谁都想有点隐私,谁都有些见不得阳光的想法。墨镜、墨镜,许多人都借助墨镜把这扇窗遮实,走出同样一种悠闲自在的姿态,把所有的心闷、慌乱、浮躁藏匿,个个俨然是一幅幅人模人样。可就在这时,一位一样遮得实在的姑娘突然哗啦啦吐出一肚子的污秽,这一定不是她的愿望,清肠刮肚的呕吐是相当难受的,而她却从内到外洁身净体,来朝圣这块土地。我本想替她拍拍背,或递上一瓶矿泉水,或一包纸巾,可分别心依然作祟,陌生、女人,不可妄动,悲悯之心匹不过分别心,就这样在几次回眸中跟随自己队伍离开了她。

  站在地上瞻仰雪山是在前往羊卓雍措、纳木措、日喀则等地途中的事。不管是远山还是近峰,山下都是碧绿的草甸。蓝天、白云、雪峰、草甸这一组合让这块天地显得特别辽阔,辽阔到雪峰与白云同高,绿野与心野同宽,那怕把这景致定格在一张照片上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依然是人在读景,人在听声。而我们进入这景致中,山、草、雪峰、白云是否也有所知觉呢?是不是也存在着天知地知呢?若没有哪来的感天动地,因果轮回。若有又哪来了没你地球照样转,日子照常过呢?我抬头望蓝天与白云,低头见大地与草木,侧目看雅鲁藏布江的水流与滴水,这就是人间正道。

  草甸上牦牛安静,绵羊悠然,两个牧人无声地坐在边上,一同晒着太阳,沐着清风。啃草的啃草,喝奶茶的喝奶茶,自然而然地享受着这一切。辽阔大境是一个静穆祥和的天地,享受就是清福。

  游客忙个不停,想留下一些纪念,摆着各种姿势拍照,都长着一颗把美好收藏的心,他们有,我也有,更何况是站在海拔5030米的岗巴拉山垭口看着高高雪峰,是站在纳木措岸边看着隔岸并排的群峰,是在《红河谷》拍摄点遇上的冰霰飞洒,想留下这奇迹般的时刻是多么的平常。就在昨天夜里同行同宿的朋友还说:“来了这么多天还没与地道的藏民交往,还没喝口酥油茶”。长长叹气,有着那种糟透的感觉。我也有点这种感觉,然而在与雪山亲近之时,感觉中再大的遗憾都有了弥补,更何况真正经历了西藏“一山有四季”的风景。我举着相机拍个不停。这时,一群藏族小姑娘朝我镜头奔来,拉着要与我合照,这本是我所求,来西藏没有遇到前世的阿佳拉(情人),难道今生与她们合照的缘还没有吗?可她们拉着我的同时便开口说一人20元,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但又不想在这圣洁的雪山面前玩这种极俗的交易,左右为难时我为自己找了一条理由,我是不是前世欠了她们,心想若是推托不了,一定是我前世吃了她们家的糌粑与奶茶,或着是她家放生的一只羊,可我没有那种报恩情怀滋生。在拉萨时一个踩三轮车的兄弟,他本只要15元的车费,可我给50元,我有着一种踏踏实实报答心,总觉得他是我前世的兄弟,可这些姑娘,我萌生不出丝毫前世的因缘感觉。我的推托,她们以为是嫌贵,就每人10元、5元递减,最后还是和她们合照了。我不知道她们是热情还是高兴,唱起了藏歌摆出姿态配合着,卡嚓卡嚓声声清晰地混杂在她的歌唱里,告诉了我这些姑娘与我没有前世之缘,但有今生的厘银之缘。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在这人生难得的途中我们不会相逢,大概是因为我没转山转水转佛塔,我的阿佳拉也没转。

  照相的姑娘一定也没有转山转水转佛塔,或许还没来得及转就来到了这里,或许现实教给了她们新的活法,她们这辈子不再去转,还或许是想挣了钱叫人替她转山。找人代为转山在这里不为鲜闻,自古有之,要转山的人拿一笔钱给替转的人,替转人拿一块小石子给要转山者,就等于达成了协议,相互取信,不点钱数,不顾虑收钱不转,因为这一切都是给神的许诺。但我今天有点担心,担心这些诚实守信的基石是不是被金钱垫歪了,还能端端正正,不偏不移践行着自古的法则吗?天不怕地不怕,还会怕神吗?失去了敬畏心,随之就会失去道德的根基。

