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苍凉的黄昏
吟啸徐行
举人


注册时间: 2008-05-03
帖子: 1336
来自: 中国安徽
吟啸徐行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07-20 17:09:05    发表主题: 苍凉的黄昏 引用并回复

苍凉的黄昏

人都期盼有一个幸福的黄昏,可事实上常难如愿。庸人有庸人的烦恼,名人有名人的愁苦。或为衣食,或为荣誉。有时内忧,有时外患。不顺心事十之八九,古今亦然。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六十八岁时,以《古都》《雪国》《千纸鹤》等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享尽殊荣,按理可以颐养天年,也能弥补自己一生的苦难了。可四年之后,他却在自己新买的公寓里,饮煤气自尽,给后世留下了无限的猜疑。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晚景也甚为凄楚。他痛苦异常,不知是巨大荣誉滋生的压力,还是老头倔强性格的自逼,他每天烦躁难抑,只得户外散步,长时间在郊野徘徊。他的墓地,也就是在这种徘徊中,自己为自己选定的。

前苏联文豪高尔基,文学创作成绩可谓如日中天。他的长篇小说《母亲》,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受到列宁高度称赞,被誉为是“一部非常及时的书”。他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海燕之歌》中的名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曾被列宁、斯大林引用,这在俄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高尔基遂声名大噪。此后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将马克思主义和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送到中国。高尔基这个充满革命性和战斗性的名字,在每一个中国读者心中,就像一颗饱满的果实,分量是沉甸甸的。在俄国文学走廊里,率先刻入我心中的名字,就是高尔基。其后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法捷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肖霍洛夫,到俄罗斯诗歌太阳普希金、自然诗抒情王子蒲宁、著名女诗人阿赫玛托娃,星星一样闪耀于我的心空时,早已是花季之后,乃至而立岁月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读林希诗集《海的诱惑》,其中有一篇叙事诗,写高尔基的,诗名为《马克西姆的黄昏》。其时高尔基作品受到领袖列宁的批判,高尔基不服与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发生争执,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斥之为昏庸和愚蠢。一时间,山雨欲来,风声鹤唳。高尔基做好随时入狱,或流放西伯尼亚的准备。突然革命领袖列宁打来电话,声称任何一个读者,有权利欣赏作家的作品,也有权利批评作家的作品,并可以与作者公平地论争。言毕邀请高尔基赴克里姆林宫做客,原来一场虚惊。虽时过境迁,但高尔基心中准会留下杯弓蛇影之忧,我想。

又不知在那一本书上,写着高尔基晚年精神抑郁,痛苦得差点自杀。终于详因,则语焉不明,我也无法究底,只好不了了之。
前苏联解体后,诸多关于前苏联政治内幕的书籍和文章陆续问世,我才得知一些原委。高尔基晚年曾写过《不合时宜的思想》一书,被认为产生了恶劣的影响。高尔基因之离开苏联,到索伦托定居。在索伦托栖居的日子里,高尔基惊愕地发现,离开了苏联,他再也难以获得更大的声誉和必要的金钱,一切都陷入困窘之中。为重回苏联,他不能不接受一切条件,自愿成为雅戈达俘虏。他一踏上苏联国土,就被派往索洛维茨岛考察。前因是索洛维茨岛劳改营,曾发生一起犯人从海上逃往境外之事,并在英国出版了一本《我的二十六座监狱和我从索洛维茨岛的逃亡》,作者是尤德.别松诺夫。这在当时看来,是对苏联的恶毒诽谤,是有心抹黑。高尔基前往考察则肩负着“辟谣”和驳斥“谬论”的重任。

