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北美之音 Voice of North America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中国输不起的“最后战争”:世界战略资源争夺战 时寒冰
hepingdao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6-05-25
帖子: 8106

hepingdao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9-01-04 07:47:12    发表主题: 中国输不起的“最后战争”:世界战略资源争夺战 时寒冰 引用并回复

美国前国务卿黑格1980 年指出,“资源战争的时代已经开始……仅铬铁矿(的供应)危机就会使美国100 万人失业,冷战实质上是一场资源战。”矿物资源过去一直是,今后仍将是世界各国采用政治的、经济的甚至军事的手段争夺和控制的对象。

对矿物资源控制权的的争夺,从历史上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美国、欧盟、日本的对外行动从来都是受利益驱动的,从来不是道义性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19 ~1928 年间,美国和英国控制着当时世界已知煤蕴藏量的53%,铁矿石蕴藏量的48%,石油蕴藏量的 76%,铜蕴藏量的79%,铝蕴藏量的81%,铅蕴藏量的74%。还有数不清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控制着地球大部分资源。德国、日本、意大利为了与欧美列强争夺矿物资源控制权,拓展生存空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工业国间利用军事力量争夺资源不是好的方法。加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民族独立运动兴起。二次大战之后,需要一种新国际贸易秩序进行全球资源再分配。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货币与金融会议、由工业强国建议成立国际贸易组织,来调节世界经贸关系。并把它命名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从1996年1月1日起,由世界贸易组织WTO 取代关贸总协定。在这个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实际商品交换时,由于生产技术垄断,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换严重不平等,在一国没有技术生产一种必须商品时,必然被对手攫取超额利润。美国和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控制着飞机、轮船、汽车、铁路及各种主要家用电器、计算机、摄象机、通讯、机械、新材料,能源、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全部先进技术,掌握商品与矿物资源定价权。他们对第三世界资源拥有国一致大肆吹嘘经济全球化、市场能合理配置资源等理论,以获得全球矿产资源的稳定、安全、廉价供应市场。

但美国和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均对本国矿物资源均实行最严格的计划经济。并都建立了战略资源储备制度,禁止、限制开采本国资源。并在获取他国资源上煞费苦心,不惜血本。

1980 年,美国《物资和矿物原料国家政策、调查和开采法》规定:必须为保护国家安全、人民福利和工业生产水平提供足够的矿物原料。

1982 年,美国总统里根强调了矿物原料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对维护美国居民高生活水平的决定性意义,里根政府制定的《国家物资和矿物方案》写道:“美国必须执行物资和矿物政策计划,以便保证,一旦爆发战争和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美国派 出和支持战斗部队的能力,不会因为缺乏关键性原料而受到削弱”。

战略储备确保资源安全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矿产资源大国,其钼、硼、天然碱、煤等储量居世界第1 位,铜、铅、锌、金、银、铂族金属、稀土、硫、磷酸盐、重晶石等的储量居世界前3 位,铁矿石、钨、钒、锂、锆等居前5 位。但美国对于即使是本国能够自给的矿物,也在增加储存量,例如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 的产铀国,但长期以来,它仍从国外大量购买铀,用作储备。美国在阿拉斯加州发现有丰富的石油,但却不急于开采,而是圈定起来作为战略储备。1977年,美国政府决定加强石油储备。把从墨西哥购买的石油注入美国的拱形盐矿 井。1981年下半年,里根政府决定拨出1亿美元作为购买战略资源(其中包括62种矿物、金属和其他原料)之用。1982年4月5日,又决定拨款125亿美元购买战略资源,规定这笔款项专门用于购买铬、钻、钨、铁矾土等战略资源。到1985年储备的战略资源就达到63类93种,包括稀有金属、石油、橡胶、铜、铝、黄金等。