  有人说安贫乐道的西藏生活秩序是被游客给破坏了,对金钱的向往是游客教出来的。当初第一辆卡车开进西藏时,藏民们看着跑得快,个头又大的卡车,视为神奇的动物,不知道要饱食多少水和草料,他们提水的提水,抱草料抱草料,大家都想的是供养它,是施舍,哪有获取的动机呢?可是后来,外面来西藏的人,不知是炫耀还是施舍,给快食面、给糖果、给小礼品……结果如同伊甸园中的蛇引诱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一样,打破这里原来的平静,滋长了向往和欲望,且在在欲望的泥塘中越陷越深。重者占地盘挖虫草,轻则牵牦牛收费拍照,怂恿孩子们向游客乞讨钱物……我不小心进入一个误区,拍了张牦牛片还被抢走了相机,交了钱才拿回机子。

  我有一千个的不甘愿,因为在我心中,天山上绽放的是雪莲花,青藏高原开的就是那美丽的格桑花。这雪山之水怎么养育他们呢?是的,青藏高原开得就是美丽的格桑花,我在布达拉宫广场、在看藏戏就有着这美丽的邂逅,在广场时为了看“雪顿节”大型晚会排演,我想挤到前面,结果把一位带着两个小卓玛的母亲挤到边上,我很不好意思说:我拍张照就走,她笑了笑,没事,你难得看一次,就站在这,还把一个小卓玛拉到一旁。我看着小卓玛一条条多彩的小辫子,我的心中重新升起了多彩的风马旗,吉祥一家啊!好戏常是一台台相连,在藏戏艺术中心,又有缘与一位背一个牵一个格桑花并排观看节目,她跟我说了很多民间藏戏的好节目,就如《普姆朗萨》一位叫朗萨的姑娘,看到十八层地狱的种种苦难,十分可怜这些迷失佛性的灵魂,放弃了自己灵魂的解脱,决定留在深深的地狱唱起“悲歌”,实际上这“悲歌”就是“六字真言”,在她的引领下,一位跟着唱,两位跟着唱,一群跟着唱,那些孤魂野鬼找回佛性的记忆,一同膜拜着佛主,走上了解脱之路。她用心才有话题,我仿佛是她的远亲,那么亲近,那么热情,谢幕时还邀请我到她家去做客,并特别强调她家说就在八廓街仓央嘉措唱情歌酒店的附近……青藏高原的雪峰:依啦依呀,依啦依呀,我看见大雪漫过灵岩,看见雪花飞舞,飘落心中是格桑花瓣。

  美丽的邂逅,如喝下酥油茶,如饮下奶酒,陶醉提神。我反复琢磨着来西藏我要什么,是那种神秘,是那种尊严,还是牦牛、山羊那种永不舍弃的悠然之态。夜晚拉萨街上的风很凉爽,带着神山的体温,轻轻地把我拥抱,我慢慢地走着,静静听着自己的呼吸,感觉着自己的心跳,双手摁着胸口,“唵嘛呢叭咪吽”,西藏!西藏!只要雪山在,我心中的一切都在。

  “水、土、风、火、空”在西藏,如同汉地的“金、木、水、火、土”,像乾坤旋转的五根大辐转在这块土地上,运行起来八面来风,万事万物都在这个风车中转着,有的轮回,有的超越,生生不息。

  轮回的故事在内地常听着,然而藏区的超越和羽化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有的人说,不可信,是一种夸张的宣扬,可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就凭这双肉眼,远达不到百里,深透不过一纸,况且一叶可以障目,又能看到多少东西?人活不到百年,那丁点的年岁如沧海一粟,就凭生命的长度又怎能丈量岁月的长河,就凭几番的经历岂敢推理无穷无尽的宇宙,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怀疑它们。

  据传,西藏得道高僧能自度肉身,圆寂会化作一缕青烟飞走,整个肉身只余下一些毛发;也有的高僧越修个头越小,圆寂时只有一肘之躯;还有的高僧火化时,一切化为灰烬,而留下闪闪发光的舍利……西藏每个角落都有着这样神奇的僧人。草甸铺设绿基,群山围拱,直上霄汉的雪峰是一级级的山峰托起。雪峰如是,高僧也如是,藏民是基,僧人如峰,一起供奉着高僧。这样的山水,这样的生灵,自然就有这样的高僧。雪山融化的水,清粼粼地流下,一层层地渗透到草甸上的每一须草根,碧绿的草吸足了雪山的圣水,把神山施舍的情怀一节节拔高,雪山之水不绝,草甸永远丰茂。如同班禅圣手摸过一个个朝圣者的头顶,把佛家智慧加持给他们,他们诵经、体悟,也成了一个个明白人,高僧在、佛法在、梵音在,这里的佛性就永不泯灭,看匍匐的朝圣者一个接着一个,前赴后继。

