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北美之音 Voice of North America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中信泰富令中国改革开放形象大为失色(组图) 综合新闻
hepingdao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6-05-25
帖子: 8106

hepingdao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10-22 15:40:04    发表主题: 中信泰富令中国改革开放形象大为失色(组图) 综合新闻 引用并回复

在中国大陆进入开放改革三十周年之际,大陆于改革之初在香港成立的窗口公司中信泰富却传来极大的负面消息,令庆祝开放改革政策的气氛大为失色。

中信泰富是北京方面于改革开放初期在港设立的窗口公司之一,另一家是光大,它们肩负着引入外资、为大陆推行资本主义政策开路。

当年中共元老邓小平为了落实开放改革政策,邀请被誉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毅仁出山,协助当局于一九七九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大陆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





荣智健 荣明方




荣毅仁创办中信后,成功引进资本,后来中信在港成立中信泰富,并由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掌管,先后收购收购航空公司、汽车等企业的股权,迅速崛起。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经营至今,中信泰富的上市性质也从当初的红筹股(以香港为经营基地的大陆企业)晋身为蓝筹股(总部在港的大型企业)。

去年港股处于高峰时,中信泰富的股价曾超越每股四十五元。不过,这家代表着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的“元老级”企业,近日却因为购买外汇投资产品以致焦头烂额。

荣智健连同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范鸿龄于前天公布,公司早前购买大量澳洲货币等外汇衍生产品,由于澳元大跌,公司方面已经?损,实时损失港币八亿元。至于尚未中止的合约,账面损失约达港币一百五十亿元。

消息传出后,中信泰富的股价于最近两天持续暴跌。到今天中午收盘为止,股价已从事发前的每股14.52元下跌至5.95元,下跌59%。

公司的市值也蒸发一半,从事发前的三百一十八亿元下降至一百二十九亿元。

为了协助中信泰富度过难关,母公司北京中信集团已同意提供十五亿美元供使用。

与此同时,中信泰富准备出售属下企业大昌行。大昌行是本地著名的汽车销售代理商,在香港、大陆及澳门拥有良好的网络,且品牌相当不错。

在中信泰富及其母公司设法挽救公司之际,对中信泰富打击更甚的是:外界质疑公司有隐瞒之嫌。

在荣智健公布公司的损失及两名高层辞职后,市场上有人透露,除了辞职的两名高层外,他的女儿荣明方也参与财务工作,在事件中有一定的角色。

在媒体报导后,范鸿龄才进一步透露,荣明方在事件中也遭到调职处分。但由于中信泰富并非在第一时间公布荣明方一事,因此,外界质疑中信泰富仍有所“隐瞒”。

另外,也有报章指出,中信泰富高层早于九月初即知道有人购买相关外汇投资产品,却延至前日才对外公布损失,公布时间太晚。本地已有政党要求监管当局介入调查,还投资者公道。

事实上,中信泰富股价连日暴跌,令基金及散户投资者都蒙受严重损失,昨天起,大批散户投资者就在网上留言,抨击中信泰富管理不善。

有人认为,外界的质疑不但令中信泰富的情况更加恶劣,而它作为大陆在港经营二、三十年的窗口公司,也连带影响大陆的形象,令近期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气氛蒙上阴影。

信报今天就发表社评说:“……它(中信泰富)没有做好建立中国一流企业的本分,反而不务正业从事炒作活动,最后输清了企业的声誉,不但令投资者损失,也为国家带来一次重大挫折。”

中信泰富炒外汇巨亏百亿 荣智健女儿被降级减薪

荣智健向中信泰富股东道歉

  中新网10月21日电 中信泰富因为买了澳元外汇累计期权,或出现一百四十七亿元(港元,下同)重大亏损,中信泰富董事总经理范鸿龄今天表示,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女儿荣明方会被纪律处分,包括被调离财务部、降级和减薪。

  中信泰富发表声明指出,财务董事张立宪及财务总监周志贤因事件而请辞。范鸿龄解释,张立宪的职能是公司的财务董事,周志贤的职能是集团财务总监,调查报告认为两人的责任最重。至于荣明方并非董事局成员,是公司财务部主管,职能上要向张立宪负责。

  调查认为她有责任,但并非第一责任。

  范鸿龄说昨天没有公布荣明方的处分,是因为考虑到公司员工士气。他认为除了董事局成员外,毋须公开较低级的人员名单。

  范鸿龄强调,他们没有刻意拖延公布时间,发现问题时已立即组成专责小组,并召开特别董事会研究,一直亦有谘询法律意见,希望得出解决方法才公布,以免误导市场。期间有部份外汇亦已平仓,以减低损失。

  范鸿龄表示,公司基本业务仍然健全,希望今后可一步步重振市场的信心。

  中信泰富昨日发出盈警,指出有管理层在未获主席授权下,签订了多份杠杆式外汇合同,导致集团录得已变现亏损八亿元,以及按市值计算约一百四十七亿元的亏损,合共一百五十五亿元。中信泰富预期,集团二零零八年全年业绩将录得亏损,但事件不涉及欺诈,母公司中信集团将会提供十五亿美元备用信贷,料足以应付。