日本于1983年10月,开始时储备稀有金属中的镍、铬、钴、钨、钼、钒、锰,后来逐步扩展到稀土原料,甚至煤炭和铁砂石。除了石油和天然气之外,核电的铀原料也是日本重点储备能源。日本制定了一个进口25.25万吨天然铀的庞大计划,同时还计划在澳大利亚自主开采5.16万吨,总量将达到30.41万吨。这项计划全部实施之后,基本上可供日本全国使用20年。日本许多企业从国外进口很多优质煤并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储备。日本国内也有部分煤炭资源,但已经关闭,不再开采。日本耕地面积只有504万公顷,农业生产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40%,。因此,日本还将大米、小麦、大豆等粮食储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用法律的形式将其纳入战略储备物资的行列。

美国实施全球矿产战略的具体作法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矿产消费国, 1999 年美国消费量占世界第1 位的矿种有:石油、天然气、铜、铅、锌、铝、锡、硫、磷酸盐等;此外,美国煤炭和镍的消费量居世界第2 位,铁矿石等居世界第3 位。正是通过耗用大量的资源,美国的现代化生活水平才得以维持、因此美国对争夺全球资源十分重视。

美国除将拉美和加拿大作为后院外,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掀起了海外扩张高潮,其势力从大西洋发展到太平洋,成为两洋国家。其扩张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加对资源的控制权。当时美国对中国的钨等矿种就十分感兴趣。 二战期间,有一部分美援就是换取中国的钨砂的。

1952 年美国矿物原料委员会提交的著名的佩利报告就明确指出,美国矿产的安全供应将可能会出现问题,必须从全球角度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紧对战略矿物原料的争夺和控制,扩大在海外的战略控制,扩大储备。

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意大利战败和英国、法国等受到严重削弱之机,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和策划建议北约组织,确立了对西欧的影响力和控制权。使美国资本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球矿物原料的勘查、开发、控制和占有。

1982 年美国战略矿物原料特别工作组以里根总统的名义向国会提交了一份长达33 页的报告。报告指出,为了加强美国安全,促进经济繁荣,创造就业机会,减少矿产供应的脆弱性,必须采取行动。所采取的行动中,除加强储备、着力强调开拓海外,立足于全球。

美国置联合国不顾先后于1953 和1980 年颁布了“外大陆架土地法“和“深海底固体矿产开发法“,单方面建立开发海底矿产资源的法律法规,鼓励美国矿业公司积极从事海洋矿产的勘查开发。其中 1980 年的深海底固体矿产开发法规定,对采矿区的申请面积,不加限制,不征收租金和权利金。并与法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等签订互惠条约,相互承认对方抢占的公海采矿权益。

   1983 年里根总统又发表专属经济区法,以此法建立的专属经济区,比美国本土面积还大70%。里根总统公开说,建立专属经济区是在矿产资源方面采取的关键一招。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于1994 年11 月生效。美国一直拒绝签字。美国总统里根还说“这一进程是一个愚蠢“,鼓励美国公司按照美国法律自由采矿。为了开发太平洋东部锰结核最富地区,美国成立了四家国际财团(肯奈科特、斯契尔、因科、洛奇德)。投资5 亿多美元,抢占的海底区域蕴藏有数10 亿吨锰结核。

冷战结束后,在矿物原料的战略供应方面,美国加强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控制,美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协议规定由加拿大供应美国铀、镍、钛、铁矿石、铂族金属和钾盐等,由墨西哥向美国供应石油、银、铜等矿产;通过政治、经济、外交行动促使南非(铬铁矿、锰、铂族金属、金、金刚石等重要矿产的资源国)重新 “回到自由世界怀抱“;渗透俄罗斯、中亚(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及其他新独立的原苏联国家(也包括越南、蒙古、东欧等转轨国家),抢占矿物原料控制权。

1991 年,布什总统公布了美国新的国家资源战略,强调资源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其中除传统的拉美和中东地区外,还点到了北非、中亚以及各海域。

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以推进“反恐战争”为名,批准美军在2008年9月底之前组建非洲司令部,以便“更好地协调美军在非洲的行动”。非洲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反恐是理由,目的是掠夺能源;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副国务卿沃尔特坦言,“非洲石油对我们来说是国家战略利益,并将随着我们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美国官方最新统计数字,2006年非洲对美原油日出口量约为223万桶。这是非洲21年来首次超过中东地区,成为美国最大的原油进口来源地。美国宣称,非洲原油品质上乘、易精炼,探明石油储量约为800亿~1000亿桶。建立美军非洲司令部,在军事上可控制整个非洲大陆,在经济上可监控非洲资源及运输通道。