  西藏,山不言语,水传道法;西藏,佛不言语,梵音如水。草甸滋养生灵,佛法觉醒世人。这方水土的人也如高原一样,看得更远,也如雅鲁藏布江的水,流得很长。他们把轮回的轨迹铺在自己前世今生和来世路上,坚定地走着,许多女众常说修行就是为了修得来生当男人。有了前世今生和来世的他们,生命有了源头,有了去处,他们明白前因后果,他们不再有恐慌、不再有畏惧,挡住了世俗的诱惑,秉着信念不偏不离,淡定从容应对着无常的世事,随时准备走向死这个生命的中转,这就是雪山娇子的气质。
 
  圣 湖

  今生何来,来世何往,西藏人除了自己有一面心镜之外,还有圣湖这面镜。说是西藏有许多圣湖能看到自己的前生和来世。其中最灵的是羊卓雍措和纳木措,许多转世灵童也是在看湖、听湖中得到启示而后找到的。湖,清水藏古月,有诗曰“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湖中之月古今一轮,自然滴水隐千影。想到兹,念到兹,在圣湖中找到前世之影仿佛自在情理中。

  在云霄之上俯瞰时,看见雪山中的湖,感觉是一颗好大的绿松石镶嵌在山中,我说这是天目;站在羊卓雍措边观湖时,我说这是一面镜;徘徊在纳木措时,我说是一面心镜;再到青海湖,我不再言语,而在寻找着仓央嘉措的身影。

  湖,藏语中的措,她们静静依偎在巍峨静穆的群山中,在伟岸雪峰的呵护下,任尔风吹,波浪不惊,借明媚阳光,展现着一种远离尘嚣的纯净之美。然而就是这至美至柔的湖光水色,承载着西藏历史的沉浮,一代代活佛转世灵童究竟在哪?高僧不知道,众人不知道,只有这清粼粼的圣湖才能给予明示。天目阅尽人间色相,明镜知行见性,心镜内观自鉴,当然只有她才能明断这一切,找到转世灵童,这是伏藏重要法宝,是西藏高僧大智慧的挖掘。

  随着圣湖故事的牵引,沿着弯曲的山路,爬到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垭口处是一面经幡照壁。面对经幡,会听到呼啦啦的诵经声,回顾来路,逶迤的公路像从雪山上飘落了一条长长的哈哒。再看羊卓雍措,山坡绿毡盖地,金黄的油菜花点缀其间,洁白羊群东几点西几堆随意洒落,湖面湛蓝湛蓝,随山弯水曲,风来轻波,铺展着柔顺的美感,怀疑这就是瑶池的一角,来到此境中的人,没有了陌生的拘谨,有的是一见钟情的惊喜。乐土、乐人让我忘却了圣湖的神圣尊严,我一步步向湖边移去,在湖边合掌祈求。看着湖中的影子,不只我一个在祈求,与我并排的有少女少妇,还有藏民拉来拍照的牦牛和狗。影子随波纹荡漾,我感觉像洗牌一样,不断更替着位置,一波中,我影可以移到牦牛影子的位置,一折中,少妇的影子可以移到我影子的位置,一波一折,易形幻影,正如无常世间,六道轮回,这就是圣湖的启示吗?“唵嘛呢叭咪吽”一定就是。

  领略和体会羊卓雍措,为自己阅读这样的景致找到了一条路径,让圣湖的故事像游物一样从湖中游过,静静的圣湖在自己的心中就生动了起来。纳木措,在这里转湖一圈可消除一年之灾,羊年转湖一圈,可抵得上平常日的十三圈。还是纳木措湖边有一道鬼门关,说是做过缺德亏心事的人,不管胖瘦一定过不了这个关。

  隐在大山深处的湖,如大宅深院中闺秀,表面平平静静,可她的一颦一笑都关系着大宅的气象,只有与闺秀成了密友,你才能真正了解这座大院。见闺秀要过几道关,拜谒纳木措,自然也得过几道关:翻高山,穿峡谷,有可能还会遇到六月飞雪,要越过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我做了充分了准备,租羽绒服,带氧气,心想保护好皮囊,养好精、气、神,才能立定纳木措岸边邀来念青唐古拉山常年不化的积雪寒气,逼走那几十年沉在身子骨中的庸懒暖气,吸取冰心寒气,浸出几分仙风道骨,去媚离俗。

