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啸徐行 举人
注册时间: 2008-05-03 帖子: 1336 来自: 中国安徽 吟啸徐行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8-11-30 22:53:43 发表主题: 司马衫湿为那般 |
|
|
司马衫湿为那般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唐下 (今陕西渭难南)人,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出身于小官吏家庭,虽早年家境困顿,并因战乱而备受颠沛流离之苦,但仕途还是比较顺利的。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他考取第四名进士,在十七人中年龄最小。为此他自豪地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抒怀。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三十二岁的白居易官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二年(公元807年),三十六岁时,拜为翰林学士,翌年拜为左拾遗。这期间,他因上书触怒权贵,于元和五年(810年),改为京兆府尹曹参军。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又官拜左赞善大夫。他积极“为民请命”,屡屡上书,直言弊政,以实现自己“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上下交和,内外胥和”的政治目的。在文学上他继承杜甫现实主义传统,伤民病痛,指斥时弊,创作了大量讽喻诗。著名的《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个时期,白居易“达则兼济天下”,儒家崇尚的“立言、立业、立德”三个人生目标在他身上达到和谐统一。
正当白居易人生、事业、文学都处在春风得意、风光无限的时候,京城长安发生了一件大事。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节度使李师道遣人到京都刺死力主削藩的宰相武元衡,刺伤御史中丞裴度。当时京城一派哗然,朝内一片哑然。白居易本可像其他官员一样,噤若寒蝉,保身避祸,但他为良知所驱遣,毅然站出来,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其时他所任官职,是陪太子侍读的闲职,五品小官,根本无权过问朝政。白居易因屡次上书,并写讽喻诗,得罪了不少朝中权贵。朝中权贵多恶其“僭越言事”,认为他“有伤名教”,乘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刺史。也许有人认为这样贬得过轻,又进谗言,白居易遂被贬为江州司马。贬地未变,官职又降。江州当时是一个偏远的地方。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好像不错,但当时这个官职是专门安置被认为是犯了罪的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他人清楚,白居易心里更明白。
这种打击,柳宗元、刘禹锡都遭遇过。对于一向处于顺境和得志的白居易,显得更加沉重,也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以至多年之后,白居易还心有余悸,为躲开朝政争端,以免招祸,他自请外放,先后任杭州、忠州、苏州等地刺史。后虽入朝,官至刑部尚书,却失去了先前为官为人的耿直和锋芒。
大凡表面的疼痛,是不足为惧的,它来得快也去得快。而内心深处的创伤,常常难以愈合,甚至会伴人一生。虽然暂时能够隐忍,或者能自我安抚,但一旦触动,则会撕心裂肺。白居易初贬之时,可能正是凭着自己的刚强和勇气,将其掩盖了。而遭贬一年有余,江边送客,夜闻琵琶,一下子又触到痛处。于是诗人百感千怀:往事不堪回首,今境苦不堪言。千里遭贬,谪居浔阳,生活困顿,卧病于床,不闻丝竹,惟闻鹃唱。取酒独倾,无限郁闷,重重块垒,齐压心头,偏又无处倾吐,也无人倾吐,真该长歌当哭。恰于此时,聆听琵琶,又目睹比自己更加凄惨琵琶女的遭遇,不由情动于衷,诗兴勃发,从灵魂深处吐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浩叹,禁不住泪如泉涌。
有人说,音乐是世界语。肖邦的手指只要在键盘上一触,立即摄人心魄;贝多芬的乐曲一响,满座肃然端庄。日本音乐家小泽征二郎,在闻听瞎子阿柄的《二泉映月》时,曾热泪潸然。正是音乐,也只有音乐,才能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触发了诗人潜在的巨大悲伤,而有大悲则必有大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之中有同情琵琶女之泪,但更多的是自伤之泪;有悲忆昔日贬谪之泪,但更多的是今境孤独感伤之泪。
常言道,男儿有泪莫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哭吧,哭吧,诗人!哪怕泪湿青衫,哪怕啼血杜鹃。
2004年9月2日于天光阁 _________________ 彰显自我爱好,弘扬民族文化,追求诗意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