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评论鉴赏 Reviews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闲侃唐诗 - 黄鹤楼上比骑驴(转载)
qinghongh
榜眼


注册时间: 2007-10-14
帖子: 4110

qinghongh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2-11-09 10:34:28    发表主题: 闲侃唐诗 - 黄鹤楼上比骑驴(转载) 引用并回复

闲侃唐诗 - 黄鹤楼上比骑驴(转载)

文/曹雪葵

唐诗三百首》里谁骑驴的次数最多?自然是杜老,共骑了十三次。谁骑得最少?李白,只有一次。为啥涅?估计是酗酒的缘故,醉醺醺地,容易从驴背上摔下来。不过李白这次骑驴倒是有缘故的:他吧,看到人家崔颢那首《黄鹤楼》驴骑得好,众人赞不绝口,心里不服啊。其实李白这个人是属于想得开的那种,穷得一文不名时,还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看,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多么潇洒!但就是诗词上绝不让人,一听别人说谁谁诗写得好,心里就别扭。别扭咋办涅?他就要跟崔颢比比。你丫不是能骑驴吗,俺就来个是骡子是马拉出来跟你遛遛。不像咱现今的人,玩儿嘴皮子行,就是不敢亮剑。

话说这李白可就登上黄鹤楼了。比现在的好玩儿,现在的新黄鹤楼是比古代的高大了,美观了,却没有古代的视野,满眼都是高楼大厦,高压电线杆子,毫无韵味,站上面只能用键盘回车,写梨花体。古代就不一样了,一眼望去,江湖千里,怎一个诗兴大发了得!登楼四看,崔颢的那首诗还贴在那儿呢,李白靠近了细读: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介首诗其实表演滴不是真正的骑驴,而是律诗和古诗混合的手法。上半截只跟“黄鹤”较劲儿,是古诗的笔法,完全不合律;下半截则即景生情,抒发感叹,但上下浑然一体,就像一块远古的璞玉,略加雕琢,玉手轻抚,而不伤其鬼斧天工的元神。写诗最怕刻意雕琢,就算你流畅,通顺,典雅,无痕,但你得不到自然的神韵,“自然”二字是可望而不可求的。简言之,崔颢写这首诗是撞了大运了,被鬼使神差了。先看诗的上半截: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连着重复三次“黄鹤”,可你不觉得它累赘:四句诗硬是拉着读者穿越回古代,站在楼下仰望那仙人坐在黄鹤的后背上,滑行,起飞,爬高儿,然后变成了一个小黑点儿,渺渺而去... 笔墨古穆浩远,牵人遐思。看的人这才想起登楼,还有啥用啊?黄鹤没了。那就远眺吧,这一眺,下半截诗出来了: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看到啥了,换了人间!树还是那树,洲还是那洲,但已经过了千年。沧桑不改,改了的只是人生,真所谓“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而写诗的崔颢又是位过客,今番楼上思古,明日俺在何方?最后那个“愁”字,不是写出来的,是诗写到这个地步,自己蹦出来的。俺网上遍看今人学诗,还炼字哪,炼哪炼,结果正确的汉字,反而都出现在错误的地方。呵呵

李白何人也?大诗人是也。能看不出来?这首诗是可遇不可求啊。几次举笔,又都沉重地放了下来。自己心里无奈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要是跟他丫硬磕,非完败不可。” 一恼就上了句D文:Heute ist nicht mein Tag! 转身下楼走了。

其实论整体功力,崔颢远不是李白的层次,估计一生总共也就写过百八十首诗,流传下来的不过四十二首。但这首《黄鹤楼》,却名列唐人骑驴的极品,是《唐诗三百首》七律栏目的第一首!老天还是公平的,你李白是全能冠军,就让崔颢得个单项冠军吧。

其实俺觉得吧,还是把七律单项冠军给了杜老才叫名至实归,你不能光看一次的表现,要看一生的骑驴技术如何。杜老的七律,一是成系列,二时遵法律,不算七律长城,也得算泰山。崔颢的算啥,一辈子就骑了一次驴,而且上半截无法无天,全不合律!《唐诗三百首》的作者,就是那个穿着“蘅塘退士”马甲的孙洙,也太麻痹大意了:当初就完全可以用上半截不合律为由,把崔颢的《黄鹤楼》赶到七言栏目里头去。唉。

再回过头来说李白,下楼之后,心中这个悲催啊,走到码头,买了张一等舱船票,沿江东下,直奔金陵。滚滚长江,一路上说不尽的月落猿啼,枫林渔火,不日抵达。一下船径奔凤凰山而去,这么急呀?原来山顶上有座凤凰台,他正是要登台赋诗,与那个崔颢争个高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这样写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无疑,李白犯了个大忌:为诗而诗,而不是胸有块垒,自然迸发。介首诗只有一句是李白的本色,就是“三山半落青天外”这句,气势夺人!李白的诗常带一缕仙气,时而参杂些许侠气。这句诗里,他把天地变小,就能看到山到了天的外面了。而他自己再回到天地之间时,那三山落到天外的部分就看不到了,看这笔力。这首诗一改他狂放不羁的作风,略嫌拘谨,再加上崔颢那首《黄鹤楼》百年不遇地撞上了鬼斧神工,如此相比,其实略差一筹。满清的纪昀褒贬说:“气魄远逊崔诗”,其实他木全说对:应该是“浑脱自然远逊崔诗”,为啥涅?因为他为诗而诗了,雕琢了。另外李白这首诗还参杂了时事,有政论的性质,也降低了韵味。其实李白选择凤凰台有个寓意,就是暗指当时的政府不重用济世之才,所以招不来凤凰,而造成“凤去台空”的窘境。结尾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实为政论言语,否则大老远的,扯上长安干啥?因为浮云蔽日,人看不见长安,长安也看不见云外边的人,长安不就是政府么?那么从这个内涵来推断李白写作的背景,估计应在贬谪失意的时间段儿里。

话说李白赶潮流,也玩儿了一次穿越,来到了现代。上网一查,啥?《唐诗三百首》里把崔颢的《黄鹤楼》放到七律栏目之首?再往下看,更不得了,自己的《登金陵凤凰台》还排在后面,而且这还是他唯一一首进入七律栏目的诗!而老杜居然有十三首入围。郁闷哪,不由地在键盘上敲啊敲:抽刀断水水更流,抽刀断水水更流... 突然,他举起键盘对着液晶屏幕砍了下去,咔嚓...


转自万维网:http://bbs.creaders.net/tea/bbsviewer.php?trd_id=791115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金金
进士出身


注册时间: 2007-02-08
帖子: 2035
来自: 山东济宁
金金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2-11-09 16:51:20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时候,李白早就很有钱了
_________________
http://blog.sina.com.cn/shirenjinjin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博客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山城子
榜眼


注册时间: 2007-05-23
帖子: 4771
来自: 中国贵州
山城子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2-11-15 11:23:52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有趣味!!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博客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评论鉴赏 Reviews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