  见我用心准备,昨天有些高原反应的朋友,动摇了信心,决定放弃了与纳木措的亲近之缘。他的决定,让我有点愧疚,完全因为我的谨慎,无意间渲染了旅途的艰难。看看这位友人,想想转山转湖,一路朝圣的人,生命在他们诠释中差异太大了。朝圣者为了求得来世,可以舍得当下一切,当然也包括这命,而这位朋友呢?我呢?把生命捏在自己的手上。长在自己身上的这双手又能有多少力量让人信服,他拿捏起自己的生命吗?真不如把生命交给神佛,神佛起码有许多的信众,这些信众会把她举到头顶,把命交给她比自己拿捏着稳当多了。

  我们随着车子到了那根拉山口,为了看风景,在这里我们要停留二十分钟。我穿上厚厚的羽绒服,让自己增加几分厚实,深深地吸了几口氧气,添几缕底气,背上相机,朝着那块刻着那根拉山5190米的石碑走去。石碑前人挤着人,都是为了在这个数字面前留个影,证明着自己脚下的高度。有没有这个必要呢?上山的人总要下山的,就是上了珠峰,回到山下,又只是山下的高度,事实确实如是,但这毕竟是自己的一次经历,留下一张照片,也许在心中就留有一定的高度,没有什么不好。

  山垭口,有着共同的特点,风在不停地吹。家乡福建人就会在垭口种上树,让这些树赋上风的姓氏,叫做风水树。西藏各垭口则安奉着玛尼堆,风马旗,藏区人说风吹旗动,哗啦啦地都在诵经,如是,这垭口就是这块大地的诵经口。“唵嘛呢叭咪吽”,纳木措就在山脚下,念青唐古拉山就在湖岸,不化的积雪与白云相接,很远很远的风景就在眼前,是不是有些容易了,情景让我失语,只在心中在不停地呼唤:念青唐古拉,纳木错,念青唐古拉,纳木措。

  湖边热闹着,马队、牦牛、卖珠宝、卖小吃、着盛装拍照,忙得跟市场一样。神秘、尊严被放到心中,身体凑合着热闹,穿过人群,走到人稀的地方,不需要再看风景,感观已经沉醉,把骑在牦牛背上拍照的小姑娘当作小仙姑,把牵马寻客的马倌当作勇士,摇摇晃晃的目光觉得纳木措满湖光彩,念青唐古拉的雪峰豪光闪闪,稍远的独行者就是转着经筒的转湖人。“唵嘛呢叭咪吽”,我不可醉景,对明澈圣湖就得明心相许,要像湖边浅水下的小石一样,一切亮在水中,历历可见。我想弯腰拾取一块石头,被身边的一位大姐劝住,“纳木措,海拔4178米,这里的水来自雪山,一定冰凉透骨,你还是小心点,不要去触及。”是的,圣湖居天物,我怎么能动念呢?就是这水不寒也不该有此念头。我没有转湖,也没去试闯鬼门关,因为纳木措和诸圣湖一样,以镜的姿态平展展地呈现在所有众生面前,微波轻送着佛家哲理,“心即佛,佛即心。”众生只能靠自己普度。湖只会见证着众生因果历程。转湖消灾,在湖看来,是在增长他心中的正念,转着转着正念感强了,妄想渐消,口有遮拦,积德行善,如是能不消灾吗?我看着纳木措,心持这面镜,静静地离开了她。
就在回程的途中,见到了远方有巨风卷着暴雨;遇到雪花在车窗前飘飘洒洒,心想只有执着那颗恒常心的人,才能经得起这多变环境的考验。

  青海湖,文成公主的泪水汇聚而成的;青海湖,仓央嘉措突然消失的地方;青海湖,碧波鱼欢的地方。我一定得去敬拜。列车在青藏线行驶,成了一枚移动的鼠标,沿着铁轨爬行,点开一路的风景,念青唐古拉山、长江源头、可可西里无人区,等等。景观纷至沓来。自然美景再加与车中一位当地人的乐聊,让景观有了故事,虽说他讲述的是自己的亲历,也就是这块土地的亲历。猎人被狼群围攻,智勇脱险;狼群追赶藏羚羊,总是徒劳一场;小贩收购兽皮,捞了第一桶金,成了大厂长;有人结伙偷盗青海湖中的鱼,险遭报应,许多细节可以省略,因为我见到这里的风景就是那样干净,肉体、鲜血入土都会化作水流和泥土,一切善恶,交给岁月,自有因果。

  青海湖岸,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我把目光一放一收,知道这只能读个气势。在藏民宅院门前那株独自开放的向日葵前,可以细读到那种独尊独爱的生命,敬重与怜爱同时而生。可这满地金黄,一望无垠,面对这情景,伟大者滋长野心,立马横刀,驰骋天下,飘逸者暗思,走到深入,一隐踪迹。