日本实施全球矿产战略的具体作法

“变他国资源为自己资源”是日本的一贯国策。

日本目前参与利用海外矿产资源主要有三种方式,勘查矿、股本矿和购买矿。勘查矿系指在国外通过勘查开发活动而生产出矿产品,风险大,但安全性和保障程度高;股本矿系向某些国家的矿山建设提供贷款甚至援助,受援国以一定比例的矿石偿付贷款;购买矿系直接从国际市场购买,易操作,但不可靠。

对在海外探矿的日本公司,日本政府提供优惠贷款(主要由金属矿业事业团和海外经济合作基金会实施)。贷款额为所需总资金数的50%,特殊需要时可达70%,偿还期限15 年(宽限期5 年)。若项目失败或遇天灾、战争等事故,可减免贷款本金。

日本在海外进行的基础地质调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称为“海外地质调查“,完全由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用日本政府的钱进行、以旅游、探险、经援、经济开发、学术交流等名誉调查他国资源;另一种方式称为“海外联合地质调查“,由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与资源国联合进行,由日本政府提供资助。这相当于在海外从事前期勘查的风险,全部由日本政府承担了。

日本通过“经济/技术援助”等措施改善与资源国的关系;另一方面,组建“石油公团“、“金属矿业事业团“等促进性机构,制定和执行鼓励政策,全力支持日本公司的跨国矿业经营。在其他方面,采取绑在美国战车上的策略,为美国的相应行动出钱、出力。

通过政府、事业和企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作用,使得日本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在国际矿业界树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迄今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已在40 多个国家开展了140 个以上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等方面的技术和经济援助项目。为日本企业下一步的勘查开发铺平了道路。

美国、欧盟国家、日本是世界最大矿产消费国。占全世界人口不到1/4 的发达国家,消耗着全球3/4 的矿产资源。当前国际矿产资源市场态势是:发达国家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和建立完善的服务系统,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实现矿业企业的跨国经营,加紧实施全球资源战略,控制了大部分优质资源,这就是当前全球矿产资源配置的总体格局。

中国

矿产资源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是国家安全的保证。我国只有钨、稀土等少数几种矿能满足国内需求,绝大部分矿产资源相对贫乏、像石油、富铁矿、铜矿、铬铁矿、铝、富锰、钾盐、等大宗用量的支柱性矿产则严重短缺。无法满足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 由于资源危机意识薄弱、缺乏战略层面的规划和调控,一些人受政府应只考虑税收增长,只要在中国当地政府缴税就是中国企业的错误思想引导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度强调出口创汇,盲目招商引资。使我国矿产资源严重流失。

专家估算照目前的开采速度,金矿还可支撑开采15年,银矿20年,在有二十年,江西的稀土资源矿将消失,世界储备量最大的钨矿资源也将消失,在有三十年,世界最大的稀土矿的包头白云鄂博矿藏将消失。铜矿31年,镍矿46年,石油30年,而其余大部分矿物资源也都在百年以内开采完毕。以后,我们拿什么留给后人。

2008年12月30日,纪念有色金属工业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强调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不动摇,坚持不断地深化改革,调整体制机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全面提升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国际合作的层次、规模和水平。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党委书记康义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成功实现了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早在2000年9月28日,国土资源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外经贸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六部门颁布意见,提出进一步开放非油气资源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允许外商独资进行勘查,允许外商购买国有企业的探矿权、采矿权,并可以依法转让。

