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雨 秀才
注册时间: 2009-07-03 帖子: 627 来自: 中国陕西省 江南雨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9-08-13 19:05:01 发表主题: 不仅仅是怀旧:浅读江南雨组诗《乡村景物记》 |
|
|
不仅仅是怀旧
——品读江南雨组诗《乡村景物记事》
隽土/文
接触江南雨的诗歌作品纯属偶然,在诗选刊论坛,经常看到他发布作品,总体印象很不错,作品大多有着质朴和沉静的风格,语言成熟,很少看到使用特别的技巧,或者应该理解为因为主题的表达之纯透,让人忘记关注文字的表达,我的意思,也许这种无形的技巧更体现实力。许多年轻诗人才华横溢,但有时候,一些阅历的深度是绕不过去的,才华加上阅历,双重的提炼才能更蓬松地表达出纯醇绵厚的诗意。
读他的组诗《秦岭以南的故乡》的时候,就注意到他的文字里有一种较普遍性的人文关怀,也因为此,想为之写点什么,或者我内心里有着同样的情结,感觉应该支持一把这样的文字,尽管我对他本人的身份至今都仅限于他每一首作品后面的那一句附注上:旬阳县文化旅游局 姜华 邮编:725700。在诗言诗,我想诗歌本身就是最好的了解方式
江南雨的这一组《乡村景物记事》,第一眼下去,首先给人一种强烈的怀旧印象。作者把它们分了两部分发出来,是有一定用意的。第一部分侧重于思乡和怀旧之情,这也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但这并不是这组作品唯一的主题。作者的视野并没有局限于诗歌中那些零散的具体事物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朴素情感,而是有着更广泛的人文关怀,并流淌着现实主义的血液。尤其在第二部分,这种倾向更加浓厚,引人思考和反省,无论就做诗本身而言还是人文思考,都可以让人获得一种开阔的和值得借鉴的角度。
关于第一部分,倒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说的,那些景物是我们所熟悉的,老屋,古槐,祖坟,水泉,烤酒… …但作者语言的感染力非常好,质朴中透着优美,叙述风格外静如水而潜流于深处,有一种内在的逼人的力量,使得那种曾被无数人重复过过无数遍的思乡之情依旧能够将你瞬间包围。
我更乐意为第二部分多说几句。
说实话,我们今天的生活,确实受益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但生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早晚会冒出来,年龄、阅历,会让怀旧成为一个真实的无法回避的问题。石磨,黄建牛,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曾经深深影响我们生活的,也曾经是最有价值的事物,在今天许多的农村,已经或者正在成为历史,这种变化的速度如此之快,有时候会产生身体被快刀突然割去了一部分的感觉,还是时时会疼的。但我们又不得不顺应这种节奏,即使是那条承载了难忘的初恋、母亲的呼唤、父亲指点四季的手指的温情小河,那份宁静的记忆也常常只存在于片刻之间。
但是继续读下去,读到《土地庙》,你就能体味作者更深层的用意了,怀旧当然是真的,而所谓的进步究竟进步了多少?物质生活改变了,而思想却更加愚昧和落后,人们一边疯狂地破坏性地开发土地资源,同时还指望着土地爷的庇佑,这让人想起前段时间曝光的某位贪官,一边非法敛财,一边供奉佛像祈求保佑不会受到惩罚一样。这种反差,让怀旧之情的抒发具有了鞭策现实的力量。虽然这些文字在整组作品中长的比重并不大,但我更倾向于理解为作者是作为整体布局的需要,当怀念和热爱之情被激发,这个问题也就更容易被重视。
毫无疑问,作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去乡下种一块玉米》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借助一种“回归”的途径,从某个哪怕落后的物质起点,重新建设我们的精神生活,让它健康地成长,让思想飞得更高。他在诗中这样说道:
“但是我们并不在意收获
只是想让玉米的欲望
越过大雁的叫声
让一个卑微的人的思想
飞得更高 带上这些玉米
救赎那些饥饿的人”
——也许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既得利益的人常常无法回头,而他们又往往起着决定性的力量。许多事情人们并非不知道它是对的,而是不能说服自己决定是否去做。但这的确又是一种值得思考和重视的声音,今天的我们尤其需要这种声音。
至于本组诗歌的艺术构思、表现力等等专业问题,阅读过程中的感受最值得信赖,我只想说一句:作为个人情感和关注现实相融合的作品,相当成功。
2009年8月11日 _________________ 陕西姜华 |
|
返页首 |
|
|
|
|
翔之 童生
注册时间: 2009-07-20 帖子: 23
翔之北美枫文集 |
|
返页首 |
|
|
|
|
杨光 秀才
注册时间: 2006-06-01 帖子: 683
杨光北美枫文集 |
|
返页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