  就在这些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中间,辟出一条条开往青海湖边的通道,道口插着一块牌子,收费通过。这是通往青海湖的便道,也是这块地经营者创收的便道。走吧,便捷没什么不好,青海湖不就还记载着仓央嘉措在这里失踪吗?有的说是清朝庙堂暗示放生;有的说是解押官差偷偷解放;有的说是跳湖不见;有的说是被当地信众解救了。总之仓央嘉措在这里也有着许多道路可以通往他结缘深深的阿拉善,我们选条便道不是创举。

  我不是不再留恋湖上的风光,而是仓央嘉措的行踪之谜至今依然迷人,迷得让我幻知幻觉。我终于掬一捧水,濯洗自己的脸,清醒回记起关于仓央嘉措后来的记载。飞鸟含草、猛禽遗肉、度母解难,让他在瘟疫、饥饿、追捕等劫难中,次次呈祥。这些记载确实有着许多神话色彩,但这些神话都有着劫难呈祥的美好愿望,有什么不好,哪怕就是一分祈求,也是美好的。青海湖,文成公主泪聚;青海湖,仓央嘉措成迷的地方;青海湖,消灾化难的圣湖。我读湖时更喜欢这些文字。总觉得这些比起,“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湖面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湖面海拔为3260米”等文字显得更有灵性。

  留有传说,说有故事,弥漫着神秘气息的湖,不必探测她的深度,她与历史一样深邃;不要测算她的蓄水量,每一滴水就是一个世界,这就是圣湖。

  圣湖不必一碧万顷,更不必有画舫脂粉,圣湖是灵魂和肉身都一样能被净化的天池。

  寺 院

  “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又登三宝殿,我有事吗?想想,是有的,一颗不安静的心能不生事吗?我把自己的情绪形态调整了一番,把心中的执事本一页页地翻过,有事,真的事。我要求得一家平安,求得智慧,求得通透圆融,能化愚痴,持正念,这是何等重要之事。心有所执,意有所求,这寺院就不再是简单供奉佛祖的殿堂,安住僧人寮房,提供诵经、礼佛、做法事、操度的精舍,成了“万德尊严”的外化,这一外化之形,她的每个元素就有了特别用意。厚墙的白色,是献给天上的“白年神”,墙抹红色,献给地上的“红年神”,窗涂黑色,则是献给地下的“黑年神”,墙上三色就把天上、人间、地下各神安奉,寺院方可晨钟祥起,暮鼓吉安。供奉“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佛祖殿堂,依然要敬献天上、人间、地下三神,依然要让他们驱邪降魔,护法护身。世间啊,难道邪魔这么猖獗吗?

  我望着寺院座座金顶,金光闪闪,普照四方,是何等的威严,我深深鞠躬。身体一鞠躬,影子也在鞠躬,在阳光下这阴影更为明显。阴影,阴影,自己遮掩光照的地方。我再扫视四周看到了寺院的阴影,看到了阴影中大堆的人群,他们不尽是朝拜人,有聊天,有拥抱,有交易,有交头结耳……我明白了,高大之躯阴影也大,有可能就在这大片的阴影里藏匿世间三界丑恶,消除这些邪魔就得有许多的护法神来帮助,这大概和威震山谷的老虎,还得有小鸟为其剔牙洁齿有着一样的道理吧。

  我把寺院比作是通往西方乐土培训基地,不知道能否说的通,然而僧人们相聚在这里诵经、作课,旨在超越生死,摆脱轮回,走向极乐世界。如是而推,基地之喻说得过去。

  进寺院的游客相当多,我也只能跟着人流顺顺流淌。人多杂乱队伍,本应是一个嘈杂的世界,可在这里总觉得还相当有序,心气依然平和,酥油灯的光焰静静地亮着,藏香味滋滋迷魂,脚下的石板铺在寺院的历史上,进来者滑向古老,出去的人走向未来,整个殿宇,肃穆庄重。