此后不久,国务院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云南、四川、陕西等重要西部矿业省份,还制定了具体的甚至是更为优惠的外商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地方法规。同时,我国黄金产业的“十五”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到,要引进外资开发国内黄金资源。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烂泥沟金矿、辽宁营口市盖县的猫岭金矿、云南东川播卡金矿,这三大金矿目前已探明储量均超过100吨,远景储量分别为150 吨、300吨、400吨,被国土资源部称为“世界级金矿”。现三大金矿分别为澳大利亚的澳华黄金、加拿大的曼德罗矿业公司、加拿大的西南资源公司掌控,外方控股比例分别高达85%、79%、90%。这三大金矿外资控股的方式比较相似,多是中方相关地质勘查部门以采矿许可证和勘查许可证等为合作条件出资,对方以资金出资。如云南播卡金矿是加拿大西南资源公司与核工业西南地质209大队合作,在昆明成立中外合作企业云南金山矿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总额401 万美元,注册资金301万美元,209地质大队以矿权为条件入股,西南资源公司以301万美元为条件。

加拿大的AFCAN公司间接控制了青海滩涧山金矿,它通过其全资子公司TJS有限公司持有大柴旦矿业有限公司85%的股份,中方合作方为青海海西州大柴旦金矿和青海第一地质勘查大队。该金矿项目第二期也已开工,建设规模为年处理矿石80万吨,年产黄金3吨多。

全球第三大黄金公司南非安格鲁阿山帝黄金有限公司与四川省地矿局在成都签署协议,计划未来五年投入约两亿元人民币(外方将在5年勘查合作期中分年度投入资金约2600万美元)在四川平武地区进行风险勘探,寻找金矿。据介绍,这将是继四川省地矿局与世界500强企业南非英美资源集团子公司英铂公司签定中南铂镍矿资源风险勘探合同后,中国和南非在四川的又一重要合作项目。

2007安邦集团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正当中国为能源、矿产资源短缺等问题大伤脑筋之时,越来越多的韩国人的身影出现在中国的各处矿山上,他们瞄准了各种矿产,包括稀土等中国特有的战略资源。据悉,为了重点开发中国的矿产资源,在过去几年里,韩国人和为他们提供合作的中国勘探人员一起,已经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甚至编出了让专家吃惊的700页的中国西部7省矿业资料。除了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之外,韩国最大的几家财团,如SK、三星、LG等,也先后加入开发中国资源的“角斗场”。其实早在2004年,三星物产就在矿业公社的鼓励下投资2800万美元与青海西部矿业合作开发矿产项目。今年以来,韩国SK集团收购了山西北方铜业公司的铜矿峪矿山及冶炼厂45%股份,三星正与中石油及法国道达尔共同开发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苏南里格气田项目。与此同时,韩国还制订了投资中国四大矿种的战略,即在陕西、山东、内蒙古等地重点投资烟煤;在湖南、云南、青海等地投资锌矿;韩国矿业振兴公社将开展荧光粉、研磨剂和永磁的投资工作,主要在内蒙古、陕西;韩国对菱镁矿、黑铅、磷矿石等非金属的大众进口依赖度加深,有必要投资建设当地加工工厂,主要将在辽宁、山东、湖北、河北等地投资。

有色金属

1、根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5月6日报道,贵州烂泥沟金矿以及云南播卡金矿都是储量在100吨以上的世界级金矿。被外资以低价圈占,同时,外资公司在当地开采金矿能享受西部免税优惠政策,国家光税费一块就要损失1.2亿元。而且它们的开采还对当地环境造成难以逆转的破坏。

2、钨矿资源是中国的国宝,抗日战争初期,德国为了获得中国的钨矿,不肯支持结盟的日本侵华,竭力在中日之间调停,二战时期,由于从土耳其进口钼矿的渠道被切断,从中国进口钨矿的渠道被切断,纳粹德国军事工业受到严重影响。无力支撑大规模装甲作战。希特勒曾哀叹:“要是再给我一万吨钨砂,就可以征服俄罗斯”。因为没有钨就无法进行战争。钨的化学性能非常稳定,,熔点高达3400℃,居所有金属之首,沸点5555℃,密度为19.3克/厘米3。为钢的2.5倍与黄金相当。钨的硬度极高、钨耐蚀性好,在室温下与任何浓度的酸和碱都不起作用。加入钨后钢的硬度会有极大的提高,在金属加工领域的刀具材料高速钢就是含钨的合金。没有钨的话,直接导致金属加工能力瘫痪,由于钨能耐高温,宇航工业用作燃气轮机,火箭喷嘴,喷管,离子火箭发动机的热离解器;核子工程用钨作盛液态金属的容器,热离子交换器等.武器工业中,比如枪、炮的发射管及穿甲弹的弹丸中都会用到钨的合金。钨合金的机械性能与贫铀相差无几, 且没有放射性,世界钨工业所消耗的80%至90%的钨资源都是来自中国。

