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 
			
				|  发表于: 2010-06-25 19:35:46    发表主题: 历史厚重 |   |  
				| 
 |  
				| 不能免俗,拾人牙慧,依照民国学界“我的朋友胡适之”的习俗,给列位看官介绍:我的朋友刘改成有墉宝斋、颐华美术馆。可以品茶聊天,可以观赏书画瓷器。 但是,一般不接待生人品茶聊天。
 因为熟络,所以每每酒至微醺,便电话给他:哥哥,在哪儿呢?
 或答:在家。
 即言:打搅打搅,行不!
 那就打搅打搅呗。哥哥从不嫌弃,从不嫌烦。
 或答:出差,外地。
 一样不会放弃:那你告诉姑娘,我带几个朋友过去,借一方宝地,借一壶好茶,我们欣赏欣赏你的收藏,品品你的好茶。
 好的,马上安排,你过去吧!非常爽利,非常爽快。
 总之,只要想去,除非哥哥不在,加上店里无人,否则,无一落空,无一不成行。
 一日,几位京城来的朋友,小酌几杯之后,我带他们到刘先生的墉宝斋品茶,欣赏书画瓷器。
 落座,泡茶。
 上等的普洱,琥珀一般的茶汤,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饮茶之外,少不了香烟。
 既抽烟,则少不了烟缸。
 哥哥的风雅,雅在骨子里,无一处不雅,无一处陋俗。就是小小的烟缸,一样不俗,一样宝物。
 朋友问:这个烟缸,什么年代?
 如果没有问题,应该是明末清初的。我为之咋舌:乖乖,古董啊,烟缸都是古董!
 因为人多,一只烟缸不够,哥哥给我一个碟子,权作烟缸。
 碟子,边缘已经斑驳,很不起眼。
 听哥哥说烟缸为明末清初的物件,便问:这只碟子呢?
 碟子是清末民初的。哥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小手轻轻一托,托起几百年的历史;烟灰轻轻一掸,掸在祖先的碟子里。由于微醺,笑言评论。
 酒醒之后,回味那段戏言,感觉有些道理,我们周围,我们身边,处处有历史,处处有古迹,先祖的行踪,先祖的创造,给我们留下极为珍贵的财富,但是我们恰恰没有珍惜,没有重视,颇有点暴殄天物的意味。
 现今世界,人们对文物,对古董趋之若鹜,但是,又有几个人是真正在意文物的历史价值,在意古董的学术意义,醉翁之意不在酒,心不在焉而在马。要想富,挖古墓。盗掘祖先的墓葬,倒卖祖国的文物。湖南人有句名言:仔儿卖爷田不心疼。现在,那些良心让狗吃了的败家子卖的不是爷田,而是比爷田更为珍贵、更为难得的文物、古董。
 文物、古董,我们不仅仅要收藏、爱护,珍之,宝之,还要去研究它们,学习它们,以先祖的智慧来发展现在,以先祖的毅力、精神来鞭策、鼓励自己。
 盛世收藏,乱世黄金。
 我们今天对于文物、古董的投入,不能一心为了升值、赚钱,不能一心钻到钱眼儿里。真要到了靠倒卖文物、变卖古董过日子的时候,那可就到了山穷水尽、穷困潦倒的时候了。
 如果我们研究透了文物、古董背后的玄机,领会了先祖的智慧,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钱就真正成了阿堵物、孔方兄,不在话下,小钱一个,小菜一碟。
 所以,多次到哥哥的墉宝斋、颐华美术馆,面对琳琅满目的字画、瓷器,羡慕不已,敬仰不止,不住赞叹:博大,丰富!
 当然,我本俗人,趁哥哥高兴,还有装疯卖傻,从哥哥处也讨换了不少宝物。
 现在想来,不知哥哥心疼不?不知哥哥讨厌不?
 有机会,有闲暇,还要到哥哥那里学习、熏陶,脱掉俗气,涵养风雅。
 录此以志。
 
 
 2010年6月26日办公室11:15
 |  | 
	
		| 返页首 |  | 
	
		|  |  | 
	
		|  | 
	
		| 吟啸徐行 举人
 
 
 注册时间: 2008-05-03
 帖子: 1336
 来自: 中国安徽
 吟啸徐行北美枫文集
 | 
			
				|  发表于: 2010-06-26 18:59:15    发表主题: |   |  
				| 
 |  
				| 虽然古朴了些,但多幽默机智,多有品位. _________________
 彰显自我爱好,弘扬民族文化,追求诗意生活.
 |  | 
	
		| 返页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