  西藏的寺院不是以宽大示容,而是以高耸见崇高,有的依山而建,层层挺拔,有的层层叠起,高高耸立,四周合围,黑色窗户如同炮楼炮眼,中间天井,又如中原城楼的瓮城,这简直就是一座城楼。从楼内层层攀高,楼梯陡峭不堪,那根圆木的扶手被上下楼的人蹭得发出幽光。寺院各楼都安奉有佛龛神位,有的佛龛前有僧人端坐诵经,诵经的空间也如安奉佛偶龛位设计,一个拱形门洞,只容一个僧人端坐,若不小心,也会把这僧人当作供奉的偶身。寺院里紧凑得有点压抑,大概身体抑制,会让思想飞翔。在许多文人的描述中,看到了西藏的青朴山上有着许多参悟者的洞窟,且这些洞窟就是这样狭小,有的得到正悟把洞口一封,这小洞窟成了一身骨头的归宿地,灵魂的出发站。这座山就是西藏第一寺桑耶寺的后山,山上还留有莲花生大士洞中修行印在石壁的沉影,还有人拍到莲花生大士男女双修的沉影图。叹息六根缘浅,无法身临其境,可我思绪追随文气同行,穿行在个个狭小的洞窟前,千年的寒气,当下的阳光,乍暖乍寒,萌发了许多想法。庭院大只清一室,一窟小能清四野。西藏修行者身居狭小之窟,而洞外四面明朗,洁净八方,才留有诸多的神山圣湖。中原有许多私宅园林,可遗下的尽是闺怨长叹,脂染廊杆,泪滴荷蓬,偌大庭院修来什么?温床上能有的只是春梦。简单、简单到心中只有一念,这便是修行。

  我到西藏第一个参拜的是扎什布伦寺,西藏一路,阅读一路,读雪山读来洁白的眼底,读圣湖读来清澈的泪光,读寺院读来千篇知识。扎什布伦寺,历代班禅的驻锡地。班禅、喇嘛同出一派,转世活佛相互为师,传承他们的地位教义。有了知识引导,寺院中每块铺路石都能踩出故事。这里既是学校又是寺院,能选入这里学习的小僧人是件福满一家光耀门庭的大事;这里僧人每进一级要考核辩经,寺院中那个高高立着玛尼杆大堂就是辩经堂。听说这里的僧人为了唱好经也得练声,一些小沙弥为了练好声音,让舌头转得活脱,每天早上要去舔那冰冷的门槛。一个个故事都告诉我生存不难,修行真难,今生不苦,来世更苦。
走过一个个殿宇,瞻仰着供奉在这里诸佛,我喜欢把目光举向天空,喜欢把自己心情放飞,我的目光顺着殿宇的金顶邀过白云,绕着玛尼杆寻找着伏藏大师。他们说玛尼杆上的飘飘黑丝全是败者的毛发,这玛尼杆也是一杆胜者的旗杆。听到这话时,我有些心悸,是真的吗?佛家来西藏战的该是邪魔,这些毛发该只是一种现实化的东西,邪魔会留下毛发吧,应该也只是世用常理去揣摩佛家世界。

  我把这一切当作想象世界,有佛就有魔,有神就有鬼,这战争是无处不有的。我为自己找到了自圆其说的答案,心里佛国更加贴近,怪不得慈悲为怀的佛国有许多发怒金刚,怪不得一直驾驶慈航的观世音菩萨有千面千手,怪不得总是娃娃脸的莲花生大士,也有许多发怒变形的偶身。佛有千面,只为是应对世间万恶;人有百态,有可能就是心魔作祟,一个人的战争尚不平息,大千的世界的战争哪能平息。地藏王菩萨如今还在地狱中,救渡着许多亡灵。高高的玛尼杆,立地指天,如慈航的桅杆,引领着慈悲心驰向天国。

  大昭寺,一道金光从空而降,落入水中,叮咚一声,声隐波平,然而松赞干布下了决心要填湖建寺,因为这是文成公主祈愿后抛出的金钗,是天意的落地,能改变吗?湖填平了,大昭寺建起来了,且成了藏区信徒的心中圣地。八廓街处处僧人行走,那手中的转经筒转个不停,仿佛整个八廓街都在转动,接踵而来的匍匐朝圣者,让我觉得离地的心悬浮着,我深深地吸着这里的气息,让自己安静下来。走到大昭寺的门口,见一排排朝圣者整齐地匍匐寺院门外,不知道他们是在等待着什么,还是就这样朝拜,我没有多问,也不必多问,总之虔诚之心已晒在了阳光下,晒在了我的视野里。

  我借来他们那份虔诚之心,轻轻地从他们身边走过,进入了大昭寺。寺院都如同北京的四合院,中间总有一个接着天光甘露的大天井,扎什布伦寺有,大昭寺也有,或许别的也有,这个天井还充当着他们辩经,集会的大堂。转吧,转山转水转佛塔,寺在转、八廓街在转、整个西藏在转,整个人生在轮回,我能不转吗?一楼转到二楼,再转到三楼,参拜尊尊佛身,赞礼个个僧人,最让我敬拜是那些修建大昭寺建功者的龛位,这里有最卑微民工,有拉土填湖的牦牛、绵羊,还有那些工匠……天下大同,一切皆有佛性,我身心合一,鞠躬再鞠躬。让我欣喜的是这里供奉着文成公主带去的释加牟尼佛12岁等身像。“唵嘛呢叭咪吽”,一切皆缘,据说这尊身像本供在小昭寺,因时势变革中移到这里,一居落户,这里成了佛的选择。

