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陆贾的<新語>
sfiawong
秀才


注册时间: 2009-05-05
帖子: 813
来自: US/HK
sfiawong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9-06-20 23:11:42    发表主题: 陆贾的<新語> 引用并回复

陆贾(约前240-前170),楚人,汉初思想家,政治家,他早年随刘邦平定天下,口才极佳,常出使诸侯.汉高祖刘邦刚刚夺得天下,还没有从喜悦的心情中走出来,陆贾便常常在他的耳边嘮刀《诗》、《书》如何如何好,应当读一读,惹得这位出身亭长的新皇帝不耐烦了,龙顏大怒,破口大骂:老子在马背上夺得天下,读这些书干什麼。陆贾也毫不相让:你从马背上夺得天下,难道你还要在马背上治理天下吗?古代的圣贤治国那个不是“逆取而以顺守知?”如果秦始皇夺得天下后不任刑法,而是认真总结前贤的治国知道,以仁义道德行知天下,你今天还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吗?刘邦听后虽然不高兴,但却面有“惭色”。於是他下令陆贾总结秦亡汉兴以及歷史上国家兴衰的经验教训。陆贾撰成一篇便上奏一篇,史称“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陆贾的思想终於获得了高层的赞赏,他的文章也被汇编成《新语》一书。陆贾的文章被称为“新语”,说明它与当时流行的思想是不同的。

  《史记·酈生陆贾列传》记载这段君臣思想的激烈交锋,并达成“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共识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大概陆贾是以“客”知身份相随刘邦的缘故,他们知间的对话也不甚拘谨。陆贾不相信所谓赤帝子杀白帝子的神秘力量,直指汉得天下衣靠的是武力,是秦政的失误,进而指出“马上”得天下,绝不能再“马上”治天下了。而刘邦不以真命天子自命,既不否认武力夺天下的事实,也最终承认了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说明双方都是很坦诚的。这个辩论的结果对汉初统治集团的思想转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汉书·高帝纪》把陆贾着《新语》与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并论,可见这件事情在汉初歷史上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放弃“马上”治天下对汉初统治阶层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马上”治天下的思想在当时绝不仅仅左右着刘邦一个人的思维。汉初重军功,官爵合一,通过战功获得爵位再任行政官吏者比比皆是,所以史书一再强调的汉初“公卿皆军吏”、“吏多军功”的确是事实,也被出土材料所証明。想要这些人在巨大的歷史惯性推动下,放弃刀枪,更换思维,转变统治方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对於最高统治者来说,汉初又面临许多复杂的矛盾,如诸侯王的问题,六国旧贵族的问题,匈奴问题,社会残破问题等等,那个是主要的,那个是次要的,需要做出淮确的叛断。陆贾恰恰在这个问题上给最高统治阶层的决策提供了帮助。

  陆贾的思想属於儒家还是道家,学者们还有争论,我们也不必细究。从体现他思想的《新语》一书来看,其大意是指统治者要善於学习和总结歷史的经验。例如他说“善言古者合知於今,能述远者考知於近”(《术事》),这虽有些比附的味道,但却标明了他是为了现实而总结歷史的。在这部书中,陆贾反复强调道德仁义、清静无为对於统治者,对於国家的重要意义,并以秦政和歷史的经验为例証作了充份的对比说明。他还提出要“表定六艺,以重儒术”,是董仲舒知前赋予儒家思想崇高地位的第一人。我们知道,战国以来新的统治秩序在“硬件”上有了充份的发展,但在社会统治的“软件”上却有很大的缺感,其重要原因知一是指导思想有失片面,陆贾的言论对於汉初统治集团的提醒是及时的。在《至德》篇中,陆贾描绘了这样一种场景:“是以君子知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閭裡不讼於巷,老幼不愁於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无夜行知卒,乡无夜召知征,犬不夜吠,鸡不夜鸣,耆老甘味於堂,丁男耕耘於野。”这是陆贾的理想国,也给汉初统治集团描绘了一个国家建设的目标。

  钱鹤滩云:“陆贾所论,多崇俭尚静,似有啟文、景、萧、曹知治者。”(转引王利器:《新语校注·术事》)此论甚确。当然,陆贾的思想在汉初统治集团中是怎样具体贯彻实施的我们已无从考察,可是汉初统治集团的为政风格有了很大转变却是事实。如刘邦在位期间除了翦灭异姓诸侯王外,对其他各种社会势力保持了极大的忍耐、融合精神。他不再象秦始皇哪样追求绝对的“同”,而是要求在尊重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允许其他地域性的社会管理方式的存在,包括独立性很强的诸侯国。他在戎马倥傯知际,还有过多次减轻百姓负担、安定社会、除去苛法知举。临终前,刘邦推举曹参作为萧何的继任,足见他把与民休息、保持社会的安寧放在了未竟的事业知中。他的后继者孝惠、高后时期虽然政治斗争十份复杂,但在社会治理上,“君臣俱欲无为”,形成了“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穡,衣食滋殖”(《汉书·高后纪》)的局面。此后,文、景二帝遵循了这一方针,史称:“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於孝文,加知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知间,至於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书·景帝纪》)这就是歷史上着名的“文景知治”。

  哪麼汉初的几位丞相与陆贾的思想有无共识呢?我们以为是有的。《史记·萧相国世家》引太史公云:“及汉兴,衣日月知末光,(萧)何谨守管龠,因民知疾秦法,顺流与知更始。”这裡的“顺流”与陆贾的“顺守”含义一致,都是指要顺应民意,有所更张。这个思想在曹参身上表现得更为极致。他任齐国丞相九年,治用黄老术,“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后继萧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史记·曹相国世家》)。曹参原为一名武将,他决然放弃“马上”治天下的思想恐怕与高祖以来整个统治集团的思想转变不会没有关系。而这个转变的直接推动者就是陆贾。

  武力夺得政权的统治者不能够“马上”治天下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认识到这个问题重要性在汉初显然也不只是陆贾一人,但我们如果把这件事情看成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建立后知识份子与政治家知间的一次成功对话、思想家对歷史经验的一次成功总结、政治家治理社会的一次成功实践,它的歷史意义又是深刻而久远的。

象这样的例子,在《新语》中比比皆是,可以说关注秦失天下,从中引出经验教训,是陆贾《新语》的重要内容,在汉代,以秦为喻,关心治乱知道的第一人是陆贾.
_________________
有評必回應.
Love your relatives and friends when they are near you.
我的英文詩:
http://poemhunter.com/albert-wong
http://facebook.com/sfiawong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博客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荷梦
进士出身


注册时间: 2006-12-19
帖子: 2826
来自: 湖北,黄梅
荷梦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9-06-21 01:22:37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学习并长知识了!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William Zhou周道模
探花


注册时间: 2007-06-10
帖子: 3950
来自: 中国四川广汉
William Zhou周道模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9-06-29 13:18:21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学习了解古代治国理念,借古说今?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灵魂的歌唱.
周道模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博客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