1929年6月20日,高尔基带着儿媳妇,在国家保卫总局官员陪同下,前往索洛维茨岛。一切都在严格监视和预先精心准备下,考察只是为了例行公事。那些在索洛维茨岛上的犯人——穿麻袋片的男人们,被集中坐在长椅子上读报,可一个个都把报纸反拿着。明眼的高尔基心知肚明,无言地走过去,将一人手中的报纸正过来。犯人们则有些欣喜若狂,他们相信正直的高尔基,不会视而不见,一定会将他们受虐待的事实真相公诸于世,并为维护他们的人权而竭尽努力。当高尔基一行参观儿童教养院时,在一片文明快乐的气氛中,突然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大叫:“你听着,高尔基!你看见的都是假的。想知道真的吗?要我告诉你吗?”这还带着稚气的声音,不啻于晴天霹雳,振耳发聩。高尔基屏退左右,与这个男孩子长谈了一个多小时。当高尔基走出工棚,人们看到他老泪纵横。他刚刚离去,这个男孩子就被枪毙了,这是高尔基万万没有想到的。

考察结束后,全苏和外国各大报刊都发表文章,“以雄鹰和海燕的名义,宣称拿索洛维茨岛来恐吓人民是毫无根据的,宣称犯人们在那里生活得非常好,改造得也很好”。这种昧良心之言,无论是被逼而为,还是假托以欺世,都让高尔基锥心泣血,颜面蒙羞。为此,罗曼.罗兰归咎于高尔基的善良和软弱,并进一步剖析写到,高尔基这个“不幸的老熊,荣誉缠身,备受崇敬,但内心深处,他对所有这些利益都不感兴趣,他宁愿用这些利益换回昔日无业游民的独立性,在他心头,压着痛苦、思乡和遗憾的重负”。显然高尔基在接受条件回国时,已步入圈套,已注定被利用,惟有他言重九鼎。此刻高尔基是无法回到昔日无业游民时代了,尽管独立是那么可贵。高尔基被套上了无形的项圈,不能不为强大的斯大林时代,去作精彩的表演,哪怕内心万分痛苦,也要装出快乐的样子。

二年后,高尔基又再负使命,赴古拉格群岛,考察白波运河。这条在斯大林“又快又省”指示下,修成的113公里的运河,被誉为是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楷模。而运河的真相,每一个考察的人都一清二楚。而斯大林不要真实录,只要赞美诗,这一点,所有考察者也一清二楚。于是游览结束时,以各种理由开溜了八十四位,余下三十六位由高尔基领衔编写了《斯大林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修建史》,作为给布尔什维克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献礼。是组织纪律,还是 人义务和责任,抑或两者兼而有之,虽有待考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部充彻着假言、美言的著作,必定在高尔基心中烙下了浓重的阴影。

专制时代的危害已初见端倪,至于此后愈演愈烈,则一言难尽。好在高尔基在1936年去世,否则在苏大清洗中,不知会落下个什么命运。专制时代需要美言,需要颂歌,需要绝对顺从和合作,这已是铁律。斯大林名为尊重和关心,派克留奇科夫到高尔基身边,实则是为钳制这位全苏最举足轻重的文人,高尔基是明了的。你看左琴科被日丹诺夫臭骂一顿,只好放弃写作,流落街头,在地摊上补皮鞋谋生。女诗人阿赫玛托娃,丈夫被枪决,自己被赶出苏联,失去祖国多年。法捷耶夫,在专制余烈的困窘中,百无聊赖,于1956年在作家村饮弹自尽。

若移笔到中国,自1957年反右始,到1976年文革结束,二十余年中,知识分子的命运,岂止一个尴尬能概括之。他们之中被迫害致死、揪斗致残、关进牛棚、投放北大荒者,真是擢发难数。倘若文革再延迟十年,不知又会发生多少悲剧。他们之中像高尔基一样无赖的,绝非个例。他们为生存计,为荣誉计,为活着尊严计,多唱了几曲赞歌,只要没有为虎作伥,没有作恶害人,尽管昧过良心,依过权势,说过阿谀奉承的话,写过粉饰太平的文,但盖棺论定,我们何必去扣疮疤,让他们多一份内心的愧疚或灵魂的蒙羞呢?

专制时代,尴尬文人,苍凉黄昏!孔子周游,碰壁而归;孟子赴齐,徒费口舌。文人之窘,古已有之,非始于今朝今夕,岂可怪也欤!


二00五年元月二日夜于素我轩
_________________
彰显自我爱好,弘扬民族文化,追求诗意生活.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