  我在大昭寺顶上看着布达拉宫,看着八廓街,又想起了仓央嘉措,仿佛悟到可爱的历史不在于征服,而在于多情多义。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多情多义,文成公主对这方人多情多多义,仓央嘉措对门隅的小情人多情多义,对八廓街的酒楼卓玛多情多义,藏区信众对他的多情多义,才让这块土地让人向往永久。有人说菩萨是觉而有情,那么,佛应该是觉而大情义,对山水、对众生充满大爱的觉悟,“唵嘛呢叭咪吽”。

  拉萨的人让我信服和敬爱,布达拉宫心中永远的崇高,他们永远捍卫着布达拉宫的地位。站在布达拉宫上可以俯瞰全城,所有的高楼永远昂着头敬仰着这一神圣的高度。沿着石阶慢慢而上,在阳光下觉得自己也在闪闪发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到这金光闪闪布达拉宫能不发光吗?

  我不急着进门,我要在一拔拔拾级而上的人头中找找当年这里的生活情景图,送水,送粮,送柴的人有没有转世为如今的游客,那些戴墨镜撑着遮阳伞一定不是,那些举着相机拍个不停的一定也不是,那些说说笑笑更不是。那些送水送粮的人也许都修成僧人,修成让人敬重的喇嘛,或许修成充满智慧的达人。我无法找到他们的身影,但我想只要这条路在,他们都一直行走在这上面,他们的故事会如同风霜雨雪适时来到在这里。

  进了宫门,一层层地拜谒,浓浓的藏香味,盏盏的酥油灯,我嗅到,看到历史在这里走过痕迹。几世达赖喇嘛的灵塔,铸下一个个捍动不了的权威,镶嵌在灵塔之上的宝石,闪耀着信仰的光芒。政权加上信仰那将可与雪山比固实,与雅鲁藏布江比长流,布达拉宫的高墙正牢固地坚守着这两样法宝。多少的兵刃在这里放下屠刀,多少的枪械在这里成了鸣炮赞礼。那块“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的牌位供出了多少皇帝的和颜悦色。178米的高度,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度,13层的构架,建造出多少的功用。顶层,达赖喇嘛居所与处理事务地方,整个藏区的心脏,这里轻轻一咳,就是一声惊雷;这里经声一起便是满城梵音。

  走过布达拉宫,不敢轻松,这里每一步都得小心地走,这里容不得轻慢与出格,就是仓央嘉措也觉得自己在这里是一只笼中的鸟,走出布达拉宫也总是易装偷偷地溜出。高高托起的神威,也牢牢锁住那些在野之心,好在有的人天生威仪天下,享受这一切;有的人飘逸四方,行走在山水间,有的人忙忙碌碌求名求利,各有追求。大乘佛教要普度众生,小乘佛教自己静修,各得其所。

  我走出布达拉宫,又见阳光熙和,人流熙攘,龙王潭公园热闹非凡,锣鼓声声不绝于耳,原来今正是雪顿节的第一天,正演着藏戏,我挤上前去才看须臾,同行催着要走,怕跟不上队伍,为了同流只好舍弃。但我没有遗憾,人的一生又能经历多少,又能看到多少,今天能遇到这佛、神、人同娱同庆的雪顿节,算是有缘人,能进布达拉宫足以回味一生。

  丧 葬

  杰西仁波切说到:“计划未来就像在干枯的深溪里钓鱼,再怎么努力都不合你意。还是放下一切计谋野心吧!如果你要思考些什么的话,请想想飘浮不定的死期……”世事无常,死离每个人并不遥远,只是一步之间,是每个人都得面对的。可我们多少人谈死色变,这个字成了禁忌。然而真正有觉悟的人是把握当下,好好活着,只有活好,修好,才能好死,这是多积极的人生啊!有信仰的就敢于直面,把生当作是为死准备着,把死当作驿站,让人生之路无限延长,多么有趣的事。