  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说,集团于九月初发现问题后,已召开了特别董事会商议此事,并授权审核委员会对此事件进行独立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事件不涉欺诈或其他不法行为。他表示,集团亦已聘请了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研究改良内部监控制度,并已接纳和将落实执行有关建议。

  中信泰富今天股价沽压沉重,股价下跌五成五,收市报六元五角二仙,是跌幅最大蓝筹股。多家投资银行调低中信泰富的投资评级及目标价。高盛把中信泰富的评级由“中性”降至“沽出”,十二个月目标价由原来的三十一元五角元削减至十二元五角。花旗亦把中信泰富的评级调低至“沽出”,目标价由二十八元降至六元六角六仙。

中信泰富简介: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中信泰富”)的业务集中在香港及广大的内地市场,业务重点以基建为主,包括投资物业、基础设施(如桥、路和隧道)、能源项目、环保项目、航空以及电讯业务。另外,透过其全资附属机构大昌贸易行有限公司及慎昌有限公司进行贸易及分销业务。集团在港拥有多项物业项目,包括大型住宅及优质商用物业。于一九九七年,公司的总部大楼“中信大厦”更于中区海旁落成,为香港海滨的重要标志。特钢、航空、地产 是中信泰富的三大主业。

  中信泰富於香港注册成立,现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并为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中信泰富之最大股东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

  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1986年通过新景丰公司而获得上市地位,同年2月,泰富发行2.7亿股新股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使中信(香港集团)持有泰富64.7%股权。自此,泰富成为中信子公司。而后,中信(香港集团)通过百富勤把部分泰富股份配售出,使中信(香港集团)对泰富的持股量下降至49%,目前已降至41.92%。1991年泰富正式易名为中信泰富。中信(香港集团)收购泰富发展有限公司,不是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泰富发展向中信(香港集团)定向发行2.7亿股新股来实现的。1991年9月,中信泰富与李嘉诚、郭鹤年等合组财团收购恒昌企业(大昌贸易行),其中中信泰富占恒昌企业36%权益。第二步,1992年1月,中信泰富向其余股东收购剩余的64%恒昌企业股份,实现全面收购。

  荣智健简介

  连续3年的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荣智健都始终稳稳地坐在前三甲的位置,从2002年的7.8亿美元,到2003年的8.5亿美元,再到2004年的14.9亿美元,仅隔两年财富几乎翻了一番。和荣氏家族鼎盛时候相比,荣智健的商业规模虽不可同日而语,却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神话。

  出身名门

  少年时代的荣智健生活过得非常优越,才十几岁,就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红色英国Singer敞篷跑车。荣智健在天津读大学时,正值大跃进,很多学生连馒头都吃不起,荣智健却能经常请他的同学一起去吃排骨。有许多人都认为如果不是他父亲荣毅仁的影响,他在香港根本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没有中信和他父辈的背景作为依托,荣智健的创业之路肯定要比想象中艰难。”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马克锋说。

  荣智健本人却不这么看,他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我是没有想靠父亲来做些什么,靠别人的名望来做事,长不了,也许一时一事可以,但并不能解决自己的根本问题。”这和大多数世家子弟的论调如出一辙。

  独荡香江

  1978年,荣智健告别妻儿,持着单程探亲签证,独自南下香港,开创了他新的事业征程。

  他的堂兄荣智谦和荣智鑫早于20多年前就已经到香港定居,荣智健到来的时候,他们正准备办一个电子厂。荣智健的第一笔创业资金是父亲为他提供的100多万港币。1982年,这家名叫爱卡的电子厂被美国一家大企业收购时,荣智健得到了720万美元,是当年投资额的56倍。

  荣智健并没有见好就收。公司售出后不久,他便拿出其中120万美元在加州合资创办了CADI公司,这是全美第一家专门从事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的公司。由于产品新颖,盈利丰厚,不到一年,就吸引到美国一家硬件厂商收购了28%的股份。

  两年后,公司成功上市,股价一路狂飙,翻了40多倍,荣智健赚得盆满钵满,至少获得4800万美元,他的总资产超过了4亿港元。

  收购狂人

  荣智健敢于冒险,有魄力,他1986年正式加盟中信(香港)之后一系列大胆的收购动作着实让人看到了他雷厉风行的一面。

  荣智健上任之初,第一个大手笔就是以23亿港元收购英资企业香港国泰航空公司12.5%的股份。因为当时世界航运业普遍低迷,在收购之前,为了说服董事会成员,荣智健花了6个月做调研,他最后给出的解释是“香港要繁荣,处处得靠运输。”没想到北京总部在听到他的汇报之后,不到5天就批准了,国务院还特地批准给他们8亿人民币的贷款作为运作资金。

  在尝到了国泰带来的甜头后,1990年,荣智健又以5亿港元购入香港第二大航空公司港龙46.3%的股权。同年,他以100亿港元收购香港电讯20%的股权,成为这家当时香港股票市场市值最大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房地产、运输、金融、电信、基建,荣智健执掌下的中信泰富所涉足的行业无所不包。历经26年的摸爬滚打,以十几万美元起家,到如今的14.9亿美元,荣智健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在延续祖辈们的商业帝国之梦。
_________________
为网友服务: 端茶倒水勤打扫!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博客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北美之音 Voice of North America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