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5-05 帖子: 319
老山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2-01-31 16:10:22 发表主题: 漫谈格律诗的吟诵 |
|
|
漫谈格律诗的吟诵
中华吟诵,自古以来是中国学子文人学习、鉴赏和创作古典文学作品的传统方法,它有几千年的历史,有千千万万的腔调,显示出它的丰富性和多样多样性。然而它是否有可共同遵守的法则呢?答案是肯定的。吟诵也像诗词创作一样,是有法则可依的。这种法则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有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由自在到自觉的过程。
1500年前,南朝人沈约提出了声律论,认为创作韵文和诗应该宫羽相变,低昂互节;前有浮声,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这就是说在创作中要把高低轻重不同的字音相互间隔运用,使音节错综和谐。对诗词创作的要求是这样,其实,对诗词吟诵的要求也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吟诵和创作是同一个过程,古人是通过吟诵来创作诗词的。诗词是听觉的时间艺术,“前有浮声,后须切响” “低昂互节”“轻重悉异”是通过吟诵才能发现的。
沈约提出的声律论,为后来近体诗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近体诗那一套平仄相间、相对、相粘和隔句押韵、两联对杖的格律要求,是通过长期的摸索后,对不同声调的汉字音节进行音乐化组合的最完美的模式,它使传统诗词具有音乐美的鲜明特点。近体诗所遵循的格律,既是创作近体诗的法则,也是吟诵近体诗的法则,我们吟诵近体诗时,就要遵守它的格律要求,才能展示它的声韵美,即音乐美。
根据近体诗的格律要求,我们在吟诵近体诗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平长仄短。
汉字是有四声的,在声波图上可明显的看到,这四种不同的声调有不同的调值,它们发声的高低、走向各不相同,有的是由低到高,比如“阴平”和“阳平”这类的平声字,其音高都上升到最高度5,是高音部的上扬音调,称为“扬调”(阴平的发声走向本来是5-5,但在它前面的字只要不是阴平,那么它就成为上扬音调了);有的则是由高到低,比如“上声”和“去声” 这类的仄声字,其音高都下行到低度1,是低音部的下抑声调,称为“抑调”(上声的发声走向本来是2-1-4,但在口语中因语流的音变,在很多情况下没有读出那个尾巴4,最后还是下行到最低度1为止,成为2-1-1,所以属于抑调)。可见,汉字平仄声的对比,实际上就是“高音”与“低音”的对比,“上扬”与“下抑”的对比。在吟诵时,我们把平声字拉得长一些,把仄声字读得短一些(即“平长仄短”),就是为了加强这种高低、扬抑的对比效果,使格律诗“平仄间出”的字音组合表现出“低昂互节”“轻重悉异”的节奏美和旋律美。
2、同声相异。
在一首格律诗中,节奏点上的字都有一定的数量,比如一首七绝,其中平仄声字各为6 个字(不包括白脚和韵脚字)。“同声相异”是指同为平声或同为仄声的那6个字,在行腔运调上有所差异,特别是平声音步节奏点上的字。比如: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七律中的“山”、“云”、“人”、 车”、“林”、“于”,它们都是节奏点上的平声字。根据“二、四、六分明”和“平长仄短”的要求,都必须拖长声音吟,这里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拖腔雷同,毫无差别,单调乏味,很难听。
“同声相异”要求这些字在拖腔上要有差别。我们湖南人吟诵时很注意把它区别开,办法很简单,就是先把字的本音吐出来,然后向不同的方向拖,有的作延长音拖(如5-5),有的作上波音拖(如5-6),有的作下波音拖(如5-3),不同的平声字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拖。这样一来,平声字的拖腔就避免了雷同单调,而呈现出高低起伏的节奏美感和旋律美感。
3、突出韵声
韵相当于音乐曲调中的“主音”,在传统诗词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把分散的音节整体化,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它还给诗词带来“同声相应”和“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加强诗词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所以,在吟诵时特别要重视韵的表现,吟出韵味来。
如何表现韵?近体诗是隔句平声韵,但它应和其它二、四、六位置上的平声字的吟诵有所区别。通常的方法是:① 增加时值,比其它的平声字吟得长一些;② 加大音量,比其它的平声字吟得响亮一些;③为了加强韵的感情色彩,在拖音中可添入“呀”“啊”“哟” 之类的感叹词。如此吟诵,方可突出韵的 “主音”地位,使人能感到韵的到来。韵的到来标志着语音进行到此的完整性,也标志着这一段落语意的完整性。古代的书即使没有标句号,也能听出来这是一个完整的意义段。
韵母相同的声音才叫韵,才有韵的感觉。有的汉字是多音,还有古读和今读的不同,为了体现“同声相应”的效果,吟诵时应有选择。比如“斜”在杜牧的绝句《山行》中,在韩翃的绝句《寒食》中,不读xié,应读xiā,才会与诗中的“家”“花”同韵。在吟诵时不同的读音,效果就是不同。如果用xié吟,感觉不到前后的呼应,如果用xiā吟就出现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
近体诗的吟诵总的说来是按格律吟诵,古体诗无“平仄间出”的格律要求,吟诵时应体现语意的节奏,韵字的吟诵可参照近体诗的吟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