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ingdao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6-05-25 帖子: 8106
hepingdao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9-03-03 18:50:08 发表主题: 遗传学家研究:世界根本不存在“孔子后裔”(图) 中评社 |
|
|
中评社香港3月4日电/对姓氏的研究,可分别从社会学和遗传学的角度来进行。在这两个领域中,姓氏的内涵差别很大。目前,社会上有不少人认可甚至津津乐道 “孔子后裔”这个概念,但在遗传学家看来,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孔子后裔”,或换一种更确切的说法:根据遗传学基本原理,当前正宗“孔子后裔”继承的孔子的遗传物质其实最少,他们最不应当姓孔;而有些目前不姓孔的人继承的孔子的遗传物质却可能更多,更应姓孔。在社会学家看来,这种说法也许是奇谈怪论,然而在遗传学家看来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严家新在《环球科学》上撰文称,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进化论,以及狂犬病毒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每个人的祖先数目都随世代增加而按几何级数递增:每个人都有父母2 人,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共4人,曾祖父母和外曾祖父母共8人……如此类推,上溯10代,应有约1000个祖先(210=1024);上溯20代(仅600年左右),就应有约100万个祖先(220≈106)。
孔子像
理论上,每个后代都有均等的机会,从这100万个祖先各继承百万分之一的遗传物质。如果上溯50代~100代呢?得到的将是天文数字。我们每个人都继承了庞大姓氏的血统,在每个人的家谱中,只要耐心地多上溯几代,几乎都能查到百家姓里所有的主要姓氏,同时沿父系和母系多上溯几代,有时甚至能查到在历史上极著名的人。
中国人的姓氏并不多,常见的100多个姓氏便囊括了近90%的汉族人口。不同程度的血缘婚姻(更不用说同姓婚姻)实际上不可避免地经常发生。
“孔子后裔”到底继承了多少孔子的血统?现代遗传学已确定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体每个细胞有46条(23对)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资讯(基因)的主要载体,每个人都只能从父母双方各获得一半的遗传物质(即23条染色体)。
我们可以反过来从某个先辈出发,来估算先辈与后代在遗传方面的数量关系。在后代中,基因减半的过程每传一代都会发生一次,所以后代继承某个特定祖先基因的数量,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按几何级数迅速递减。假定孔子的遗传物质(“孔子基因 ”)全部是特殊类型的基因(事实上,不同人的基因有99.99%都是相同的),并且没有血缘婚姻发生,那么孔子的第6代后裔就只继承了 1/64(26=64)的“孔子基因”,其余63/64都来自外姓祖先。这就是说,就个体而言,在孔子的第6代子孙的细胞中,46条染色体里最多只可能有 1条来自孔子,而其余45条都来自外姓。再往下每传一代,后代连一条孔子的染色体都没有的概率就增加一倍,即越来越多的“孔子后裔”实际上没有继承孔子的任何遗传资讯。
以此类推,就群体而言,孔子的第10代孙只继承了约千分之一 (210≈1000)的“孔子基因”,第20代孙只继承了约一百万分之一(220≈106),到目前的第80代,因280≈1024=1亿亿亿,就只继承了约1亿亿亿分之一的“孔子基因”——这个数字与0有多大区别?
虽然经女性传承的不姓孔的“孔子后裔”偶然也会与姓孔的“孔子后裔”婚配(血缘婚姻),把带出去的部分“孔子基因”又带回到姓孔的“孔子后裔”之中,但中国传统习俗强调“同姓不婚”,“孔子后裔”总是尽量选择不姓孔的婚配对象,每代基因减半的发生概率仍然较大。
遗传学上有个著名的群体遗传平衡定律:如果群体很大,个体随机婚配,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影响,则群体中各种基因类型的比率每代均保持不变。我们先假设“孔子基因”全部是与众不同的特殊基因。孔子在世时,中国实际人口约为 1000万,“孔子基因”在当时人口中所占的比率为千万分之一。现在中国人口超过13亿,是当年的130倍;按照平衡定律,“孔子基因”在现代中国人口中所占的比率仍为千万分之一,在全国13亿人口中总共应有约130人份的孔子基因。
既然80代以后的“孔子后裔”继承的孔子基因不到1/1024(1亿亿亿分之一),远低于全国人口中的平均值(1千万分之一),那么在全国人口中必然有一部分人所继承的“孔子基因”的份额高于这个平均值。这部分人只可能是通过女性传承的不姓孔的“孔子后裔”。这些不姓孔的后代之间,由于不适用“同姓不婚”的限制,可能多次交叉发生血缘婚配。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正是这部分不姓孔的人比目前姓孔的“孔子后裔”更有资格姓孔。
2,000多年前,孔子的传人孟子(非“孔子后裔”)就认识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即先辈对后世的影响经5代就基本上断绝。人们夸耀祖先往往是基于与某个显赫祖先有相同基因的假设,然而人类的遗传物质在后代个体中稀释(递减)的速度非常快,以至先辈的基因在第6代以后的某些个体中就很可能不存在了。
因此从遗传学角度来说,我们整个社会应当淡化姓氏的概念,社会学界对所谓“姓氏文化”的研究,应立足于“文化”的传承而不是荒诞的“血统论”暗示。 _________________ 为网友服务: 端茶倒水勤打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