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12-08 帖子: 2
东汉末年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0-12-08 00:26:16 发表主题: 国外名校课程视频风靡网络 可能冲击我国教育观 |
|
|
□记者王灿吴战朝 通讯员郭亦非
声音
“当哈佛、耶鲁将最受欢迎的课程主动放到互联网上时,我上学期却有一门课的老师连电子版讲义都不愿拷贝给我们……”
——一名中国学生语
“我很欣赏他们的风格,我也想实践这样的风格,但目前还行不通,条条框框太多……”
——一名中国老师语
阅/读/提/示
不必考试,不用花钱,不需占座就能与全球最顶尖的学生一道,聆听麻省、剑桥、哈佛等世界名校的名师传道授业,谈古论今?
这不是痴人说梦。
当下,各种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视频悄然走红受到中国高校学生和白领追捧。带有中文字幕的相关视频的加入,更在红火之中添了一把柴,其网络点击率已经超过了火爆一时的《百家讲坛》。不过,“外教”视频的红火,也折射出中国现行教育的尴尬。
白领加班实为“淘课”
黎保英是一名白领,崇尚自由,拒绝加班。但现在,她经常在单位待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显得特别“敬业”。
“其实我是在网上‘淘课’,自我充电。”小黎说。
小黎“淘”的,正是麻省、哈佛、耶鲁等国外名校的网络公开课。
初次接触这种课程是在一年多前。“老板让我帮他收集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瓦尔特·勒温(WalterH.G.Lewin)的讲课视频,顺便做一下翻译。”小黎说,刚开始,她听得昏昏欲睡,但很快就被这个72岁的老头吸引住了。
为了介绍钟摆的周期与吊挂物体的质量无关,勒温教授曾躺在从天花板垂下的吊索上,让自己像钟摆一样摆荡。“各位请看,这可是钟摆之母。”他在讲台上荡来荡去,然后喊道:“物理学果然不假!”教室里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
“连我这种‘物理白痴’也明白了这个原理。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原来学习也可以这么性感。”小黎说,此后,她就加入了“淘课”大军。“淘”的内容五花八门,艺术、人文、哲学、历史……
“什么东西都觉得新奇,一天不看就觉得少了点什么。www.jb86.com现在,我硬盘里已经存有3G大小的视频了!”小黎说,大学时她是“逃课族”,现在,她是“淘课族”。而且,因为她英语基础好,现在已经可以抛开字幕,随意听感兴趣的课。
学子热捧耶鲁老头
其实,在国内高校学生当中,这些视频早已开始流行。
郑大公共管理系研究生王珊最近也加入了“淘课”大军,高达22万播放次数的耶鲁哲学课《死亡》,是她接触的第一堂美国名校公开课。牛仔裤、衬衫、帆布鞋,耶鲁教授谢利·卡根(ShellyKagan)盘腿坐在桌子上侃侃而谈,轻松的氛围,深入浅出的演讲,使她一下子成了这个白胡子老头的“粉丝”。她把视频拿出来跟同寝室的人共同学习、讨论,气氛热烈。
“网上的这些视频,给了普通学生近距离接触世界名校的机会,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课程和思想,增长了见识,弥补了我们未能到名校学习的遗憾。另一方面,它也打破了全球学术教育的壁垒,将知识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郑大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新生焦碧碧说。
某高校大三学生小赵每年都要找各种理由逃很多课,有时候,他甚至搞不清楚一门课的老师是谁,但他最近也悄悄看起了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J.Sandel)的法学系列课程视频。
“课中无课,心中有课。”谈到这些视频,小赵用这8个字总结,“与其说哈佛有名师,不如说哈佛有成就名师的优秀学子;与其说哈佛有优秀学子,不如说哈佛有造就顶级学子的精神氛围。一流的大学,在于其精神,追求真理、享受奋斗的精神。”
至于中国的教育模式,他则摇摇头,“咱不说这了吧!”