由于长期过度滥采,管理混乱,中国的钨矿资源已濒临枯竭。据钨业界人士分析,原有色金属总公司直属的18个大中型矿山,其中生产服务年限10年以下的有9个。这9个矿山年产钨精矿1万t以上,预计七八年后即将消失。现有10个大型黑钨矿山,是钨资源优势的骨干矿山,其中8个矿山已开采了几十年进入到中晚期,还有两个黑钨矿山储量虽大,但开采品位低,难以堪当后备基地。我国白钨矿虽然储量多,但贫矿多,达不到矿山保本的最低品位,难以开发利用。

。  

3、金属钼具有高强度、高熔点、耐腐蚀、耐磨研等优点,钼作为生产各种合金钢的添加剂,含钼合金钢用来制造运输装置、机车、工业机械,以及各种仪器。钼和镍、铬的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金属构件、机车和汽车上的耐蚀零件。钼和钨、铬、钒的合金用于制造军舰、坦克、枪炮、火箭、卫星的合金构件和零部件。

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所需七种微量营养元素中的一种,没有它,植物就无法生存。我国钼的储量居世界第二,占全球供应量的24%。

4、铟在地壳中含量非常低,全世界铟的地质储量仅为1.6万吨,约为黄金储量的1/6。

铟在电子电信、光电领域、航空航太、国防、通讯等领域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铟广泛用于制造液晶电视、计算机和手机显示器。生产高灵敏导弹导引头,世界芯片巨头英特尔已经发布了运算速度将提升50%的下一代标准半导体晶体管——锑化铟晶体管。目前,日本、韩国、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正在加紧对铟的战略储备。我国是世界最大的产铟国和出口国,原生铟产量占全球60%以上。80%都出口给日韩,定价权也在他们手里。2005年5月,世界上第一个铟金属交易中心在柳州成立。柳州市的想法是:树立以资源换技术的新观念,创新招商模式,主动与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对铟下游产业先进发达国家的对接,打开国内对铟下游产业的应用市场。

5稀土金属元素,是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钪、钇、镧系17种元素的总称,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又很稀少,因而得名为稀土。稀土金属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

由于稀土具有的巨大价值,加上我国稀土产品出口价格低廉,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大量进口我国稀土产品加以囤积。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部分拥有稀土矿的国家实行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的稀土矿,转而从我国进口作为战略储备。日本从我国进口的稀土矿产占其总进口量的比例高达83%。由于境内外资企业在我国购买稀土原料、初级产品不受出口配额限制,日本等国近年来在我国稀土资源区(内蒙古包头)大规模投资设厂,实质是变相获取我国稀土原料。内蒙古包头市是世界最大的稀土产区,外国合资公司超过10家,其中包括日本昭和、三德和美国OEC等外企。

中国许多稀有金属以占世界20%的储备供应着全球80%的消耗。照此速度,20年后,一些具有战略意义和关系到国防安全的稀有金属将在中国消失。

希望

近几年,搞地质出身的温家宝当上总理后,我国对矿产资源加强宏观调控,对全国矿产资源加强管理。但是,外资控制的我国世界级金矿问题如何解决?外资控制的我国其他资源问题如何解决?没有资源,我们的未来又在那里?

2009年1月1日出版的新年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重要文章:《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

文章指出,一些地方安全事故频发,甚至存在单纯追求增长速度、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增长的现象。

个人认为各级政府都应以对民族,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一文,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再也不能搞过去那种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增长。这就要大力依靠科学,发展知识经济。

臣本布衣xyj
_________________
为网友服务: 端茶倒水勤打扫!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博客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北美之音 Voice of North America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