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琴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3-13 帖子: 132 来自: 安徽 王晓琴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0-02-09 23:21:56 发表主题: 有一种宁静,围进你的内心 |
|
|
有一种宁静,围进你的内心
——读《诗刊》09年12期“诗人档案”李琦的诗
王晓琴
“有一种宁静,从外部
围进你的内心
大雪纷飞”
——李琦《我的冬天》
“有一种宁静,从外部/围进你的内心/大雪纷飞”,这是我捧读2009年12期“诗人档案”李琦二十二首诗作时的感觉!这正是冬日,深冬的日子里,你感觉到有一双温暖的手攫住了你的情感,你随她缓缓步入,轻柔中带着力量,温和中带着肃然,生活着又超脱着,冷静着又热烈着,细小着又辽远着……
或许是女性,又同有诗情?被她静静地引领,“我坐在这满坡的梨树下/周围寂静无声/一簇簇往事,梨花那般绽放/难以解释的是/我想的常常都是一些好事/泪水却如风中的花瓣/缓慢轻柔地,落了下来”(《我与梨树》)——这一刻,我的泪水真的落下来,同时代的有着生活和知识阅读的人,在经历过太多往事沧桑之后的对人生和自然的某种彻悟的感慨,像梨花一样经过芜杂而后的缤纷的清澈?难能的是,人生经历过后还有的这种以缤纷的姿态清澈的!我感到她无悔无愧于这样的清澈透明。“果然,我落下终生的笑柄/星夜兼程 我比电报还快/当爱人刚收到接站的讯息/我已奇迹一样 站在他的惊喜之中”——“‘你这送上门来的新娘’”(《第一次去襄樊》),一个诗人的率真坦诚“在诞生三顾茅庐典故的地方”,公然挑战了“城府”和端着的“内敛”。如果从正面看“城府”和“内敛”的话,那应该是以率真坦诚引发出你的情不自已的思想与思考,以轻声细语触动你内心深处的轰然鸣响,让你感到“泪水喷薄而出/是什么力量找到了我/让我感觉到了灵魂的抖动/让我想抖落一切尘埃/变成一个干净的人”——
“如此之美的声音
美得巨大空茫
我在这声音中变小
小到成为手中的蜡烛
以微弱的光亮
表达着自己的内心
小到像一只鸟
想用尽每一片羽毛的力量
去追随那歌声的光芒”(——《听童声唱赞美诗》)
我不知李琦是不是那个小县的,“那个清贫的,连炊烟都显得清瘦的地方/出过几个朴素深情的诗人”(《那个县》),但是仅仅读这二十二首诗,你就会感觉到李琦的“朴素深情”,而这种朴素和深情,是当下快餐文化下诗坛中需要倡导和引导的诗歌本真。诗歌的高贵在于灵魂的本真,没有朴素深情的本真的情愫,那么必在秋天果实背后,“还有茂盛之后的枯萎和干瘪/秋天裸露了事物的底细/有如某次意外/我和一位卸去妆容的名媛猝然面对/一瞬间怔忪,彼此深受打击”,“还有,许多重大的,被尘土覆盖/尚未露出真正的面目的事情”(《秋天是诚实的》)。经过时光的磨砺,任何曾经的粉饰都将有卸妆,唯有朴素深情不榭,为诗如此,为人更当如此!——没有朴素深情的人,何来朴素深情的诗?无论诗言志还是诗言情!“在盛产大师的时代/我选择做一个很小的诗人/小到总会被忽略或忘记……像古代那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大和小之间,我总是习惯地选择小/小如一枚用力长出甘甜的浆果/一枚含住芯芽的莲子”(《我选择做一个小诗人》)一个甘愿做小诗人的诗,一个甘愿在诗中寻找“小”的人,她的诗或许才能真正做到以小见大,透过小的事物悟出人生大的事理啊!我这么说不是说忽略大的题材,而是只有做好了士兵的人才有资格去做真正意义上的将军!一首好的诗歌,无论题材大小,都应该是也必是能够引领你读出诗歌深处的高贵品性!“这真正是宽容和息事宁人的地方/拥有人士之外的辽阔/不动声色的,浩瀚和深”(《我发现我喜欢墓地》),不难看出,这里诗人的个人感触已经变为对人性的某种回归的大视野。诗中表达的这种宽容和息事宁人,辽阔、浩瀚和深,当是经过了岁月磨难以及投枪匕首后达到的一种境界。这是为人的品性,也是为诗的品性! 就像诗人路也在评价李琦的文章中说的“这样的诗人,被她凝视过的事物和瞬间都放大了延长了,别具意味”,上升为一种“大雪洁白的宗教感”!
“我多么爱这古老的镯子
它乘着岁月的舢板
漂泊到现代
它是被放逐千年的诗人
在一片燥热中
它独守清凉
默默地闪耀尊贵的光芒”(——《纯银手镯》)
“出身平凡的手镯”“它是这样一种物质——/它就在你眼前/却让你陷入怀念”。李琦这只“外婆”送的“纯银手镯”,其实就是一首好诗应具备的“它就在你眼前/却让你陷入怀念”!是送给我们的不要忘怀中国文化生活中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首好诗的品德。诗歌,只有真正做到“独守清凉”,像“一枚含住芯芽的莲子”,于污浊中显现清新,于苦难中显现希望,于喧杂中显现宁静,于现代中显现朴素,于平凡中显现高贵,这才是我们所热爱的诗的伟大的本质和品性!
通联:安徽六安市裕安区政府办王晓琴,237000
http://blog.sina.com.cn/wxq3
wangxiaoqin3@126.com _________________ 安徽六安市裕安区政协王晓琴
邮编:237000
伊妹儿:wangxiaoqin3@126.com
安徽琴子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wxq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