点击鼠标,轻松“上”名校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就将大量课程资料传到互联网上,以便全世界的学习爱好者能够自由地分享知识、交流思想。现在,以欧美高校为主的公开课免费传播俨然成了一种时尚,分门别类的讲座录像、教学大纲、课堂笔记就这样大方地摆在各校的官网上,任人分享。而自从2006年苹果公司开发了iTunesU(U代表University,大学)学习频道,把乔治·华盛顿大学、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课程资料集中起来后,更像是开辟了一块知识自由市场,截至去年年底,iTunesU下载量已经突破1亿。
有数据显示,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的使用者中,42%是在校注册学生,43%是校外自学人士。耶鲁大学的情况也类似,校外的资源使用者占了69%。
但是,由于语言障碍,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名校的精品课程在中国却乏人问津。2004年,台湾著名学者、《魔戒》译者朱学恒启动了把这些课程译成中文的项目。今年,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VeryCD与一些美剧字幕组的合作加盟,则直接促成了当下这一波“淘课”热潮。
记者留意到,“剑桥开放课程”等已成为国内各大视频网站、下载站点的热门词汇,数百万计的点击量超过了《百家讲坛》,某网甚至专门设置了公开课频道。
这些视频中不乏在国内未被充分重视的前沿课题,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影哲学》,共4课,由辛格(Singh)教授讲授;耶鲁大学的《死亡》,共26课,由伦理学教授卡根(Kagan)主讲。这些视频赢得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有网友不无夸张地评价说:“如果不图混文凭,以后在家认真看这些视频就够了,没必要花那么多钱出国留学。”
对许多将课程开放的教授而言,他们不仅在网上声名大噪,而且有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收获,他们编写的教材销量大增,出版社也主动找他们出书。
据媒体的报道,在网上流传最广的是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公平与正义》课程,这在哈佛也是最受欢迎的课程。今年,桑德尔到复旦大学讲学,讲堂同样被挤得水泄不通。
国内高校课程上网者寥寥
事实上,如果想对社会公开课程,国内高校并不缺这个技术。一名中国学生感叹:“当哈佛、耶鲁将最受欢迎的课程主动放到网上时,我上学期却有一门课的老师,连电子版讲义都不愿拷贝给我们,这种差别太鲜明了!”
网络公开课,为什么国内高校鲜有效仿者?
其实,网友在分享国外公开课时,并没有漏掉国内名师。一个“世界名校网上大学课程”帖子收罗了数个国内名校课程网站,但这些站点或显示不存在,或只有孤零零的文字、不见老师踪影,或者更新时间还停留在2005年。
“国内老师上传的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内容一般都是‘我今天讲第几章第几节,是什么内容’,严格按照上级精神,不偏不倚。”对网上“淘课”热现象颇为关注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张俊领教授说,这样的教学录像就是一个灌输的过程,缺乏新意,没有渗透自己的观点,不精彩,无法打动听众。
一位高校老师透露,每年全国都会进行精品课程评选。按规定,参评老师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45分钟的教学录像。但这些视频只有教育网和校园网用户才能问津,挡住了一大批校外“淘课族”。另外,也有老师担心公开自己辛苦准备的资料,导致“独家秘籍”流失,因此抗拒网上讲课。
那些牛校公开课的“必杀技”
“不敢说外国大学就没有‘走过场’的课程,我简单浏览了一下,公开的课程多是选修课的内容。”张俊领说,选修课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必修课则受教学计划限制,不可能把每一个内容都讲得很精彩。“这些网上公开的课程避开了教材上的规定,选择自己所思所想来讲,一是很新颖,二是课程涵盖了老师独到的见解,容易受大家欢迎。”
已有近30年教龄的张俊领坦言,这些名师不仅是在教学,更是一种交流。“交流是双向的,更容易打动听众的心,更容易被接受。”目前我国教学多是大班授课,不便于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
张俊领说,目前由于各个高校资源很有限,不是每个老师都有机会走出国门进行交流。“名校网络公开课这种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应该得到很大的推广。若世界上各个高校都能如此,可以缩小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留学可以不用出国,甚至不出家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