  我敬畏为灵魂而生死的人。生,守着千年的誓言,持一念而活;死,放下一切,视死如归,把血肉之躯视作一副皮囊,不要也罢,求得灵魂高飞。怎么处理这副皮囊,他们的要求就是清除得干干净净,不要成为生命飞翔的包袱。一把火点燃,一切化作灰烬,灵魂如一缕青烟直上云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多美的意境。一把冰冷大刀,一生的业障被一刀刀剥离,一刀刀剔下,让神鸟食尽一生的荣耀和羞愧,灵魂朝着耀眼的阳光飞去,这又是多么美丽的壮行。人源于水,回归于水,赤身而来,赤身而去,世间多少荣华富贵付之水流,让鱼儿食尽渗透欲望的肉体,灵魂啊!顺着岸边天梯上岸去寻找自己的归宿,这又是在多么柔美的漂行。说什么入土为安,可谁知一个土坑,把人埋得实实在在,透不气,让灵魂找不到归路,永不轮回,这是多可怕的事。西藏的丧葬虽有火葬、天葬、水葬、土葬,但采取什么葬法,不一定由得死者的选择。还取于他们身前所做准备,那也就是他们的身份、德性、财力、死法成了他们决定丧葬形式的筹码。

  “ 默默地向你挥挥手,告别我们轮回的缘分,应召而来天的神鹰,请你带走我一生的荣耀。”这是歌唱家亚东唱给天葬的颂歌。我看到天葬台时,这里的一切也才从昨夜的梦里醒来,阳光才睁开眼,还没打起精神,天葬台还睡在铁色的山岗上,高高的玛尼杆,飘扬的经幡见证着这里的安详与自在。我无缘亲临目睹那肃穆的一幕幕,但有幸聆听着全程经过。白布裹尸,送到路口,押尸者送到天葬台,天葬师点燃桑烟,恭请空行母,招来神鹰,祭祀诸神,僧人祈祷,刀解尸体,辨质喂鹰,若好皮留作唐卡,不干净的五腑内脏不喂神鸟,带给藏医研究。“唵嘛呢叭咪吽”多负责的态度,对生负责,对死负责,对神负责,对神鸟负责。天空明朗,雪山洁白,草碧连天,生的干净,死得干净,葬得干净。我又想起亚东的歌唱“多么美妙神奇的时光,死亡在消失,生命已经飞翔在远去的翅膀上,如此安宁,如此安详。”只有这歌声适合此境,适合我的心情。

  看着河边涯上的一条条天梯图案,我不解这是什么。导游成了导师,她说:这是水葬的见证,画有多少的梯子,就说明这里葬过多少人,一条梯子一个人,让每个亡灵都能顺梯子爬向天堂。我喜欢这瞻前顾后照应着人生的思维,那不是简单入土为安,葬后还得考虑灵魂归路。人生路漫漫,生前有前缘,死后有来生,只有他们想的如此周全。

  夕阳西下,时间已经八点多,车子逐水而行,山谷阳光退隐,碧草黛色,一天的轮回就要进入了夜境。我也感觉有些累了,跟许多人一样眯上眼,做片刻的休息。

结束语
 
  我还会再去西藏,但不知是哪一年,我把家乡天上的白云,当作是我从西藏天空带回,把大树当作玛尼杆的移植,把一树树绿叶当作经幡。“唵嘛呢叭咪吽”我还要去西藏,那是我的佛堂。

2013、10、3日于听月轩

作者:甘代寿(禾源)福建省屏南县方志委办公室
信箱:heyuan_999@163.com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一无
秀才


注册时间: 2013-03-20
帖子: 576
来自: 中国
一无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3-10-28 09:59:15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一篇美文。写生写死,一个净字。
_________________
名心退尽道心生,如梦如仙句偶成。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

———清 张问陶



http://www.yizitong.org/weblog.php?w=397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博客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William Zhou周道模
探花


注册时间: 2007-06-10
帖子: 3950
来自: 中国四川广汉
William Zhou周道模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3-11-05 10:17:07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先读第一篇。抒情的笔调,悠缓的叙述,描画出藏区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灵魂的歌唱.
周道模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博客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一无
秀才


注册时间: 2013-03-20
帖子: 576
来自: 中国
一无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3-11-18 09:55:27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依啦依呀,依啦依呀,我看见大雪漫过灵岩,看见雪花飞舞,飘落心中是格桑花瓣。 ”

又读。如诗的美文。
_________________
名心退尽道心生,如梦如仙句偶成。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

———清 张问陶



http://www.yizitong.org/weblog.php?w=397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博客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William Zhou周道模
探花


注册时间: 2007-06-10
帖子: 3950
来自: 中国四川广汉
William Zhou周道模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3-12-09 18:15:12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今读第二篇,唤醒了两次去青海湖的记忆。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灵魂的歌唱.
周道模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博客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