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逍遥法道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8-16
 帖子: 54
 来自: 中国福建
 逍遥法道北美枫文集
 | 
			
				|  发表于: 2008-09-05 02:53:18    发表主题: 揭秘《三十六计》中所蕴含之另外三十六条仁计 |   |  
				| 
 |  
				| 三十六计发微 
 --------------------------------------------------------------------------------
 毒计三十六             仁计三十六
 1胜战计                 1`生占计
 …………               …………
 瞒天过海               慢添过害
 
 围魏救赵               唯伪咎昭
 
 借刀杀人               戒盗刹刃
 
 以逸待劳               医役代劳
 
 趁火打劫               沉祸搭解
 
 声东击西               绳动寂虚
 
 2敌战计                 2`帝占计
 …………               …………
 无中生有               务衷慎幽
 
 暗渡陈仓               岸堵沉舱
 
 隔岸观火               革暗贯活
 
 笑里藏刀               孝立常道
 
 李代桃僵               礼待韬将
 
 顺手牵羊               舜授潜祥
 
 3攻战计                 3`公占计
 …………               …………
 打草惊蛇               达照静舌
 
 借尸还魂               皆实幻昏
 
 调虎离山               雕护利善
 
 欲擒故纵               御侵固众
 
 抛砖引玉               袍转隐愚
 
 擒贼擒王               寝贼亲亡
 
 4混战计                 4`浑占计
 …………               …………
 釜底抽薪               腹地酬新
 
 混水摸鱼               昏随默愚
 
 金蝉脱壳               紧缠拓窍
 
 关门捉贼               官门琢贼
 
 远交近攻               援郊禁弓
 
 假道伐虢               枷盗罚过
 
 5并战计                 5`兵占计
 …………               …………
 偷梁换柱               透量还主
 
 指桑骂槐               治丧马徊
 
 假痴不颠               加持部典
 
 上屋抽梯               尚无酬蹄
 
 树上开花               疏商慨化
 
 反客为主               返恪微筑
 
 6败战计                 6`白占计
 …………               …………
 美人计                 梅仁计
 
 空城计                 恐诚计
 
 反间计                 凡间计
 
 苦肉计                 窟柔计
 
 连环计                 联欢计
 
 走为上计              昼为善计
 
 
 --------------------------------------------------------------------------------
 
 
 下略考其由:
 1、《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最后一计走为上计;而作者最后是连个名字踪迹也没留给世人,所行正是首末两计。现在留给我们的是个找不到作者的作品,也就是作者缺人,缺人是缺仁,是谓此书少仁计一偶也,独以毒计示人。此书当于暗世所作,为传绝学,不得已隐仁也,然不得其仁,则不得此计之微妙,是为作者之无畏也。
 2、作此书者必为用计高手,不自示一计以示后人,非为师之道也。其正书正缺此一计!是隐于微妙,非得其神不得见也。等闲所不得窥方见其神,是亦为一证。
 3、“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毒计阴,仁计阳,唯毒缺仁,非道也!非道,何得为上计,是亦为其证之一也。
 _________________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  | 
	
		| 返页首 |  | 
	
		|  |  | 
	
		|  | 
	
		| 逍遥法道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8-16
 帖子: 54
 来自: 中国福建
 逍遥法道北美枫文集
 | 
			
				|  发表于: 2008-09-06 00:45:22    发表主题: |   |  
				| 
 |  
				| 仁计三十六小注: 
 
 慢添过害:
 
 黄帝四经曰:“毋阳察,毋阴窃”。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又“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金刚经曰:“不住相布施,功德无量”。
 
 唯伪咎昭:
 
 晦极生明。老子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又“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庄子曰:“莫若以明”。
 
 戒盗刹刃:
 
 老子曰:“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又“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医役代劳:
 
 老子曰:“去彼取此”。孔子曰:“先之劳之,无倦”。佛陀出家化缘。
 
 沉祸搭解:
 
 老子曰:“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又“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绳动寂虚:
 
 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又“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务衷慎幽:
 
 老子曰:“微、妙、玄、通”。孔子曰:“事君尽忠,人以为谗也”。
 
 岸堵沉舱:
 
 老子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又“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孔子曰:“去兵,去食,莫弃信”。
 
 革暗贯活:
 
 小宝积经云:“譬如日之初出一时放光。普为一切众生照明。菩萨亦尔放智慧光。一时普照一切众生”。
 
 孝立常道:
 
 孔子曰:“本立而道生”,又“不违先后,几于道”。佛曰:“众生所苦乃在颠倒妄想”。老子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礼待韬将:
 
 兵法云:“主明、将勇,国之福、生民之司命也”。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舜授潜祥:
 
 老子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又“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孔子曰:“畏圣人言”。
 
 达照静舌: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又“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孔子曰:“回也,不违如愚”。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皆实幻昏:
 
 孔子曰:“举真错诸枉”。老子曰:“无为而无不为”。
 
 雕护利善: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又“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舜授禹曰:“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御侵固众:
 
 老子曰:“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弛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袍转隐愚:
 
 老子曰:“圣被褐怀玉”,又“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寝贼亲亡:
 
 亡者,亡失于大道者也,当以救之,成之。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老子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腹地酬新:
 
 《大学》有之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老子曰:“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昏随默愚:
 
 入乡随俗。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又“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庄子警曰:“莫撄宁人心”!
 
 紧缠拓窍:
 
 虚方能容,无边方能广博纳四方!老子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诗经曰:“汉广”。
 
 官门琢贼:
 
 老子曰:“以正治国”。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孔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四恶)”。
 
 援郊禁弓:
 
 老子曰:“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枷盗罚过:
 
 枷盗为民,罚过治本。
 
 透量还主:
 
 透量则有余,有余斯可不夺矣!老子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治丧马徊:
 
 兵法云:“上兵伐谋,上战不战”。老子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加持部典:
 
 《大学》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台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老子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尚无酬蹄:
 
 尚无,故不私也。老子曰:“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
 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疏商慨化:
 
 削却金字塔尖。老子曰:“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返恪微筑:
 
 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梅仁计:
 
 梅能凌寒,仁可养民。
 
 恐诚计: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恐之谓也。中庸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此之谓诚也。
 
 凡间计:
 
 凡则不别,是善处下也,善下则无可间。与民为伴,是以天下为其耳目也,是以善间。老子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窟柔计:
 
 窟为屈。老子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又“柔弱胜刚强”。
 
 联欢计:
 
 孟子曰:“与民同乐,斯乐至矣”。老子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昼为善计:
 
 计之所出,以其夜黑,一旦天明,则当一力为善始为大道!以此计终,道之使然。老子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_________________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  | 
	
		| 返页首 |  | 
	
		|  |  | 
	
		|  | 
	
		| sfiawong 秀才
 
  
 注册时间: 2009-05-05
 帖子: 813
 来自: US/HK
 sfiawong北美枫文集
 |  | 
	
		| 返页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