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啸徐行 举人
注册时间: 2008-05-03 帖子: 1336 来自: 中国安徽 吟啸徐行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9-02-26 05:29:27 发表主题: 麻 姑 走 笔 |
|
|
麻 姑 走 笔
我无数次爬过麻姑山,不过那是在二十五年前。
不是游山玩水,也不是寻访麻姑遗踪。而是为生活所迫:放牛,砍柴,采野果,摘山楂,打毛栗,挖山药。一年之中,除了上学,在田间插秧割稻,整地种麦;大雪封山,多半是在麻姑山上度过的。
我的脚板,几乎踏遍麻姑山的每一道山坡,每一处山涧。至今想来,哪儿一尊山石,哪儿一眼山泉,哪儿几树杂花,哪儿野果簇簇,都屈指可数。
有时躺在大石上,听松涛阵阵,山泉哗哗;有时兀坐山顶,尽情俯瞰。山南绿树簇簇,繁花朵朵,河塘密布,阡陌错落, 土地、茅舍、鸡声、炊烟,交织出一幅立体的乡俗画卷。山北峰谷连绵,丘峦尽头,一汪大湖,烟薄雾轻,隐约可见片片帆影,点点鸟迹。
麻姑山,我太熟悉了。熟悉得就像自己的心跳,自己手上的掌纹。倘若不是数十年后,书籍为我洞开一扇新的窗口,那么我真将无视麻姑山,素不知道在她过去的岁月里,居然有那么神奇、浪漫,而又源源流长的故事。
“麻姑峭峭面朝东,日日晓妆迥不同。每到朝曦光闪耀,照来满脸分外红。”读到这首古诗时,我已是江城三年级的学生,方知道“麻姑晓日”是堪与“泰山日出”相媲美的佳景。我悄悄拣一个清晨,独自登上江城一幢楼顶,极目东眺:只见一轮飞火,喷薄而上麻姑山巅,而周围烘托着绚烂的云霞,将麻姑群峰映染的更加娇艳,如同浓妆仕女的云鬟发髻,楚楚动人。突然,我的心里喷薄着一轮新的憧憬。
故地重返,日子已流逝十载。若以分秒计算,当是一条滔滔的时光之河了。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高声吟哦着唐朝刘沧的《麻姑山》诗句:“麻姑此地炼神丹,寂寞烟霞古灯残。一自仙娥归碧落。几来春雨洗红蓝。帆飞震泽秋江远,雨过陵阳晚树寒。山顶白云千万片,时闻鸾鹤下仙坛。”
昔日无数次跋涉的山径,已为荒藤野棘淹没,但旧迹还隐约可寻。过去身轻如燕,几分钟便可以登上山巅,现在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几次歇息,爬上山顶,早已累个臭死。当我提出再多攀几处山岩,竟无人响应。打开话匣,纵论麻姑野史,友人都瞪大眼睛,仿佛我是痴人说梦。就像下棋志趣不同,饮酒话不投机,我顿感索然。那种揣在心中已久的寻访麻姑神庙旧踪、炼丹、剑池等遗址的夙愿,只好一一作罢。我们寻到一块巨石,攀坐在一起,让相机“卡嚓”一声记下我们登上麻姑山巅的身影,把郁郁苍苍的麻姑山峰定格成我们此游的背景。待照片冲洗出来,拿在手上细细端详时,才发现我们是那样渺小,在巍峨的麻姑山上,连一块石头,一棵小松都不如。这使我想到攀登者的狂妄,征服者的狰狞,也感到自己骨子里还滞留着一种没有剔尽的轻浮。
此后,人到中年,万事忙碌。偶尔闲暇,翘首北望,隐隐麻姑山,正紫霭东来,苍峦叠翠。我搜经阅典,读到了更多趣闻:麻姑献寿,掷米成丹,沧海桑田,这些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使我对麻姑山的情结,又多了几分沧桑厚重和邈远。
根据晋人葛洪《神仙传》记载,麻姑乃天上神人,她驾龙乘云,翱翔于名山大川之间,具有长生不老的本领。其外貌若妙龄少女,长发垂腰,云鬟峨峨,锦衣绣服,光彩夺目。除手似鸟爪,其余皆与常人无异。年虽十八九,实际寿无可限量。她通仙术方丹,能狡会变化。读罢这段文字,麻姑之神貌,了然我胸,栩栩如生。
关于麻姑发祥地,更是众说纷纭。《续文献通考》曰麻姑是神仙王方平之妹;《神异典》曰麻姑为后赵石勒时麻秋之女;其他书又说麻姑姓黎,字琼仙,是唐朝后宫中赦免的宫女,不一而足。而我始终坚信,麻姑姓麻氏,是古宣城(今宣州)人之说。因为在麻姑绵亘的山脚下,有一麻姓大村,听老人们说麻姑就诞生在此地。另一处村庄也住居着黎氏家族,我想麻姑就是他们的先祖了。小时候,同学中有人自诩是麻姑后裔,却招来嘲笑。现在想来,都可以作为古老的旁证。说来也不奇怪,像麻姑这样一位容貌超群、心地善良,而又神通广大的仙女,谁能抢到她出生地的雅誉,便是一种无上的荣耀。这使我想到历史上许多古迹,都不止一处,且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最后只落下自圆其说罢了。
当我读完《麻姑山志》时,眼前反复出现众鸟盘旋,帮麻姑衔薪的神奇场面。而麻姑挖食伏苓,袅袅上升的情景,也在脑海里萦绕不已。至于麻姑采灵芝而酿美酒,蟠桃会上,献于王母,就更让人眼羡神慕,赞不绝口了。
中国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麻姑山位于第二十八洞天,第十福地。自唐王李世民诏令信道以来,麻姑山倍受青睐。历朝历代都建有庙坛,祭拜香火之盛,典籍中多有记载。每至七夕、中秋、重阳,政务之余,官吏们邀上宾朋好友,墨客骚人,至麻姑山饮酒赏月,登坛赋诗,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而游客更是摩肩接踵,往来不绝,那种“日上千人朝,夜点万盏灯”的盛况,是足以神往的。可惜麻姑庙坛毁于日寇兵火,只留下了旧迹。
改革开放后,村民们日趋富裕。又自筹资金,另择佳地,依山傍水,建起一座新的麻姑神殿。虽规模不及古代巨观,但每逢十五,信男善女,云集殿内,跪拜焚香,祈福、祷寿、求子、消灾,无不应验。这使人想到民间俗话中“心诚则灵、心想事成、家和万事兴”的道理。目睹众多香客虔诚膜拜、求签问卦的场面,我想一个民族在历尽沧桑后,那种祈福消灾、延年益寿的追求和心愿,从来没有这样强烈过。
腾云、骑鹿、傍鹤、倚松的神女麻姑呵,鸟瞰今日家乡的巨变,乡民生活几欲小康,还有什么比健康更令人神往呢?平安是福,这句话的分量,想必你也能掂的出来。面对此情此景,你能不怦然心动,竭尽诚心和神力,赐福于家乡的芸芸众生吗?
倘能如此,麻姑,请坦然承受我对你由衷的凭吊和深深的祝福吧。
2003年6月20于天光阁 _________________ 彰显自我爱好,弘扬民族文化,追求诗意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